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时期有什么著名战役

如题所述

风驰电掣——诺曼底登陆【1944年6月6日到8月19日】
诺曼底登陆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盟军在欧洲西线战场发起的一场大规模攻势,战役发生在1944年6月6日早6时30分。这次作战行动的代号Operation Overlord。这场战役在8月19日渡过塞纳-马恩省河后结束。诺曼底战役是目前为止世界上最大的一次海上登陆作战,牵涉接近三百万士兵渡过英吉利海峡前往法国诺曼底。
猝不及防——波兰战役【1939年9月1日到10月6日】
波兰战役,亦可叫波德战争或德波战争,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欧洲战区的起点,亦是世界战争史中一场著名的“闪电战”。这场战争在波兰被称为Wojna obronna 1939 roku(1939年波兰保卫战),在德国则被称为Polenfeldzug(波兰战役),行动代号Fall Weiss(白色方案)。1939年9月1日04:40,德军联合其附庸国斯洛伐克的军队入侵波兰。英国和法国给于纳粹德国48小时限期撤出波兰领土。因为德国没有听从英法的警告,英国和法国在1939年9月3日向德国宣战。所有参与的国家都没有估计到这场战争会超过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规模。苏联,根据《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的秘密条款以及对于之前1921年签订的屈辱的《里加和约》的不满,在1939年9月17日从东面收复寇松线以西的西乌克兰与西白俄罗斯。德军和红军在9月28日在布格河会师。波兰侵略战大致上在10月6日结束,但是波兰没有向德国或苏联投降。而且,波兰的流亡政府在盟国组织了一个有力的地下组织。
一鼓作气——平型关战役【1937年9月中旬到10月】
平型关战役发生于1937年9月中旬,由于沿平绥路西进的侵华日军占领大同后,分兵两路向雁门关、平型关一线进攻,企图进逼太原。为了配合友军作战,阻挡日军的攻势,八路军第115师在师长林彪、副师长聂荣臻指挥下,奉命开抵平型关地区集结待机。最终以八路军取得胜利告终。此次战役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给日军最精锐的部队板垣第5师团第21旅团一部歼灭性打击,从而高长中华人民的反侵略志气,打击了日军的侵略气焰。
防不胜防——偷袭珍珠港【1941年12月7日到12月7日】
偷袭珍珠港是指由日本政府策划的一起偷袭美国军事基地的事件;1941年12月7日清晨,日本海军的航空母舰舰载飞机和微型潜艇突然袭击美国海军太平洋舰队在夏威夷基地珍珠港以及美国陆军和海军在欧胡岛上的飞机场的事件。太平洋战争由此爆发。这次袭击最终将美国卷入第二次世界大战,它是继19世纪中墨西哥战争后第一次另一个国家对美国领土的攻击。这个事件也被称为珍珠港事件或奇袭珍珠港。
惊天动地——库尔斯克坦克大会战【1943年7月5日到8月23日】
库尔斯克会战(Battle of Kursk),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苏德战场的决定性战役之一,这场战役被称为世界上最大的坦克战,参战装甲部队坦克超过5000辆,空军部队参战飞机也超过了2000架,和阿登反击战共同被称为突出部战役。
保家卫国——斯大林格勒会战【1942年7月17日到1943年2月17日】
斯大林格勒战役 斯大林格勒会战,又称斯大林格战役,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主要转折点,也是人类历史上最为血腥和规模最大的战役之一。参战主要军队为苏联和纳粹德国。这场战役以参战双方伤亡惨重及对平民牺牲的漠视而成为人类战争史上的著名战役。一般认为,该次战役包括下述几部分:德军对苏联南部城市斯大林格勒(现称“伏尔加格勒”)的大规模轰炸行动;德军攻入市区;市区的巷战;苏联红军合围;最终全歼德军及轴心国盟军。战争中总伤亡人数估计超过200万人
胜利曙光——攻入柏林【1945年4月16日到5月8日】
