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文物分为几个级别?国宝级文物和国保级文物级别一样吗?

如题所述

按照文物藏品的定级标准,文物藏品分为珍贵文物和一般文物,其中珍贵文物又分为一级文物、二级文物和三级文物。具有特别重要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的列为一级文物。

一级文物

1、反映中国各个历史时期与生产关系及其经济制度、政治制度,以及有关社会历史发展的代表性文物。

2、反映生产力的发展、生产技术的进步和科学发明创造的代表性文物。

3、反映各民族社会历史发展和促进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的代表性文物。

4、反映历代劳动人民反抗经济剥削、政治压迫,以及有关著名起义领袖的代表性文物。

5、反映了中外友好往来和在政治、经济、军事、教育、科技、文化、体育等方面相互交流的代表性文物。

6、反映中华民族抵御外侮、反抗侵略的历史事件和重要历史人物的代表性文物。

7、反映历代著名的思想家、科学家、发明家、政治家、军事家、教育家、文学家、艺术家及历代著名工匠的代表性文物。

8、反映各民族生活习俗、文化艺术、工艺美术、宗教信仰的具有特别重大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的代表性文物。

9、中国古旧图书中具有代表性的善本。

10、反映有关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重大事件和杰出领袖人物的革命实践活动,以及为中国革命作出重大贡献的国际主义战士的代表性文物。

11、反映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及其有关重大历史事件、领袖人物、著名烈士的代表性文物。

12、反映有关中国各党派、团体的重大事件、重要人物和爱国侨胞及社会知名人士的具有代表性的文物。

13、其他具有特别重要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国内外代表性文物。

二级文物

1、具有重要历史、科学价值或较高艺术价值,但在全国或本地区存量较多的文物。

2、具有一定历史、科学价值或一般艺术价值,但在全国或本地区存量较少的文物。

3、反映一个地区、一个民族或某一个时代的具有重要历史价值或较高艺术价值,但有某种缺陷的文物。

4、反映某一历史人物、历史事件,或对研究某一历史问题有重要价值的文物。

5、反映某种文化类型和文化特征的、能说明某一历史问题有重要价值的文物。

6、时代较晚,其历史、艺术、科学价值一般,但经济价值较高的文物。

7、反映各地区、各民族的重要民俗文物。

8、反映历代著名艺术家或著名工匠的重要作品,一般艺术家的精品。

9、中国古旧图书中具有重要价值的善本。

10、其他具有重要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国内外文物。

三级文物

1、具有一定历史、艺术、科学价值,在全国或本地区存量较多的文物。

2、反映一个地区、一个民族或某一时代的具有一定历史、艺术、科学价值,但有某种缺陷的文物。

3、反映某一历史事件或人物,对研究某一历史问题有一定价值的文物。

4、反映某种文化类型特征的某一区域性的非主要文物。

5、具有一定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民俗文物。

6、反映某一历史时期艺术水平和工艺水平的作品,或艺术、工艺水平较高,但损伤较重的作品。

7、中国古旧图书中具有一定价值的善本。

8、其他具有一定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国内文物。

扩展资料:

定级标准例举:

1、玉器——时代确切,质地优良,遗存稀少,在艺术上和工艺上有特色或有研究价值的;有确切出土地点、款识或其他重要特征,可作为断代标准的;具有明显地方特点能代表一个区域作坊的;能反映某一时代风格和艺术水平的有关民族关系和中外关系的代表作。

2、陶器——能代表某一文化类型,其造型特殊,器形完整;有确切出土地点可作为断代标准的;三彩中造型优美、色彩艳丽而器形完整的。

3、瓷器——时代确切,遗存稀少,在艺术上或工艺上有重要研究价值的;有年款或确切出土地点可作为断代标准的;造型、纹饰、釉色等能反映时代独创风格和浓郁民族色彩的;有文献记载的名瓷、历代著名窑别的代表作;元、明、清时期有重要研究价值的民窑瓷;著名工匠的代表作。

4、铜器——造型、纹饰精美,能代表一个时期工艺铸造技术水平的;有确切出土地点可作为断代依据的;铭文反映重大历史事件或重要历史人物的;书法艺术优美的;传世稀少并在工艺发展史上 有重要地位和科学价值的。

