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基因工程综述报告.(4个实例约600字+归纳主要内容200字+自己观点)

如题所述

转基因技术推手忌讳备忘录

2011年2月11日美国高级土壤学科学家、农业部国家植物疾病恢复系统(NPDES)、美国普渡大学名誉教授、退休上校胡伯的信写给美国农业部长,提出严重警告,提出在孟山都抗草甘膦转基因大豆与转基因玉米中新近发现普遍大量聚集的一种不知名的病原体生物具有造成农业动物不育与自然流产的潜在可能,为此对人类健康可能造成的影响。

信中说: 在孟山都抗草甘膦除草剂转基因大豆饲料与转基因玉米中,在饲料加工蒸馏器的饲料中、在发酵了的饲料产品中、在猪的胃中残渣中,在猪与牛的胎盘中。感染了两种已经普遍存在两种疾病的转基因大豆与转基因玉米中这种生物体很多,它们是大豆中的猝死综合症(SDS)以及玉米的戈斯枯萎病(and Goss’ wilt),导致减产、降低农民收入。在SDS(腐皮镰刀菌)的真菌病原体中也发现有这种病原体。

实验室试验证实这种微生物经历自然流产和不孕症种类繁多牲畜中存在。在进行研究的初步结果也得以在临床中重现这样的流产。这些病原体有可能解释美国的牛、奶牛、猪和马养殖中过去数年不断上升的不孕和自然流产的原因。最近的一些报告提出小母牛不孕症超过20%,牛的自然流产则高达45%以上。

例如,喂食小麦的1000头怀孕的母牛有450头发生自然流产。同一时期,同一牛群喂食干草的另外1000头母牛则没有任何流产的情况。喂食怀孕母牛的小麦中确认有高浓度的上述病原体,它们种植时治理野草中使用了草甘膦除草剂。

1994年 Mayeno,A.N. 等报告,发生一种新的,不明原因的病症,主要表现为嗜酸性肌痛。临床表现有麻痹、神经问题、痛性肿胀、皮肤发痒、心脏出现问题,记忆缺乏、头痛、光敏、消瘦(Brenneman,D.E.等,1993;Love,L.A.等,1993)。后查明系日本一公司生的基因化工程细菌产生的色氨酸所致。食用者在3个月后发病,导致37人死亡,1500人体部份麻痹,5000多人发生偶尔性无力。据测定,含量为0.1%便可杀死人体。

山西部分地区大老鼠绝迹被指与转基因玉米有关 2010年国际先驱导报 

1997-1998年,英国等实验分析发现转基因食品导致某些动物健康异常和种植区域出现异常。英国政府资助的研究显示,食用了转基因土豆的老鼠出现了肝脏癌症早期症状、睾丸发育不全、免疫系统和神经系统部分萎缩等异常现象。

  1997德国农民克劳纳开始种植先正达Bt-176玉米试验田,头三年,玉米长势喜人、毫无虫害,当2001年,他将这种玉米用来喂养母牛时,牛开始剧烈腹泻并停止产奶,最后,他总共损失了70头牛。

  1998年秋,苏格兰Rowett研究所的普兹泰教授(Pusztai)就在电视上公开宣称,他的实验证明,实验鼠肾脏、胸腺和脾脏生长异常或萎缩或生长不当,脑部萎缩,多个重要器官也遭到破坏,免疫系统变弱,甚至脑部也比食用正常土豆的老鼠药小很多。

  1998年,欧盟国家通过法律,把转基因农产品作业严格限制在实验室环境或封闭区域之内。

1999年,美国康奈尔大学的研究者约翰?洛希在英国《自然》杂志上发表报告,用涂有转Bt基因玉米花粉的叶片喂养斑蝶,导致44%的幼虫死亡。

2000年到2001年,转基因种植区域发现生态环境出现异常获得更多证实,譬如,转基因玉米品种本身尚未发现异常,但其周围野生生态环境出现异常,而转基因甜菜等品种的野外试验显示其本身和环境都发现异常。为此,美国、加拿大、英国和欧盟国家的政府农业部门紧急成立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组,对转基因种植区开始全天候的严密监控措施。

2004年先正达研发的转基因Bt-176玉米爆发丑闻,德国黑森州北部农民从1997年开始试种Bt-176玉米,并用作奶牛的补充饲料,2000年当农民开始提高该玉米在饲料中的比例后,所有的牛都死了。
2004年,瑞士联邦技术研究院踢球植物学研究所海尔比克教授发现,先正达研发的转基因Bt-176玉米中,用来毒杀欧洲玉米螟的Bt毒素,无法分解,最终毒死了奶牛。

2004年7月28日,美国国家科学院完成了特别专题研究并发布研究报告,指明:转基因食品可导致难以预见的主基因(Host DNA)破坏,而用现有的审核和监测系统,美国各政府机构不能发现这些破坏。美国国家科学院列举了审核转基因食品产品的时候所没发现的异常:

