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文化中心为什么会出现南移??

尽量详细点!!!!急!!!!麻烦各位
需要更具体的回答!!!!

首先,文化的发展取决于经济的繁荣,也就是说,经济决定文化,而且文化对于它的决定因素有一定的时间滞后性。所以文化中心的南移实际上就是经济中心的南移动,当然两者间可能有时间差。同理,经济则是靠地理环境来决定的,当然社会的发展和其他人为因素也会影响地理环境。

其次,古代中国经济文化的地域发展和中心的迁移并非是一个单向的持续性的发展,而是一次否定之否定的过程,量变到质变的过程,经历了数次南北东西间的互换。具体的某一次迁移,具体到你的问题,某一次南向的迁移都有它的偶然性或者说具体的原因,有地理因素和经济因素间的博弈,也有经济因素和文化因素间的博弈,或说动力与惯性间的博弈,但正真起作用的是一只看不见的手,一些偶然性或者偶然事件的主导因素都依靠这看不见的本质原因把偶然变成了历史,把孤立的历史事件和某些人的主观决断变成了一个历史进程的趋势。

再次,我们应该可以看到,尽管经济文化中心的迁移反反复复(有时经济中心和文化中心还会对立而不重叠),但就整个古代历史,总体的趋势是由北向南,由中(西)向东,结合近现代,两者可以合并为由陆(西、北)及海(东、南)。其中,第一次大规模的经济文化中心的南移发生在永嘉之乱之后,东晋王朝的建立,而南方经济文化地位的确立却是在经历安史之乱和五代之后的宋朝;由中西部到东部的变化则显得缓慢和晦涩不明,只有经历了近代中国的发展后再回头望去,线路才变得依稀可循,这里看到的是都城一步步的东移。

那么为什么有这样的趋势呢?既然在前面说道,地理环境可以决定经济发展,那么又是如何起作用的呢?这是我们最后要讨论的问题。地理环境可以分为两个大的组成,一个是自然环境,另一个是人文环境——也就是人对自然的影响与改造,下面将分别讨论。

先说自然环境,这个部份,显然最重要的是地形气候和土壤河川,它们共同决定了植被生态(后者当然也会反作用于前者)。经济中心的南迁更多的这方面的因素,其他因素大多是围绕它而展开的,总结起来有以下几点:

1.根据中科院物候所的研究中国所处地域内,年平均温度的变化从中国文明诞生时到目前,总的趋势是在下降,那么显然在这个过程中,对于农业经济占主导的中国,南方的优势就是决定性的了。另外,在这个震荡下降的过程中,几个阈值点也很有趣,截至目前,温度最低值出现在南宋初年,另外南宋末年和元末也是很接近最低值的极值点,之后温度开始上升,但目前的平均气温只相当于五代中期,尚不足盛唐时期的温度——这也是为什么杨贵妃能吃到产自成都平原的荔枝,而目前三峡地带的老荔枝树开花都是件稀罕事,宋末蒙宋的对决和明初定都南京,气候的影响虽然只是最幕后的一只手但也是一个很有趣的切入点。同时,由于南方气温也在下降,原有的缺点——瘴疠和湖沼也变得可以控制起来。

2.完善的植被和充裕的水资源也是南方的优势,北方由于长期的农业开发,植被破坏严重,风沙严重,土壤墒情(降水的影响)和积温的双重打击使得即使和平年代,北方的农业产量也渐渐低于南方。

3.地形土壤河川也是一个重要因素,北方的优点在于,排水通畅(加上气候因素的阳光充足)、土壤松软易耕植、交通便利,但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以及气候变化,这些都不再是决定性的因素,然而北方地形上的开放(不包含早期的关中和三晋)使得军事防御能力较差。而反观南方,无风沙的害处,洪水变得可以控制,同时充裕的地表径流汇聚成了以长江为代表的大江河,成为战时抵御北方游牧民族的天堑。总的来说,这些因素造成了,南方可以在耕地相同的情况下,容纳养活比北方多的多的非农业人口,要知道,正是这些人在积累和记录和承载文化(我没说文明是由统治阶级创造的)。