5、金银器——具有重要历史、艺术、科学价值,工艺水平高超,造型或纹饰十分精美的。

6、石刻砖瓦——时代较早,有代表性的石刻;刻有年款或物主铭记可作为断代依据的造像碑;能直接反映社会生产、生活,神态生动、造型优美的石雕;技法精巧、内容丰富的画像石;有重要史料价值或艺术价值的碑刻墓志;文字或纹饰精美,历史价值重大的砖瓦。

7、书法绘画——元代以前比较完整的书画;唐以前艺术水平较高、首尾齐全有年款的写本;宋以前经卷中有作者或纪年且书法水平较高的;宋、元时代有名款或虽无名款而艺术水平极高的;具有重要历史价值的历史名人手迹;明清以来重要艺术流派或著名画家的精品。

8、甲骨——所记内容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龟甲、兽骨完整的;所刻文字精美或具有特点,对甲骨能起断代作用的。

9、符牌印章——文字精美、质料珍贵具有重要历史价值或很高艺术价值的玺印、封泥和符脾;明、清篆刻中主要流派或主要代表人物的代表作;历代重要历史人物的印章。

10、货币——在中国货币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且存世数量极少的或成套的货币以及钱范和钞版;具有重要影响的农民政权发行的货币中的珍品。

11、牙雕——时代确切,遗存稀少,在雕刻艺术史上具有重要价值的;典型反映民族工艺特点和工艺发展史的;各个时期著名工匠或艺术家的代表作。

12、竹雕——时代确切,在竹雕工艺史上有独特风格或特征的;款识准确,可作为断代标准的;制作精巧、工艺水平极高的;著名工匠或艺术家的代表作。

13、漆器——款识准确,遗存稀少,能代表某一历史时期典型漆工艺品种的;造型、纹饰、雕工、色调、工艺水平高而完整无缺的;著名工匠的代表作。

14、珐琅——款式准确,遗存稀少,具有鲜明时代风格的;造型、纹饰、釉色、掐丝等工艺水平高而又完好的。

15、织绣——遗存稀少,具有历史研究价值的早期实物或实物印痕;时代较早,有准确的纪年及产地的;基本保持原色能代表一 个历史时代工艺技术水平的;色彩艳丽,纹饰精美,具有典型时代 特征的;历代名人使用、保存下来的的精品,著名工艺家的代表作。

16、古籍善本——宋、金、元旧刻;宋、元旧抄;明及明以前稿本及著名学者或藏书家抄本;明清著名学者或藏书家批校题跋;明刻、清抄中内容、版本、印刷技术上有特色或具有其他特点的稿本。

17、碑帖拓本——元代以前的碑帖拓本;明代整张拓片和罕见的拓本;早期初拓精本、多字本,原物重要且已佚失,拓本流传极少的清代或近代拓本。

18、武器——在重要战役(包括起义中)使用的、具有重要历史情节、数量稀少的某些武器;能代表一个历史阶段军械水平的武器;历代名人使用过的武器。

19、宣传品——反映民主革命时期重大历史事件的或由中共中央、地方党政组织印发、内容重要、数量稀少的传单、标语、宣传画、捷报、号外等。

20、证物——反映重大历史事件和重要政策,数量稀少,与各地区、各党派团体有直接关系,具有特殊历史情节的旗帜、印章、证件等。

21、文件——中国共产党重要会议文件原件;重要文件原件不存在的存世稀少的早期翻印件或具有特殊意义的早期翻印件;反映各党派团体的有关重要会议,具有重要历史价值的文件。

22、名人遗物——已故中国共产党领导人、各党派团体领导人、著名爱国侨胞、社会知名人士的具有历史意义的手稿、信札、题词、题字、签署件;或具有特殊历史意义的生活用品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古籍文物等级划分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6-06

按照文物藏品的定级标准,文物藏品分为珍贵文物和一般文物,其中珍贵文物又分为一级文物、二级文物和三级文物。具有特别重要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的列为一级文物。

