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兴趣爱好,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如题所述

提高认识。通过学习,了解习惯形成的原因、方式及习惯对人的影响,提高认识,自觉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如学记名言,警示自己: “凡是好的态度和好的方法,都要使它化为习惯。只有熟练得成了习惯,好的态度才能随时随地表现,好的方法才能随时随地运用。好像出于本能,一辈子受用不尽。”(叶圣陶);“习惯是一种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生。”(培根);解读史料,感悟习惯:东汉时候杰出的科学家张衡,从小养成了爱想问题的好习惯,凡事寻根究底,弄个水落石出,这种良好的习惯,使他发明创造了世界上第一架能预报地震的仪器--地动仪。

学好区分好的习惯和不好的习惯。养成良好的习惯首先要区分好坏,慎重选择,必须要知道勤奋学习、遵纪守法、孝敬父母等是好习惯;做事拖拖拉拉、好吃懒做、偷鸡摸狗等是坏的习惯。

慎重选择。不是所有的行为习惯都是坏的或好的,它有良莠之分,因此要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首先要分清好坏,慎重选择。要知道勤奋学习是好习惯,知恩图报是好习惯,遵纪守法是好习惯,而凡事拖拖拉拉是坏习惯,偷鸡摸鸭是坏习惯,好吃懒做是坏习惯,好习惯越多越好,坏习惯一个都不要有。

注重细节。说话、走路、吃饭、吐痰等生活细节,看起来是小事,但是如果不注意,一旦养成不良的行为习惯就会影响他人,甚至会影响到国家声望。“走进一间屋子,砰的一声把门推开,喉间一口痰上来了,扑的一声吐在地上,这些好象是无关紧要的事。但这既影响他人学习和工作,又可能传播病菌,一旦习以为常,就成为一种妨害他人的习惯”。韩国一个公共场所,专门用中文贴“不随地吐痰”,意大利比萨斜塔用中文写“不要随地吐痰”,美国在厕所里用中文写出“便后请冲水”,法国社论:中国不要把痰吐到全球。形象往往通过人的行为习惯体现出来,一个吐痰的细节,就因为我们养成了随地吐的行为习惯,让我们在世人面前丢尽颜面,蒙受羞辱。

持之以恒。习惯不是一天就能养成的,它是后天积累、慢慢形成的。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养成,需要持之以恒的精神。吸烟是个坏习惯,许多人也知道,也试着戒过,但中国烟民的数量仍很惊人,为什么?习惯养成了,改起来不容易,需要恒心,需要毅力。毛泽东是千古绝唱的文学家,他的诗歌、散文、文艺理论无与伦比,这得益于他的终身学习、酷爱读书的良好的行为习惯,他一生读书之多、之广、之深、之活,无人能比。良好的行为习惯是人生的主宰,要拥有它,绝对不能少了“恒”字。

多向身边的榜样学习。以拥有良好行为习惯的人为镜子,时时照自己,矫正自己的不良言行。如,如果你是酗酒成性的人,你的生活肯定是乱七八糟的,那么,你可以以你周围不酗酒者为榜样,反省自己,规劝自己远离酒精;如果你总是习惯于看到自己生活中的不幸,那么你不妨上网查查那些名人,看看他们是不是都很幸运,没有烦恼。查了,你就会了解到圣人孔子就有三大不幸:早年丧父、中年丧妻、晚年丧子;世界巨星迈克杰克逊,身患“白斑症”本已很不幸,却被媒体说成了魔鬼,并人钉上了背叛种族的罪名,和他们相比你是不是很幸运呢?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自我磨砺。美玉是磨出来的,好的行为习惯也是磨出来的。一粒沙想在蚌的口里成为一颗美丽的珍珠,就必须经受种种痛苦的磨砺。磨砺造就成功人生。韩信忍一时而后统帅雄狮百万,勾践卧薪尝胆而后“三千越甲可吞吴”,他们都从失败中站立了起来,并都以实力争夺了地位和尊重。能有这样的结局,他们都得益于一个良好的行为习惯,那就是凡事都“忍”,“忍”中磨砺自己的意志、毅力、信念,最后获得成功。

不断完善。好的习惯的养成是循序渐进的,是在不断积累中趋于完善的,正如有人所言:三天改变观念,三个月改变习惯,三年改变命运。有些农村人刚进城,无论是说话、穿戴、还是到人家做客等,总是带点农村人的习惯,如吸着烟到处走,吃饭吧嗒嘴,上穿西服下穿牛仔裤等,常被城里人冠以“土包子”“土鳖”之称 ,但过个十年八年,就没人说了,因为他们完全变成了“城市人”。任何一个良好习惯的养成都需要完善的过程。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12-11
培养兴趣爱好,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首先必须树立好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就这样三观正了以后,多看书,多参加有益的社会社区实践,慢慢的通过这样的培养心情,爱好就会自然广泛了,行为习惯就自然养成。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21-02-25
培养和教育孩子的兴趣:
1、通过各种活动发展学生的兴趣;
2、通过提高教学水平,引发学生兴趣;
3、引导学生将广泛兴趣与中心兴趣结合起来;
4、通过积极的评价使学生兴趣得以强化;
5、充分利用原有的兴趣迁移。
第3个回答  2021-01-28

第4个回答  2020-12-11

你是不是有过这样的经历,有些行为好不容易坚持了一段时间,但是一旦提醒下来就被

打回原型,最终还是没有形成好习惯。

如果有一种方法可以轻松让你轻松地养成好习惯, 你是否愿意去尝试一下~

这个方法就是“微习惯”。

首先什么是“微习惯”

微习惯本质就是强迫自己每天做微不足道的积极行为“小的不可思议的一小步”比如做100个俯卧撑可以减少到1个。把“每天3000字缩成50字”。它和普通的习惯养成方法到底有什么不同之处呢?

