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怎么平衡儒家和道家的关系?

主要在生活中怎么去平衡地使用?

首先,道学早在儒学之前,成为中华文化里思想精神的根本。
而道家精神固有的包容性恰恰是中华文化能博大精深且源远流长的深层保证,当然包容了后来者的儒学。春秋中后期道家老子之言:一慈二俭三不争,在儒家泛化之后才有仁义礼智信的界定,且春秋后期孔圣人之说,是以礼为表以仁为心,不正是“慈”不体现?战国中期孟子“仁政”学说,也只是孔子仁学的细化延伸!
可以说,儒家文化不植根在道家土壤中,绝对无法生长!
其次,儒家学说在成为西汉武帝时受皇命独成显学之后,一直被视为中华文化的形象代表。
以黄老之说老庄之学为基的道家学说所谓没落了,不过是换了一种形式,成为了之后有组织性质的道教,这有背道家学说的散隐、静笃、守虚之愿!但那时东汉明帝引导的佛教东来,且同化之能大显,儒学并没有起到很好的抵抗或是诱导作用,只有佛道最先呈现交融了,东汉至东晋南北朝时期,佛道之说界定明显但内里已经模糊,表现形式还是以道学为主,竹林七贤是其中代表;到了隋朝兴科举也不是单有儒学,唐朝前期也是道学为国学,中后期为佛学,五代十国之时主流文化还是道佛之争,宋朝一统后儒学大兴,但是暗里是三教合流,其中道学便是起纽带作用,再后来程朱理学出现,不久受元朝冲击,明朝还是有陆王心学问世,道学仍是居功至伟,然而,正是这种“长而不宰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居”的心态,唐朝之后,道学一直不上台前,而儒学大作,佛学大显,仔细一看,道学还是贯穿始终的!
所以,道家没有儒家作为表现,也不能成为中华文化真正的根!
道家与儒家没有从属关系,但是其中内容,怕是只有“孔圣问礼,老聃如龙”的传说证实了才能揭晓吧!
不好意思,献丑了!追问

谢谢那么认真的回答!只是我想再问一下,怎么把道家和儒家在生活中真正的结合起来,互相取长补短,而避免它们之间的矛盾呢?

追答

互为表里吧!
道家和谐安然循规包容是社会主流,也是人性所向人心所趋;儒家礼风雅貌积极进取也是人活一世的追求,能很好地体现人生价值!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1-07-14
儒家思想主旨是仁义,舍生取义,以仁孝治国. 道家思想主旨是自然和谐,道法自然,以无为治国.至南宋大儒朱熹继承周敦颐、二程,兼采释、道各家思想,形成了一个庞大的哲学体系,这就是理学,所以说南宋以后儒家和道家思想已经融合了,从源头来说诸子百家的思想源头都是来源易经,而易经来源于自然,儒道两家思想没有冲突的地方,还有道家思想不完全等同于道教,道教的最终目标是成仙,历史上那些老道可把不少皇帝害惨了,唐太宗李世民也服了不少丹药。儒家的最高理想是大同小康社会,道家是小国寡民,与人无争,个人感觉大同社会就是和谐社会,和谐就是自然,小国寡民讲的是人与自然的和谐,两者如果要实现理想,就必须要遵循自然规律,可见两者思想的有本质上的共同点,只是表现形式上有所不同,儒家提倡入仕,为官后就有矛盾是君重要还是民重要,联系到儒家讲的是中庸之道,以和为贵,就是要在道义的基础上明辨是非进而不偏不倚,这玩意儿很难懂,比如说两个人找人评理,其中一个对的一个错的,如果评理的人做和事佬既不支持对的也不反对错的,这样的做法无形当中把两个人都得罪了,而认清对错就是要讲道理,以道德为先找出事物的规律,道家就更自然朴素,自由点,我个人更搞不懂了,感觉就是顺应自然,无为才能有为,历史上文景之治很有名,文治行但是不擅长武治。个人感觉最好的方法是要结合百家的思想,取长补短,具体事情具体分析,找出一条殊途同归的路出来。追问

谢谢那么认真的回答!只是我想再问一下,怎么把道家和儒家在生活中真正的结合起来,互相取长补短,而避免它们之间的矛盾呢?

追答

道家做人,儒家做事,要做好事的前提是要做个好人,两者的思想是互补的。我个人的理解有限,惭愧啊,望楼主见谅!

追问

哪里哪里,已经对我帮助很大了,谢谢啊!

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2个回答  2011-07-13
儒家在于礼,礼让,道家在于道,道理,你有礼,懂道理,是为读书人啦。
第3个回答  2011-07-13
儒家和道家关系没有什么冲突吧,儒家是影响的是人们的思想,道家是一个信仰,完全是不一样的高度
第4个回答  2011-07-13
兼采所长,以补不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