等级划分

一级文物

1、反映中国各个历史时期与生产关系及其经济制度、政治制度,以及有关社会历史发展的代表性文物。

2、反映生产力的发展、生产技术的进步和科学发明创造的代表性文物。

3、反映各民族社会历史发展和促进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的代表性文物。

4、反映历代劳动人民反抗经济剥削、政治压迫,以及有关著名起义领袖的代表性文物。

5、反映了中外友好往来和在政治、经济、军事、教育、科技、文化、体育等方面相互交流的代表性文物。

6、反映中华民族抵御外侮、反抗侵略的历史事件和重要历史人物的代表性文物。

7、反映历代著名的思想家、科学家、发明家、政治家、军事家、教育家、文学家、艺术家及历代著名工匠的代表性文物。

8、反映各民族生活习俗、文化艺术、工艺美术、宗教信仰的具有特别重大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的代表性文物。

9、中国古旧图书中具有代表性的善本。

10、反映有关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重大事件和杰出领袖人物的革命实践活动,以及为中国革命作出重大贡献的国际主义战士的代表性文物。

11、反映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及其有关重大历史事件、领袖人物、著名烈士的代表性文物。

12、反映有关中国各党派、团体的重大事件、重要人物和爱国侨胞及社会知名人士的具有代表性的文物。

13、其他具有特别重要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国内外代表性文物。

二级文物

1、具有重要历史、科学价值或较高艺术价值,但在全国或本地区存量较多的文物。

2、具有一定历史、科学价值或一般艺术价值,但在全国或本地区存量较少的文物。

3、反映一个地区、一个民族或某一个时代的具有重要历史价值或较高艺术价值,但有某种缺陷的文物。

4、反映某一历史人物、历史事件,或对研究某一历史问题有重要价值的文物。

5、反映某种文化类型和文化特征的、能说明某一历史问题有重要价值的文物。

6、时代较晚,其历史、艺术、科学价值一般,但经济价值较高的文物。

7、反映各地区、各民族的重要民俗文物。

8、反映历代著名艺术家或著名工匠的重要作品,一般艺术家的精品。

9、中国古旧图书中具有重要价值的善本。

10、其他具有重要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国内外文物。

三级文物

1、具有一定历史、艺术、科学价值,在全国或本地区存量较多的文物。

2、反映一个地区、一个民族或某一时代的具有一定历史、艺术、科学价值,但有某种缺陷的文物。

3、反映某一历史事件或人物,对研究某一历史问题有一定价值的文物。

4、反映某种文化类型特征的某一区域性的非主要文物。

5、具有一定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民俗文物。

6、反映某一历史时期艺术水平和工艺水平的作品,或艺术、工艺水平较高,但损伤较重的作品。

7、中国古旧图书中具有一定价值的善本。

8、其他具有一定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国内文物。

我们国家文物级别只有一,二,三,这三个级别,并没有国宝级以及国保级这两个级别,因此无法进行比较。

扩展资料

作为物质文化遗产载体的文物,根据近年的普查数据,不可移动文物766722处(2011年12月国家文物局发布);

可移动文物数据,根据国家文物局2017年4月发布,共计10815万件(套),其中一级文物218911件,二级文物551192件,三级文物3086165件,其余为一般文物。

这些可移动文物大都分别收藏在全国4800余座(2016年数据)博物馆中,其中非国有博物馆约占四分之一。事业、企业单位以及宗教机构也有部分收藏。

皇后之玺,西汉,陕西咸阳汉高祖长陵附近发现,一级文物,2013年列入《第三批禁止出境展览文物目录》,陕西历史博物馆藏。1968年由13岁少年孔忠良发现后上交博物馆。

印章底部刻有“皇后之玺”篆体字,因发现地在汉长陵的陵园内,故有人认为此印为吕后之印。“皇后之玺”是迄今所发现两汉时期等级最高且唯一的帝后玉玺。(整理/典藏编辑部)

由于文物的丰富性、复杂性,为便于有效管理,就必须对文物进行分类。

对于不同类别的文物,要根据其自身特点、珍贵程度以及对环境的适应情况,分别采取不同的养护策略和手段,使文物获得“舒适”的照看,从而抵御或减少自然界有害因素的侵袭和人为因素的干扰,达到“长命百岁”,不,应该是“长命千岁”的目的。

