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离子

如题所述

中文名称:离子 英文名称:ion 定义:带有电荷的原子或分子,或组合在一起的原子或分子团。带正电荷的离子称“正离子”,带负电荷的离子称“负离子”。

离子是指原子由于自身或外界的作用而失去或得到一个或几个电子使其达到最外层电子数为8个或2个的稳定结构。这一过程称为电离。电离过程所需或放出的能量称为电离能。与分子、原子一样,离子也是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
基本概念
  在化学变化中,电中性的原子经常会得到或者失去电子而成为带电荷的微粒,这种带电的微粒叫做离子。   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原子核带正电荷,绕核运动的电子则带相反的负电荷。原子的核电荷数与核外电子数相等,因此原子显电中性。如果原子从外获得的能量超过某个壳层电子的结合能,那么这个电子就可脱离原子的束缚成为自由电子。一般最外层电子数小于4的原子、或半径较大的原子,较易失去电子(一般为金属元素,如:钾K,钙Ca等);而最外层电子数不少于4的原子(一般为非金属元素,如:硼B,碳C等)则较易获得电子。当原子的最外层电子轨道达到饱和状态(第一周期元素2个电子、第二第三周期元素8个电子)时,性质最稳定,一般为稀有气体。
编辑本段分类
阴离子
  当原子得到一个或几个电子时,核外电子数多于核电荷数,从而带负电荷,称为阴离子。
阳离子
  当原子失去一个或几个电子时,核外电子数少于核电荷数,从而带正电荷,称为阳离子。
络离子
  络离子是指由某些分子、原子或阳离子通过配位键与电中性分子或阴离子形成的复杂离子,例如水合离子。络离子本身可以属于阳离子或阴离子。
编辑本段属性
  在化合物的原子间进行电子转移而生成离子的过程称为电离,电离过程所需或放出的能量称为电离能。电离能越大,意味着原子越难失去电子。 负离子产品
离子化合物,即阴、阳离子间以离子键组成的化合物,如可溶于水的酸、碱、盐,当在水中溶解并电离时,恒定条件下,处于离子状态的比例和处于分子状态的比例达到动态平衡,称为离子平衡(Ion balance)。
编辑本段发现简史
  1887年,28岁的阿仑尼乌斯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电离理论。但他的导师,著名科学家塔伦教授不认同他的观点,严厉抨击了他的论文,结果电离学说在数年后才受到公认。阿仑尼乌斯荣获1903年诺贝尔化学奖。后来物理学家德拜对离子作了进一步研究并获得1936年诺贝尔化学奖。等离子态与气体放电:在绝对温度不为零的任何气体中   气体元素离子   都有一定数量的原子被电离。在气体放电过程中以及受控聚变装置产生的高温等离子体中,有大量的工作气体原子和杂质原子被剥离了最外层电子,成为离子。例如氧原子,若失去一个电子记作OⅡ,若失去两电子记作OⅢ,以此类推。 SV-2023 离子棒:SV-2023离子棒 是一种固定式消除静电的专用设备。属棒式除静电产品的一种。具有安装简易、工作稳定、消除静电速度快的特点。离子棒其强离子清除物体表面的静电,属工业类,适用于平面物体的除静电,应用窗帘遮光原理设计的外观,安装在洁净车间流水线入口,窗帘式的离子可有效的隔离洁净车间内外的空气混流。需配高SV-2060高压发生器使用。   作用原理:离子棒可产生大量的带有正负电荷的气流,可以将物体上所带的电荷中和掉,当物体表面所带电荷为负电荷时,它会吸引气流中的正电荷,当物体表面所带电荷为正电荷时,它会吸引气流中的负电荷,从而使物体表面上的静电被中和,达到消除静电的目的。   电离器件:电离器件在高压发生器产生的低电流高电压作用下,形成一个稳定的高强电场,电离空气形成离子体,到达物体表面,达到中和静电和除尘目的。    气体元素离子
等离子态与气体放电   在绝对温度不为零的任何气体中都有一定数量的原子被电离。在气体放电过程中以及受控聚变装置产生的高温等离子体中,有大量的工作气体原子和杂质原子被剥离了最外层电子,成为离子。例如氧原子,若失去一个电子记作OⅡ,若失去两电子记作OⅢ,以此类推。
编辑本段离子检验
  离子检验指的是通过用指示剂、沉淀、冒泡等方法鉴别离子的过程。
酸根离子
  SO42-(在溶液中)———先加入稀盐酸酸化,如果无沉淀生成、无气体产生(分别排除银离子、碳酸根离子干扰)则在被测溶液中加入氯化钡溶液,生成白色沉淀则原被测液中含硫酸根离子。   CO32-(1)(固体或溶液)———在被测物质中加入稀酸溶液,如果产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则原被测物质中含碳酸根离子。(2)(在溶液中)———在被测溶液中加入氯化钡或硝酸银溶液,如果产生能溶于硝酸的白色沉淀,且同时生成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则原被测溶液中含碳酸根离子。