  1、食用了转基因玉米等转基因食物的老鼠,出现血细胞和肝脏细胞异常、肝脏比没食用的更重;

  2、食用了转基因玉米的猪,在美国中西部农场出现假孕或不育;

  3、食用了转基因玉米饲料的母牛,在德国实验农场非正常死亡;

  4、使用转基因饲料的鸡的死亡率比使用自然饲料的死亡率高出两倍;

  5、英国市场出现转基因大豆食品后,居民的过敏症上升了50%,巴西出现同样状况;

  6、被长期认为“安全”的转基因玉米,其效果并非如推广者说的那么理想,例如,菲律宾食用者出现了皮肤、小肠和呼吸系统的异常反应;

2004、2005年湖北种植转基因水稻的种子流出源头,证据都指向了华中农业大学;
  2005年8月11日,湖北省政府委托省农业厅就“转基因水稻事件”首次发表申明,武汉科尼植物基因有限公司、武汉禾盛种衣剂有限责任公司和华中农大新技术研发公司在承担转基因水稻生产性实验过程中,“擅自扩大制种”,并责成有关单位对其进行处罚。而华中农大新技术研发公司是华中农业大学下属企业,武汉科尼植物基因有限公司则于2001年2月成立,由华中农业大学教授 张启发 出任首席执行官。(背景:2004年12月20日出版的美国杂志《Newsweek》上,2009年Bt转基因水稻安全证书的获得者、华中农业大学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张启发接受该杂志采访时曾说,“在进行着中国最大的转基因水稻田间试验的武汉,‘一家种子公司获得了转基因水稻的种子,并已经开始向当地的农民销售,有超过100公顷转基因水稻正在被种植。’”)
2005年5月22日,英国《独立报》又披露了知名生物技术公司“孟山都”的一份报告,以转基因食品喂养的老鼠出现器官变异和血液成份改变的现象。
2005年的11月16日,澳大利亚联邦科学与工业研究组织(CSIRO)发表的一篇研究报告显示,一项持续4个星期的实验表明,被喂食了转基因豌豆的小白鼠的肺部产生了炎症,小白鼠发生过敏反应,并对其他过敏源更加敏感,并据此叫停了历时10年、耗资300万美元的转基因项目。
2006年,俄罗斯科学院高级神经活动和神经生理研究所科学家伊琳娜?艾尔马科娃博士研究发现,食用转基因大豆食物的老鼠,其幼鼠一半以上在出生后头三个星期死亡,是食用非转基因大豆老鼠死亡率的6倍。
2007年,在奥地利政府的资助下,泽特克教授及其研究小组对孟都山公司研发的“转基因抗除草剂玉米NK603和转基因抗虫玉米MON810的杂交品种”进行了实验。在经过长达20周的观察之后,发现转基因产品影响了小鼠的生殖能力。
2007年10月和11月,美国《纽约时报》等媒体报道,经过长期周密跟踪观察,发现有两种转基因玉米种植导致伤害蝴蝶生存,对生态环境安全的威胁程度已经超出可接受水平。为此,欧盟已经做出了初步决定、禁止该转基因玉米的种子销售使用。
2007年,法国科学家证实,孟山都公司出产的一种转基因玉米对人体肝脏和肾脏具有毒性。
2008年,意大利的科学家发表了一个长期实验的研究结果。他们用抗草甘膦转基因大豆喂养雌性小鼠长达24个月,结果发现食用转基因大豆的雌性小鼠肝脏出现异常。
2008年,美国科学家也证实了长时间喂食转基因玉米,小白鼠的免疫系统会受到损害,该研究成果发表在同年《农业与食品化学》杂志上。
2009年12月,法国科学家发表了新的研究结果并证实,孟山都公司出产的转基因玉米对大鼠的肝脏和肾脏具有毒性,这些副作用是性别依赖的、也时常是剂量依赖的;其他副作用也见于大鼠的心脏、肾上腺、脾和造血系统。