譬如有机文物,特别像书画、织绣之类,对自然因素比较敏感,需要在恒温恒湿且无菌的环境中“休养生息”,方可“延年益寿”。

对不可移动文物和可移动文物还有一种重要的分类方法,就是按价值分类。现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是这样表述的:

古文化遗址、古墓葬、古建筑、石窟寺、石刻、壁画、近现代重要史迹和代表性建筑等不可移动文物,根据它的历史、艺术、科学价值,可以分别确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历史上各时代重要实物、艺术品、文献、手稿、图书资料、代表性实物等可移动文物,分为珍贵文物和一般文物;珍贵文物分为一级文物、二级文物、三级文物。

按价值高低,对可移动文物,特别是馆藏文物进行鉴别,区分等级,进而采取不同的养护策略,是文物保护管理的一项重要原则,也是一项复杂而细致的工作。

分级制度的发展历程

早在“文化大革命”刚刚结束的1978年,国家文物事业管理局发布了《博物馆一级藏品鉴选标准(试行)》,开始了对博物馆藏品分级管理的尝试。

198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公布实施,其中第二十二条规定:“全民所有制的博物馆、图书馆和其他单位对收藏的文物,必须区分等级,设置藏品档案,建立严格的管理制度,并向文化行政管理部门登记。”

“地方各级文化行政管理部门,应分别建立本行政区域内的馆藏文物档案,国家文化管理行政部门应建立国家一级文物藏品档案。”根据此条规定,文化部于1987年2月颁布了《文物藏品定级标准》。

该标准指出:

一级文物为具有特别重要价值的代表性文物;二级文物为具有重要价值的文物;三级文物为具有一定价值的文物。

凡属一、二级藏品的文物均为珍贵文物,三级藏品中需定为珍贵文物的,应经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确认。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古籍文物等级划分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9-07-10

馆藏文物通常分为一级、二级、三级这三个等级。其中最高级别的一级文物又分为甲、乙两个等次,而只有一级甲等文物,才可以称为“国宝”。

等级划分

一级文物

1、反映中国各个历史时期与生产关系及其经济制度、政治制度,以及有关社会历史发展的代表性文物。

2、反映生产力的发展、生产技术的进步和科学发明创造的代表性文物。

3、反映各民族社会历史发展和促进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的代表性文物。

4、反映历代劳动人民反抗经济剥削、政治压迫,以及有关著名起义领袖的代表性文物。

5、反映了中外友好往来和在政治、经济、军事、教育、科技、文化、体育等方面相互交流的代表性文物。

6、反映中华民族抵御外侮、反抗侵略的历史事件和重要历史人物的代表性文物。

7、反映历代著名的思想家、科学家、发明家、政治家、军事家、教育家、文学家、艺术家及历代著名工匠的代表性文物。

8、反映各民族生活习俗、文化艺术、工艺美术、宗教信仰的具有特别重大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的代表性文物。

9、中国古旧图书中具有代表性的善本。

10、反映有关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重大事件和杰出领袖人物的革命实践活动,以及为中国革命作出重大贡献的国际主义战士的代表性文物。

11、反映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及其有关重大历史事件、领袖人物、著名烈士的代表性文物。

