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历代帝王年号顺序表

如题所述

明朝(公元1368年-1644年或1683年)

帝王顺序:

朱元璋、朱允炆、朱棣、朱高炽、朱瞻基、朱祁镇、朱祁钰、朱见深、朱佑樘、朱厚照、朱厚熜、朱载垕、翊钧、朱常洛、朱由校、朱由检。

导图展示年号以及时间线如下:

    明太祖朱元璋

朱元璋(1328年-1398年),年号“洪武”,1368年称帝,在位31年。安徽凤阳人,公元1368年8月,由朱元璋领导的起义军在大将徐达、常遇春等人的指挥下一举攻陷元大都--北京,宣告了元朝的灭亡。同年,朱元璋在建康(今南京)称帝,改元洪武,建立了明王朝,朱元璋是为明太祖。他死于1398年,时年71岁。

    明惠帝朱允炆

朱允炆(1377年-1402年),年号“建文”。1398年即位,在位5年。惠帝为太祖孙,皇太子朱标的次子,朱元璋在世时,大封王室,20多个儿子均封为亲王,分驻各地,惠帝登基后,进行削藩,以统一军事,惹恼诸王,燕王朱棣其兵北京,1402年攻入南京,惠帝一说被烧死,一说外逃,一说剃发出家。

    明成祖朱棣

朱棣(1360年-1424年),年号“永乐”。1402年即位,在位23年。成祖为朱元璋的第四子,朱棣以入京除奸为名,发动了“靖难之役“。经过四年的战争,在1402年打败惠帝统治集团,夺取了明朝政权,建元永乐,是为明成祖。1421年迁都北京,并下令编纂了《永乐大典》。死于1424年,时年65岁。

    明仁宗朱高炽

朱高炽(1378年-1425年),年号“洪熙”。1424年即位,在位1年。仁宗为明成祖长子,仁宗政治比较清明,采取一些缓和社会矛盾的措施。在位10个月,死于1425年,时年48岁。

    明宣宗朱瞻基

朱瞻基(1398年-1435年),年号“宣德”。1425年即位,在位11年。宣宗,仁宗长子,他和其父一样,比较能倾听臣下的意见与仁宗并称“仁宣之治”,宣宗时君臣关系融洽,经济也稳步发展。宣宗死于1435年,时年38岁。

    明英宗朱祁镇

朱祁镇(1427年-1464年),年号“正统”“天顺”(1435年-1449年;1457年-1464年),在位23年。英宗,宣宗长子,即位时才9岁,被宦官王振专权,1449年,瓦剌大举南侵,王振惬英宗亲征,英宗被俘,史称“土木堡之变”,1450年,被放回,直到1457年,才又即位。死于1464年,时年38岁。

    明景帝朱祁钰

朱祁钰(1428年-1457年),年号“景泰”。1449年即位,在位9年。宣宗次子,英宗被俘后被拥立为帝,即位后,用于谦为兵部尚书,粉碎了瓦喇对北京的进攻,迫使瓦剌放回英宗,英宗放回后,景帝将其软禁,直到1457年,景帝病危时,英宗才又被拥为帝,一个月后,景帝去世。景帝死于1457年,时年30岁。

    明宪宗朱见深

朱见深(1447年-1487年),年号“成化”。1464年即位,在位24年。宪宗,英宗长子,宪宗好方术,溺于女色,不勤政,致使宦官“奸欺国政”。1487年,宪宗去世,时年41岁。

    明孝宗朱佑樘

朱佑樘(1470年-1505年),年号“弘治”。1487年即位,在位19年。孝宗,宪宗三子。孝宗“更新庶政,言路大开”,使英宗朝以来奸佞当道的局面,得以改观。被誉为“中兴之令主”,而在他统治的18年也被誉为”弘治中兴“。他于1505年去世,时年36岁。

    明武宗朱厚照

朱厚照(1491年-1521年),年号“正德”。1505年即位,在位17年。武宗是孝宗的长子。好逸乐,贪女色,是明朝有名的荒唐皇帝,因荒淫过度,落水患病,三月后去世。死于1521年,时年31岁。

    明世宗朱厚熜

朱厚熜(1507年-1566年),年号“嘉靖”。1521年即位,在位46年。世宗,宪宗孙,父兴献王。世宗前期颇有一些作为,诛杀宦官,节用宽民,但后期荒淫无度,政治腐败,多次爆发农民起义。世宗后期,他因服丹药身体虚弱,加上年老体衰,于1566年病死,时年60岁。

