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为何突然变成了令人讨厌的样子?该如何引导?

大宝男孩,快7岁,马上要上小学了,暴露的一些问题让我十分忧心。
小的时候他十分安静胆小,到了中班大班之后,改变很多,性子很急燥,喜欢做一些搞破坏的恶作剧,爱和大人顶嘴,也会出手和别的孩子打闹,从一个曾经的受欢迎的好孩子好像变成令人讨厌的坏孩子了,今天在小区和别的男孩争抢东西打打闹闹的时候还被人打破了耳朵,我的问题是:
1、为什么孩子会转变成这样,我们大人的问题出在哪里,要从哪些方面去寻找原因并改善 ?
2、当孩子在外面和别的孩子发生摩擦受伤后,作为家长怎么做才对摩擦双方的孩子能起到一个正面的教育?

可能有3个情形导致孩子的行为: 

1.如果父母经常工作很忙碌,很少时间陪孩子,或者父母本身性子很急、耐心不够,那么孩子确实会更容易表现得“急躁”; 

2.孩子没有任何问题,只是你们不了解他、也看不见真实的他,真实的他和你们“理想中的孩子”(听话、性子平和、不和别人打闹、不和大人顶嘴)有差距,这种落差令你觉得孩子“还不够好”。 

3.孩子内在的需要没有被满足,“行为”只是在表达内在的需要。

请试着把孩子看成是单纯的“一个人”,一个有自己的个性、有自己思想的人,就像你身边的一个朋友。

去抱着纯粹的好奇心,探索这个人的行为,他的行为是什么?背后有什么(需要)?我可以做什么(来满足他的需要)?

 

每一个行为,都有一个动机。 

解决了孩子背后的需要,孩子的内在自然会回归到一个“定”(安定、有秩序)的状态,表现在外在就会是更平和、更听话。

孩子有哪些需要?我们一一分析看看。 

1.孩子有被爱的需要。他希望爸爸妈妈多陪他玩,希望大人听听他的心声。 

当大人误解了他,或是根本没有给他表达的权利和机会,他就会着急,就会和大人“顶嘴”。 

如果孩子在表达的时候情绪激动、不够平和,那也是因为大人侵犯了他们的界限。

解决方案:多陪孩子玩耍,多一些耐心对待孩子,多听、少说,父母自己先示范什么是“尊重孩子、平和地沟通”。

 

2.孩子(特别是男孩子)有释放能量和精力的需要,有被接纳的需要。 

他喜欢做一些搞破坏的恶作剧,这一是因为男孩子的精力需要释放,所以你会看到男孩子相较于女孩更活跃、更好动,二是因为孩子尚且没有发展出“社交的分寸感”,这个能力需要慢慢培养。这不是孩子主观上要去破坏别人的界限、要故意让别人不舒服。 

解决方案: 

1)父亲多参与孩子的游戏空间,适度安排较消耗体力的活动,包括有身体冲撞的“战斗类”游戏。

2)理解孩子需要在小朋友面前维护自己的权利,并引导孩子理解自己的行为给他人带来的影响是什么。

在父亲带孩子玩的过程中,也是帮助孩子理解自己和他人的边界的很好的机会,是发展社交力的机会。

  

3.孩子有维护自己权利和边界的需要,有被尊重的需要。 

“出手和别的孩子打闹”,这是孩子在用自己的方式维护自己的边界,捍卫自己的权利。不是孩子故意要让别人受伤、不舒服。

真正的动机要搞清楚,孩子是不会无缘无故去打别人的。 

解决方案: 

1)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不要只是看到孩子“貌似无礼的行为”,而要看到他为什么这样做。 

2)平时要抓住一切“可教时机”来发展和培养孩子的社交力。  

听我讲故事,教你轻松育儿。关注我的微信公众号“思思说育儿”,让你变成更厉害的家长。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