12、反映有关中国各党派、团体的重大事件、重要人物和爱国侨胞及社会知名人士的具有代表性的文物。

13、其他具有特别重要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国内外代表性文物。

二级文物

1、具有重要历史、科学价值或较高艺术价值,但在全国或本地区存量较多的文物。

2、具有一定历史、科学价值或一般艺术价值,但在全国或本地区存量较少的文物。

3、反映一个地区、一个民族或某一个时代的具有重要历史价值或较高艺术价值,但有某种缺陷的文物。

4、反映某一历史人物、历史事件,或对研究某一历史问题有重要价值的文物。

5、反映某种文化类型和文化特征的、能说明某一历史问题有重要价值的文物。

6、时代较晚,其历史、艺术、科学价值一般,但经济价值较高的文物。

7、反映各地区、各民族的重要民俗文物。

8、反映历代著名艺术家或著名工匠的重要作品,一般艺术家的精品。

9、中国古旧图书中具有重要价值的善本。

10、其他具有重要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国内外文物。

三级文物

1、具有一定历史、艺术、科学价值,在全国或本地区存量较多的文物。

2、反映一个地区、一个民族或某一时代的具有一定历史、艺术、科学价值,但有某种缺陷的文物。

3、反映某一历史事件或人物,对研究某一历史问题有一定价值的文物。

4、反映某种文化类型特征的某一区域性的非主要文物。

5、具有一定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民俗文物。

6、反映某一历史时期艺术水平和工艺水平的作品,或艺术、工艺水平较高,但损伤较重的作品。

7、中国古旧图书中具有一定价值的善本。

8、其他具有一定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国内文物。

扩展资料:

按价值高低,对可移动文物,特别是馆藏文物进行鉴别,区分等级,进而采取不同的养护策略,是文物保护管理的一项重要原则,也是一项复杂而细致的工作

该标准指出:

一级文物为具有特别重要价值的代表性文物。二级文物为具有重要价值的文物。三级文物为具有一定价值的文物。

凡属一、二级藏品的文物均为珍贵文物,三级藏品中需定为珍贵文物的,应经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确认。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_古籍文物等级划分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推荐于2017-09-18

一、一级文物 

1、反映中国各个历史时期与生产关系及其经济制度、政治制度,以及有关社会历史发展的代表性文物。 

2、反映生产力的发展、生产技术的进步和科学发明创造的代表性文物。 

3、反映各民族社会历史发展和促进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的代表性文物。 

4、反映历代劳动人民反抗经济剥削、政治压迫,以及有关著名起义领袖的代表性文物。 

5、反映了中外友好往来和在政治、经济、军事、教育、科技、文化、体育等方面相互交流的代表性文物。 

6、反映中华民族抵御外侮、反抗侵略的历史事件和重要历史人物的代表性文物。 

7、反映历代著名的思想家、科学家、发明家、政治家、军事家、教育家、文学家、艺术家及历代著名工匠的代表性文物。 

8、反映各民族生活习俗、文化艺术、工艺美术、宗教信仰的具有特别重大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的代表性文物。 

9、中国古旧图书中具有代表性的善本。 

10、反映有关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重大事件和杰出领袖人物的革命实践活动,以及为中国革命作出重大贡献的国际主义战士的代表性文物。 

11、反映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及其有关重大历史事件、领袖人物、著名烈士的代表性文物。 

12、反映有关中国各党派、团体的重大事件、重要人物和爱国侨胞及社会知名人士的具有代表性的文物。 

13、其他具有特别重要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国内外代表性文物。 

二、二级文物 

1、具有重要历史、科学价值或较高艺术价值,但在全国或本地区存量较多的文物。 

2、具有一定历史、科学价值或一般艺术价值,但在全国或本地区存量较少的文物。 

3、反映一个地区、一个民族或某一个时代的具有重要历史价值或较高艺术价值,但有某种缺陷的文物。 

4、反映某一历史人物、历史事件,或对研究某一历史问题有重要价值的文物。 

5、反映某种文化类型和文化特征的、能说明某一历史问题有重要价值的文物。 

6、时代较晚,其历史、艺术、科学价值一般,但经济价值较高的文物。 

7、反映各地区、各民族的重要民俗文物。 

8、反映历代著名艺术家或著名工匠的重要作品,一般艺术家的精品。 

9、中国古旧图书中具有重要价值的善本。 

10、其他具有重要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国内外文物。 

三、三级文物 

1、具有一定历史、艺术、科学价值,在全国或本地区存量较多的文物。 

2、反映一个地区、一个民族或某一时代的具有一定历史、艺术、科学价值,但有某种缺陷的文物。 

3、反映某一历史事件或人物,对研究某一历史问题有一定价值的文物。 

4、反映某种文化类型特征的某一区域性的非主要文物。 

5、具有一定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民俗文物。 

6、反映某一历史时期艺术水平和工艺水平的作品,或艺术、工艺水平较高,但损伤较重的作品。 

7、中国古旧图书中具有一定价值的善本。 

8、其他具有一定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国内文物。 

四、一级文物定级标准举例(供参考) 