1945年4月16日—5月8日,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苏德战争中,苏军实施的最后一次战略性进攻战役。苏军共集中了白俄罗斯第1、2、乌克兰第1方面军等三个方面军162个师和骑兵师,2个坦克军和机械化军,4个空军集团军,共250万部队,另配属7500架飞机、4.2万门火炮、6250辆坦克和自行火炮,当面之敌为德军维斯瓦集团军群和中央集团军群,总计48个步兵师、9个摩托化师、6个装甲师。共100万人,10400门火炮和迫击炮,1500辆坦克和强击火炮、3300架作战飞机。战役于1945年4月16日发起,先后突破奥得河、尼斯河防线。25日又对柏林形成包围。苏军在对柏林的强攻中采取多路向中心突击,经激烈巷战,于 4月27日突入柏林中心区,29日开始强攻国会大厦。30日希特勒在总理府地下室自杀。5月2日柏林卫戍司令H.魏德林将军率部投降。8 日德军统帅部代表W.凯特尔元帅在柏林签署向苏军和盟国远征军无条件投降书。整个战役,苏军共消灭德军70个步兵师,23个装甲师和摩托化师,歼灭德军近100万人,其中俘获官兵约48万人,缴获火炮8600门、坦克和自行火炮1500余辆、飞机4500架。苏军阵亡33万人、坦克和自行火炮2156辆、火炮 1220门和飞机527架。柏林战役的结局,标志着法西斯德国的灭亡、苏德战争和欧洲战争的终结。(苏联旗手阿卜杜勒哈基姆·伊斯梅洛夫将苏联红旗插上德国国会大厦屋顶)
永不放弃——列宁格勒保卫战【1941年9月8日到1944年1月27日】
1941年8月下旬,气急败坏的希特勒在北翼调集了32个步兵师、4个坦克师、4个摩托化师和1个骑兵旅的兵力,配备6000门大炮、4500门迫击炮和1000多架飞机,向列宁格勒发动猛烈攻势,扬言要在9月1日占领列宁格勒。 列宁格勒是十月革命的摇篮,也是苏联的第2大城市和重要的海港、工业重镇及文化中心。约有300万人口。面对德国军队的进攻,苏联西北方面军总司令伏罗希洛夫元帅向当地军民发出号召:“在列宁格勒大门口,用我们的胸膛阻挡敌人前进的道路。”
反攻之战——冲绳岛战役【1945年3月18日到6月22日】
太平洋战争末期,美军在冲绳岛对日军进行的登陆战役。冲绳岛为琉球群岛的第一大岛,位于日本本土和中国台湾之间,北距九州 630公里。北部多山,南部主要是丘陵地,有机场、港湾多处,是日本本土的南部屏障。1945年初,美军占领吕宋岛及硫黄岛后,为掌握整个琉球群岛的制海权和制空权,建立进攻日本本土的基地,决定攻占冲绳岛。冲绳岛因其在日本本土防御中的重要的战略位置,为誉为日本的“国门”,因此冲绳岛登陆战就被称作“破门之战”。
走为上策——敦刻尔克大撤退【1940年5月19日到1940年6月8日】
敦刻尔克大撤退(代号:发电机计划)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时,在1940年5月,英法联军防线在德国机械化部队快速攻势下崩溃之后在敦刻尔克这个位于法国东北部靠近比利时边境的港口城市进行当时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军事撤退行动。最终英国仍得以利用各种船只撤出大量的部队。 这次大规模的撤退行动虽然成功的挽救大量的人力,可是英国派驻在法国的远征军的所有重型装备都丢弃在欧洲大陆上,造成英国本土地面防卫发生严重的问题。
争分夺秒——瓜达尔坎阿尔岛争夺战【1942年7月上旬到1943年2月】
瓜达尔卡纳尔岛战役是太平洋战争中的一场重要战役。围绕着瓜岛的争夺,日美双方在六个美军士兵攻占瓜岛月的时间里进行过大小海战三十余次,其中较大规模的海战就有六次,分别是萨沃岛海战、东所罗门海战、埃斯帕恩斯角海战、圣克鲁斯大海战、瓜达尔卡纳尔海战和塔萨法隆戈海战。双方损失的驱逐舰以上的舰只各24艘,美国海军沉没航空母舰2艘,巡洋舰8艘,驱逐舰14艘,阵亡约3300人,伤约2500人;日本海军沉没航空母舰1艘、战列舰2艘、巡洋舰5艘、驱逐舰11艘和潜艇6艘。伤亡2.5万人。
血洒长空——不列颠之战【1940年7月上旬到10月】
二战期间,英德空军在英伦上空上演了世界上规模最大的一次空战。1940年6月,法西斯德国军队席卷西欧。英国驻欧远征军败退敦刻尔克。英军虽用“发电机计划”将军队撤回了本土,但却丢失了全部重装备。英国皇家空军在法国上空与德国空军交战中亦损失了1000架以上的飞机。同年7月,希特勒制定了从海上入侵英国的“海狮”计划。德国空军投入不列颠之战的飞机约2400架,其中轰炸机1285架,其主要基地位于法国东北部、西北部以及荷兰和挪威。这次战役迫使希特勒在没有把不列颠完全逐出战争之前,即先回头来对付苏联,重走两线作战的老路。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6-04-15
晴天霹雳——波兰闪击战