金属离子
  NH4+ (溶液或固体)———在被测物质中加入强碱如NaOH,研磨或加热,如果放出刺激性气体,且该气体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则原物质中含有铵根离子。   Fe2+ (溶液)———在被测溶液中加入KSCN溶液,无现象,再加入新制氯水,然后,如果产生血红色沉淀,则原被测溶液中含有亚铁离子。   Fe3+ (溶液中)———在被测物质中加入KSCN溶液,如果产生血红色沉淀,则原被测溶液中含有铁离子。   Na+ (固体或溶液)———用焰色反映检验,如果其火焰为黄色,则原物质中含有钠离子。   K+ (固体或溶液)———用焰色反映检验,如果其火焰为紫色(透过蓝色钴玻璃,滤去黄光),则原物质中含有钾离子。    负离子产品
非金属离子
  Cl-(在溶液中)———在被测溶液中加入稀硝酸酸化,然后加入硝酸银溶液。如果生成白色沉淀,则原被测液中含氯离子。   Br- (溶液)———在被测溶液中加入硝酸银溶液,如果生成不溶于硝酸的浅黄色沉淀,则原被测液中含溴离子。   I- (溶液)———在被测溶液中加入硝酸银溶液,如果生成不溶于硝酸的黄色沉淀,则原被测液中含碘离子。注:   1.在鉴别硫酸根离子时,用氯化钡溶液,不能用硝酸银或硝酸钡溶液,这是因为硫酸银为微溶性物质,使鉴别现象不明显;且硝酸根很可能将亚硫酸根氧化为硫酸根,造成结果不对。   2.检验硫酸根离子时在不能直接加入氯化钡溶液,若产生不溶于硝酸的白色沉淀,则原被测液中可能含银离子也可能含硫酸根离子,所以应先加盐酸酸化并排除银离子
编辑本段离子符号
  离子符号:在元素符号右上角表示出离子所带正、负电荷数的符号。 例如,钠原子失去一个电子后成为带一个单位正电荷的钠离子用“Na+”表示。硫原子获得二个电子后带元素符号:统一采取该元素的拉丁文名称第一个字母来表示元素的符号。(往往正负电的数子写在正负号的前面)
编辑本段离子键
   离子键
离子键 :使阴、阳离子结合成化合物的静电作用。   离子键是由电子转移(失去电子者为阳离子,获得电子者为阴离子)形成的。即正离子和负离子之间由于静电引力所形成的化学键。离子既可以是单离子,如Na+、CL-;也可以由原子团形成;如SO4 2-,NO3-等。离子键的作用力强,无饱和性,无方向性。离子键形成的矿物总是以离子晶体的形式存在。   研究认为,在分子或晶体中的原子决不是简单地堆砌在一起,而是存在着强烈的相互作用。化学上把这种分子或晶体中原子间(有时原子得失电子转变成离子)的强烈作用力叫做化学键。键的实质是一种力。所以有的又叫键力,或就叫键。   矿物都是由原子、分子或离子组成的,它们之间是靠化学键联系着的。   化学键主要有三种基本类型,即离子键、共价键和金属键。   离子键的形成 离子键的形成
强,有饱和性与方向性。因为只有自旋方向相反的电子才能配对成键,所以共价键有饱和性;另外,原子轨道互相重叠时,必须满足对称条件和最大重叠条件,所以共价键有方向性。共价键又可分为三种:   1.非极性共价键 形成共价键的电子云正好位于键合的两个原子正中间,如金刚石的C—C键。   2.极性共价键 形成共价键的电子云偏于对电子引力较大的一个原子,如Pb—S 键,电子云偏于S一侧,可表示为Pb→S。   3.配价键 共享的电子对只有一个原子单独提供。如Zn—S键,共享的电子对由锌提供,Z:+ ¨..S:=Z n→S 共价键可以形成两类晶体,即原子晶体共价键与分子晶体。原子晶体的晶格结点上排列着原子。原子之间有共价键联系着。在分子晶体的晶格结点上排列着分子(极性分子或非极性分子),在分子之间有分子间力作用着,在某些晶体中还存在着氢键。    离子间的反应
离子间的反应   凝固成液氯、液氨和干冰(二氧化碳的晶体)。说明在分子之间还有一种作用力存在着,这种作用力叫做分子间力(范德华力),有的叫分子键。分子间力的分子的极性有关。分子有极性分子和非极性分子,其根据是分子中的正负电荷中心是否重合,重合者为非极性分子,不重合者为极性分子。 分子间力包括三种作用力,即色散力、诱导力和取向力。   (1)当非极性分子相互靠近时,由于电子的不断运动和原子核的不断振动,要使每一瞬间正、负电荷中心都重合是不可能的,在某一瞬间总会有一个偶极存在,这种偶极叫做瞬时偶极。由于同极相斥,异极相吸,瞬时偶极之间产生的分子间力叫做色散力。任何分子(不论极性或非极性)互相靠近时,都存在色散力。   (2)当极性分子和非极性分子靠近时,除了存在色散力作用外,由于非极性分子受极性分子电场的影响产生诱导偶极,这种诱导偶极和极性分子的固有偶极之间所产生的吸引力叫做诱导力。