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江被毒死时,有三位梁山好汉手握重兵,为何无一人为宋江报仇?

如题所述

一、按宋朝兵制,梁山各好汉招安后无法造反。

宋朝吸取唐朝藩镇成土皇帝的教训,从赵匡胤起就全力削减将领的兵权,由皇帝直接掌控军队的建置、调动、指挥大权,其下军权由三机构分任,枢密院为最高军事领导机关,掌军权、军令,三衙即殿前都指挥司、侍卫马军司、侍卫步军司,为中央最高指挥机关,分统禁军、厢军。兵符出于枢密,而不得统其众;兵众隶于三衙,而不得专其制。枢密院可调兵、无兵调;三衙有兵调、无兵权;遇有战事,由皇帝任命率臣领兵出征,从而实现了发兵之权与握兵之重的分离。

再看兵力配置。军制“强干弱枝、内外相维”。禁军中最精锐的殿前军驻守京城,侍卫亲军驻扎各地,京城人马最精。如京城有变,各地禁军联合地方兵力,足以对付变乱。

看明白了吗,大宋从开国皇帝、将领造反起家的赵匡胤起,就为防止将领造反建成了一条牢不可破的马其诺防线!

宋朝还有更无法。畿辅与诸州禁军定期更换驻地,以使兵不识将,将无专兵。懂吗,将与兵不可能是长期的上下级,上下不可能一心,各州守将想造反门也没有!

将领军中粮草均由地方供应,兵员、粮草都和将领脱节,难以再成军阀。

二、梁山在征方腊后,一百单八将日益凋零。

梁山诸将(部分有特长的已留京师)征方腊后,惨胜如败,只有二十七人班师回朝,后宋江、卢俊义被高俅、杨戬害死,李逵被宋江一起带走,正将剩九员,授武节将军、诸州统制;副将十五员,授武奕郎、诸路都统领。

宋江、卢俊义一死,梁山残将无一人有统帅的威望,无统军帅才。勉强算来,关胜差强人意。

三、梁山宋、卢两个领头大哥死后,百战余生的旧将或庆幸重回体制,或心灰意冷,想重操旧业,都想马放南山,无人想造反。

关胜、呼延灼、朱仝等原就是朝廷公务员,投奔梁山一是感念宋江情义,二是迫不得已,现在看到方腊失败惨状,不想再反,征方腊巳功成名就,他个们只想保住饭碗。况且宋朝文臣武将待遇是各朝代中最优厚的,三衙头领待遇等同宰执,月俸三十万贯,赐绫40匹、绢60匹、绵100匹。这样官员的幸福朝代,旧官员出生的梁山将领早就奔小康了,哪个还想造反?那不是寿星老儿吃砒霜一活得不耐烦啦?李应也乖乖做他的土财主去了,阮小七从来只讲义气,胸无大志,安心做他的渔民去了,戴宗随公孙胜修道而去……

四、宋江和其它一百单七将虽名为兄弟,关系也有远近,死党也有限,死党们不敢报仇、无力报仇。

吴用、花荣、李逵、张顺而已。张顺征方腊被射成了刺猬,宋江怕李逵造反不成,毁了自己忠臣美名,临死把他带走了;吴用、花荣深知宋大哥的想法根本不会造反,为报答宋江的情义,两人一起吊死在蓼儿洼宋江的墓前。

梁山旧将再为宋江报仇而造反,这是痴人说梦啊!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2-28

在小说《水浒传》中结尾,梁山好汉在被朝廷招安后不久,老大宋公明便被昏君奸臣所毒杀,但令人没有想到的是,宋公明死后众多兄弟竟然没有一个人为了义气给他报仇,尤其是美髯公朱仝、大刀关胜和双鞭呼延灼这三位手握重兵的梁山好汉,这是为什么呢?下面我给解析下原因(仅为个人观点):

呼延灼

呼延灼可以说是这三个人中对梁山最没有认同感的人。也从心眼里看不起梁山一帮土匪,当年呼延灼在剿灭梁山之时就是朝廷命官,只是因为不小心中了吴用的计策才被俘,宋江见呼延灼武艺高强有意拉拢,呼延灼为了保命被迫加入了梁山队伍,而且呼延灼是大宋开国功臣的后代,掌管着上万大宋兵马,而且骑着皇帝御赐的“踢雪乌骓”,和梁山原来是对着干的,后来自己毕生的心血——三千铁甲连环马被吴用设计破掉,无奈只好上梁山。