当然,经济文化中心的南移也由人的因素,其实上文也提到了一部分,就是北方容易遭受游牧民族的袭扰,再加上早期的政治中心集中与北方,文明内部的纷争也导致经济的发展,从而毁坏文化发展的根基,同时,生产力的发展这一人的因素也促使一些南方经济发展的劣势变得不再重要。至于为什么说人文环境在经济文化中心南移中只起到辅助作用,是因为实际上,人文环境不是一成不变的,但和自然环境不同,它可以说是单向持续性,它只是在不断的为自自然环境影响经济和文明发展提供不同的方式和契机而已。比如在这里,虽然频繁的战争破坏了北方的农业经济基础,但却间接为北方土地的休养生息,北方人文环境的重建和民族的融合提供了一种激烈的方式,历史上每次大一统王朝的建立,北方经济文化的恢复速度都是惊人的,但为什么数次的进退起伏后,最终仍然是南方胜出了呢?历史是给过北方机会的,可见经济文化的南迁更多的是自然因素。

再简单说说比较含混的经济文化的东移。这是一个由山岭谷地往河泽平原发展的进程,这里,人力和自然资源流通的便利性和军事防御的矛盾和博弈是决定性的,前者是文明发展的正因子,而后者是文明发展的风险因子,最终调节两者间关系的是一个人为因素,就是生产力的发展,所以说,由西向东以及近现代的由陆及海,则是人文环境起了主导作用,使得中国的文明进程走出了原来近乎封闭的经济和文化模式。

另一个题外话是,上文并非在制造或者宣扬地理决定论,我所强调的地理环境对经济文化的决定,是说地理环境在文明发展差异上的影响和决定性,不是决定文明发展本质规律而是决定人类发展本质规律在不同地域不同民族中实现的方式和独特的特点,因此我们才能开到各种不同的文明进程和不同的地域文化。当然,自然环境对经济文化地域发展的差异影响,随着人改造自然能力的大幅度提升而不断减小,直到消失(自然环境将以另外的方式制约经济文化的发展,此处略),这也为目前中国将政治文化中心置于北方,而现阶段经济中心仍集中于南方的情况下,保持文明内部的稳定发展提供了一个基础。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7-06-24
中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变迁呈现阶段性、地域性。阶段性表现为秦汉至隋唐时期经济重心东移,魏晋南北朝至唐宋时期经济重心南移。地域性表现为经济区最初由关中平原、涑水和汾水平原东移到中州、齐鲁地区,后由黄河下游南移到江淮地区,进而至江南地区。



首先,北方经济区的战乱等因素破坏了自身的发展。激烈的政治、军事斗争直接影响了经济的正常发展。三国两晋时期,北方少数民族纷纷建立割据政权,民族仇杀、政权迭立、疾疫肆虐,社会经济受到严重破坏,北方人口或南下或损耗,关中经济区和关东经济区急剧衰落。西晋末年八王之乱与永嘉之乱、五胡乱华,对北方经济无疑是一场浩劫。长安、洛阳几成废墟。“流尸满河,白骨蔽野”1、“百郡千城,曾无完郛”2,北魏末年,北方地区又陷入战乱和纷争,经济发展受到严重挫折而趋于衰落。

隋唐短暂恢复与繁荣后,黄河流域再遭兵火破坏。安史之乱与藩镇割据混战使关中地区经济受到严重破坏。“东之卞郑,达于徐方……人烟断绝,千里萧条”3,锋镝余生的人民甚至“以纸为衣”4。此后,黄河流域更成为藩镇割据混战的角逐场所,不少北方人因避祸南迁,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缓慢下来。

五代之际,黄河流域政权更迭,战乱不已。南方政权相对稳定,统治者注重经济发展,“吴越王弘俶募民能垦荒田者,勿收其税,由是境内无弃田。……国人皆悦”5,这进一步拉大了南北经济的差距。其后,北方历经靖康之难、宋金对峙、蒙古灭金,经济残破不堪,最终形成了经济重心北南变迁的格局。