同时诱导偶极又作用于极性分子,使其偶极长度增加。从而进一步加强了它们间的吸引。   (3)当极性分子相互靠近时,色散力也起着作用。此外,由于它们之间固有偶极之间的同极相斥,异极相吸,两个分子在空间就按异极相邻的状态取向,由于固有偶极之间的取向而引起的分子间力叫做取向力。由于取向力的存在,使极性分子更加靠近,在相邻分子的固有偶极作用下,使每个分子的正、负电荷中心更加分开,产生了诱导偶极,因此极性分子之间还存在着诱导力。   总之,在非极性分子之间只存在着色散力,在极性分子和非极性分子之间存在着色散务和诱导力,在极性分子之间存在着色散力、诱导力和取向力。色散力、诱导力和取向力的总和叫做分子间力。分子间力没有方向性与饱和性,键力较弱。
编辑本段离子半径
  定义一:描述离子大小的参数。取决于离子所带   离子半径 离子半径
电荷、电子分布和晶体结构型式。设r阳为阳离子半径,r阴为阴离子半径。r阳+r阴=键长。r阳/r阴与晶体类型有关。可从键长计算离子半径。一般采用Goldschmidt半径和Pauling半径,皆是NaCl型结构配位数为6的数据。Shannon考虑了配位数和电子自旋状态的影响,得到两套最新数据,其中一套数据,参考电子云密度图,阳离子半径比传统数据大14pm,阴离子小14pm,更接近晶体实际。 定义二:反映离子大小的一个物理量。离子可近似视为球体,离子半径的导出以正、负离子半径之和等于离子键键长这一原理为基础,从大量X射线晶体结构分析实测键长值中推引出离子半径。离子半径的大小主要取决于离子所带电荷和离子本身的电子分布,但还要受离子化合物结构型式(如配位数等)的影响,离子半径一般以配位数为6的氯化钠型晶体为基准,配位数为8时,半径值约增加3% ;配位数为4时,半径值下降约5%。负离子半径一般较大,约为1.3~2.5埃;正离子半径较小,约为0.1~1.7埃。根据正、负离子半径值可导出正、负离子的半径和及半径比,这是阐明离子化合物性能和结构型式的两项重要因素。
编辑本段特征
  离子是组成离子型化合物的基本粒子。离子型化合物在任何状态下(晶体、熔融状态、蒸气状态或溶液中)都是以离子的形式存在的。因此,离子的性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离子化合物的性质。就是说,离子的性质,即离子的三种重要特征:离子的电荷、离子的半径、离子的电子层结构的类型(简称离子的电子构型)是决定离子型化合物的共性和特性的根本原因。   (1)离子的电荷   离子电荷对于离子的性质以及所组成的离子型化合物的性质,都有很大影响。即使是同一种元素,当形成不同电荷的离子时,由它们所组成的离子型化合物的性质也会有较大的差异。例如,铁元素能形成Fe、Fe两种离子,这两种离子及其化合物在性质上就大不相同。Fe比Fe的正电荷多,在一定条件下,Fe能夺取1个电子变成Fe,而相反,Fe则有失去1个电子变为Fe的倾向。Fe在溶液中能跟SCN离子作用生成血红色的Fe(SCN)离子,而Fe则不发生这种反应;Fe在水溶液里呈黄色,Fe在水溶液里却呈浅绿色等。   (2)离子的电子构型   离子的电子层结构类型不同,对离子化合物的性质亦有一定的影响,例如,Na和Cu离子的电荷数相同,都是+1价的离子,它们的离子半径也很相近,Na的半径是0.095 nm,Cu的半径是0.096 nm,但它们相应的化合物的性质却有较大的差别:如NaI易溶于水,而CuI不易溶于水。这主要是由于Na的电子构型(2s2p)和Cu的电子构型(3s3p3d)很不相同。   (3)离子的半径   原子或离子的绝对大小是无法确定的,因为原子核外电子并非在固定的轨道上运动。而通常说的离子半径是指离子的有效半径,它是通过各种结构分析实验测定两个异号离子A和B所组成的离子型化合物的核间距d求算出来的。而d等于A的半径r1与B的半径r2之和,即   d=r1+r2   由此可见,离子半径只能近似地反映离子的大小,离子半径随配位数、离子的价数等等而改变。   离子半径求算时,必须假设某个离子的r1为已知,然后依据r2=d-r1公式求出r2。1926年,戈尔德施米特由晶体结构数据确定了氟离子和氧离子的半径分别是0.133 nm和0.132 nm,然后以此为基准,一一推算出其他各离子的半径。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1-07-19
离子是指原子由于自身或外界的作用而失去或得到一个或几个电子使其达到最外层电子数为8个或2个的稳定结构。这一过程称为电离。电离过程所需或放出的能量称为电离能。与分子、原子一样,离子也是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
 
