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化品泄漏应急处置措施

如题所述

一、泄露源控制。
泄漏源控制常用到的物品有:粘合剂、修补剂、橡胶修补剂、环氧堵漏棒、湿面修补剂、高温耐磨修补剂、普通耐磨修补剂、陶瓷修补剂、水泵修补剂、钛合金修补 剂、可塑钢修补剂、塑料钢修补剂、不锈钢修补剂、铜质修补剂、铝质修补剂等。
泄露源控制的常用方法有以下几种:
1 、围堤堵截法
针对较大面积以上泄漏的危险化学品,为防止四处蔓延,造成难以控制的局面,采取先用沙土围堵,然后根据危险化学品的理化特性进行相应安全处理的办法。
2、 覆盖法
针对泄漏的易迅速形成爆炸极限范围和易挥发的有毒液体危险品,选用泡沫等物质覆盖在上面,形成覆盖层,抑制其蒸发,然后再根据其特性进行安全处理。
3、 稀释法和中和法
针对泄漏的具有较强腐蚀性的危险化学品,加水稀释或用其他物质使之进行中和反应,从而降低液体危险品的浓度或直接消除其危险性。
4 、吸收法
针对泄漏的液体危险品,根据其易被吸收的特性,先用蛭石或其他惰性物质进行吸收,再移至其他空旷处深埋或做其他安全处理。
5 、冲洗法
针对少量泄漏的危险化学品或经过用吸收法处理后的污染现场,有条件地用消防水冲泄漏现场的危险化学品,使之直接排入污水处理系统进行处理;不能排入污水处理系统的,必须用大量消防水进行冲洗,直至消除对周围环境的危害为止。
以上方法不是独立的,而是有序的且紧密相连的整体。例如,针对较大面积易挥发性危险化学品的泄漏,围堤堵截法是对泄漏物采取的第一步,然后根据泄漏的液体危险品的易挥发性选用覆盖法,再用收集法,用冲洗法是对泄漏现场采取的最后一步。处理泄漏危险化学品应根据其特性选用不同的方法,这一点很重要。
二、泄漏物处置与收集。
泄漏被控制后,要及时将现场泄漏物进行覆盖、收容、稀释,使泄漏物得到安全可靠的处置,防止二次事故的发生。
泄漏物处置常用到的物品有:吸附棉、吸油棉、吸收棉、吸液棉、化学品吸附棉、油品吸附棉、通用型吸附棉等。
泄漏物收集常用到的物品有:防化垃圾袋、防火垃圾桶、油渍废弃物防火垃圾桶、防飞溅托盘、盛漏托盘、盛漏卡板、聚乙烯盛漏托盘、高密度聚乙烯盛漏托盘、宽口收集罐、废液罐、金属罐、安全罐、废液储存桶、储存桶、千升桶、吨装桶、中型散装容器、集装桶、吨包装、IBC桶化学品储存桶、中型散装容器等。
如果化学品为液体,泄漏到地面上时会四处蔓延扩散,难以收集处理,为此需要筑堤堵截或者引流到安全地点。对于贮罐区发生液体泄漏时,要及时关闭雨水阀,防止物料沿明沟外流。对于液体泄漏,为降低物料向大气中的蒸发速度,可用泡沫或其他覆盖物品覆盖外泄的物料,在其表面形成覆盖层,抑制其蒸发,或者采用低温冷却来降低泄漏物的蒸发。
法律依据
《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
第七十二条 发生危险化学品事故,有关地方人民政府应当立即组织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环境保护、公安、卫生、交通运输等有关部门,按照本地区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预案组织实施救援,不得拖延、推诿。
有关地方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当按照下列规定,采取必要的应急处置措施,减少事故损失,防止事故蔓延、扩大:
(一)立即组织营救和救治受害人员,疏散、撤离或者采取其他措施保护危害区域内的其他人员;
(二)迅速控制危害源,测定危险化学品的性质、事故的危害区域及危害程度;
(三)针对事故对人体、动植物、土壤、水源、大气造成的现实危害和可能产生的危害,迅速采取封闭、隔离、洗消等措施;
(四)对危险化学品事故造成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状况进行监测、评估,并采取相应的环境污染治理和生态修复措施。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