2009年12月22日,法国生物技术委员会最终宣布,转基因玉米"弊大于利",这等于转基因作物种植在法国的永久废除。

2009年12月一期《生物科学国际期刊》上发表的研究结果表明,三种孟山都公司的转基因玉米能让老鼠的肝脏、肾脏和其它器官受损。三种转基因玉米品种,一种设计能抗广谱除草剂(即所谓的Roundup-ready),另外两种含有细菌衍生蛋白质,具有杀虫剂特性。这项研究利用了孟山都自己的原始数据。
2010年4月16日,俄罗斯科学家公布了新的独立研究成果,进一步证明仓鼠食用转基因大豆三代就会绝种!
2010年2月,中山大学化学与化学工程学院的5名研究人员,发布了他们的研究成果,转基因大米成分发生了非预期变化!研究成果发表在英文学术期刊“农业与食品化学杂志”。中山大学研究人员发现,转基因大米的营养成分和物理性状发生了非预期改变,其中蛋白质、三种氨基酸、两种脂肪酸、两种维生素及其他数种元素出现了非预期的构成变化,并且可能与基因的转入有关,转基因大米对人体的安全性需要做进一步的研究。转基因食品营养成分和结构的非预期变化,引起了各国专家的警惕。
2009年5月,美国环境医学学会发表声明,对美国政府对待转基因食品的“实质等同”原则表示质疑,称动物试验表明,转基因食品会导致动物免疫系统失调,造成不育、加速衰老。该声明强烈建议医生不要让他们的病人食用转基因食品,并教育民众尽量避免食用转基因食品。
转基因除了给人类健康带来巨大威胁,在已经种植转基因作物的地区,转基因作物已经造成了巨大的生态灾难和社会灾难。
目前,转基因农作物中应用最广泛的种类是转Ht基因和转Bt基因,转Bt基因使作物具有抗虫的特性;转Ht基因使作物具有抗除草剂的特性。
抗虫特性的实现是把一种土壤细菌——苏云金芽孢杆菌的一段基因,转入粮食种子中,使粮食作物在生长过程中产生一种有毒的Bt蛋白,虫子吃了这种蛋白以后,肠道就会溃烂。从而替代杀虫剂起到杀虫作用。
草甘膦是一种广谱除草剂,它传导到植物的根茎叶中,能够抑制植物中某种蛋白质合成酶的产生,使植物无法生长,枯萎而死,施用草甘膦可以使田间寸草不生,但同样会杀死传统农作物。
具有抗除草剂特性的转Ht基因作物,把另一种特定土壤细菌——根癌农杆菌中的一种合成酶的基因,转到粮食作物里面,替代原有的能被草甘膦抑制的蛋白质合成酶,从而使这种作物对草甘膦除草剂产生抗性。
生物技术公司利用转基因技术把植物变成便宜的生物工厂,用来制造荷尔蒙、抗生素、疫苗和其他药物;把两极地区深海鱼类的基因转入西红柿中,能够制造抗冻的转基因西红柿,或者向西红柿中转入抑制乙烯产生的反义基因,可以制造出耐储存的转基因西红柿。
转基因技术听起来非常美好,但事实并非如此,它存在着诸多风险。
在跨国生物技术公司的推动下,一些国家在没有弄清楚转基因风险的情况下,就已经开始种植转基因棉花,转基因大豆和转基因玉米。
1998年8月10号,英国BBC电视台播出了采访世界著名科学家英国罗威特研究所的普兹泰教授的一条震惊世界的消息。普兹泰教授一语震惊世界:“我认为把我们的同胞当作小白鼠进行试验,是非常不公平的。”

转基因作物的潜在生态风险  

关于转基因作物的潜在生态风险早在1992年公布的《生物多样性公约》条款中就已明确提出来,要求制定或采取办法酌情管制、管理或控制由生物技术改变的活生物(LMO或GMO)在使用和释放时可能产生的危险,既可能对环境产生不利影响,从而影响到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和持续利用,也要考虑到对人类健康的危险。对环境产生不利的影响,包括了对农田生态系统的影响,以及自然生态系统的影响,影响是多方面的。

  转基因作物因为是人工制造的品种,我们可以把这些品种看作为自然界原来不存在的外来种。一般说来,外来种对环境或生物多样性造成威胁或危险会有一段较长的时间。有时需10年的时间,或更长的时间。转基因作物商品化种植至今最长也就是5~6年的时间,一些潜在风险在这么短的时间内不一定能表现出来。可是有些风险在实验室水平上已经证实。

  如Mikkelsen等证实抗除草剂转基因油菜的抗除草剂基因可以通过基因流在一次杂交、一次回交的过程已转到其野生近缘种中(Mikkelsen et al., 1996)。根据2001年8月的报道,在加拿大主要的转基因作物是耐除草剂的GM油菜,但它们正在变成杂草。农民们正在与他们农田里的一种新的有害植物作斗争。因为在他们农田里已出现了未种植过的GM油菜,而这种植物能抗常规使用的除草剂,要杀死它们还较困难。曼尼托巴大学的植物科学家Martin Entz说,“GM油菜传播的速度要比我们想到的要快很多,而要控制它是绝对不可能的”。加拿大食品检验署已劝告农民们用另外的药剂来杀死他们。可是其它的药剂能把农民种的作物杀死,在某些情况下,GM油菜对这些药剂却具有抗性。这些GM油菜真正成为所谓的“超级杂草”。

   对环境有害的影响 农田生态系统Agro-ecosystem

  a.增加杀虫剂的使用抗性的选择和转运到可相容的其它植物中

  b.产生新的农田杂草 基因流和杂交

  c.转基因植物自身变为杂草 插入性状的竞争

  d.产生新的病毒不同病毒基因组和转基因作物的病毒外壳蛋白的重组

  e.产生新的作物害虫

  f.病原体-植物相互作用

  g.食草动物-植物相互作用

  h.对非目标生物的伤害食草动物的误食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