1、玉器——时代确切,质地优良,遗存稀少,在艺术上和工艺上有特色或有研究价值的;有确切出土地点、款识或其他重要特征,可作为断代标准的;具有明显地方特点能代表一个区域作坊的;能反映某一时代风格和艺术水平的有关民族关系和中外关系的代表作。 

2、陶器——能代表某一文化类型,其造型特殊,器形完整;有确切出土地点可作为断代标准的;三彩中造型优美、色彩艳丽而器形完整的。 

3、瓷器——时代确切,遗存稀少,在艺术上或工艺上有重要研究价值的;有年款或确切出土地点可作为断代标准的;造型、纹饰、釉色等能反映时代独创风格和浓郁民族色彩的;有文献记载的名瓷、历代著名窑别的代表作;元、明、清时期有重要研究价值的民窑瓷;著名工匠的代表作。 

4、铜器——造型、纹饰精美,能代表一个时期工艺铸造技术水平的;有确切出土地点可作为断代依据的;铭文反映重大历史事件或重要历史人物的;书法艺术优美的;传世稀少并在工艺发展史上 有重要地位和科学价值的。 

5、金银器——具有重要历史、艺术、科学价值,工艺水平高超,造型或纹饰十分精美的。 

6、石刻砖瓦——时代较早,有代表性的石刻;刻有年款或物主铭记可作为断代依据的造像碑;能直接反映社会生产、生活,神态生动、造型优美的石雕;技法精巧、内容丰富的画像石;有重要史料价值或艺术价值的碑刻墓志;文字或纹饰精美,历史价值重大的砖瓦。 

7、书法绘画——元代以前比较完整的书画;唐以前艺术水平较高、首尾齐全有年款的写本;宋以前经卷中有作者或纪年且书法水平较高的;宋、元时代有名款或虽无名款而艺术水平极高的;具有重要历史价值的历史名人手迹;明清以来重要艺术流派或著名画家的精品。 

8、甲骨——所记内容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龟甲、兽骨完整的;所刻文字精美或具有特点,对甲骨能起断代作用的。 

9、符牌印章——文字精美、质料珍贵具有重要历史价值或很高艺术价值的玺印、封泥和符脾;明、清篆刻中主要流派或主要代表人物的代表作;历代重要历史人物的印章。 

10、货币——在中国货币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且存世数量极少的或成套的货币以及钱范和钞版;具有重要影响的农民政权发行的货币中的珍品。 

11、牙雕——时代确切,遗存稀少,在雕刻艺术史上具有重要价值的;典型反映民族工艺特点和工艺发展史的;各个时期著名工匠或艺术家的代表作。 

12、竹雕——时代确切,在竹雕工艺史上有独特风格或特征的;款识准确,可作为断代标准的;制作精巧、工艺水平极高的;著名工匠或艺术家的代表作。 

13、漆器——款识准确,遗存稀少,能代表某一历史时期典型漆工艺品种的;造型、纹饰、雕工、色调、工艺水平高而完整无缺的;著名工匠的代表作。 

14、珐琅——款式准确,遗存稀少,具有鲜明时代风格的;造型、纹饰、釉色、掐丝等工艺水平高而又完好的。 

15、织绣——遗存稀少,具有历史研究价值的早期实物或实物印痕;时代较早,有准确的纪年及产地的;基本保持原色能代表一 个历史时代工艺技术水平的;色彩艳丽,纹饰精美,具有典型时代 特征的;历代名人使用、保存下来的的精品,著名工艺家的代表作。 

16、古籍善本——宋、金、元旧刻;宋、元旧抄;明及明以前稿本及著名学者或藏书家抄本;明清著名学者或藏书家批校题跋;明刻、清抄中内容、版本、印刷技术上有特色或具有其他特点的稿本。 

