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爱国主义”为专题的提案?

如题所述

关于《加强中小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建议》
 
董连辉
 
爱国主义是动员和鼓舞中国人民团结奋斗的一面旗帜,是推动我国社会历史前进的巨大力量,中国自古即有爱国主义思想传统,重视民族独立、民族文化不受侵犯,涌现很多民族英雄。尤其近代以来,在资本主义列强侵略下,爱国志士为保卫国家主权,表现出可歌可泣的感人精神。
如今,很多孩子不知道抗日战争了,满脑子全是日本动漫。201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辛亥革命100周年,在青少年中大力弘扬革命英雄主义、爱国主义,热爱家乡,振兴廊坊有着现实与长远意义。
一、        加强爱国主义教育的必要性。
1、时代呼唤进一步加强爱国主义教育。
2010年以来,我国周边海域并不太平,还有敌国外患,祖国尚未统一,分裂主义势力仍对国家构成威胁。
历史证明,落后就要挨打,这种落后,还不是主要指经济落后,而主要是指制度落后、军力落后。大清帝国,经济并不落后,但屡战屡败,割地赔款,丧权辱国;新中国刚刚诞生之日,经济并不发达,但敢于与美帝国主义较量,靠的是统帅决断和军队的忠诚与善战;俄罗斯现在经济沦为二流国家,但它的军力仍是一流国家,谁敢向它叫板!中国现在的GDP已经接近世界第二位了,但我尚不能妄自称之为强国。
2、社会文化充斥着拜金主义和实用主义。
随着市场经济发展,社会转型阶段面临道德滑坡,青少年不可避免地面受到皇权文化和拜金主义、实用主义影响,在校园甚至炫富、拼比谁的父母权力大。
一个日本记者到中国某大学演讲,演讲前问在座听众,“谁知道黄继光、邱少云?”一名大学生抢答说,“我们在座的这些人都知道这两个傻帽”。这个日本人回国后写了一篇文章《中国青年的堕落》。英雄遭到亵渎,是我们教育的悲哀。一个不崇尚英雄的民族是不会英雄辈出的。
3、社会俗文化冲击,阳刚英雄情怀边缘化。
现在社会呈现一种不良现象,阴柔之气上升,阳刚之气下降。在一些影视小品推动下,渲染娘娘腔、脂粉气,男孩子以中性化为时髦。试想,这种文化背景下,民族凝聚力、战斗力和生命力如何体现?很多孩子迷恋网络、打游戏,盲目跟风文身、扎耳环,追求所谓时尚。
专家指出,未来主流社会除了应该是一个物质极大丰富、法制非常健全的社会,更应该是一个激荡着阳刚之气、高扬爱国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主旋律的英雄时代。我们的舆论导向要注意培养青少年英雄情怀、爱国情操。
4、学校、家庭国防观念淡薄,热衷应试教育,认为爱国主义、英雄主义教育空泛过时。
调查发现,全市中小学爱国至于教育第二课堂活动开展不够普遍;有些农村青年,初中毕业后外出经商或打工,没有时间和兴趣参加国防教育;有的初高中学校没有设置国防教育专题课程;有的乡镇初中军训开展得不到位;适龄青年参军多将当兵作为谋生手段和就业途径,很少与国防联系起来。
二、        加强爱国主义和英雄主义教育建议
中小学尤其是小学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关键阶段,要运用丰富多采、生动有效的形式,在中小学生中深入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活动,营造浓郁的爱国主义教育氛围,树立振兴中华、报效祖国的雄心壮志。建议如下:
1、以重要节庆日、纪念日、重大事件为契机,开展喜闻乐见的主题教育活动,开展内容丰富、形式活泼的宣传教育活动。
广泛组织中小学生开展升国旗、唱国歌、向国旗献词的礼仪教育,培养青少年对国旗、国歌、国徽的崇敬感;如结合廊坊区位优势,组织中小学生特定日期到天安门看升旗仪式,参观军事博物馆。
2、将爱国主义教育贯穿到中小学生的日常学习和生活之中,形成一套完整教育机制。
发挥革命英模人物作用,深入中小学校做革命传统教育报告;抓住中小学生入学、入队、入团、入党、成年等时机,依托青少年宫、青少年活动中心、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阵地开展爱国教育活动;培养中小学生的公民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在课堂、社区、公园等公共场所悬挂祖国地图、爱国格言名句,建造爱国人物的雕塑;针对年龄特点,定期组织学生观看积极上进的红色影片;市图书馆开设爱国主义教育专区。
3、充分利用好烈士陵园,在中小学开展祭奠革命英烈的爱国主义教育活动。
在中小学开展祭奠革命英烈的活动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而有效的形式。廊坊市区新廊坊烈士陵园已经落成,各中小学要抓住清明节等节日,有组织到陵园祭奠先烈。中小学生与烈属、光荣院结成帮扶对子,利用节假日定期到光荣院打扫卫生。
4、             广泛宣传国防教育与历史教育,结合廊坊地域,组织出版《廊坊英烈传》、《可爱的廊坊》等书籍,列为各中小学校乡土教材。
截至1993年底,廊坊烈士总数8537多人,其中霸州、大城居最,分别为1561人、1558人。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5人,抗日战争4000人,解放战争3634人,建国后805人,抗美援朝525人,其中著名革命烈士7人。
近20年,又有一些廊坊籍或在廊坊牺牲的烈士,如为保卫飞机英勇牺牲的固安籍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