1939年9月,德国对波兰发动了代号为“白色”的侵略战争。战争中,德军首次成功实施“闪击战”,显示了坦克兵团在航空兵的协同下实施大纵深快速突击的威力。一个拥有3400万人口,100多万军队的国家,就这样在短短的一个多月的时间里灭亡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由此爆发。

鹰击长空——不列颠之战

1940年7月,进退两难的德国军队决定对英国进行以空军抢夺制空权为主的战争,为掩护海军夺取制海权,最后实施登陆的三步作战计划,以图彻底消灭不列颠这个反德基地的目的,但是在英国武装力量的顽强抗击下,德国空军以战败告终。

十面埋伏——基辅包围战

基辅会战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最大的包围战,也是战争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围歼战。整个战役持续了两个半月以上,在正面300公里、纵深约600公里的大片领土上进行。苏联方面军持久而顽强的斗争,对打破德军“闪击战”计划起到了重要作用。使德军在向莫斯科方向的进攻上受到了阻碍。德军赢得了在斯大林格勒发生的战争史上最大的歼灭战,却失去了发生在莫斯科的战争史上最大战争的胜利。

狼行拂晓——偷袭珍珠港

1941年12月7日, 日军对美国太平洋舰队的海军基地珍珠港进行的一次空袭,击毁了美国全部战列舰。珍珠港战役在战术上非常成功,但在战略上却犯下了致命的错误。它的不宣而战激怒了美国人,从而使世界上最大的军事强国加入战争。

短兵相接——斯大林格勒会战

斯大林格勒会战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最大的会战之一,是苏联军队为了保卫斯大林格勒和粉碎斯大林格勒方向的德军集团而实施的防御战役和反攻战役。在德军以多出0.7倍的军队、0.3倍的坦克和1倍多飞机的情况下,让苏联胜出。这次战役胜利的结果是:苏联从德军手中夺取了战略主动权,并一直掌握到战争结束。

潜艇时代——大西洋海战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同盟国与德国围绕着保卫与破坏海上交通线,展开了生死攸关的大西洋海战。在这场战役中,交战双方的英国和德国投入了他们的全部海上力量,动用了整个大西洋舰队和其他国家的部分海上力量。整个战役动用了3000多艘作战舰艇,飞机数千架。历时5年半,是战争史上时间最长、斗争最复杂的一场海战。这场海战也使德国的潜艇一举成名。