基本概念:在化学变化中,电中性的原子经常会得到或者失去电子而成为带电荷的微粒,这种带电的微粒叫做离子。   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原子核带正电荷,绕核运动的电子则带相反的负电荷。原子的核电荷数与核外电子数相等,因此原子显电中性。如果原子从外获得的能量超过某个壳层电子的结合能,那么这个电子就可脱离原子的束缚成为自由电子。一般最外层电子数小于4的原子、或半径较大的原子,较易失去电子(一般为金属元素,如:钾K,钙Ca等);而最外层电子数不少于4的原子(一般为非金属元素,如:硼B,碳C等)则较易获得电子。当原子的最外层电子轨道达到饱和状态(第一周期元素2个电子、第二第三周期元素8个电子)时,性质最稳定,一般为稀有气体。
分类:
阴离子
  当原子得到一个或几个电子时,核外电子数多于核电荷数,从而带负电荷,称为阴离子。
阳离子
  当原子失去一个或几个电子时,核外电子数少于核电荷数,从而带正电荷,称为阳离子。
络离子
  络离子是指由某些分子、原子或阳离子通过配位键与电中性分子或阴离子形成的复杂离子,例如水合离子。络离子本身可以属于阳离子或阴离子。

参考资料:http://baike.baidu.com/view/63017.htm

本回答被提问者和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1-07-19
原子团。
负一价:氢氧根(OH),硝酸根(NO3),氯酸根(ClO3),高锰酸根(MnO4);   
负二价:硫酸根(SO4),碳酸根(CO3),亚硫酸根(SO3),锰酸根(MnO4);   
负三价:磷酸根(PO4);   
正一价:铵根(NH4)。

常见金属离子:
带一个单位正电荷:钠离子Na+,钾离子K+,银离子Ag+
带两个单位正电荷:镁离子Mg2+,钙离子Ca2+,亚铁离子Fe2+,铜离子Cu2+,锌离子Zn2+, 钡离子Ba2+,
带三个单位正电荷:铝离子Al3+,铁离子Fe3+

常见的非金属离子:
氢离子H+,氧离子O2-,
第3个回答  2019-07-21
不会,碳酸钠、氯化钾、碳酸钾和氯化钠都有,根据每种物质溶解度的差异,溶解度小的先析出来,则量就多一些,但是这4种物质都有的。
第4个回答  2019-09-11
NaCO3+KCl≠
一起混溶后是碳酸钠溶液和氯化钾溶液
所以析出的还是碳酸钠和氯化钾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