一、习惯养成的认知方式:“依靠意志力”?

斯蒂芬.盖斯说: 我们是用动力或意志力开启新的(非习惯性)行为的。

动力不可靠,所以不能充当建立习惯的策略。

意志力可靠,但前提是你没有把它耗尽。

引起意志力损耗的5大主要因素:努力程度、感知难度、消极情绪、主观疲劳和血糖水平。 如果我们可以克服这5项障碍,我们就应该能走向成功。


传统的习惯养成方式是需要依靠动力和意志力,而且明确养成习惯给自己带来的好处为前提,其实就是两个字“坚持”但是微习惯是不需要调用意志力的,作者认为动力和意志力都不可靠,还是易耗品。

作者认为,如果要想持久改变,动力并不是可靠策略,不要把激发动力作为行为的唯一基础。而意志力就像肌肉,是可以通过反复锻炼强化的,意志力远比动力可靠。当我们做事缺乏动力时,意志力的消耗量会猛涨。意志力消耗较高时,我们会难以长期维持一个行为并将其培养成习惯。因此,做决定也需要消耗意志力,意志力是有一定容量的,它不是无限大的。

所以“当我们的意志力资源充沛时,我们可以超额完成;当意志力已经被其它事情消耗殆尽时,也并不影响我们采取行动,我们只需在完成标准上做些微调,就算是只完成了自己设定的目标也是完全可以的“。

二、习惯养成的步骤:先制定一个完成目标?

当我们想养成一个习惯的时候,我们通常会先定一个目标,这种方法对于传统的习惯养成方法时没错的,毕竟有了目标才能产生动力,可以结果往往由于一些“不可抗力”(括弧笑)习惯养成计划不会就会成为一纸空谈。而微习惯值设定最小目标,只要求我们“开始”,但未要求要做到哪种种程度,因此可以说既严格又灵活,只要求我们开始行动起来,但之后又充满弹性,我们可以自己决定想要超额完成多少,即使不超二也没有任何问题。

相信会有人怀疑“每天只完成最低目标,是不是自欺欺人,这种努力是否有用”所以你要知道我们的任何一个为了养成这个习惯的微小行为都是非常重要的。每天做一点点也比相隔很久才去行动一次(即使超额完成很多)重要的多。因为只有先养成一个习惯,才能把它培养壮大。就好像中国的古话说的那样:不积硅步,无以至千里。

微习惯的策略

微习惯策略就是强迫你自己每天实施1到4个“小得不可思议”的计划好的行动。这些行动小到不会失败,小到不会因为特殊情况就被你轻易放弃。它们有双重作用——激励你继续做下去,并会成为(微)习惯。一个极小的任务需要消耗的意志力也是极小的,我们容易坚持。微习惯的基础在于“小的不可思议的一小步”,把微习惯和意志力相结合,就是一个必胜的组合。

微习惯的八个步骤

1.选择适合自己的微习惯和计划

    首先我们要有长远的目标,然后把目标分解成“小的不可思议”的习惯,小到可以运用2分钟就能完成的习惯。数量不要太多,两到三个是最合适的。其次,制定一个适合自己的微习惯计划,可以是单一的计划,也可以是多项计划,或者一周弹性计划。最后,把确定的计划写下来(计划与习惯的创建可以配合手机的辅助应“更好”用进行)。

    2.挖掘每个微习惯的内在价值

    列好微习惯以后,想想我们为什么要实现它,不停地问为什么,直到找到问题的核心,找到内心真正的渴望实现的习惯。

    3.明确习惯依据,将其纳入日程

    选择适合自己的时间段锻炼,可以是一天一次,在一天的某个时间段,上午也行,下午也可以。只要合理的安排好时间就可。

    4.建立回报机制,以奖励提升成就感

    当我们完成一个小目标之后,可以给自己一个奖励。有愉悦的心情才有动力去执行。

    5.记录与追踪完成的情况

    完成一个小目标,立刻把它写下来,就意味着把它提升到了比其他想法更重要的位置上。

    6.微量开始,超额完成

    当我们适应了以后,反复不断强迫自己执行可实现的任务之后,我们的意志力就会变得更强大。这时候我们就可以鼓励自己可以超额完成目标。

    7.服从计划安排,摆脱高期望值

    要把期待值和精力放到坚持目标上,而不要对任务量抱有较高的期待

    8.留意习惯养成的标志

    只有真正养成了一个习惯之后,才可以添加新的下一组习惯,不要着急,也不要浮躁,坚持下去才可以成功

    最后先从一个微小的习惯开始,走出这重要的第一步。而对于有拖延症的同学,微习惯也是一个很好的解决办法。拖延症关键的一步就是没有强大的意志力无法开始第一步行动,无法养成习惯。那么,我们就可以从微习惯开始一点点改变。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