航母号角——中途岛海战

中途岛海战是发生在太平洋战场的一个以少胜多的著名战例,美军以2艘航母和9艘驱逐舰的兵力打败了日本包括8艘航母、4艘水上飞机母舰、13艘重型巡洋舰和其他各级近百艘艇(舰)。这次战役改变了太平洋地区日美海军的实力对比。从此,日本开始失去了在太平洋战场的战略主动权。

火海拉锯——瓜岛争夺战

瓜岛争夺战是太平洋战争中一场空前残酷而激烈的大搏杀,是二战中最大的遭遇性战役,也是美国海军自1898年以来在太平洋战场上第一次成功的两栖登陆作战。从1942年8月7日美军的悄然登陆到1943年1月4日日军的撤离,双方一共在这个小岛上留下了两万多具尸体。

铁甲搏杀——库尔斯克会战

库尔斯克会战是1943年苏联红军与德国法西斯在库尔斯克突出部地域进行的一次战略决战。也是人类战争史上最大的一次坦克战。双方共投入了8000多辆坦克、4000多架飞机,全部参战兵力300多万。此次会战的胜利是苏联战胜德国的最重要阶段。

风驰电掣——诺曼底登陆战

诺曼底登陆是盟军的一场战略性陆海空三栖登陆战,完全不同于在太平洋上的美日之间的岛屿登陆战,只要登上滩头就意味着胜利。盟军为这场战役一共投入了达288万的总兵力、各种飞机15700余架、各类船只6000余艘。盟军高层人物为这场登陆战构思了精妙和艰难的战略欺骗,并最后获得胜利。在欧洲成功开辟了第二战场。

折戟沉沙——莱特湾海战

莱特湾海战是太平洋战争中最后一次大海战。在共计4天的战斗中,美军取得了绝对的制海权。在此次战役中,日本海军遭到了毁灭性打击,从此对美国海军再构不成重大威胁。小泽在战后受审时说:“在这一战之后,日本的海面兵力就变成了绝对性的辅佐部队,除了某些特种性质的船只以外,对于海面军舰已经是再无用场可派了。”

摧枯拉朽——柏林会战

1945年4月16~5月8日,在苏德战争中,苏军实施了最后一次战略性进攻战役,以多出150万的压倒性的兵力优势攻克了柏林。此战加速了德国投降,并迫使希特勒自杀。彻底粉碎了纳粹德国征服欧洲的阴谋野心。柏林战役同时也是战争史上最大的对敌军战略集团实施合围同时予以分割的一次方面军群战役。
第2个回答  2019-05-06
晴天霹雳——波兰闪击战

1939年9月1日拂晓,德军发动大批飞机连续轰炸波兰重要军事目标;地面部队从西、南、北三个方向发动全线进攻,数千门大炮向边境线猛烈轰击。

这场战争是人类战争史上空前规模的机械化大进攻。在这场战役中,德国装甲兵创始人古德里安成功地实践了他的装甲兵作战以及闪电攻击理论,率领第十九装甲军取得了完全的胜利。


现代化战争手段的重要性在此次战争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展现。战马的血肉之躯与坦克的钢铁之身的碰撞,是一种落后与先进、愚昧与文明的失衡撞击。在德军的强大攻击下,波兰军队迅速溃败。9月28日,波兰首都华沙守军12万人投降。10月6日,波军全军覆没,德波战争结束。一个拥有3400万人口、100多万军队的国家,在短短的一个多月时间里被灭亡了。随后,英法等国对德宣战,正式揭开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帷幕。

2、血洒长空——不列颠空战

不列颠战役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纳粹德国对英国发动的大规模空战。此战也是二战中规模最大的空战,交战方除了英、德两国之外,包括同属英联邦的新西兰、加拿大、澳大利亚、南非、爱尔兰、牙买加、斯里兰卡、等国的空勤人员也投入英军;许多被纳粹德国占领的国家包括波兰、比利时、捷克斯洛伐克、法国等撤至英国的空军,也加入了保卫大不列颠的行列;当时表示中立的美国,也有志愿者组成了“飞鹰中队”与英国并肩作战。而同属轴心国的意大利,则派出“空军军团”与德国空军一起战斗。