    明穆宗朱载垕

朱载垕(1537年-1572年),年号“隆庆”。1566年即位,在位7年。穆宗,世宗第三子。在位7年,死于1572年,时年36岁。

    明神宗朱翊钧

朱翊钧(1563年-1620年),年号“万历”。1572年即位,在位48年。神宗,穆宗第三子。即位时才10岁,由皇太后陈氏及李贵妃主持政务。神宗亲政后,深居宫中,荒淫享乐,政治腐败,神宗时,北方努尔哈赤建立后金,窥视中原。神宗死于1620年,时年58岁。

    明光宗朱常洛

朱常洛(1582年-1620年),年号“泰昌”。1620年即位,在位1个月。光宗,神宗长子。是一个贪财好色的皇帝,由于淫欲过度,即位十天后就病倒了,后因服用“红丸”过度而亡。时年39岁。

    明熹宗朱由校

朱由校(1605年-1627年),年号“天启”。1620年即位,在位8年。熹宗,光宗长子。在位时任用宦官魏忠贤,致使政治腐败。努尔哈赤乘机攻占沈阳。熹宗死于1627年,时年23岁。

    明思宗朱由检

朱由检(1610年-1644年),年号“崇祯”。1627年即位,在位17年。思宗,光宗第五子。即位后,诛杀魏忠贤,颇为勤政,勉力振作,无奈积重难反,各地农民起义不断爆发,北方皇太极又不断骚扰入侵,崇祯性多疑,刚愎自用,自毁长城。终于在1644年,李自成攻入北京,崇祯帝在景山自缢身亡。时年35岁。死前于兰色袍服上大书“勿伤百姓一人”。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3-03-07

明朝一共16个皇帝,依次为:明太祖朱元璋、明惠帝朱允炆、明成祖朱棣、明仁宗朱高炽、明宣宗朱瞻基、明英宗朱祁镇、明代宗朱祁钰、明宪宗朱见深、明孝宗朱佑樘、明武宗朱厚照、明世宗朱厚熜、明穆宗朱载垕、明神宗朱翊钧、明光宗朱常洛、明熹宗朱由校、明思宗朱由检。

明朝历代帝王年号顺序如下:

1、朱元璋庙号:太祖,年号:洪武(1368年-1398年)

2、朱允炆。庙号:惠宗,年号:建文(1399年-1402年)

3、朱棣。庙号:成祖,年号:永乐(1403年-1424年)

4、朱高炽庙号:仁宗,年号:洪熙(1424年-1425年)

5、朱瞻基。庙号:宣宗,年号:宣德(1426年-1435年)

6、朱祁镇。庙号:英宗,年号:正统(1436年-1449年)、天顺(1457年-1464年)

7、朱祁钰。庙号:代宗,年号:景泰(1450年-1457年)

8、朱见深。庙号:宪宗,年号:成化(1465年-1487年)

9、朱祐樘。庙号:孝宗,年号:弘治(1488年-1505年)

10、朱厚燳。庙号:武宗,年号:正德(1506年-1521年)

11、朱厚熜。庙号:世宗,年号:嘉靖(1522年-1566年)

12、朱载垕。庙号:穆宗,年号:隆庆(1567年-1572年)

13、朱翊钧。庙号:神宗,年号:万历(1573年-1620年)

14、朱常洛。庙号:光宗,年号:泰昌(1620年)实际在位一个月

15、朱由校。庙号:熹宗,年号:天启(1621年-1627年)

16、朱由检。庙号:思宗崇祯(1628年-1644年)


如果给明朝的皇帝立人设,他们的标签又是什么呢?

