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中学介绍

如题所述

从1947年建校之初仅有一个班20多名学生的初级中学,到特区建立前拥有30多个班级的县级重点完全中学,再到目前拥有两部70个教学班的省级重点中学,诞生于新中国建国前夜的深圳中学经历了由旧入新的社会变迁,经历了由小到大,由弱到强的历史跨越。

从1983年成为广东省重点中学,到1993年成为广东省首批一级学校,再到2003年向全国示范性高级中学目标迈进,崛起于改革开放初期的深圳中学在不断超越自我,十年一个台阶,实现了由默默无闻到享誉全国的巨大飞跃。

在学校前进的征程上,一代又一代深中人忠诚教育事业,全面贯彻教育方针,拼搏奋斗,励精图治,谱写了深圳教育的辉煌篇章,也创造了学校发展的宝贵经验。

所有深中人,包括教师和学生,一直以追求一流为目标,这是深圳中学五十八年历史沉积而成的传统。经过半个多世纪深中人不懈的努力,深圳中学办学质量位居深圳一流、全省前列,它是深圳基础教育的窗口和领头羊,它成为深圳中学生实现人生目标,快乐地学习生活的理想之选。

深中从未敢丧失“追求一流”的传统,而是不断地从此传统中汲取新的灵感,用以指导实践,所以深中有勇气开风气之先,率先实施高中新课程改革。不论情形如何变化,深中都

能做到最好。有超前的意识才能先人一步,才能化被动为主动。早在2002年,深圳中学就已经意识到2004年要实施的新课改的重要性和艰巨性,进行了大量的准备工作。2004年新课程方案开始实施的时候,大多数学校对它还很陌生,深中却已经积累了相当的经验,并因此成为本次“新课程方案”的教育部示范校。

对“一流”的关注,并不仅仅局限于高考、学科竞赛这些最容易被舆论关注的成绩--

事实上,深中在这些领域获得的成绩一直引人注目--深中更关注的是,如何为学生在努力

实现他们的人生目标时,创造更多的机会,提供更广阔的舞台。2002年,深中提出“主

动发展,共同成长,不断超越”的办学理念,创造机会培养学生主动发展,建设新型师生关

系,促进师生共同成长,把握机遇实现学校发展历史性的超越,成为深圳中学更新、更高的

追求。

每年社会实践活动期间,深中学生走出校门,走进社会,走进自然,他们的身影出现在广东五华的贫困山区,出现在广西崇左的白头叶猴自然保护区,出现在新西兰鲁图罗瓦湖畔。他们在体验与经历中感悟、成长。

深中有的是学生发展的舞台:时刻精彩的课堂,每年一次的文化艺术节、体育节、校园十大歌手赛、全明星篮球赛、校长杯足球赛等由学生自行策划、组织和实施的大型活动;几十个个性鲜明、缤彩纷呈、由学生自主管理的学生社团;技艺超群、囊括众多国际、国家级大奖的校级艺术团队……选课走课制实施后,行政班、教学班概念淡化,深中重视在更多样更广泛的集体中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领导才能、合作意识和集体荣誉。各种学生组织,学生社团,学生活动都成为载体,扩大了学生的交往范围,实现了跨班级跨年级交往。

走进深中的第一刻,新生看见的就是热情洋溢的学长。深中注重高年级学长对低年级学生的帮助和指导,学校的传统和文化由学生传承,学生形成学校归属感,即全校的同学都是我的朋友,全校的老师都可给我帮助,全校的资源都可为我所用。

火红的凤凰花开谢了半个多世纪,每一次花开的记忆,都是辉煌成就的累计。这些金色的记忆,是深中的财富,但是深中不满足于拥有这些财富。一代又一代的深中学生以成为深中人的一员而骄傲,他们无论在哪里体验成功,深中都是他们生命的底色,他们在深中历经了最美好、最重要的集体,形成了超越时空、永恒的友谊。这种以母校为骄傲的情怀,是深中的财富,但是深中不满足于拥有这些财富。教育是深谷藏金的事业,须有以梦为马的精神,方能有大气魄成就伟业!

参考资料:http://www.shenzhong.net/index.htm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7-04-14
深圳中学创办于1947年。1983年6月被定为深圳市唯一的省重点中学,1986年被评为广东省“进步快、效果好”的学校,1993年11月被评为广东省首批一级学校。1998年原洪湖中学与我校合并,成为深圳中学初中部。初中部建于1985年7月, 1996年通过了市教育督导室市一级学校评估。两部共占地107602平方米,办学条件优越,具有现代化的教育教学设施设备。两部共有教师近400人,共有学生近4000人。
学校坚持素质教育方向,高举现代化旗帜,学生素质、教育教学质量优良。高考、中考成绩列深圳市前列,学科竞赛成果显著。自95年以来,高考的本科上线率一直在90%以上,重点本科率在70%以上。1997年,高三学生韩嘉睿代表中国国家队夺得国际数学奥林匹克金牌。1998年,高三学生张凯以900分的满分成绩成为当年高考广东省理工科状元。三年来,全校共有680人获得各级奖项,其中126人获得国家级学科竞赛一等奖,学校共获得集体荣誉46项,其中41人获得国家级奖项。

参考资料:http://www.shenzhong.net/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