战争在1941年10月12日以德国的失败告终,由于损失过多的战机和飞行员,又无法取得英伦海峡的制空权优势,更无法通过空中打击的手段来瓦解英国的地面和海军力量,德国不得不放弃入侵英国的作战计划,转而制定入侵苏联的作战计划。

英伦保卫战的胜利,鼓舞了反法西斯国家和人民,尤其是使自法国战败投降后,对欧洲战争持“中立”态度的美国政府明确地站在英国一边,促进了英美联盟的建立,为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3、千里奔袭——基辅合围战

1941年8月20日,德军进抵第聂伯河,此时,德军中央集团军群和南方集团军群之间相距550公里,如果用一条直线将两个集团军群连接起来的话,那么该直线的中心距离后方约500公里,也就是说,德军的攻击区域近似于一个等边三角形,而苏军西南方面军主力正处在这个三角区域之间。希特勒于8月21日签发了第35号指令,命令德军歼灭苏联西南方面军,进而占领克里米亚和顿涅茨盆地的工业基地,切断通往高加索的石油供应。

基辅合围战,是人类战争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围歼战。战役持续了两个半月以上,在正面300余公里、纵深约600公里的大面积领土上进行。苏军损失约70万人,有66.5万人被俘,德军击毁或缴获884辆坦克,3718门火炮,3500辆车辆,战果辉煌。


可从另一角度看,由于苏军西南方面军持久而顽强的战斗,对打破德军的“闪击战”计划起了很重要的积极作用。德军中央集团军群把庞大的兵力用于突击苏军西南方面军的翼侧,使德军在主要方向即莫斯科方向的进攻受到了迟滞。使苏联最高统帅部赢取了时间,在莫斯科方向集结起了足够的战略预备队,对胜利完成莫斯科会战具有决定性意义。

4、狼行拂晓——偷袭珍珠港

日本早在1939年就拟定了两个作战取向,他们称之为“南下”和“北上”两个作战计划。日本起初看重苏联丰富的战争资源,拟定了入侵苏联,占领西伯利亚。

并于1939年5月至9月按计划,向位于中蒙边境海拉尔以南的诺门罕地区的苏蒙联军发动了大规模的试探性战略进攻。双方动用了数十万精锐部队和先进军事装备,在杂草丛生、沙丘连绵起伏的荒原上进行了长达4个多月激烈的交锋。日本方面由于军事思想和技战术落后,遭到了自日俄战争以来首次最惨重的失败。

北上遭到惨败后,日本人妄想占领西伯利亚的梦想化为泡影,转而策划掉头南下,夺取更大的战争资源(石油)等,以便日后吞亚洲乃至世界储备后继资源。

日本要南下,可当时的南洋有英国,荷兰,美国的殖民地,日本向东南亚扩张,引起了这个地区殖民主义帝国,特别是美国的不满,为了给日军一点警戒,美国冻结了对日的贸易,其中重要的是高辛烷石油。没有石油,日军的战争机器就无法运转,侵略行动就无以为继,为了确保侵略战争能继续进行,日本人决定狐注一掷。

1941年12月7日清晨,经过精心策划的日本海军实施偷袭,轰炸了美国位于夏威夷珍珠港的战舰和军事目标。350余架日本飞机对珍珠港海军基地实施了两波攻击,投下穿甲炸弹,并向美国的战列舰和巡洋舰发射鱼雷。