17、碑帖拓本——元代以前的碑帖拓本;明代整张拓片和罕见的拓本;早期初拓精本、多字本,原物重要且已佚失,拓本流传极少的清代或近代拓本。 

18、武器——在重要战役(包括起义中)使用的、具有重要历史情节、数量稀少的某些武器;能代表一个历史阶段军械水平的武器;历代名人使用过的武器。 

19、宣传品——反映民主革命时期重大历史事件的或由中共中央、地方党政组织印发、内容重要、数量稀少的传单、标语、宣传画、捷报、号外等。 

20、证物——反映重大历史事件和重要政策,数量稀少,与各地区、各党派团体有直接关系,具有特殊历史情节的旗帜、印章、证件等。 

21、文件——中国共产党重要会议文件原件;重要文件原件不存在的存世稀少的早期翻印件或具有特殊意义的早期翻印件;反映各党派团体的有关重要会议,具有重要历史价值的文件。 

22、名人遗物——已故中国共产党领导人、各党派团体领导人、著名爱国侨胞、社会知名人士的具有历史意义的手稿、信札、题词、题字、签署件;或具有特殊历史意义的生活用品。 

注:二、三级文物定级标准举例可依一级文物定级标准举例类推

 馆藏文物通常分为一级、二级、三级这三个等级,其中最高级别的一级文物又分为甲、乙两个等次,而只有一级甲等文物,才可以称为“国宝”。一件文物究竟是不是一级甲等,换言之是不是“国宝”,要经过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鉴定,而且鉴定专家必须共同在场,至于鉴定时所持的标准,首先不是文物价值几何,最重要的是它必须是中华文明发展的重要见证,有了这一层意义,才能被认定为“国宝”。

  严格说来,“国宝’’不是一个标准化的科学名词,将珍贵文物称为“国宝”,大概是受了日本的影响。因为他们早就由国家制订了《国宝保存令》,无论公私收藏的珍贵文物,凡是被国家专门机构定为“国宝”的,收藏者自己绝对无权处置。

  我国现存文物的评定标准,是根据国家有关规定,按其年份长短、艺术水平高下、学术价值大小等不同情况,主要分为一、二、三级。二、三级暂且不论,一级书法、绘画艺术品的参考标准是:

  元代以前比较完整的书画;唐以前艺术水平较高、首尾齐全有年款的写本;宋以前经卷中有作者或纪年且书法水平较高的:宋、元时代有名款或虽无名款而艺术水平极高的:具有重要历史价值的名人手迹;明清以来重要艺术流派或著名画家的精品。(录自《文物藏品定级标准》。文化部1987年制订)

  根据这一标准,一级品中极少数的精彩之作,才称得上是国宝。所以,尽管流传至今的古代书画作品堪称汗牛充栋,但真正够得上“国宝”资格的并不多,特别是流传时间超过千年以上的,更如凤毛麟角。张伯驹,这位向国家捐献了大批古代书画精品的著名收藏家曾感慨地说“以吾国历史之久,文化之先,而隋以前之画,竟无一件流传,亦良可慨叹!”确实,倒并非因为评定的条件太苛刻,实在是由于年代久远而能传到今日、目前又保存在国内的作品,太少太少!

  说到这里,我们不能不对近代以来曾舍命救宝的大收藏家们表示崇高的敬意。近代中国,历经浩劫,国宝书画的命运更是多灾多难:有的在战乱中化为灰烬;有的在炮火中被列强掳掠而去;有的被王公贵族据为已有,然后作为抵债典当的资本;有的被贪利小人盗卖,以至于不知所踪……。就在如此恶劣的时代环境中,那些收藏家宁可缺吃少穿、典屋卖地,甚至不惜一切代价,也要把随时都可能流失的国宝保存起来。看起来,他们似乎“嗜宝如命”,爱之成癖了,其实不然。请听听画家傅抱石那血气方刚、掷地有声的呼吁:“对于祖宗遗留给我们的宝物,尚且痛痒没有关系,那么想建设自己民族的文化,恕我失敬,敢说是梦想,是笑话,是绝对没有丝毫收获之可言白勺。”

  有一点还是不能不告诫当今的年轻人:

  勿忘国宝——牢记你永远是炎黄子孙!

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