明朝十六位皇帝,个个独具个性,是时代背景的造就,还是先天个性的赋予,只有历史知道。

1、明太祖,朱元璋

蕞牛创业者。由乞丐到开国皇帝。既吃得苦中苦,又算得计上计。集宣传造势,技术服务,管理策划于一身。

2、明惠帝,朱允炆

削藩达人,努力了,但没有做好。具有神秘色彩的命运,终消失于风中。挥一挥衣袖,不留下一丝痕迹。

3、明太宗,朱棣

杀人狂魔,万难之下,取得帝位。把皇城从南京搬到北京。你看,做个建筑师或者物流大亨可好。

4、明仁宗,朱高炽

在位八个月的胖皇帝,肥胖误终身,困扰不断,若能控制住体重,命运也许不同。

5、明宣宗,朱詹基

画画爱好者,不求版图扩大,但求励精图治。

6、明英宗,朱祁镇

大明战神,打打打才是原始梦想,二登帝位,俘虏、皇位都经历,谁还不是个有故事的男同学。

7、明代宗,朱祁钰

临危受命,心不狠,意不决,终将皇位让于哥,到头来,皇陵不占一席。

8、明宪宗,朱见深

痴情天子,史上著名的姐弟恋,谁还不是个宝宝。

9、明孝宗,朱佑樘

坎坷多病,世界以痛吻我我却报之以歌,一夫一妻制、牙刷发明家。

10、明武宗,朱厚照

一生不受约束爱自由,玩出新花样,玩出新高度。

11、明世宗,朱厚熜

迷恋道教,不爱红颜爱炼丹,二十多年不上朝。

12、明穆宗,朱载垕

宫女质检员,一个被女色掏空身体的皇帝。

13、明神宗,朱翊钧

躺平达人,敛财小能手,超长待机48年,请假摸鱼三十年。

14、明光宗,朱常洛

月抛皇帝,备份二十年,当职28天,一泄34回,终归天上别人间。

15、明熹宗,朱由校

木匠天子,雕刻才是人生挚爱。

16、明思宗,朱由检

大明末帝,回天无力,相伴只剩一棵歪脖树。

第2个回答  2023-03-03

明朝是我国历史上最后一个汉人王朝,从1368年明太祖朱元璋登基称帝,到1644年崇祯皇帝煤山自缢,统治时间长达276年。在这276年中,明朝共出现了十六位皇帝。

1.明太祖朱元璋(1328-1398) 年号“洪武”1368年称帝,在位31年。庙号太祖,谥号开天行道肇纪立极大圣至神仁文义武俊德成功高皇帝。葬南京明孝陵。

2.明惠帝朱允炆(1377-1402) 年号“建文”1398年即位,在位5年。庙号惠宗,谥号为嗣天章道诚懿渊功观文扬武克仁笃孝让皇帝,清朝乾隆元年上谥号为恭闵惠皇帝,后世有人以其年号而称建文帝。

3.明成祖朱棣(1360-1424) 年号“永乐”1402年即位,在位23年。原庙号为“太宗”,百多年后由明世宗朱厚熜改为“成祖”。谥号“启天弘道高明肇运圣武神功纯仁至孝文皇帝”。

4.明仁宗朱高炽(1378-1425) 年号“洪熙”1424年即位,在位1年。庙号仁宗,谥号敬天体道纯诚至德弘文钦武章圣达孝昭皇帝。

5.明宣宗朱瞻基(1398-1435) 年号“宣德”1425年即位,在位11年。谥“宪天崇道英明神圣钦文昭武宽仁纯孝章皇帝”。六月二十一日葬于明十三陵之景陵。

6.明英宗朱祁镇(1427-1464) 年号“正统”“天顺”(1435-1449;1457-1464)在位,在位23年。庙号英宗,谥曰法天立道仁明诚敬昭文宪武至德广孝睿皇帝。葬于明十三陵之裕陵。

7.明景帝朱祁钰(1428-1457) 年号“景泰”1449年即位,在位9年。庙号代宗,谥符天建道恭仁康定隆文布武显德崇孝景皇帝。

8.明宪宗朱见深(1447-1487) 年号“成化”1464年即位,在位24年。庙号宪宗,谥曰继天凝道诚明仁敬崇文肃武宏德圣孝纯皇帝。葬於明十三陵之茂陵。

9.明孝宗朱佑樘(1470-1505) 年号“弘治”1487年即位,在位19年。庙号孝宗,谥号“建天明道纯诚中正圣文神武至仁大德敬皇帝”。葬泰陵。

10.明武宗朱厚照(1491-1521) 年号“正德”1505年即位,在位17年。庙号“武宗”,死后葬于北京十三陵之康陵,谥号“承天达道英肃睿哲昭德显功弘文思孝毅皇帝”。