毫无防备的美军在爆炸的巨响中醒来,在确认“这不是演习”后,仓促进行自卫。这场先发制人的袭击持续了90分钟,,日军炸沉了四艘战列舰和两艘驱逐舰,炸毁188架飞机,受损的建筑、船只和飞机则更多。此次偷袭使2400名美国人丧生;另有1250人受伤,这对美国是一个巨大的震骇。攻击过后,日本正式向美国递交了宣战书,美国总统罗斯福则于次日发表了著名的“国耻”演讲后,签署了对日本帝国的正式宣战声明。随之,同为法西斯轴心国的德、意向美国宣战,美国也迅即予以了宣战回应。

5、短兵相接——斯大林格勒会战

斯大林格勒会,亦称斯大林勒保卫战。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纳粹德国对争夺苏联南部城市斯大林格勒而进行的战役,时间从1942年6月28日至1943年2月2日为止。斯大林格勒战役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东部战线的转折点,该战役是近代史上最为血腥的战役,双方伤亡人数达200多万,其中苏联方面损失112万多,轴心国损失150多万。参与该战役的人数也比历史上其他任何战役都要多。斯大林格勒是希特勒指定要“从地球抹去”的城市,由于苏联军民以大无畏的精神进行拼死抵抗,让法西斯德国遭遇到了其开战以来最严重的战略失败,不仅终结了德国南方集群自1941年以来的攻势局面,而且直接造成了苏联与德国总体力量对比的根本变化。从世界范围看,斯大林格勒保卫战与同时期发生的瓜达尔卡纳尔岛战役及阿拉曼战役一起,构成了1942年底反法西斯战争大转折的标志性事件。

6、航母号角——中途岛海战

中途岛海战,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一场重要战役。这是一次航母战斗群对航母战斗群的战争。也是美国海军以少胜多的一个著名战役。于1942年6月4日展开,美国海军不仅在此战役中成功地击退了日本海军对中途岛环礁的攻击,还取得了太平洋战区的战略主动权,因此成为二战太平洋战区的转折点。

日本自1941年12月7日偷袭珍珠港开始,发动了太平洋战争,在3个多月的时间里便占领了东自威克岛、马绍尔群岛,西至马来半岛、安达曼和尼科巴各岛,南至俾斯麦群岛地区,几乎完全控制了整个西太平洋。


美军太平洋舰队虽然遭受重创,但太平洋舰队的航空母舰因出海参加军事演习而幸免遇难。罗斯福总统决定让切斯特.尼米兹接替金梅尔出任美太平洋舰队的司令,他对尼米兹说:“到珍珠港去收拾败局,然后留在那里,直到战争胜利”。临危受命的尼米兹到任后,很快组织了只有4艘航空母舰及其护航舰的舰队。这支舰队袭击了在中太平洋岛屿上的日本海军,紧接着又实施一项令人震惊的作战计划——轰炸东京。

这次空袭给日本造成的物质损失虽然可以忽略不计,但对狂妄自大的日本人造成的自尊心的挫伤却是无可估量的。日本海军大将山本五十六决定进军中途岛,摧毁美国的航空母舰舰队。

为此,他决定首先拿下位于夏威夷群岛东北方的美国重要的航空基地——中途岛,把它作为日军下一步的作战基地。

中途岛战役美军只损失一艘航空母舰、1艘驱逐舰和147架飞机,而日本却损失了4艘航空母舰、1艘巡洋舰、330架飞机,还有几百名经验丰富的飞行员和几千名舰员。使日本海军从此走向了末路。死要面子的日本人为了掩护自己的惨败,日本电台在6月10日连续播放了响亮的海军军歌,在广播里宣称日本已“成为太平洋上的最强国。”。当舰队那些残兵败将拖着疲惫不堪的身躯地回到驻地时,东京还举行了灯笼游行以庆祝胜利。

7、火海拉锯——瓜岛争夺战

瓜达尔卡纳尔岛战役,或简称瓜岛战役,是同盟军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太平洋战区中,于1942年8月7日和1943年2月9日期间在瓜达尔卡纳尔和周围的岛屿进行的战役。这是盟军战略计划的一部分,以保护美国、澳大利亚和新西兰之间的运输航线,也是盟军在太平洋反攻的开始。

