枣庄薛城矿难进展

如题所述

7月6日山东枣庄市薛城区防备煤矿发生火灾,政府对外称是失踪28人,救援人死3人。而实际上老百姓说是死了36人,救援死了3人,政府瞒报了8人,这8人每个家庭给了100万,不让往外说,原因是官员怕丢了官…另外还有一些家属因为伤心而到政府去闹去了,可没想到的是政府竟将它们软禁起来了......这些种种迹象说明,政府是为了躲避危机(国家规定如果矿难遇难超过三十人的话就会牵扯到省。)
从7.11后,矿难就再也没有任何最新消息,但仍在救险中。
 目前,山东枣庄木石煤矿抢险救援工作已全面展开,救援人员共有8组160人,还有6组120人作为后备人员随叫随到,救援人员主要由当地各个矿井的矿工组成,他们现在一边抽取渗入矿井中的积水,一边从渗水口附近打上围堰,并有主席、沙袋填充渗水孔,截至记者发稿时,地表水渗透已经得到控制,清淤工作进展顺利。被困井下的另外13人的救援工作将在今天晚上全面展开。
现在,井下又有了一些难度了,在离遇难人员有50米的通道中再次出现了塌陷,政府又派了12名抢救人员进行修复
求采纳 祈:井下的兄弟们呐,我在这里为你们祈福,希望你们能够快点升井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1-07-14
我找了半天就看到这个7月11号的了:
枣庄薛城区防备煤矿“7.6”火灾事故最新消息,在10日凌晨的抢险救援中,枣矿集团救援队救护刘光耀、满崇利、陈军三名队员因高温中暑引起热痉挛,导致热衰竭,经抢救无效,不幸牺牲。

枣庄薛城区防备煤矿“7.6”火灾事故最新消息,在10日凌晨的抢险救援中,枣矿集团救援队救护刘光耀、满崇利、陈军三名队员因高温中暑引起热痉挛,导致热衰竭,经抢救无效,不幸牺牲。

今天凌晨4时,枣矿集团救护队下井救护,进入受灾区域进行侦查,他们沿250平巷突进到2500下山第二道联络巷,在返回途中,队员刘光耀因高温中暑,体力不支倒在高温发火区,另外两名队员陈军、满崇利在自己身体已经非常虚弱的情况下,仍然奋不顾身的抢救刘光耀,也由于体力不支倒地,三人均失去知觉,被后续人员抢救上来之后,终因高温中暑引起热痉挛,导致热衰竭,经医护人员全力救治,未能挽救他们的生命。

目前,灭火工作还在有序进行,三名殉职救护队员的善后工作已经展开,在下一步抢险中,将坚持科学施救,强化安全措施,继续推进抢险救援。
为他们祈祷吧。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1-07-17
中新网济南7月15日电记者15日从山东枣庄薛城防备煤矿“7.6”火灾事故抢险救援指挥部获悉,当前救援工作正实施优化完善原有救援方案,继续艰难推进。进展很是缓慢!

据枣庄薛城防备煤矿“7.6”火灾事故抢险救援指挥部称,由于井下巷道冒顶,火势控制难度增大,有害气体增多,救援工作难度加大,抢险救援指挥部组织专家、技术人员,与抢险救援组及时研究分析新情况、新问题,在确保抢险救援人员安全的前提下,继续坚持科学施救,稳步推进抢险救援。
第3个回答  2011-07-18
我也是从事煤矿行业的,从我的角度出发 我觉得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
1.事故类型的特殊性 火灾 瓦斯 煤尘爆炸 按照常理遇险人员基本无生还希望 与其继续报道 增加人民对政府、企业的不信任感 还不如直接性不报道 即使有人追问 也会说一切正在有序科学进行中。
2.救援期间,在所谓的科学有效指导下,三名救护队员为此付出生命代价,不可不说很有问题,方案是否合理科学值得商榷。此事发生之后,收到社会各界人士的质疑,自此有关防备煤矿的后续报道销声匿迹。
3.事故发生原因调查不明,火灾到底是怎么发生的,难道只是简单的压风机房着火?安全设施是否配备齐全?值班人员是否尽到责任?应急预案是否落实到位?矿领导跟班?调度人员是否及时通知撤人?。。。。。。
4.事故发生后,新闻报道称该矿为地方煤矿、证件齐全。。。。没有发现问题,势必反映出当地监管是否到位,‘证件齐全’,审核是否到位?势必会牵连当地政府。。。甚至是不止当地政府,严重下可导致省里领导的地位。。。当然不排除偶然性 一些事故确实是存在偶然性 不是人们可以预防和控制的。
5.这应该属于 政府调控的范畴了 尽量缩减影响 维护社会稳定 确保和谐发展
6.遇险人员更改 28与30以上的区别 我相信大多数人都应该理解 特大事故 重大事故 会导致某些人引咎辞职。。。也不排除确实有早上井的情况 在任何煤矿都有这种现象
7.冷处理 到一定时间后公布 无生还希望 放弃救援 搞好家属安抚抚恤工作。维护政府企业形象,做个让人欣慰的赔偿措施,也别无他求了。
第4个回答  2011-07-23
7月6日,山东省枣庄市薛城区防备煤矿发生火灾,28名矿工被困,从今天起停止救援了,三天内封闭主副井口,被困人员尸体以全体封到井下。哎!死不见尸体,据听说遇难不是28人可能40多人。”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