到了梁山,竞争也是十分的激烈,不听大哥的,很难混下去,所以呢,宋江在的时候,只能言听计从,其实心里恨透了宋江。这次招安后,当上了御营兵马司指挥使,重新恢复官职,过上了老婆孩子热炕头的生活,也就没必要再去找事了。在后期招安之际,呼延灼也是坚定的招安派,并不甘心一辈子落草为寇,而且在处理和梁山好汉的关系时,他也都是处处小心谨慎。

招安后,朝廷给予呼延灼的个人待遇也不差,一直坐到了御营兵马指挥使的位置,差不多是皇帝身边禁卫军的领导,也深得皇帝的信任,所以呼延灼没必要压上身家性命,去给和自己没什么交情的宋江去报仇。

关胜

大刀关胜,那是武圣人关羽的后裔,但到了宋代却只当了个蒲东巡检,比芝麻绿豆大不了多少的小武官。关胜确实可以算一个忠义之士,毕竟他以常常以关羽而自称,还是非常注重自己忠义形象的,但却中了宋江吴用的反间计,被呼延灼给坑了,这才无奈何上了梁山,全家老小也被宋江派人搬上了梁山,捉贼的家属进了贼窝,估计关胜也没少受家里人的白眼,但即使这样,关胜也一直没有得到林冲秦明等人的认可,虽然身为“马军五虎将”之首,但却没有直属部队,就是一个超级打手。

关胜后来不帮助宋江并不是不想帮,而是在忠于皇帝和义助宋江之间十分矛盾。招安后关胜被皇帝封为武节将军、大名府正兵马总管,这个官可以说是不小了。要知道大名府一直是蔡京的地盘,而关胜征剿梁山,正是蔡京发现并保荐、任用的,可以说蔡京对关胜有知遇之恩。

要想让关胜带着大名府兵马为宋江报仇,且不说那里的兵马听不听他的,就是能够一呼百应,估计关胜也不会为了一个曾经的敌人宋江,而跟自己的“伯乐”蔡京翻脸。而宋江当时对他的关系略显单薄,只是有点小人情,在权衡利弊之下,关胜最终理性战胜了感性,对宋江之死表示沉默,也只能在心里为宋江抱不平了。

朱仝

最后一个有能力为宋江报仇的,就是美髯公朱仝了。身为保定府都统制的美髯公朱仝,手下也有上万人马,也能指挥得动,但是人品高过宋江几个档次的朱仝,才不会为宋江报仇呢——要说他心里不恨宋江,估计很少有人相信。

要知道宋江当年要“赚”朱仝上梁山,是杀死了朱仝打心眼里疼爱的小衙内的,而且是虐杀——黑旋风李逵把这个可爱的小童一斧子砍开了脑袋,直把朱仝气得发誓与李逵不共戴天

虽然朱仝没有公开跟宋江吴用翻脸,但却盯住李逵不放:“若有黑旋风时,我死也不上山去!”这话里的意思实际上也捎带了宋江吴用——我耻于与你们这些灭绝人性的家伙为伍。

所以宋江吴用挂了,朱仝顶多叹息几声,然后加紧操练人马,因为他还有正事要干——忙着跟刘光世打金兵呢,国家危亡时刻,哪有时间去管一个伪君子的死活?

如果细读水浒,宋江的确不愧为一代江湖大佬。但是,宋江为了实现自己的目的,过于自私,过于狠毒。直到最后,还在为了一个子虚乌有的“忠义”之名,不惜搭上最忠于他的兄弟性命。最终,宋江只能落下一个千古的笑谈。

第2个回答  2021-02-27

水浒传中宋江等梁山好汉被招安以后,就派去南下征讨方腊,除了少数几个人在出生前被朝廷留用或者是装病退出以外,大部分的人都南下了,这场仗最终梁山是胜了,但却损失惨重。

从梁山的出身就知道,朝廷也并没有真心实意地想要收安他们,所以梁山好汉的结果也在意料之中。

宋江死后,梁山还有三元大将手握重兵,但这些人却并没有为宋江报仇。


梁山的五大派系

梁山虽然说奉宋江为老大,但其实底下却派系不少,从征讨方腊之前,以及宋江、卢俊义死以后就可见一斑了。

    宋江本身的嫡系

作为梁山的领头人,宋江的嫡系人数是最多的,包括花荣、李逵等上山之前十分要好的兄弟,以及加入梁山以后投入其麾下的揭阳镇一众人等,和青州降将以及祝家庄扈三娘等人,其将领人数就占到梁山108将的一半。