该战役是以美军小型登陆战为开始,随后日军为夺回岛屿而逐次增兵,并在海上、陆地、空中展开了空前的争夺,从而演化成了日本与盟军的决战。双方历时半年多的争夺,均损耗了大量的战舰、飞机,而日本的人员伤亡也远超美军。最终,日本因无力进行消耗作战,而选择撤军。美军最终完全占据瓜岛,尔后夺取了所罗门群岛,最终是整个南太平洋地区的制海权,美军因此开始进行战略反攻。


瓜岛战役是继中途岛战役之后日本的再次失败,也是日本从战略优势走向劣势的转折点,从世界范围来看,1942年底盟军在瓜岛的反攻和胜利,与同时期的斯大林格勒会战、阿拉曼战役一起,成为同盟国进入战略反攻阶段的开始。

8、铁甲搏杀——库尔斯克会战

库尔斯克会战,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苏德战场的决定性战役之一,也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最大的坦克会战;同时又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最大规模的一场对攻战役,在库尔斯克爆发的这场会战,纳粹德军与苏联红军共出动了近8000辆坦克。双方总共投入了约280万名士兵,空军部队参战飞机超过了5000架,创下两个历史纪录:史上规模最大的坦克会战和最大规模单日空战。

库尔斯克会战,是德军最后一次对苏联发动的战略性大规模进攻,意图通过对苏军造成大量伤亡而重新夺回战略主动权,因希特勒的阻挠使得对苏军发动进攻的时间不断延后,由于苏军事先已获知德军将要发动进攻的情报,因此,已针对性地建立了三道纵深梯次防御线。

库尔斯克会战中,德军损失兵力25万多人,损失坦克约1500辆,损失飞机1 000架。苏联红军也为库尔斯克会战付出了更为惨重代价的代价,损失兵力80万,损失坦克6 000辆,损失火炮5 244门,损失飞机1 700架。


库尔斯克战场遍布着数以百计烧焦的坦克和飞机的残骸,以及无数的尸体。双方的区别在于:苏联红军在遭受了巨大损失的情况下仍然能按照计划开出防线发起全面反攻,而欧洲东线德军则再也无法扭转整个东线战局。该战役也就成为苏德战争的分水岭,战役之前德军掌握有限的战略主动权,能够自主选择发动战略进攻的时间和地点;战役之后,德军完全丧失了战略主动权并从战略进攻转为战略防御,苏联红军从这里开始了收复国土的大规模进攻。库尔斯克会战同时也被视为东部战线的又一个,也是最后一个关键转折点。

9、摧枯拉朽——诺曼底登陆战

代号“霸王行动”的诺曼底陆战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盟军在欧州西线战场发起的一场大规模攻势。是20世纪最大的登陆战役,也是人类战争史上最有影响的登陆战役之一。

1944年6月6日早6时30分,以英美两国军队为主力的盟军先头部队17.6万人,17万辆车辆,60万吨各类补给品,从英国跨越英吉利海峡,抢滩登陆诺曼底,攻下了犹他、奥马哈、金滩、朱诺和剑滩共五处海滩。至7月初,接近三百万士兵成功渡过英吉利海峡前往法国诺曼底。


战争中双方约有24万人被歼灭,其中盟军伤亡12.2万人,德军伤亡和被俘11.4万人。至8月底,盟军一共消灭或重创德军40个师,德军的3名元帅和1名集团军司令先后被撤职或离职,击毙和俘虏德军集团军司令、军长、师长等高级将领20人,缴获和摧毁德军的各种火炮3000多门,摧毁战车1000多辆。德军损失飞机3500架,坦克1.3万辆,各种车辆2万辆,人员40万。诺曼底登陆成功,美英军队重返欧洲大陆,使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战略态势发生了根本性变化。

