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会见总统更重要”读后感

如题所述

用兴趣与自信帮学生开窍,用成长引领学生的一生   去年我班一生,市统考失意后一蹶不振,写了一篇随笔,伤感人生无奈,我批改后,和他谈话鼓励他,引领他淡看成败,高考时他化用了我给他修改的随笔,语文考了125分,我认为成长就是成功,而今年读了《成长比成功更重要》这本书,我觉得自己OUT了,成长比成功更重要读后感.   这本书告诉我们一种正确的教育的态度,教育是个激发学生潜能,不断完善、成长心灵的过程.   感受最深的是凌志军老师的金字塔说.   金字塔有五级,学生则有五种类型,分别对应金字塔的五个层次:   A级,厌学型:不快乐、厌烦、心理上的强烈反感和抵触,恨不得把课本摔到老师脸上去. B级,被动型:消极、被动、麻木,在父母、老师的督促和环境的压力下取得进步.   C级,机械型:全身心投入、刻苦用功、头悬梁锥刺骨、按部就班地朝着一流的方向努力. D级,进取型:自信、主动、积极,把必须要做的事情做到最好,持续性地保持一流的成绩.   E级,自主型:拥有“D级学生”的特征,此外还有:自主、自由、坚韧、快乐.有个性,有激情,有想象力,享受学习而不是完成学习,不以分数衡量成败,不一定是第一名,但一定有独立的意志,有强烈的兴趣,有一个执著追求的目标.   特别值得我们思考的是起跑线在C级,每一个孩子在面对人生的新起点上都是一往无前积极向上的,如何让每个孩子都成为进取型、自主型的孩子呢?   我认为关键有两点:一就是文中谈到一个词:“开窍”,先发现自己到底想要什么,然后才是发现自己的能力所在,另外就是要让学生有自信.结合教学与生活给我的启示是如下三点:   第一、 给孩子一个丰富的成长环境,从小有大的视野,有广泛的兴趣,才有机   会找到自己的真爱.   研究凌志军老师举得人物实例,我发现一个问题,这些成功人士的起点教育时期,大部分是比较混乱的文革,张亚群、沈向洋、张宏江、凌小宁,因为教育的随意,给了他们真正的兴趣的自我选择和自由成长,因为教育的不紧张,所以他们有机会跟着自己的需要走, “先做应该做的事,再做自己想做的事.”这种教育的宽容精神,虽然有它的不足,但是适当宽容与随意确实是自由心灵飞翔的前提,大脑的成长与知识的积累不是一回事,优秀的学生应该拥有广泛的兴趣,全方位训练自己的大脑.   卡尔威特是个早产儿,低智商,他的父亲除了训练他的听说读写外,还不断地带他去会见当时的社会名流,去看演出,去观赏博物馆,去听音乐会,就这样这个孩子奇迹般的成长起来,十五岁就成了博学优雅的博士.   在这点上我们学校就做得很好,我们学校的海量阅读,开阔了学生视野,多种的实践活动,旅游、嫁接西瓜、远足、乐器表演、交际舞学习、体育节、艺术节、美食节等等,开发了学生多方面的潜能,给予了学生充分的选择的机会.我觉得,下一步,我们有心的老师要好好利用这些活动,及时发现学生的优势与兴趣,并善于及时引导,让我们的学生及早的开窍,找到人生的方向,找到学习的激情.   第二,善于帮助孩子寻找真正的热爱,善于以他们的热爱帮助他们找到自信,引导激励他们的潜能.   请大家跟随我认识一位伟大的老师,他将一只笨笨的毫无武术基础的熊猫,在短期内训练为超级斗士,打败强敌,拯救世界,这就是《功夫熊猫》中的狐狸老师,他首先通过谈话引导熊猫明确自己的使命的神圣感,利用熊猫爱吃的特点,将武术训练与熊猫的食物结合,激发了熊猫的潜能,在熊猫最绝望时,告诉它打败敌人的绝招是:相信自己.最终熊猫赢了.   再了解一句伟大的咒语:《阿甘正传》中弱智而且小儿麻痹的阿甘带着沉重的矫正器被人追着奔跑,听到珍妮犹如天籁的声音:“阿甘,跑,快跑!”阿甘挣裂矫正器,飞快前行,一路跑来,成为了长跑健将.   