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灭亡后,摄政王载沣为什么神隐了呢?

如题所述

爱新觉罗·载沣是宣统帝溥仪生父,清朝宗室,于宣统年间任监国摄政王。辛亥革命爆发后,由于指挥不动袁世凯的北洋军,为了请袁世凯出山,被迫辞去摄政王职,闭门家居。

但他还是没能延续大清的命运,次年他被迫同意儿子溥仪退位,大清灭亡了。

此后载沣长期在天津幽居,虽然后来去了东北,但并没有与日本人同流合污,甚至怒斥自己的儿子投靠日本,后来返回关内继续神隐,那么这是怎么回事呢?

载沣是第二代醇亲王,也算是大清皇室里的青年才俊了。庚子国难中,清廷派人去德国为此事“道歉”。慈禧选中了载沣,他是光绪的弟弟,慈禧的亲外甥,身份特殊。

回国后,载沣受到重用,不仅掌管着健锐营,还是正红旗满族都统。

光绪死后,慈禧选择了载沣的儿子溥仪为接班人,但慈禧紧接着也死了,大清的重任一下子落到了载沣的身上。

但是载沣面临的压力着实不小,他不仅要对付首席军机大臣奕劻,对于袁世凯在军中的影响始终没有消除,他也曾打算除掉袁世凯,但最终未能成行。

短短三年时间,他便黯然以醇亲王的名义退归藩邸,从此退出了历史舞台。

不过很多人对于载沣接下来的举动觉得不可思议,毕竟儿子是皇帝,就这样眼睁睁地看着大清灭亡,令人不解。

清朝灭亡后,他也从不参与复辟活动,在张勋复辟事件中,表现得也过于冷淡。

那么清朝灭亡后,摄政王载沣为什么神隐了呢? 

首先,载沣是清朝皇室里的少壮派,是晚清的新派人物,也是第一个穿西服的王公。他曾出使欧洲,还带回来很多新式的东西。

可以说他不是一个因循守旧的人,对于新事物还是能够接受的,对于清廷的灭亡,虽然他不太情愿,但是也知道这是大势所趋,容不得个人意志的转变。

他也确实累了,当初手握大权,也没有能力改变这一切,现在只是一个平民,想要恢复曾经的一切,未免是比登天还难的。

清朝灭亡后,孙中山曾经造访过醇王府,在孙中山看来,载沣能把国家和民族利益摆在前头,而把家族利益放在一边,是难能可贵的。

包括后来他去东北,怒斥其子溥仪投靠日本,可以看出他是有大义的,就这份政治胆识和魄力,不是一般人可以有的,也着实让人钦佩。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4-26
因为他不想让自己受到连累,想让自己做一个普通人不要被任何人打扰,自己不喜欢热闹。
第2个回答  2021-04-26
因为他必须这样做,要不然就会被抓出来,打击他,因为毕竟是改朝换代了,他那一套已经行不通了。
第3个回答  2021-04-26
载沣选择归隐的决绝,主要还是因为他在失去了对天下操控的话语权后,需要维持民国政府的对皇室优待条件的承诺保持不变,保证皇族成员能够继续生活下去;同时他对自己的执政能力也产生了严重的质疑,并要防备革命党人对皇室成员的刺杀,所以低调才是最好的选择。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