10、最后较量——柏林攻坚战。

柏林战役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苏德战争中,苏联红军实施的最后一次战略性进攻战役。苏军共集中了270个师,20个坦克机械化军,14个空军集团军,共计250万部队,配属飞机2450架、火炮14.2万门、1500辆坦克和自行火炮。德国方面有48个步兵师、9个摩托化师、6个装甲师,共计80万人。配有1万多门火炮和迫击炮、1500辆坦克和强击火炮、3300架战机。


战役于1945年4月16日发起,苏联红军先后突破奥得河、尼斯河防线。25日又对柏林形成包围。苏军在对柏林的强攻中采取多路向中心突击,经激烈巷战,于4月27日突入柏林中心区,29日开始强攻国会大厦。30日战争狂人希特勒在总理府地下室自杀。5月2日柏林卫戍司令魏德林将军率部投降。8日德军统帅部代表凯特尔元帅在柏林签署向苏军和盟国远征军无条件投降书。整个战役,苏军歼灭德军近100万人,苏军伤亡33万人(其中死亡10万)。柏林战役的结局,标志着苏德战争和欧洲战争的终结。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3个回答  2017-06-08

一、二战十大著名战役:

1、幻影突击――波兰闪击战;

2、悲情马奇诺――法兰西会战;

3、平地惊雷――偷袭珍珠港;

4、血洒长空――不列颠之战;

5、犁不开的冻土――莫斯科保卫战;

6、折戟沉沙――中途岛海战;

7、乾坤逆转――斯大林格勒会战;

8、血肉之路――瓜岛争夺战;

9、打开胜利之门――诺曼底登陆;

10、帝国覆灭――柏林战役。

二、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战役:

斯大林格勒大会战是苏联军队在苏联卫国战争中对德国军队的一次决定性战役,也是欧洲东线战场的转折。苏军在这场保卫战中所取得的胜利具有巨大的战略意义,不仅扭转了苏德战场的整个形势,而且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根本转折点。

参战成员国:

1、主要法西斯国家:

德国、意大利、日本、匈牙利、保加利亚、罗马尼亚、芬兰。

2、主要反法西斯国家:

美国、英国、苏联、中国、波兰、南斯拉夫王国、澳大利亚、新西兰、比利时、加拿大、捷克斯洛伐克、希腊、印度、法国等47个国家。

第4个回答  2019-12-11
                  二战经典战役

  
1.波兰战役
: 波兰战役是二战的起点。德军采用闪电战的作战方式,仅用一个月的时间就打垮了波兰。此战波军伤亡20万人,被俘40余万人。德军仅亡1.06万人,伤3.3万人。

  
2.莫斯科保卫战
: 莫斯科会战结束后,苏军取得了苏德战争爆发以来的第一次大胜利。德军首尝败绩损失人员50余万,坦克1300余辆。德军不得不改“闪击战”为持久战。

  
3.斯大林格勒战役
: 斯大林格勒战役是卫国战争的主要转折点,苏军最终合围全歼轴心国部队。

  
4.库尔斯克战役
: 苏德战场决定性战役之一,被称为世界上最大的坦克战,参战坦克数量超过5000辆。

  
5.诺曼底登陆
: 登陆前盟军先后调集36个师,总兵力达288万人,相当于20世纪末美国的全部军队。

  
6.偷袭珍珠港
: 日本偷袭珍珠港虽获取了战术胜利,但却导致美国加入二战,从而彻底扭转了二战局面。

  
7.中途岛战役
: 中途岛战役,美国海军以少胜多一举击沉了日军4艘主力航空母舰,夺得了太平洋战区的主动权。因此中途岛战役也成了二战太平洋战区的转折点。

  
8.柏林战役
: 这是苏德战争中苏军实施的最后一次战略性进攻战役,它成功地消灭了德国最后的抵抗力量,完成了对德国最后的攻击,也标志着纳粹德国的最终毁灭。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