食物与女友的鼓舞,这是熊猫与阿甘的人生重心,每一个人都是在真正抓住自己想要的东西之后,才能有发自内心的渴望和热爱,才能充分展示自己的潜力.   曾经有一个学生,理科很好,语文很差,书写与作文尤差,经常检查他,督促他,效果不好,一次,上语文偷看体育杂志,被我发现,我说:“体育精神最激励人了.”他很有同感,滔滔不绝地和我谈他热爱的体育明星、体育赛事,于是我就势利导,要他来个课前演讲,谈一下他心目中的体育偶像,他洋洋洒洒写了三千多字,经我修改,演讲后掌声雷动.从此他上语文很积极,后来我让他来个专栏写作,帮我记录各大赛事热点,并加上评论,并对体育报道中的成语误用进行整理,不定期在后黑板抄一段,在不知不觉,他的语文积累越来越多,字也好看多了,高考语文考了121分,那天收到他的邮件,他说本来认为与语文无缘,而现在他在博客上已经写了20多篇体育评论,感到很幸福.我也感到很幸福.   我们学校的理念不正是这样吗?“把每一个孩子的一生变成一个成功而精彩的故事.”每个人的成精彩是不同的,有的同学能言善辩,会成为一个优秀的外交家,是一种成功,有的同学善于思考,会成为一名优秀的科学家,是一种成功,有的同学很细心,很有奉献精神,做一个优秀的护理人员,是一种成功,让每个同学享受,完成梦想的快乐,在学习中这样,在以后的生活中这样,永远幸福,多么美啊!   要想做到这一点,对于老师来讲就要与时俱进,不断学习,努力培养自己的兴趣,增长自己的才识,我们也要找到心底对于教育的热爱,不断的成长,才会更好地引领学生,读后感《成长比成功更重要读后感》.这几年的网上培训,让我们见识到了很多的优秀教师,优秀课堂,同样一节课,一个知识点能力点,老师的水平不一样,对于学生的教育引导效果就会很不一样,连续几年的积累下去,将对学生影响多大啊!   第三,明白学习的真正意义,把学习的境界定义为成长自己,会让学习有乐趣,真正利于成长.   听过一个故事一琴师指导一学生,上来就练一首很难的曲子,学生好不容易有了点感觉,老师又换一张更难的琴谱,一次次下来,在学生绝望地要放弃的时候,老师拿出最早的那张曲谱,要求学生弹,学生发现,自己竟然弹得那么好.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呢?   大家可能有不同的解读,结合我今天的演讲,我可以从这个角度来思考,越是有挑战的学习,可能越能提升你的能力与境界,但是这个老师如果不让学生体会到成功的快乐、这样做的用心,这个孩子可能就彻底不喜欢他的教学了.   这是个故事,再看一段历史,明朝著名的万历皇帝,六岁登基,为了培养他,选了最博学最敬业的张居正为皇师,张大师开足了课程,严加要求,万历帝悟性很好,十岁左右,书法就超出常人,可是张居正怕他因之荒废学业,于是严禁他再练习.不仅如此,还严禁他同宫女嬉戏,一旦发现,严加管教, 这种变态教育的结果是万历即位后,有很长一段时间,在后宫厮混,不上朝,不过问政事,从此明王朝走向了衰落.   多么可悲的教训啊,平时如果不注意学生心态调整,太过于机械与一味压抑学生,结果就会使学生从金字塔入口下滑到被动厌学类.   今年我带领的是A班的文科班,调整学习的态度,激发学习的激情很重要,高三的第一节课,我问大家,高三是什么颜色的,它在你生命中是什么呢,学生的回答五花八门:黑色的地狱,蓝色的试题的汪洋,红色的煎熬等等,我总结时告诉大家,这有点像一个心理测试,不同的颜色就是你的人生态度,高三就是人生中的一个磨砺自己的季节,就像秋天播种的麦子遇到的冬季,有些严酷,有些痛苦,也有雪压的独特美丽,更有暂时蛰伏后的心灵力量,明白前进的方向,有好的心态,拼搏的习惯,成长自己,就是高三的成功.后来学生经常拿这个比喻来激励自己,在订立成长目标时,很多同学以静待六月麦花香为主题.   