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办公室工作说话有什么需要注意的?

如题所述


?

最近和同事闲聊,同事说到一件事情,说她家读小学的儿子在下课期间和同学们玩,无意间把人家挂在脖子上的玉踢碎了,对方家长说这块玉是传家宝有10几万,我们同事就在到处吹嘘说,她儿子一脚踢了10几万,说对方要我们陪呢,渲染的估计整个公司都差不多知道了。


可是最后结果呢,对方父母也没要她陪十几万,就象征性的道了下歉,可是我们这个同事把过程说得怎么不得了啊,可是结果什么都没有,有的人说话就是喜欢雷声大雨点小。


我觉得这样子的说话很令人反感,也许她在一开始说这件事情的时候大家都很替她担心,说十几万啊,那怎么赔啊?结果同事们对她的担心换来了什么?后来这个同事再说什么所谓的大事的话,我们也就听听而言,也没有什么人能上心了。


还有一个朋友,她特好玩,她每次买完衣服后,如果有人问衣服买多少钱,她都会说吊牌上的原价,其实那个价格都打完好几折了,不知道她这是什么心理,当时我们听者想着也许她是想表达自己很有钱吗还是怎么的?


但是最近我看到一本书说《清晰表达的艺术》,读了这本书让我知道这个世界需要更多的清晰表达,有时候事实使人不快和令人尴尬的,但通常它们也会有一些积极的意义,因为事实往往就是清晰与明确地。我想,当所有人都能清晰明确讲话的时候,生活会少一些尴尬。


《清晰表达的艺术》作者多米尼克.穆特勒在这本书中指出职场中常见的弊端,比如用词含糊、避重就轻、见风使舵、无限拖延、趋炎附势等,并列举大量的实例,说明这些弊端会给企业发展带来怎么样的消极影响。


本书还提醒我们,直言不讳不等于口无遮拦,清晰明确地表达是一门艺术。要想达到完美的效果,开口之前一定要自我检查一下,是否符合清晰表达的五项原则:


第一原则:明确


明确来自深思熟虑的观点,只有经过事先思考的人才能做到有话直说。


当每个人都开始有话直说的时候,原则上会有两种肯能:要么产生效果,要么没有效果。清晰表达

本身并不是目的,它是用来解决问题的方法。激烈的言辞是可以的,但起到决定性作用的是个人本身提出的观点。一个观点会使自己和他人产生摩擦,通过这种方式可以产生新的点子和答案。


比如像我吧,一般情况下说话算比较含蓄的,我如果看不惯一件事情,我也不会直接说出口的,像我这样的思想还是停留在旧的模式中,我害怕自己显得突出,害怕丢脸,也怕给别人的热情泼冷水。


明确性在清晰表达这个主题中至关重要,它是基础,是重要因素,没有它寸步难行。明确性意味着每个人都有目标,每个人都知道自己的工作是什么。在理想情况下,每个人都应知道未来三年的发展趋势。

没有明确性就没有清晰表达,明确性来自于深思熟虑的观点。只有事先思考过的人才能做到有话直说,如果我想拥有一个深思熟虑的观点,就必须将不同主题进行分离并重新组合。然而,只有自己拥有明确性还不足够,还需要引领和影响其他人。


第二原则:诚实


没有诚实就没有清晰表达,因为诚实是所有人际关系的基础。


每当谈到诚实,人们的印象始终是有关于伦理和道德。这并不正确,诚实和生产力有关,对人际沟通和思想的进步都有影响。在缺少诚实地公司中,解决问题的时间就会被延长,在拥有诚实和清晰表达文化的公司中,问题会马上被拿到台面上来,使得到顺利解决。


诚实意味着并不是说出那些未经过滤的,刚巧在脑中作祟的内容。没必要说出我们全部的想法,说出的内容刚好说明我们所思考的即可。


如果有人在所有事情上都喋喋不休,一定是令人讨厌的。将脑中所想的鸡毛蒜皮的小事不停的倾诉给别人,那不是清晰表达,而那些被透露出来的个人隐私不是某种“清晰说明”所需要的诚实。但至少,诚实意味着要不断的冒犯别人。


诚实,还意味着别人知道他们自己的位置,以此同时,他们也想知道他们与我的对应关系。我应该向他们提供必要的信息,不应该有任何隐瞒,也不应该选择性的描述,否则会产生误会。


