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妇坐月子,无论多辛苦都要守住哪些底线才不会落下病根?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0-10-18

坐月子是关乎女人后半生的大事,只有坐好月子才能帮助女性较快恢复身体,但如果产妇没能守住这些底线,则很有可能做个“空月子”,严重影响自己的身体和健康,给身体埋下祸根。


月子期产妇要守住这4条底线

1、不要大补

很多地方都认为产妇在分娩之后体虚内弱,需要及时地大补来帮助亏空的身体恢复,但这其实是一种非常错误的做法。

坐月子期间,产妇的身体已经失血伤津,阴虚内热,本身的新陈代谢大不如前,如果立刻摄入大量大补食物,反而会对自身脾胃造成负担,造成消化不良、便秘等问题。

还会因为补汤油腻重火影响乳汁,宝宝喝奶之后很可能出现肠胃不适应、腹泻和腹痛等问题。


专家建议:产妇的进补原则应该分为4个阶段,分别是排调补养、调理身体、滋补及保养,在刚刚生产完的前2个阶段,应该主要以清淡容易消化的食物为主,在第3个阶段之后再开始适当补充滋补饮食。

2、不坐“脏月子”

至今仍然有很多地方认为产妇不能洗澡洗头,但其实这样很容易发生产后感染。

分娩之后产妇会有恶露需要排除,如果不及时清洁,就会造成感染,而且产后72小时内是血量循环增加的时刻,身体也会主动地多排除汗液,如果一直不清理,不仅会造成宝妈的感染,还可能影响朝夕相处的新生宝宝。

建议:平时可以拿温水擦拭身体,在产后2周就可以正常洗澡洗头,但需要注意浴室的水的温度,避免坐浴和泡澡。


3、不要太懒

产后不应该走动,需要多卧床休息也是一大月的陋习,产褥期一直躺在才床上不利于产妇的血液循环,还会减缓恶露排出的速度,不利于子宫恢复。

建议:实际上顺产产妇为了防止肠粘连以及尽快排出恶露,产后第二天就可以在家人搀扶下慢慢下床走动。而剖腹产则在一周后可以尝试活动,预防循环系统合并症的发生,帮助排便和伤口恢复,不过不能活动过度,最好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4、不要催奶

有不少奶水不足的宝妈在产褥期就忍不住要去催乳来满足孩子的口粮,进而利用各种猪蹄汤、鸡汤帮助下奶。但这其实是一种错误的方式,因为在刚生产的前几天,初乳本来就不多,之后是通过宝宝的吮吸刺激泌乳素分泌而增加的。

初乳期的奶水富含免疫物质,正常是能够满足宝宝所需营养的,如果心急催乳,反而可能会诱发乳腺炎,而且这样补汤催乳还会增加奶水的脂肪含量,使得肠胃娇弱的宝宝发生腹泻等问题。


建议:不要催奶,但应该尽早吮吸(尽早开奶)

在产后2小时,产妇应该尽早让宝宝吮吸,尽快开奶,能够最大限度的刺激乳汁分泌,提供宝宝所需营养,并且也能帮助宝妈疏通乳腺管道,避免炎症。

延伸阅读:各国产后护理禁忌

1、德国

和我们类似,她们在生产后会被建议留院观察,顺产建议7天,剖腹产则在7-14天左右。

和我们不同的是除了产后恢复,德国会提供一种黑麦啤酒,酒精含量在0%-2.5%ABV,由于其富含氨基酸和维生素B,比较适合帮助产妇恢复,刺激母乳的分泌。


2、美国

美国比较硬核,她们没有坐月子这个概念,产后6小时就能下床活动,虽然不建议剧烈运动,但具体也没有什么禁忌,而且和我们差别较大的是,她们的产妇会经常喝冰水,甚至给宝宝喝冰的奶水。


3、日本

她们比较着重产后调理,但只有3周左右的调养期,但饮食并不忌口,和摄入冰的牛奶和食物,也会冰敷。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