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个回答 2020-11-12
“高考枪手指纹膜竟可乱真”“男子网购指纹膜伪造材料,骗取同事13万元公积金”……这些关于指纹膜事件的报道,让市民对于指纹膜存在的合法性以及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心生疑问。
“我买完之后,同事也有想买的,让我把链接发给他,但是等我再回去找那家淘宝店的时候,发现怎么也找不到了,我当时才意识到从网上买这种东西有可能是不允许的。”王先生说,后来他也搜了一些关于指纹膜的报道,发现大家对指纹膜的态度褒贬不一,有的人认为它解救了早起的上班族,有的人则认为给犯罪分子提供了犯罪工具。
“我认为指纹膜的存在本身就说明了一些问题,如果不是单位采用‘一刀切’的考核办法,我们也不会想出这种对策来。”王先生说,出于安全考虑,他用指纹膜在自己有指纹识别的手机上试了一下,发现并不能解开手机锁。
家住奎文区东方天韵小区的赵女士则认为指纹膜的使用弊大于利。“现在不仅是单位考勤要用指纹,有的市民家中用的是指纹防盗锁,如果指纹膜不小心被偷了或是被别有用心的人拿去,最后受损失的只能是指纹膜的所有者。而且指纹应该属于个人信息的一部分,就这么随意复制出来交给别人保管或使用,万一造成个人信息泄露怎么办?”赵女士认为,指纹膜还是不要使用的好。
声音
指纹膜的使用不得违反法规,造成隐患需个人承担
这种在网上销售指纹膜制作材料的行为是否合法,购买人是否需要承担法律责任?对此,山东泰琪律师事务所的高明律师表示,从目前的法律规定来看,指纹膜的制作材料并不属于违规违禁物品,就销售行为而言,并不存在法律所禁止的情况。而对购买人而言,是否违法以及是否需要承担法律责任,也得通过购买人如何使用指纹膜来区别对待。
“如果仅仅是用于个人单位考勤,违反的是单位的考勤制度,对社会不会造成什么损害。但如果是将指纹膜用来进行违法犯罪活动,那么购买者或者是使用者就需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高明律师表示,指纹膜的使用不得违反法律规定,也不得违反社会的公序良俗。而一旦个人弄丢了自己的指纹膜,由此带来的安全隐患,也是需要个人来承担的。
专家指出,指纹识别技术的应用将越来越普遍,指纹信息外露意味着将身份信息外露,如同将身份证借给他人,指纹膜一旦被不法分子利用,会威胁自身的人身、财产和信用安全,后果不堪设想
第2个回答 2017-12-20
不会的。这个需要事实。比如他借钱了,什么时间什么地点。谁介绍他借钱给你的,你们怎么认识的。有时间。有地点,证人。如果伪造资料就是犯法。你直接报警。你没有做过。警察介入调查清楚。不需要胡思乱想。
第3个回答 推荐于2017-12-20
没关系,光有指纹不行需本人签名,公开声明被盗的指纹膜作废
追问指纹膜本来就无效………再说谁会说这个手印是指纹膜按的而不是本人按的。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4个回答 2020-11-11
有潜在风险,但是问题不大,因为假用你指纹犯罪的话,公安机关需要证明你在现场,如果你没做过,是不会被陷害的,签合同的话,只有手印是不够的,还需要有本人的签字,这个你可以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