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途接班】19.中途接手班风不好的班级怎么办?

如题所述

      什么叫班风?百度百科的解释是:即一个班级的风气,是由班级成员共同营造的一种集体氛围,反映了班级成员的整体精神风貌与个性特点,体现出班级的内在品格与外部形象。

      简单说班风不好就是班级风气不好!凭什么判断一个班级的风气不好呢?

      1.看这个班级的卫生状况。教室地面脏乱,课桌椅散乱,书柜里的书东倒西歪,

      2.听这个班级晨读,自习课的声音。晨读有气无力,课间吵闹不休,自习课随意下位吵闹。

      3.看两操的纪律。眼操不做还吵闹,课间操不跑步还到处溜达。

      4.看上课铃声响起进教室的现状。上课铃声响起,置若罔闻,慢腾腾进了教室,闹嚷嚷等着上课。

      5.看学生穿着打扮。穿着随意,打扮另类,坐没坐相,站没站相,一看就很拽,或者很颓。

      6.看学生对待电子产品的态度。男生沉迷打游戏,女生沉迷刷微博,无心学习。

      7.看集体活动的表现。对于集体活动,一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姿态。参与的学生很应付,没参与的学生说风凉话。

      如果上述七种情况都存在,那么这个班的班风确实不好,需要花大力气整顿!关键是,作为中途接手的班主任,该如何整顿,学生才买账呢?

      1.挖掘自身长处恰逢其时向学生露一手。如果你是德高望重的资深班主任,有极高的口碑效应,不露声色,学生都会服你!但如果你是一位资历尚浅,经验欠缺的年轻班主任,你就得精心准备,惊艳出场。要么发表激情洋溢的演讲,引起学生的共鸣,成为学生的心灵捕手。要么演奏乐器,引起学生的尖叫,成为学生的爱豆。要么在球场一展雄风,让学生刮目相看。总之,你得有一样拿得出手,并且让学生心服口服的特长。学生服气了,班主任就算成功入驻新班级了。

      2.班主任必须起到榜样示范的作用。千万别觉得这是一句虚言。《第56号教室的奇迹》这本书的作者雷夫·艾斯奎斯,我跟他同台讲过课,也听过他几次课。几乎每一次听他讲课,都会听到他反复强调教师的榜样示范作用。雷夫的观点就是,教师不必耍太多花招,你想要孩子成为什么人,你就得先成为什么人!拿出你的具体行动给学生做示范。否则,你就没资格要求学生做这做那!中途接班的班主任进到教室,看见教室一片狼藉,顿时火起,叉腰瞪眼斥骂学生。学生听到老师毫不留情的斥骂,心里还会觉得甘之如饴的话,那他们一定病得不轻。真正让学生服气的班主任,一定会在招呼学生搞卫生的同时,自己也挽起袖子亲自干。干完,学生也就无话可说了。长期这样干,学生就服了!

      3.发挥班级优秀学生的带头作用。不论多差的班级,都有优秀的学生。班主任要对班里的优秀学生委以重任:给他们安排班级管理职务,请他们带徒弟。除此之外,还要给优秀学生展示和亮相的平台,扩大他们的影响力,让他们从内心深处认识到自己的优秀,从而形成“能力越大,责任越大”的价值观。也让班里的落后分子感到“捣蛋、懒惰、颓废”在班里就没有地位。

      不论什么团队,人多还是人少,积极分子被欣赏,且占了主流,那么这个团队的风气就会越来越好。

      4.改变客观环境,把教室布置得温馨且积极。人活在具体的环境中,身心灵都会受到环境的影响。因此教室必须干净、整洁,教室的墙面要有励志标语,前后要有劝学名言,显眼的地方还要有可执行的班规制度。

    荀子在《荀子·劝学》中说:“居必择乡,游必就士。”意思是:君子住的地方必然会选择好的邻居,出游必定要接近有学问品行的人(以免染恶习)。荀子的话强调了环境对人的影响,因此班主任重视教室的环境建设。

      5.建章立制,原则之类寸步不让。以前的班级班风为什么差?要么是原班主任没有立规矩,要么是立了规矩没执行,导致学生自由散漫。中途接手的班主任虽然与学生的感情粘合度较差,但涉及到原则问题必须强硬到底。

      班主任强硬的依据是什么呢?当然是约束学生不良行为的规章制度!怎么建章立制呢?最好的办法就是让学生“以子之矛攻子之盾”!

      首先制作一份“班级不良行为调查表”。分别从课堂纪律,作业完成,人际关系,集体活动等方面进行调查。最简单的做法就是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观察所得照实描述问题。

      班主任再对各类问题进行分类整理。然后再把整理好的问题制作成一份试卷,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认知经验写出对不良行为的惩罚方式。

      最后由班主任对学生的惩罚进行完善。惩罚制度要规避两点:一是对学生的精神进行摧残;二是对学生的肉体进行伤害。既要尊重学生的意见,又要符合情理法。

      一旦制度形成,班主任必须严格执行!

      6.打造积极上进的班级文化文化对学生进行熏陶。环境和管理做好了,班级看起来井然有序了,这是外在的改变。班风真正变好还需要每个学生内在的改变。怎么才能让学生的内在发生改变呢?班主任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下手:

    (1)取班名,并挖掘班名的寓意。

    (2)画班徽,并挖掘班徽的寓意。

    (3)刻班章,体现班级组织的正规化。

    (4)写班歌,唱响班歌增强班级凝聚力。

    (5)立班训,体现班级成长的精神要义。

    (6)做班旗,凝聚班级灵魂。

      除此之外还可以设计专有的班服,学校大型活动都统一穿班服,穿出班级凝聚力。提炼出体现班级精神风貌的口号,每天激情昂扬喊几遍也能振奋学生的精神。

      总之,用虔诚的心把班级文化作出仪式感出来,班级风气就会发生好转。

      7.安排值日班长填写班务日记。大胆启用班务日志,要求值日班长把每天每节课学生的表现都填写出来,尤其是那些课堂上违反纪律,课间伤害同伴的行为必须记载下来。班主任每天放学都要看一看班务日志,及时处理违规违纪的行为。只要班主任跟得紧,抓得严,处理问题及时,学生的不良行为就会得到有效遏制,班风就会越来越好!

      8.坚持温和而坚定的正面教育。很多班主任喜欢采用呵斥、否定、打压、控制的管理方式。这种方式见效快,尤其是强势霸道的班主任,特别容易控制住局面。但这种方式有很大的副作用,那就是控制手段要不断升级。比如有些老师对学生极其严苛,学生确实中规中矩,一旦由温和的老师来接班,这个班立即就乱套了。若想班级回到原来的状态,新任班主任只有使用更加强硬的手段来控制,这样一来,暴力就升级了。

      因此我一贯主张班主任要采用温和而坚定的正面管教之法。学生犯错不打不骂,但一定要坚持不懈地要求学生改正。老师的毅力和坚持力比学生强。只要老师舍得下功夫紧跟学生,勒令其改正,并不断反馈学生的行为,学生就会正视自己的缺点并改正。

      中途接手班风较差的班级并非什么坏事,相反更有班主任的用武之地,更能促进班主任的专业成长!只要拿出耐心和恒心做好上述工作,班风就会越来越好!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