高考前的三轮拉练,很是煎熬,学生的心理承受极大的压力,年级张主任很重视讲评课处理,强调要清底子并重视和学生搞好谈话,调整心态.这时候,是学生急火攻心的时候,很多学生,一丢分就急,极其容易夸大失败的焦虑感,开始连续两次我班的语文成绩不太理想,我在努力和学生交流谈话时想,如何在面上做好心理的指导呢?   在做满分卷时,我采用运用名人故事,写作文讲道理说服别人的的形式,帮助大家调整心态,成长心灵.针对四次考试特点每次考完试的总结课,我都精心选择一个中心与一个人物论据,第一次考试题后是以“看着梦想一次次破灭也是一种成长”为中心,论据是一次次失意但是终不放弃坚守冬天的使命的马云:第二次中心是“挫折是一块磨刀石” ,论据是在困难中长大的奥普拉;第三次中心是“困境就是让你忘了爬,学会飞的地方”,论据是决然辞职为音乐梦想逼自己上绝路的水木年华;最后一次中心是“享受过程”论据是不问结果享受过程的博尔特.我把观点与人物简介展示在幻灯片上,让学生结合自己的考试体会,在满分卷上写一段鼓励自己与鼓励同学的话,互相交流后,自己再修改,老师批阅后,针对问题再予以重点谈话,一段段写下来,写作就不仅仅是一道考题,而成为了学生生命的需要,另外调整了高考的心态,长远来讲也是人生的心态.   高考结束,不完全统计,我们两个班语文120以上的大约有小二十个吧,还有个过130分的.当然这不是人生真正的成功,填报志愿时,我的课代表,跑到我家里来,毅然决然地要报师范,很认真的说:“我要做一个像你一样的老师,能够帮助很多人,让很多人喜欢.”她可曾经是个很没主见的孩子,一遇上事就爱哭鼻子,看她如此有主见很为她兴.   回到张居正的教育上,如果他能够让少年天子明白学习的重要性,并能适当结合兴趣引领他,也许万历皇帝会锐意进取,也许中国的历史就会改写,可惜,一代大家,张居正,却不懂教育!我们的每一个学生,也是一个个家庭的天子,我们平时如果不能够找到他们的兴趣点,不注意心态调整,太过于机械与一味压抑学生,结果就会使学生学生被动厌学,他的人生就会改变.   连续两年参加了的暑期培训,越来越体会到我们学校在教改上的独特魅力,尤其今年,我们语文的培训很重视梳理知识的方法,专家谈到的,梳理出的知识只是一小块一小块的金子,关键是要有好的方法,有点石成金的手指,其实我认为还有更重要的一点,就是学生在交流展示中的一种交流的快乐,自信心的满足,我们生动活泼的课堂形式,对于学生的自信心培养和潜能激发都是很重要的,也许学生就是在一次次的讨论展示中,不经意间找到了自己的真正兴趣,并不断地增强着自己的信心.   现在的社会当人们热衷于如何成功时,似乎对成长的关注太少了,所幸的是我们学校有先进的理念,所幸的是我遇到了凌志军,在今后的教学与生活中所以我一定会好好利用学校的活动那一节节闪着智慧与交流激情的高效课堂,那疯狂的美食节、体育节,多种形式的班会,与学生共同参与,及时交流,找到他们的兴趣,树起他们的自信,用成长教育引领他们一生的不断成长.   谨以给学生的毕业赠言结束今天的交流:   记得第一节课的问题吗?高三是什么颜色?其实颜色就是你的心态,永远有红色的激情,蓝色的淡泊;绿色的希望,橙色的善良;金色的乐观,黑色的冷静……还记得我们的寓言吗?做一棵秋季种下的小麦,在严冬积蓄力量,在春天努力成长,无惧暴风雨的洗礼,收获六月的麦花香.请记得高中带给你的成长,做一个进退有度,迎接挑战,问心无愧的人.  〔成长比成功更重要读后感〕随文赠言:【这世上的一切都借希望而完成,农夫不会剥下一粒玉米,如果他不曾希望它长成种粒;单身汉不会娶妻,如果他不曾希望有孩子;商人也不会去工作,如果他不曾希望因此而有收益.】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6-08-02
写读后感需要真情实感,所以还是自己阅读后,自己动笔比较好,下面提供关于读后感的写作方法希望可以帮到你:

