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介布衣是什么意思?

如题所述

一介布衣就是“我是一个平民”的自谦用语。

一介:一个。多指一个人。多含有藐小、卑贱的意思。用于自称为谦词。

布衣:借指平民百姓。古代平民不能衣锦绣,故称布衣。该词最早出自《荀子·大略》:“古之贤人,贱为布衣,贫为匹夫。”汉代桓宽的《盐铁论·散不足》中也有“古者庶人耋老而后衣丝,其馀则麻枲而已,故命曰布衣”的记述。可见该词由来已久。后也以布衣称没有做官的读书人。

扩展资料:

西汉开国诸臣授官将相的,绝大多数“起自布衣”,称之为“布衣将相”。

“布衣”包括农民、手工业者及没有官爵的地主。有出身白徒(一般农民)、屠夫、丧事吹鼓手、小商贩、戍卒、小吏等。他们流品很杂,除娄敬外,均是跟随刘邦打天下的功臣。他们在反秦起义及同项羽的斗争中,逐渐壮大起来。西汉建立后,形成了布衣将相之局。

布衣将相的出身和经历,对他们的政治决策产生了重大影响,给“文景之治”打下了基础。布衣将相之局还影响统治集团的内部关系,使其保持某种布衣的朴素作风。表现在汉初君臣之间的等级关系还不那么森严,注意选拔人才,也较注意节俭。

这种作风,是汉初布衣政治的一个重要方面。它保证了汉初各项政策、措施的贯彻实施,是汉初治天下的一条成功经验。

随着社会地位的变化,布衣将相逐渐变成新的封建贵族,其腐朽倾向不可避免地日益增长起来。武帝时发生的统治政策和指导思想的变化,是布衣将相贵族化的产物,它标志着汉初布衣政治的终结。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布衣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9-30

一介布衣的意思:就是一介平民,普通老百姓。

详细解释

1、一介,拼音yī jiè

意思是一个,多指一个人。多含有藐小、卑贱的意思。用于自称为谦词。

2、布衣, 拼音bù yī

借指平民百姓。古代平民不能衣锦绣,故称。

示例:孔瑛二十六岁时即去世,父淑终生为一介布衣。

扩展资料

布衣在古文中的应用

《荀子·大略》:“古之贤人,贱为布衣,贫为匹夫,食则饘粥不足,衣则竖褐不完。”

译文:古代的贤人,宁可卑贱得做个平民,贫穷得做个百姓,吃饭连稀饭也吃不饱,穿着连粗布衣也不完整。

1、"布衣"指平民百姓的最普通的廉价衣服;"布衣蔬食"常形容生活俭朴;

2、"布衣百姓"干脆指广大劳苦大众了,布制的衣服,借指平民。

3、古代"布"指麻葛之类的织物,"帛"指丝织品。富贵人家穿绫罗绸缎与丝绵织物,平民穿麻、葛织物。

4、今人说的"布",是指棉布,棉花是南宋时才从外城传入中原。后也以布衣称没有做官的读书人。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推荐于2017-09-02
一介:一个。多指一个人。多含有藐小、卑贱的意思。用于自称为谦词。
布衣:借指平民百姓。古代平民不能衣锦绣,故称。《荀子·大略》:“古之贤人,贱为布衣,贫为匹夫。”
一介布衣就是我是一个平民的自谦用语。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3个回答  2014-12-01

    一介布衣就是对自己的谦称,不能衣锦绣的平民.

    一介布衣是独立技术博客 http://www.yijiebuyi.com

第4个回答  2011-07-09
就是一介平民。普通老百姓。古时候也说白衣或者布衣。因为唐朝皇帝李世民的姓名中有个“民”字。皇帝为了避嫌,所以昭告天下。把农民不叫农民,而改为布衣。嘻嘻、懂了吧。我也是书上看到的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