但在征方腊之前,李俊等揭阳部众就没打算替朝廷卖命,所以佯装生病跑了。而剩下其他嫡系也在征讨方腊时要不战死,要不回来之后陪宋江一同赴死。

除了宋江的嫡系以外,另一队以鲁智深和武松为首的派系,活着从方腊回来之后,也是辞职回乡。

另一派以林冲为首支持宋江的人,也是在征方腊时十死八九,在林冲病逝后,幸存的只有阮小七一人,也随李俊去了暹罗,再无音讯了。

最后两股就是降将派系和卢俊义的手下兄弟,这两支其实原本都是朝廷中的官员,尤其是其中的降将派系还都是朝廷派来征讨梁山的将领,被梁山军打败后,迫于无奈才加入的。

在征讨方腊时,降将派系倒是幸存最多的一批,但在被朝廷招安后,他们中的一些人其实就已经脱离了梁山系统,又回归了朝廷管制,尤其宋江、卢俊义死后,这些人就更是与梁山不再来往了。

从这五大派系的结果可以看出,这些人要么没有实力替宋江报仇,要么就是看淡生死,要不就是战死沙场。


无心,也无力替宋江报仇

所以说,宋江死后,有能力报仇的人已经很少了,其中李俊逃到了海外,肯定不可能回来报仇。

而另外三个手握重兵的梁山大将中,大刀关胜本来就是朝廷出身,再次回到朝廷之后,他不可能再次为宋江造反。

呼延灼在征方腊后被封为御营兵马指挥使,他和关胜一样都是被迫加入梁山的,既然有机会重回正轨,自然也不可能为了哥们义气去报仇。

美髯公朱仝就更不用说了,他在加入梁山之前宁可脸上刺字被发配,也不愿上山入伙。如今可算又能名正言顺地去大名府做都统制了,又怎么可能起兵造反,替宋江报仇呢?

所以这剩下的三名有实力替宋江报仇的人,都没有那个心为宋江报仇,整个梁山自此也算走向了终结。

第3个回答  2021-02-26

因为宋江是被朝廷赐毒酒,不是被别的好汉火并,所以没人给他报仇。

宋江和他的梁山好汉在北宋末年的朝廷眼中,不过是一群土匪罢了。就小说《水浒传》的内容而言,北宋朝廷并不是打不过宋江,只是派兵镇压宋江和他的梁山好汉成本比较高,直接招安是最划算的消灭土匪的方式。玉皇大帝让孙悟空上来做弼马温也是这个套路,能动嘴的事情就尽量别动手,毕竟动手的成本远高于动嘴,而动嘴的成本则是微乎其微,即便说不成也没啥损失。

宋江的梁山好汉们看似一群兄弟特别仗义,实际上各有各的心思。梁山本来是王伦占领的一片地方,王伦带着杜迁宋万在梁山占山为王好生快活。遇到有人想上山入伙的,王伦会看看上山的人有多大本事会不会对自身构成威胁,如果对自己不构成威胁的人就让他立个投名状便可入伙。后来林冲上山在吴勇的怂恿下把王伦给整下线了,然后晁盖坐上梁山头把交椅。

晁盖在梁山上的人并不多,后来宋江带着一群人上山,人数上把晁盖给比下去了,阮氏兄弟和赤发鬼刘唐等多数参与智劫生辰纲的成员是晁盖的人,智多星吴用后来站到宋江身边了,林冲虽然不是晁盖的最初班底,但是晁盖还是把林冲当成自己人的,晁盖临终前实际上是有意让林冲坐头把交椅。

宋江坐上水泊梁山头把交椅后,把聚义厅的牌匾换成了忠义堂。宋江当了梁山头领后就准备让朝廷对他招安。招安之前,那些原先是官府人的好汉自然是拥护宋江的,但是招安以后显然不会再继续跟宋江一条心了,因为这些降将很多都是被宋江用下三滥手段逼上梁山的,重新穿上官府的这些人巴不得宋江早点死,只有宋江死了他们身上的投降梁山做土匪的印记才能最大限度擦掉。

