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信息疯传的第二法宝:诱因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7-17
“休息一下,休息一下,给我一块奇巧巧克力”这句歌词成了最具标志性的广告词,它流行20多年。后来当它走到穷途末路时,科琳重新设置广告。

他把奇巧巧克力和咖啡连在一起,“休息时的最佳伴侣”,没想到广告大获成功。咖啡就是成全奇巧巧克力的诱因。

要把人们的注意力往自己的产品或创意上带,就要为产品设置话题引子,如《星期五》这首歌。单曲哼哼唧唧,充满了过多的数字,听起来极像空虚青少年胡思乱想的独白,但每到星期五,它就获成功。

所以,诱因起到的就是这种提醒作用,它不仅能够让人开始谈论,还能够让人们持续谈论。人们在头脑中最先想到的事物往往会脱口而出。

看来,除了找到一条能抓人眼球的宣传语,还要将大环境考虑在内,也就是目标群体所在的日常生活环境能否诱发这条宣传语。

一条强有力的诱因比一个抓人眼球的宣传语更为有效。如蜂蜜燕麦圈得到的口口相传就多于迪士尼乐园。

诱因是口口相传和病毒式传播的基石。我们传播产品或创意时有即时口碑,如淡你看的电影,和持续口碑,如反欺凌运动。持续的口口相传很重要。

好果负面的评论能够让人们首先想到某产品或创意,那么这样的评论也是大有用处的。

除了环境可作诱因,竞争对手也可作诱因。诱因出现的频率越高,关联强度越大,人们越能记住它。

诱因的选择应在所期望行为的附近发生,距离远了,人们淡忘就不谈论它了。

所以,我们需要考虑情境,如丽贝卡.布莱克的单曲《星期五》,我们的产品和创意需要利用现有的诱因。

另外,我们还要创造环境,如科琳的奇巧巧克力加咖啡的创意,我们需要将我们的产品与普遍存在的诱因建立关联。

诱因让人们讨论、选择并使用某种产品或创意。社交货币让人们开口分享。二者区别,诱因让人们谈论持续下去,因头脑中最先想到的事物往往会脱口而出。

内容来自《疯传》!

樊登评价此书“如果你希望自己的信息被更多的人快速知道的话……有一本书叫《疯传》,发疯一样的传播,樊登读书会的所有传播手段都是我从这本书里学到的。”

侵删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