11.明世宗朱厚璁(1507-1566) 年号“嘉靖”1521年即位,在位46年。庙号世宗,谥号钦天履道英毅神圣宣文广武洪仁大孝肃皇帝。葬于北京明十三陵之永陵。

12.明穆宗朱载垕(1537-1572) 年号“隆庆”1566年即位,在位7年。庙号穆宗,后被谥为庄皇帝,葬于北京昌平昭陵。

13.明神宗朱翊钧(1563-1620) 年号“万历”1572年即位,在位48年。庙号神宗,谥号范天合道哲肃敦简光文章武安仁止孝显皇帝,葬十三陵之定陵。

14.明光宗朱常洛(1582-1620) 年号“泰昌”1620年即位,在位1月。庙号光宗,谥号崇天契道英睿恭纯宪文景武渊仁懿孝贞皇帝。葬于明十三陵之庆陵。

15.明熹宗朱由校(1605-1627) 年号“天启”1620年即位,在位8年。庙号熹宗,葬于德陵(今北京市十三陵),是明朝营建的最后一座皇陵。

16.明思宗朱由检(1610-1644) 年号“崇祯”1627年即位,在位17年。庙号怀宗,后改思宗、毅宗。清朝上谥号守道敬俭宽文襄武体仁致孝庄烈愍皇帝,南明弘光帝上谥号绍天绎道刚明恪俭揆文奋武敦仁懋孝烈皇帝。葬于十三陵思陵。


明朝(1368年―1644年),是中国历史上一个由汉族建立的王朝,初期建都南京,明成祖时期定都北京。共传十六帝,共计276年。明朝自太祖朱元璋开始,多为一帝一号。故自明朝时,便习惯以年号来称呼皇帝。只有明英宗例外,拥有两个年号正统、天顺。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21-05-28
明朝共有16位皇帝,年份及年号如下:

一、明太祖 朱元璋,年号 洪武,在位31年(1368年——1398年) 。

二、明惠帝 朱允炆,年号 建文,在位4年(1399年——1402年)。

三、明成祖 朱棣,年号 永乐 (庙号初为明太宗),在位22年(1403年——1424年) 。

四、明仁宗 朱高炽,年号 洪熙,在位1年(1424年——1425年)。

五、明宣宗 朱瞻基,年号 宣德,在位10年(1426年——1435年)。

六、明英宗 朱祁镇,年号 正统/天顺,在位14年,正统(1436年——1449年)、天顺(1457年——1464年)。

七、明代宗 朱祁钰,年号 景泰,在位7年(1450年——1457年) 。

八、明宪宗 朱见深,年号 成化,在位23年(1465年——1487年)。

九、明孝宗 朱佑樘,年号 弘治,在位18年(1488年——1505年)。

十、明武宗 朱厚照,年号 正德,在位16年(1506年——1521年) 。

十一、明世宗 朱厚熜,年号 嘉靖,在位16年(1522年——1566年)。

十二、明穆宗 朱载垕,年号 隆庆,在位6年(1567年——1572年)。

十三、明神宗 朱翊钧,年号 万历,在位47年(1573年——1620年)。

十四、明光宗 朱常洛,年号 泰昌,在位1年(1620年)。

十五、明熹宗 朱由校,年号 天启,在位7年(1621年——1627年) 。

十六、明思宗 朱由检,年号 崇祯,在位17年(1628年——1644年) 。



扩展资料:

明朝(公元1368年~1644年,
第4个回答  2023-03-09

中国历史几千年,明朝距离现今年代算是比较近的,所以遗留下来的历史记录也是比较全
面的,下面是明朝1368—1644共276年,16个皇帝顺序年号、庙号纪年表。


1、洪武,1368年—1398年。明太祖朱元璋,明朝开国皇帝。1368年初,朱元璋在应天府称帝,国号大明。

2、建文,1399年—1402年。明惠宗朱允炆,明朝第二位皇帝,明太祖朱元璋之孙、懿文太子朱标次子。

3、永乐、1402年—1424年。明成祖朱棣,明太祖第四子,明朝第三位皇帝,后人称其为永乐大帝。在他统治期间明朝经济繁荣、国力强盛,文治武功都有了很大提升,史称永乐盛世。

4、洪熙,1424年—1425年。明仁宗朱高炽,明朝第四位皇帝,明成祖朱棣长子。

5、宣德,1425年—1435年。明宣宗朱瞻基,明朝第五位皇帝。朱瞻基与其父亲的统治加在一起虽短短十一年,但却被史学家们称之为“功绩堪比文景”,史称“仁宣之治”。


6、正统,1436—1449年。明英宗朱祁镇,明朝第六任、第八任皇帝。朱祁镇前后在位二十二年,在位初期励精图治稳定西南疆域。晚年任用李贤,听信纳谏,仁俭爱民,美善很多。还废除了殉葬制度。

7、景泰,1450年—1457年。明代宗朱祁钰,明朝第七位皇帝。朱祁钰在位期间,知人善任,启用于谦等正直之人,励精图治,选将练兵,击退了瓦剌的入侵,使得江山社稷转危为安,又对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进行了整顿和改革,使当时明朝社会由乱而治渐开中兴,可谓英明之主。