写作方法:
(1)引——围绕感点引述材料。简述原文有关内容。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要简练,而且要把重点写出来。
(2)议——分析材料,提练感点。亮明基本观点。
(3) 联——联系实际,纵横拓展。围绕基本观点摆事实讲道理。
(4)结——总结全文,升华感点。“读”的内容不放松。

写作要点:
所谓“感”,可以是从书中领悟出来的道理或精湛的思想,可以是受书中的内容启发而引起的思考与联想,可以是因读书而激发的决心和理想,也可以是因读书而引起的对社会上某些丑恶现象的抨击、讽刺。读后感的表达方式灵活多样,基本属于议论范畴,但写法不同于一般议论文,因为它必须是在读后的基础上发感想。要写好有体验、有见解、有感情、有新意的读后感,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要读好原文。

“读后感”的“感”是因“读”而引起的。“读”是“感”的基础。如果是走马观花地读,囫囵吞枣地读,可能连原作讲的什么都没有了解,哪能有“感”?读得肤浅,当然也感得不深。只有读得认真,才能有所感,并感得深刻。如果要读的是议论文,要弄清它的论点(见解和主张),或者批判了什么错误观点,想一想你受到哪些启发,还要弄清论据和结论是什么。如果是记叙文,就要弄清它的主要情节,有几个人物,他们之间是什么关系,以及故事发生在哪年哪月。作品涉及的社会背景,还要弄清楚作品通过记人叙事,揭示了人物什么样的精神品质,反映了什么样的社会现象,表达了作者什么思想感情,作品的哪些章节使人受感动,为什么这样感动等等。

其次,排好感点

只要认真读好原作,一篇文章可以写成读后感的方面很多。如对原文中心感受得深可以写成读后感,对原作其他内容感受得深也可以写成读后感,对个别句子有感受也可以写成读后感。总之,只要是原作品的内容,只要你对它有感受,都可以写成读后感,你需要把你所知道的都表示出来,这样才能写好读后感。

第三、选准感点

一篇文章,可以排出许多感点,但在一篇读后感里只能论述一个中心,切不可面面俱到,所以紧接着便是对这些众多的感点进行筛选比较,找出自己感受最深、角度最新,现实针对性最强、自己写来又觉得顺畅的一个感点,作为读后感的中心,然后加以论证成文。
第四、叙述要简

既然读后感是由读产生感,那么在文章里就要叙述引起“感”的那些事实,有时还要叙述自己联想到的一些事例。一句话,读后感中少不了“叙”。但是它不同于记叙文中“叙”的要求。记叙文中的“叙”讲究具体、形象、生动,而读后感中的“叙”却讲究简单扼要,它不要求“感人”,只要求能引出事理。初学写读后感引述原文,一般毛病是叙述不简要,实际上变成复述了。这主要是因为作者还不能把握所要引述部分的精神、要点,所以才简明不了。简明,不是文字越少越好,简还要明。

第五,联想要注意形式

联想的形式有相同联想(联想的事物之间具有相同性)、相反联想(联想的事物之间具有相反性)、相关联想(联想的事物之间具有相关性)、相承联想(联想的事物之间具有相承性)、相似联想(联想的事物之间具有相似性)等多种。写读后感尤其要注意相同联想与相似联想这两种联想形式的运用。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