为什么没有诚实就没有清晰表达?当我们这样自问的时候,首先明确地是,诚实是人际关系的基础。虽然在伙伴关系、朋友关系、雇佣关系、商业关系和客户关系中存在着不同,但这丝毫不影响诚实本身。诚信是所有关系的基石。


如果人际关系一直处于良好状态,那一定是因为人们彼此信任。信任是我们可以相信某人所说即所想,并且他会按照说的去做。信任更多意味着,我可以相信某人是表里如一的。


而且诚实意味着更多的生产力,诚实可以激发更多的创意,当我诚实地表达自己的观点,而其他人也诚实地表达出他们的观点时,问题就会暴露出来。如果不能做到诚实,那么问题就不会被发现,接下来它们就不会被明确化,更不会带来思想的进步。


第三原则:勇气


只有克服了内心恐惧和不确定性的人,才能更好地应对生活中的问题。


无论是谁,勇敢的站出来,直言不讳的公开发表观点,都是种像蹦极一样的体验。那些克服了内心恐惧和不确定性的人,会更好的应对工作中的问题。


我们每次开部门会议的时候,最后都会问大家还有没有问题,但有的人从始至终都不发表自己的意见,但是事后又会在我们同事当中说东说西的,其实领导给我们组织会议,就是让我们说出自己内心的想法或者对目前工作的不满,领导只有知道我们的想法才能帮助到我们。


要勇敢的去清晰明确表达,因为这样可以打破极限,使我们自己再次行动起来,发现新的机遇。在公司中发表意见,是我们每个员工的权利,如果因为害怕或者得罪人而产生的僵硬,就会限制了行动自由,并且极大地限制了创造性。


“勇气”是指,某些事我不大感兴趣,但仍然会去做,我用开口讲话代替闭口不言,我主动出击,而不是被动地等待。清晰表达的勇气会带来新的能量,如果我们越是害怕,就越是困难。


就像我在学游泳的时候,我们必须要有勇气把头闷到水里去,学会憋气,最后才能学会游泳,如果你一直不下水,永远学不会游泳。勇敢并不意味着没有恐惧,而是不被恐惧所妨碍。


第四原则:责任


清晰表达以责任感为前提,如果一个人对一件事持无所谓的态度,他就做不到有话直说。


书中将责任感分为三个等级:


依赖性:责任感是基于某人在某个时刻没有其他选择的情况下,只有依赖感,进而保持冷漠。依赖者往往对工作没有兴趣。


2.责任感超过依赖性:有几个因素会增强责任感,感兴趣的话题和与之相对应的活动,同事间的人际关系。


3.热情:最高级的责任心是热情,两者几乎可以完全画上等号。在此前提下人们可以围绕着一个主题来生活,而且无论如何都会将其放在首要的位置。


而且不同级别的责任感,可以用不同的方法来增强:


金钱:这个阶段是纯粹的依赖。某人对做某事没有兴趣,要么什么也不做,要么为了钱去做。


2.主题:围绕着一个主题去工作,在这个阶段是很重要的。怎么样才能对某个活动感兴趣?怎么样使团队变强?怎么样使品牌有更大的识别度?


3.展望:在充满热情的地方,展望很重要。这会使热情保持在活泼的状态,并着眼于未来。


第五原则:同理心


清晰明确地核心本质是同理心,对于每个人所面对的心理极限都要有足够的了解。


清晰明确地表达是一门艺术,它意味着跨过他人的限度,却又不伤害他人。真正的清晰表达是有足够同理心,对于每个人所面对的极限都要有足够的了解。


根据不同的主题,听众总是可以听到不同的明确表达的内容。你如果想要了解用哪些主题应对哪些人,就需要在开始行动之前明确一点——同理心。


同理心是一种先于他人了解对方的想法、感觉和动机的能力。进一步来讲,同理心是心甘情愿的设身处地的为他人着想,了解他人,并适应他人。


谁会喜欢在其他人汤里吐吐沫呢?在顺境的时候有人直截了当的指出问题,那么他马上就会成为一个扫兴的人。那些在顺境中想要拥有长远战略以应对未来的人,应该多多考虑这些问题:是什么使我们良好运作到现在?面对未来我们还需要些什么?在成功的时候,我们必须始终对促使我们达到成功的因素保持尊重。


如果五项清晰表达的原则缺少了一项,那么就很难做到清晰的表达。所以我们不管在公司中,在生活中,在家庭中,如果想要清晰表达你的意思,那五项原则却一不可。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