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中国共产党的思想路线体现了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原则

如题所述

  在这一基本矛盾中,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生产力是矛盾的主要方面,从而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只有适应生产力的状况,才能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否则就会阻碍生产力的的发展。“社会的物质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便同它们一直在其中活动的现存生产关系或财产关系(这只是生产关系的法律用语)发生矛盾。于是这些关系便由生产力的发展形式变成生产力的桎梏。那时社会革命的时代就到来了。随着经济基础的变更,全部庞大的上层建筑也或慢或快地发生变革”。一切社会的发展变革都是按照这个原则进行。生产力直接或间接地决定社会的经济制度、政治制度和人们的思想观念形态。一切社会关系、社会制度和社会观念的产生发展、变化、与消失,归根到底,都是由生产力的决定作用所引起的。人类社会迄今为止经历了从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到社会主义社会五种社会形态,这五种社会形态的依次更替,从一种社会形态到另一种更高社会形态的发展变化,都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结果,都反映了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生产力的发展,成为人类社会进步的物质依据和基本标志,也是社会生产关系变革和进步的源泉和内在依据。

  生产力的发展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

  首先,发展生产力是发展社会主义的关键所在。加快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制度的内在根据和本义。如果社会主义国家发展的速度比资本主义国家慢,不仅超越资本主义是不可能的,就是在国际事务中,要实现同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平等对话,同发达国家进行广泛的平等交往与合作,要维护国家的安全和主权,维系民族的稳定、人心的向背,也是困难的。从前落后就要挨打,现在落后就要被淘汰。社会主义求生存,求发展,发展生产力是唯一出路。

  其次,发展生产力还是人民富裕幸福的根本所在。一个非常浅显却又确凿无疑的事实是,满足需要,实现利益,是人类进行各种活动的内在推动力,也是人类选择、创造各种社会形式、社会组织体制的潜在尺度。如果一种社会形式、社会组织体制长久地扼杀人的需要,抑制人的需要的满足,阻碍人实现切身利益,那么,这种社会形式、组织体制就久远不了,人们就会打破这个桎梏而选择和创造一种新的能够满足自身需要、生活得更好一些的社会形式和组织体制。社会主义之存在,被人们所选择,就因为它能使多数人生活得更美好、更幸福。而要消灭贫穷,提高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使人民过上更加富足的日子,唯一的出路是创造更多的社会财富,大力发展生产力。

  最后,发展生产力是走向未来社会的根本出路。只有大力发展生产力,才能比较有保证地逐步创造物质条件,才能实现共同富裕,使得这种共同富裕持久巩固,并且不致在社会的生产方式中引起停滞甚至衰落,才能造就一代新人,为走向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社会铺平道路。

  加快先进生产力不断取代落后生产力的历史进程

  一是变革经济行为方式即实现市场经济,二是调整经济结构。科技信息化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我们要密切关注当今世界科学技术发展的趋势,既要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成果,又要占领科学技术的制高点,不断用先进科技改造和提高国民经济,努力实现我国生产力发展的超越。劳动者知识化是先进生产力的智力支撑。在现代社会的生产力诸要素中,人是现代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和科学技术的最具活力的创造者、传承者和运用者。我们要不断地提高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建设者的思想品德、科学文化素质、劳动技能和创造才能,以加快先进生产力不断取代落后生产力的历史进程。

  任何一个国家和民族,如果停止了生产就既不能生存,也不能发展,而物质生产的发展变化始终是从生产力的变化发展,首先是从生产工具的变化发展开始的。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从政治、经济、教育、科学、文化等等,人们之间的各种社会关系,归根到底,都取决于生产力的发展。没有生产力的发展,社会的科学、文化、教育都发展不起来,更谈不上繁荣。历史唯物主义之所以是唯物主义,就在于它是用社会的物质生产及其由生产力决定的生产关系来解释社会的政治、精神生活,强调物质生产和生产力对理解社会的基础意义和决定作用

  望采纳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1-07-28
我们党的思想路线就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辩证唯物主义逻辑与历史相统一的原则告诉我们:认识的逻辑进程与客观现实的历史发展进程是相一致的。“历史从哪里开始,思想进程也应当从哪里开始,而思想进程的进一步发展不过是历史过程在抽象的、理论上前后一贯的形式上的反映”。
在一段时间里,我们党内尤其是领导层内盛行着一种把马克思主义教条化、把共产国际的决议和苏联的经验神圣化的错误倾向,这是中国革命遭受挫折的重要原因之一。当时,大多数革命者还摆脱不了盲目性,革命很坚决,但不知道怎么个革法。自己没有革命的经验,怎么办?一是学马列;二是学苏联;三是听领导的话。而当时的最高领导就是共产国际,共产国际与中国共产党之间是上下级的关系,共产国际及其派驻中国共产党的代表的某些错误意见给中国革命造成了严重的损失。1938年10月,毛泽东在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上所作的《论新阶段》的报告中,向全党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任务,而且使用了“实事求是”的概念。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邓小平带领全党拨乱反正,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重新恢复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邓小平以非凡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勇气和大无畏的政治胆略,为了切实恢复和重新确立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真正做到实事求是,高高举起了解放思想的旗帜。他明确指出:“‘两个凡是’不符合马克思主义”,并积极支持和高度评价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大讨论。他反复强调:“实事求是,是无产阶级世界观的基础,是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基础”,是“毛泽东思想的出发点、根本点”,“是毛泽东哲学思想的精髓”。他还特别指出:“过去我们搞革命所取得的一切胜利,是靠实事求是;现在我们要实现四个现代化,同样要靠实事求是。”邓小平的这些话既是对我们党的历史经验的高度概括,又是对改革开放新鲜经验的深刻总结。正是在邓小平的领导下,我们党终于重新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马克思主义认为,实践需要理论的指导,实践是认识的基础,人们的认识、理论只能在实践中产生,在实践中检验,在实践中发展和完善。同时,在实践中产生的理论又是人们进一步的实践的指导。客观事物的发展和实践的发展是没有止境的,人们对于客观事物的认识,理论的生成和发展也是没有止境的。马克思主义是在实践的基础上产生、在实践中发挥其改造世界的巨大作用、在实践中得以丰富和发展的理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是马克思主义的鲜明特色。马克思主义要不落后于时代,要指导各个国家的工人阶级政党领导革命和建设事业不断走向胜利,要发挥其改造客观世界的巨大作用,就必须与时俱进,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
第2个回答  2011-07-28
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第3个回答  2011-07-28
人民群众的利益才是最大的根本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