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碑文的翻译

如题所述

一、译文

宋朝的肃王和沈元用一起出使到北方,寄住在燕山的愍忠寺。他们在空闲的时间十分无聊,便一起在寺中行走。看见一块唐朝遗留下来的石碑,文辞非常优美,共有三千多个字。元用一向有很强的记忆,立即一而再再而三地朗读记诵,肃王边听边走,好像漫不经心的样子。

沈元用回到借住之处,想要对自己的聪明进行自夸,拿出纸回忆碑文的内容将它写下来,不能记诵的部分就空缺着它,一共空缺了十四个字。写完,肃王审视所写的内容,马上拿笔把他所缺的字全都补上,没有遗漏的。

再改出了沈元用四五处荒谬的错误,放下笔便说别的事情,完全没有自夸的神色,沈元用吃惊而感到佩服。

二、原文

肃王与沈元用同使虏,馆于燕山愍忠寺。暇日无聊,同行寺中。偶有一碑,辞甚偶丽,凡三千余言。

元用素强记,即朗诵一再;肃王且听且行,若不经意。元用归馆,欲矜其敏,取纸追书之。不能记者阙之,凡阙十四字。

书毕,肃王视之,即取笔尽补所阙,无遗者。又改元用谬误四五处,置笔他语,略无矜色。元用骇服。语云:“休夸我能胜人,胜如我者更多。”信不诬也。

三、出处

选自陆游《老学庵笔记》

扩展资料

一、创作背景

《老学庵笔记》是以其镜湖岸边的“老学庵”书斋得名的,书斋的命名乃“取‘师旷老而学如秉烛夜行’之语”。

此书是放翁晚年作品。它记载了大量的遗闻故实, 风土民俗,奇人怪物,考辨了许多诗文、典章、舆地、方物等等。 其突出的特点,一是所录多属本人或亲友见闻,二是特别关心时亊人物,三是所述人事多有议论褒贬。

二、作品赏析

揭露投降派的丑恶嘴脸,反映人民反对妥协投降的感情时,《老学庵笔记》常用一些略带幽默的笔法。

《老学庵笔记》不仅在国内有影响,在我们的东邻日本,很早就传了过去,为当地人士爱读之书。据日本古代一些文籍记载,明成化年间,日本国王源义政因文籍焚于兵火,特地咨大明礼部文,要求赠与中国文籍,所开列的书目就有:《老学庵笔记》全部,与《百川学海》、《北堂书钞》等并列,可见此书在日本之影响。

三、作者简介

陆游(1125—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

少有大志,二十九岁应进士试,名列第一,因“喜论恢复”,被秦桧除名。孝宗时赐进士出身。任历官枢密院编修兼类圣政所检讨、夔州通判。乾道八年(1172年),入四川宣抚使王炎幕府。孝宗淳熙五年(1178年),离蜀东归,在江西、浙江等地任职。

终因坚持抗金。不为当权者所容而罢官。居故乡山阴二十余年。后曾出修国史,任宝章阁待制。其词风格变化多样,多圆润清逸,不乏忧国伤时、慷慨悲壮之作。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渭南词》等。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默碑文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1-04-06
原文

宋肃王与沈元用,同使北地,馆於燕山愍忠寺。见一唐碑,辞甚骈丽,凡三千余言。元用素强记,即朗诵一再。肃王且听且行,若不经意。元用归馆,欲矜其能,取笔追书。不能记者阙之,凡阙十四字。肃王视之,即取笔尽补所阙,又改元用谬误四五处。置笔他语,略无矜色。元用骇服。

翻译

宋朝的肃王和沈元用一起出使到北方,寄住在燕山的愍忠寺。看见一块唐朝遗留下来的石碑,文辞非常优美,共有三千多个字。元用平日记忆力就很强,於是将碑文抄下来,边走边朗诵,肃王一边听著一边走著好像不在意的样子。元用回到住宿的地方,想要夸耀自己的才能,就拿笔将文章默写下来,记不起来的就空著,一共缺了十四个字。肃王看了就拿笔将所有的缺字补齐,又将元用四、五个错误的地方修正,改完将笔放下,和别人谈论其他的事,一点点骄傲的脸色都没有。元用既惊讶又佩服。俗语说:「不要夸耀我能胜过别人,真正胜过我的人还很多呢!」由这个故事看来一点也不虚假啊! 宋朝的肃王和沈元用一起出使到北方,寄住在燕山的愍忠寺。看见一块唐朝遗留下来的石碑,文辞非常优美,共有三千多个字。元用平日记忆力就很强,於是将碑文抄下来,边走边朗诵,肃王一边听著一边走著好像不在意的样子。元用回到住宿的地方,想要夸耀自己的才能,就拿笔将文章默写下来,记不起来的就空著,一共缺了十四个字。肃王看了就拿笔将所有的缺字补齐,又将元用四、五个错误的地方修正,改完将笔放下,和别人谈论其他的事,一点点骄傲的脸色都没有。元用既惊讶又佩服。

注释】①虏:指北方的金国。②矜:自夸。 ③他语:说别的事情。④骇服:吃惊佩服。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3-04-04

     原文                      宋肃王与沈元用同使虏,馆于燕山愍忠寺。见一唐碑,辞甚骈丽,凡三千余言。元用素强记,即朗诵一再。肃王且听且行,若不经意。元用归馆,欲矜其能,取笔追书。不能记者阙之,凡阙十四字。肃王视之,即取笔尽补所阙,又改元用谬误四五处。置笔他语,略无矜色。元用骇服 。    翻译                       宋朝的肃王和沈元用一起出使到北方,寄住在燕山的愍忠寺。看见一块唐朝遗留下来的石碑,文辞非常优美,共有三千多个字。元用一向勉强记忆,立即一而再再而三地朗读记诵,肃王边听边走,好像漫不经心的样子。沈元用回到借住之处,想要对自己的聪明进行自夸,拿出纸会议碑文的内容将它写下来,不能记诵的部分就空缺着它,一共空缺了十四个字。写完,肃王审视所写的内容,马上拿笔完全地补出了沈元用所缺的字,没有遗漏的。再改出了沈元用四五处荒谬的错误,放下笔便说别的事情,完全没有自夸的神色,沈元用吃惊而感到佩服。                        【注释】选自陆游《老学庵笔记》。①虏:指北方的金国。②矜:自夸。 ③他语:说别的事情。④骇服:吃惊佩服。                                                 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哦!

第3个回答  2011-04-10
宋朝的肃王和沈元用一起出使到北方,寄住在燕山的愍忠寺。空闲时间无事可做,就一同游览寺院,看见一块唐朝遗留下来的石碑,文辞非常优美,共有三千多个字。元用平日记忆力就很强,于是将碑文抄下来,边走边朗诵,肃王一边听着一边走着好像不在意的样子。元用回到住宿的地方,想要夸耀自己的才能,就拿笔将文章默写下来,记不起来的就空缺着,一共缺了十四个字。(沈元用)写完了,肃王看后就随即拿起笔将所有的缺字补齐,没有遗漏的地方。又将元用四五个错误的地方修正,改完将笔放下,和别人谈论其他的事,一点点骄傲的脸色都没有。元用既惊讶又佩服。(俗语说:"不要夸耀我能胜过别人,真正胜过我的人还很多呢!"由这个故事看来一点也不虚假啊!)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