宋江在平方腊回来之后已经没有多少梁山兄弟了,到宋江喝毒酒的时候,掌兵的梁山好汉也只有呼延灼、关胜和朱仝这三个人了。呼延灼和关胜本来就是朝廷的将军,朱仝是捕头。我前边说了,宋江当初说要给梁山兄弟谋出路的时候,手底下有过朝廷当差背景的人都同意招安,可问题是梁山被朝廷招安之后,这些人还会继续死心塌地为宋江卖命吗?显然不会,因为他们当初上梁山并不是自愿的,有的甚至跟宋江有仇。

招安之后,宋江和他的梁山人马被当作是消耗品在使用,最后仅存的一部分人有的离开朝廷浪迹江湖,阮小七则是回到石碣村打鱼。留在朝廷的人更是少之又少,就这些人还都是分开的,有句话叫人走茶凉,梁山被朝廷消耗得差不多的时候,依然留在朝中做官的人必然会想尽办法跟宋江切割干净。

呼延灼、关胜、朱仝这三人都是在梁山宋江手底下混过的,可是朝廷能让他们掌兵,这说明什么?这说明朝廷对这三个人很放心,如果他们是宋江的铁杆,朝廷绝对不会让他们掌兵。我估计宋江带着弟兄们接受招安后,这三位应该是鸟儿离笼归林的感觉,在梁山当匪是他们的人生污点,重新回到朝廷的他们会想尽一切办法为自己立功赎罪为自己博得个封妻荫子。

上面我是从人情利益方面来说呼延灼、关胜、朱仝没有替宋江报仇的原因。其实还有一个最直接的原因就是力量悬殊的问题。水泊梁山全盛之时尚且绞尽脑汁想着如何让朝廷招安自己。何况是梁山基本消耗干净之后呢,再说了这三个人即便是有心为宋江报仇,他们手底下的士兵也不乐意啊。相比于北宋朝廷,呼延灼、关胜、朱仝三个人加一起,也不过是蚂蚁罢了,几只蚂蚁根本不能击倒大象,而大象也不会拿蚂蚁当一盘小菜。他们没有替宋江报仇,说明他们智商是在线的。


第4个回答  2021-02-26

水浒传中有很多传奇英雄最终的下场都很惨,宋江作为其中的一位带领人,最后却归顺于朝廷并且让弟兄们都招安。但是他最后还是被朝廷用一杯毒酒给毒死,在他去世之前他用同样的办法毒死了李逵,并且吴用和花荣也被逼死。而这些被毒死的人当中只有李逵奋起反抗,就拿呼延灼来说他当时的职位是御营兵马指挥使而只要有个御字,你肯定都能想到他是在皇帝身边当差。而俗话说皇帝身边无小官暂且不说这官职有多大,就凭这一身份就有享不尽的荣华富贵。

宋江作为梁山好汉的中心人物之一,他在梁山起着重重要的作用所以当他去世之后吴用就没有什么用处了。即使他身上还有但是手下没有人真心愿意听他的指挥,所以当地的其他官员想要夺取他的性命是轻而易举的事。花荣的官职要比吴用的大一些但是他本身比较胆小没有当大哥的气势,况且他能当上现在这样的职位绝大部分都是宋江给他带来的这些权利。

这些人无力拯救宋江,那么究竟有谁可以挽救宋江一命呢?呼延灼就是其中一位,他可以说是一位比较早被迫逼上梁山的,但是他并不是由于在朝廷受到欺压被迫上山,而是被宋江和吴用耍了小伎俩给骗上梁山。呼延灼在朝廷中是有着极高的地位的他的祖上是赫赫有名的开国名将,并且他也希望为朝廷效力,本来一切进行的十分顺利呼延灼的兵马十分具有攻击性将防守的梁山好汉打得落花流水。八百里水上芦头三尺间杯影难收。雨洒千篱言未尽,多了心语鳄淹喉!此刻水泊梁山还有三人手握重兵他们三位能为宋江报仇吗?肯定的回答是不能!为什么呢?首先说美髯公朱仝为了逼朱仝上梁山,李逵砍死了小衙内。正是因为此事朱仝怀恨在心,无奈才上了梁山。试想人在曹营心在汉不是真心实意的入伙,还能给宋江报仇!

相似回答
大家正在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