懂中医的专业医生请进 帮我看看这个中医方子吧

白芍10克,赤芍10克,合欢皮15克,百合20克,砂仁3克,浙贝母10克,玫瑰花6克,北沙参30克,芦根10克,蒲公英15克,瓜蒌10克,郁金10克,茯神10克,玉竹10克,白芨15克;
请看我这个方子怎样啊,我是女生,25岁,胃病了5个月,最近一周头后部发沉,太阳穴部发紧,胸闷气短,手心脚心发热,身体里燥热,总是觉得眼睛看东西不如之前清晰,爱生气,昨天吃了海虾牛肉今天早上舌苔就变黄了,之前舌苔是白的,舌头尖也有些点状溃烂,我是不是虚不受补啊,这个药方有清热的吧,吃这个会不会滋补过剩,还有这些药里面没有容易中毒的吧,总之帮我看看这个方子吧,写出您的评价,谢谢!

方子是泄热的。你是中焦脾土不运,导致肝气不升,肺气不降,於而化热。脑后发沉就是气降不下去,太阳穴发紧是肝气不得升而郁,肝气郁,变动为收,太阳穴发紧,胸闷就是肺气不得降,身体里有寒再加上气滞,舌苔就白腻,寒极化热,手脚发热,身体燥热,舌头溃疡。鱼生痰,肉生热,痰热变本加厉,舌苔就变黄了。没有不受补的,前提是经脉通畅,经脉不通补也白补,经脉不通早晚都是病。
应以物理治疗为首选。扎针的效果快速,原因是扎针是一个剧烈反应的过程。真正的中医治病的原则是气血不足以使用针石才用药饵,药量也只能用到无毒治病十去其七,总要留三分给你,否则对人就变成毒了。你扎针大夫同样会给你推荐药,因为只扎针他赚不到多少利润,但是卖药利润就高了。追问

我这个方子总体是泻啊,我还担心太补了呢!这里面哪些药物是泻热的啊?北沙参30克,会不会滋补过腻啊?

追答

百合泄肺热,沙参补肺阴,一补一泄是主药。因为热要伤气的,沙参补气所以量比泄的稍多些。其它的也主要是泻肝凉血,解胃热的。只要肺气和肝气一动起来,中焦就能开滞,三焦就能畅通。你这个主要是降肺气,如果升肝气的话就不是这个方子了,反正角度不同方子就不同。这也是中医灵活的体现。

追问

嘿嘿,那我这个方子还挺对症的吧?你是专业医生吧?

追答

方子是对症的,但是不能解决根本问题,中医用药原则就不能给你把根去了。
我不是专业的,我的专业是计算机。我是自学的中医,因为我的身体也不好,慢慢的就学了好多。中医只要明白中医的思想其实很简单。很多包括专科出来的都不能真正懂中医的思想,学校根本就不教,书里也学不到,这也是中医发展不好的原因。

追问

嘿嘿,我再问您最后一个问题哦!你说药不能解决根本问题,中医用药原则为什么不能把根去了啊?中医不是去根的吗?我现在对中医也比较感兴趣,也想自学呢!你自学用什么材料啊,我现在在看中里巴人的书。呵呵,那你自学的还挺成功哦,说的好专业啊!

追答

真正的中医是不吃药的。真正的中医治病的原则是气血不足以使用针石才用药饵,药量也只能用到无毒治病十去其七,总要留三分给你,否则对人就变成毒了。中医的治疗手段首先并不是药饵,而更多的是物理的方法,中医强调人体的正气,所有一切方法手段都是围绕这个正气展开,帮助正气来对付邪气。如果用一副药来把邪气都去干净了,这时肯定要伤到人的正气。正气本来就虚,再伤就等于要人的命。本来小病,吃了药变成大病。人的正气水平在一生中是一个抛物线的过程,年龄大了肯定是越来越弱的,所以只有让正气保持优势的方法,不可能有尽去邪气只存正气的方法。如果抛开正气不管,只强调手段多高、药多神那就是根本的错误,这正是西医的模式,不舒服吃药,长了东西割掉,但西医在急救方面还是比中医有优势的。也只有这点优势。
中医的精髓是经脉,所有的手段、方法都是作用于经脉的,按摩、针灸、拔罐都是针对经脉,药也是有归经的。
学中医要有整体观,这个整体观是最关键也最不容易有的,这个靠你悟,人身上每一个东西,头发牙齿都是对整体的反应,要不怎么只看舌头就知道你大概怎么样那,舌头还是比头发牙齿有代表性的。
书要多读,但是多读不是目的,要知道读过的书那些是对的那些是不对的。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嘛。对的要能用,不对的知道为什么不对。
医书还是古代的经典好,现代的就不要读了。近代的读了就要有个分辩了。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1-07-10
你是 伤食原因引起 建议 中成药 保和丸和舒肝健胃颗粒调理就行
第2个回答  2011-07-10
你的症状应该是阴虚火旺、心血不足,并兼肝郁。而你吃的海虾、牛肉又太热,所以是不适宜的。你这个药方有清热、补阴的药,是可以吃的,也不会中毒的,放心。追问

非常感谢您!

第3个回答  2011-07-10
滋腻药物太多了。这个药对胃病几乎没撒效果。
如果你继续吃这个药,只会加重你的病情!追问

谢谢您

追答

不用谢!祝您早日康复!

第4个回答  2011-07-10
建议补中益气汤
追问

呵呵,请问你懂中医吗?

第5个回答  2011-07-10
由于中医讲究的是药物的配伍需要根据不同剂量考虑君臣佐使,即使是同样名字的几味药物,不同的剂量达到的效果也是不同的,建议这样的用药还是在中医科检查清楚以后遵医嘱,不要随便照抄成方进行治疗追问

谢谢您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