8、天顺,1457年—1464年,明英宗朱祁镇,明朝第八任皇帝。朱祁镇前后在位二十二年,在位初期励精图治稳定西南疆域。晚年任用李贤,听信纳谏,仁俭爱民,美善很多。还废除了殉葬制度。


9、成化,1465—1487年,明宪宗朱见深,后更名朱见濡,明朝第八位皇帝。朱见深英明宽仁,在位初年恢复了朱祁钰的皇帝尊号,平反于谦的冤案,任用贤明的大臣商辂等治国理政,可以说有君王的风度。时代风气清明,朝廷多名贤俊彦,宽免赋税、减省刑罚,社会经济渐渐复苏。但在位期间任用奸邪,不能说没有缺陷。


10、弘治,1488—1505年,明孝宗朱祐樘,明朝第九位皇帝。朱祐樘为人宽厚仁慈,躬行节俭,不近声色,勤于政事,重视司法,大开言路,努力扭转朝政腐败状况,驱逐奸佞,勤于政事,励精图治,任用王恕、刘大夏等为人正直的大臣,史称“弘治中兴”。

11、正德,1506—1521年,明武宗朱厚照,明朝第十位皇帝。他为政期间荒淫无道,国力衰微,一生贪杯、尚武、无赖,喜好玩乐。很多人认为他荒淫暴戾,怪诞无耻,是少见的无道昏君。但武宗虽嬉游玩乐,却也有抵御边寇之功,大事上从不怠慢。


12、嘉靖,1522—1566年,明世宗朱厚熜,明朝第十一位皇帝。明世宗为人聪明,尤其在书法和文辞修养都有不错的造诣。同时也特别敏感,但是也十分勤奋,批阅奏书票拟经常到后半夜。


13、隆庆,1567—1572年,明穆宗朱载垕,明朝第十二位皇帝。即位后倚靠高拱、陈以勤、张居正等大臣的尽力辅佐,实行革弊施新的政策,海内外得到大治,史称隆庆新政。但因为沉迷媚药,也服这些媚药助兴,导致荒于政事。


14、万历,1573—1620年,明神宗朱翊钧,明朝第十三位皇帝。明神宗在位期间衰败的明王朝也在这个时期走向活泼和开放,中国的经济处于当时世界经济主导地位。在此期间,中国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开始西学东渐,整个社会也出现了反对封建礼教、个性解放的精神。


15、泰昌,1620—1621年,明光宗朱常洛,明朝第十四位皇帝,因在位仅一个月,故又被称为“一月天子”。他在位期间进行了一系列革除弊政的改革措施,罢除了万历朝的矿税,拨乱反正,重振纲纪。但每日回宫后却沉于酒色,纵欲淫乐,身体羸弱。

16、天启,1621—1627年。明熹宗朱由校,明朝第十五位皇帝。朱由校在位期间,魏忠贤与客氏专权,制造了“乙丑诏狱”“丙寅诏狱”等冤狱,残酷迫害企图改良明朝政治的东林党人。魏忠贤阉党对东林党人的迫害不断激起民变。国内各种社会矛盾激化。


17、崇祯,1628—1644年,明思宗朱由检。明朝第十六位皇帝,亦是明朝作为全国统一政权的最后一位皇帝。崇祯帝继位后大力铲除阉党,勤于政事,生活节俭,曾六下罪己诏,是位年轻有为的皇帝。可惜其生性多疑,无法挽救衰微的大明王朝。



明朝皇帝年号含义

洪武(明成祖朱元璋)---洪达的武功

建文(明惠宗朱允文)---建立文治


永乐(明成祖朱棣)---天下永远太平、百姓安居乐业

洪熙(明仁宗朱高炽)---国家日益强大兴盛

宣德(明宣宗朱瞻基)---以德为先

正统(明英宗朱祁镇)---贯彻春秋大义、符合华夏礼仪

天顺(明英宗朱祁镇)---奉天顺义


景泰(明代宗朱祁钰)---国泰民安

成化(明宪宗朱见深)---成果理化


弘治(明孝宗朱佑樘)---辉煌大治之世

正德(明武宗朱厚照)---德坚意正

嘉靖(明世宗朱厚熜)---幸福安定

隆庆(明穆宗朱载垕)---吉祥喜庆


万历(明神宗朱翊钧)---大明与世长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