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寿命最长省份排名表

如题所述

广西省。广西省是岭南文化传承的主要地区之一,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孕育了大量珍贵的动植物资源,被誉为“水果之乡”。

大家都知道桂林山水甲天下,可见广西风光之美。因此,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给了人们健康的生活环境,广西的“长寿之乡”是最多的。广西的长寿指数是24.299,广西的地形地貌,相较于北方地区拥有比较多的丘陵地带,以及平原地区,植被生产茂盛,空气好。

福建省。福建位于中国东南沿海,与浙江省毗邻、江西省接界,其地理特点是“依山傍海”,被称为“八山一水一分田”。海岸线长度居全国第二位,海域面积达到13.6万平方公里,经济规模又颇为可观,想不长寿都难,截至2018年全省有百岁及以上老年人2327人。

广东省。大家都知道广东经济发展速度快,与此同时在自然环境和气候上都好过北方的城市。并且广东的长寿村也是名声在外,像肇庆世外桃源村,成片成片的桃花林,牛羊成群,牧歌声声,宛如人间仙境,是一个十分传奇的古村落。

作为我国最发达最富裕的省份之一,自然拥有长寿的底气,像在长寿村,长者的年龄一般都达90岁以上高龄,不少还超过100岁。是不是很让人羡慕啊。

上海。上海属于海滨城市,污染轻,环境好,人们生活水平高。上海的长寿指数是27.17在同样作为南方城市,在珠江三角洲地带含水量丰富,水分摄入充足,对身体有很大好处,2018年人均寿命达到81.08。

海南省。海南省的长寿指数是29.46,百岁老人密度最大的省份,超过1300多人。每10万人里就有13个人活到百岁以上。预计2030年海南人均预期寿命达82岁以上。

海南省是中国国土面积(陆地面积加海洋面积)第一大省,海南经济特区是中国最大的省级经济特区和唯一的省级经济特区,这里是热带季风气候,风景秀丽,环境宜人,难怪占据“最长寿”榜单的第一名。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4-01
摘要:《“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指出,2030年人均预期寿命达到79岁。人均预期寿命是国际通用的评价居民健康水平的指标之一。这一数字必须根据当前人口环境和各项制度计算得来,因此该指标更多是体现当下,反映当前社会经济水平和医疗卫生情况。全国31个省市哪个地方的人均寿命最长?一起来看看全国各省人均寿命排行榜。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对2030年中国的各项健康指数做出合理预期。

纲要指出,2030年人均预期寿命达到79岁。通俗而言,出生于2030年的国民,平均可以活到79岁。所以这个数字跟我们没关系了吗?当然不是。

人均预期寿命是国际通用的评价居民健康水平的指标之一。这一数字必须根据当前人口环境和各项制度计算得来,因此该指标更多是体现当下,反映当前社会经济水平和医疗卫生情况。

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显示,2010年全国人均预期寿命为74.9岁。分省来看,人均预期寿命有所差异:北京、上海两市均已超过80岁,预期超过70岁的有26省(市、区),青海、云南、西藏三地预期寿命处于68至70岁区间。


注:平均人均预期寿命根据人口普查数据计算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虽然上海、北京污染严重雾霾高发,青海、云南、西藏空气环境质量优秀——PM2.5值小于京沪,水质状况优于京沪,但前者的人均预期寿命比后者长逾10岁。出现这一差距的原因何在?我国能否实现2030年的健康指标?

据人口学家萨缪尔·普勒斯顿研究,经济收入和人均预期寿命之间存在着强相关关系。通过对全世界各个国家进行经验研究,普勒斯顿发现,一般来说,出生在富裕国家的个体要比生活在贫穷国家活得更长久。这一发现被称为经典的“普勒斯顿曲线”(Preston Curve)。换言之,平均预期寿命的高低主要取决于一国的经济发展水平——经济越发达(以人均GDP衡量)的国家,其人均预期寿命就越长。

重大疾病患病率:重要因素

重大疾病,如艾滋、癌症、心脏病等恶性疾病,是制约人们预期寿命的重要因素。

数据显示,截止2014年12月,累计报告艾滋病毒感染者及病人(含死亡)超过1万例的省份有15个,分别是安徽、上海、湖北、浙江、江苏、北京、湖南、贵州、重庆、新疆、广东、河南、广西、四川、云南。这些省份中,除广东、上海、江苏、北京外,其余11省人均寿命值排名都在前十名以后,当中又有7个省排名在最后十位。

就人均预期寿命不足70岁的云南而言,它是我国艾滋病例(含感染者和病人、死亡人数)最多的省份,超过10万例,而全国病例为65.1万。这表明,云南省的艾滋病例约占全国的15%。截至去年10月,云南省存活艾滋病病毒感染者87634例,依然居全国首位。

人均寿命排名倒数第三的青海,其胃癌发病率居全国首位,食道癌、乳腺癌、肺癌发病率在全国也属前列。摄入过多的食盐、高盐的盐渍食品、青海人喜欢的含亚硝胺类化合物的酸菜等腌制食品,是诱发胃癌的重要因素。

高海拔、高寒、缺氧的地理环境,也使该省近年来肿瘤发病率逐年上升。这些疾病因素使GDP排名本就垫底的青海人均寿命值更趋减少。

这里会出现一个问题:长三角、上海、浙江、江苏这些地区,其癌症发病率并不低甚至排名前列,肺癌发病率也比污染更严重的京津冀地区要高,但它们却是人均寿命最高的地区。为何会出现这个现象?

经济学博士李晓鹏曾撰文解释道,原因在于,和癌症发病率相关性最高的不是抽烟或者接触什么致癌物,而是年龄,年龄越大癌症发病率越高。

由于这些地区经济增长快、医疗卫生条件改善多,导致其人均寿命上升,大家可以活得更长了,老年人比例更高,所以癌症的发病率就迅速上升。简言之,经济发展延长了人均寿命,从而提高了癌症发病率。这一发病率很大程度上是在高寿命的基础上产生的。

所以,虽然癌症数据均居高位,东部沿海地区和西部欠发达地区背后的诱因和真实情况截然不同。

必须明确的是,无论人均GDP还是重大疾病患病率都不与人均预期寿命构成因果关系,人均预期寿命的高低是多重因素相互交织的结果,文中所提及省份是人均寿命与GDP和重大疾病患病率高度相关的地区,不能代表所有省份的人均预期寿命都是这两个因素作用的结果。

人均预期寿命79岁,如何实现?

健康是人人都该重视的一个问题。依据《“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15年内要实现的目标是:中国的人均预期寿命达到79岁,平均每5年增长1岁,相当于达到美国2015年的人均预期寿命水平。

其实在此之前,中国人的平均寿命已经得到了较大增长。根据国家卫计委卫生发展研究中心提供的数据:

1950年中国人平均只能活到35岁

1950年中国人平均只能活到35岁

1960年仅有36.32岁

1970年中国人平均寿命达61.74岁

1980年又增长了5岁

2014年中国平均寿命约75.8岁,世界平均水平是71.5岁

2015年我国人均预期寿命达到76.1岁,全球人口平均预期寿命为71.4岁。总体来看,中国人均预期寿命水平在发展中国家位于前列,高出世界平均水平近5岁,也高于同为“金砖国家”的巴西、俄罗斯、印度、南非的水平。

但与一些发达国家相比还有一定差距,如澳大利亚、瑞士、新加坡、法国、加拿大等国家均达到或超过了82岁,日本的总体预期寿命为83.7岁,居世界第一。这意味着,未来15年中国的国民健康水平将要填补预期寿命的这一差距,这将是一个并不轻松的任务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