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犯罪和未成年人犯罪的区别

高手请告诉我哪个的范围更大?青少年的确切定义是什么?

“未成年人”是指未达到法定成年年龄的公民。各国法律对成年年龄的规定不同。我国的法定成年年龄为十八周岁,因此在我国,未成年人就是指十八周岁以下的公民。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1l条规定:“十八周岁以上的公民是成年人,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可以独立进行民事活动,是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2条规定:“本法所称未成年人指不满十八周岁的公民。可见,从刚出生的婴儿到18周岁以内的任何—个年龄层的公民,不论其性别、民族、家庭出身、文化程度如何,都属于未成年人的范围。
“未成年人”是一个法律概念,它的界限是明确的,是由法律直接规定的。在我国,从刚刚出生到18周岁以下的公民都是未成年人。在民法通则及其解释、刑法及其解释中,都以“未成年人”这个概念对这个特殊群体的相关问题做出了特殊的规定。比如,《民法通则》第12条规定:“十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是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可以进行与他的年龄、智力相适应的民事活动;其他民事活动由他的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征得他的法定代理人的同意。不满十周岁的未成年人是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由他的法定代理人代理民事活动。”第16条规定:“未成年人的父母是未成年人的监护人。”《刑法》第262条规定:“拐骗不满十四周岁的未成年人,脱离家庭或者监护人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第347条中规定:“利用、教唆未成年人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或者向未成年人出售毒品的,从重处罚。”类似的规定举不胜举。可见,“未成年人”一词是法律中确定特定人群的一个法律用语,具有规范性、明确性、法定性的特点。我国两部未成年人的专门立法——《未成年人保护法》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都用了“未成年人”一词,更加肯定了未成年人一词作为一个法律概念的地位。
“青少年”是一个社会学的概念,不同的语境下对它的界定是不同的,它在年龄上与未成年人的范围不同。众多专家曾对青少年到底应该包括哪些年龄的人发生过争论,有的确定为25岁以下,有的确定为30岁以下,有的确定为35岁以下,有的认为应该确定为6—25岁。这种争论导致针对青少年犯罪的统计,人们所依据的标准也不一样,这必然导致对青少年犯罪数量和所占比重统计结果的差异,以至有的统计提到青少年犯罪占到整个犯罪数量的70%,有的则说远远低于此标准。青少年的年龄到底应该怎样确定,社会学家可以长期争论下去,但是这种争论和差异不应在法学概念中出现。因此“青少年”作为一个社会学概念就不适合在法学定义中使用。

参考资料:minfa.lawtime.cn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7-10-03
未成年人犯罪是指满14周岁,未满18周岁的犯罪人员.这由法律规定.
青少年犯罪一般指25周岁以下年龄段的犯罪人员,这是司法实践中,分析犯罪年龄构成界限的习惯划分.这与其他领域关于青少年理解有所不同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2个回答  2021-09-17

(一)对于未成年人犯罪,综合考虑未成年人对犯罪的认知能力、实施犯罪行为的动机和目的、犯罪时的年龄、是否初犯、偶犯、悔罪表现、个人成长经历和一贯表现等情况,应当予以从宽处罚。

 

1.已满十二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犯罪,减少基准刑的30%-60%;

 

2.已满十六周岁不满十八周岁的未成年人犯罪,减少基准刑的10%-50%。

第3个回答  2007-04-18
青少年的范围大些
第4个回答  2007-04-18
未成年人犯罪问题更重要,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