北方人口的大量南迁是促进经济重心南迁的又一大原因。在古代农业文明中,只要有了一定数量与质量的劳动力,就会创造出相应的农业、手工业和商业成就。一定条件下,大量外来人口的迁入更会促进这一发展。正是因为魏晋至唐宋以来北方发展动荡,大量人口南迁,加速了南方经济的发展。

魏晋之际,北方社会动荡,中原大乱,北方大族与流民纷纷南下,史载“洛京倾覆,中州士女避难江左者十之六七”6,“中原冠带,随晋过江者百余家”7。此后,东晋建立,南朝侨置郡县更是吸引了北人南迁。

唐宋时期,再掀北人南迁的高潮。安史之乱、五代更迭,北方民众两度大规模南下。唐后期至北宋初南方34州人口上升了114%。两宋之际,国力衰弱,与辽夏金蒙古长期处于对峙交战状态。伴随着靖康之难、高宗南渡、采石之战、开禧北伐、蒙古灭金和蒙古(元)灭宋,直接引发了六次北人南迁的运动,以至持续了一个半世纪之久,且动迁人口集中,规模相对较大。靖康年间金兵大举南侵,“威胜、隆德、汾、晋、泽、绛之民皆渡河南奔,州县皆空”8,岁末,京师陷落,“兵民夺万胜门奔逃者达四万余人”9。建炎三年,“江、浙、湖、湘、闽、广、西北流寓之人遍满”10,宋金对峙时,“中原之民翕然来归,扶老携幼相属于道”11。

北方人口的大量南迁,既为南方补充了劳动力资源,又为南方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生产工具,促进了南方经济的迅速发展。尤其指出的是,大量人口的相继南迁还使南方集中接纳了北方各类政治文化精英,从整体上提高了南方人的素质,使南方的社会经济与文化教育向更高层次发展。而对中原等人口迁出地而言,由于政治中心的转移和统治集团上层人物的迁移,往往会带走大量素质较高的人口,包括大量年轻力壮的将士,具有统治管理能力与经验的官吏,拥有资产和善于经营的商人,技术熟练、高超的工匠艺人,有丰富耕作经验、熟悉农作技术的农民,才华出众的文人学士等,所以,对其影响不仅仅是人口数量的急剧减少,还包括难以数计的资源、资金、技术、知识以及传统的人口结构与文化氛围的丧失,继而,就是经济的衰退与下降。

所以说,人口的大量南迁也是促成中国经济重心由黄河流域迁移到南方长江流域的一个重要原因。



经济重心南迁的第三个原因是南方自身的长足发展。东汉时期,江南地区已有了一定的发展。王景教人民牛耕之法,从此“垦田倍多,境内丰给”12。中原的水利灌溉推广到江南,整治芍陂,经营镜湖,大力屯田,奠定了江南农业的基础,对江南经济进一步发展的意义重大。
第2个回答  2007-06-23
经济是根本,文化中心的南移,是伴随在经济重心的南移中而进行的.
中国文明起源于中原,即黄河一带,经济重心的南移开始出现在春秋战国,春秋五霸中的后期是南方的诸侯,魏晋南北朝时,由于南方战乱较少,政策开明,北民南移带去先进生产技术,民族不断融合,农业发展,而北方战乱频发,南北经济趋向平衡,唐朝时,安史之乱,经济重心开始南移,靖康之变后,南宋的建立,经济中心完全移到南方,此后南方成为历朝历代的税收主要地.经济重心南移,势必中国古代文化中心随之南移
第3个回答  2007-06-23
一,北方经济发展较早,政治斗争频繁,战乱不断,部分居民南迁躲避战乱
二,少数民族入侵,造成大批居民南迁
三,南方的水土资源环境适宜农作物的生长,也有利于人民繁衍生息
四,政府行为,如南宋统治者将政治中心南移,直接造成古代文化中心彻底转移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