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市场营销专业的大二学生,想考研清华计算机系,我现在应该怎么做?最好具体些!!!

我在一些基础上比较差,高中是职高,所以想尽早准备,希望大哥大姐们帮帮小弟.....

在我考上清华大学计算机系研究生之后,我被问到的最多的一个问题就是:“你觉得清华好考吗?”这不是个容易回答的问题。我只能说:“在我还没有考上清华时,我以为清华很好考;当我考上清华之后,我才知道清华其实很难考。”

在我决定考清华之初,就有同学给我“泼冷水”(当然都是善意的):“清华是工科院校中最好的,考清华可要三思啊!”“你真的要考计算机?清华的专业课很难,你本科又不是学计算机的,你有信心吗?”……当时,我的想法很简单:考清华难,这点我很清楚,但是清华毕竟要招收优秀的学生吧?出色源自本色,那我就以实力证明自己吧。

准备考研期间,我没有上任何考研辅导班。首先,我觉得自己的基础比较扎实,没有必要上辅导班重来一遍,教材的复习和知识点的整理完全可以靠自己。其次,我想自己完全有能力进行自我辅导,身边有同学在,和同学的讨论、交流总要比老师单方面的辅导更有帮助。我始终相信,自我管理、自我辅导的能力,对于考清华的学生而言,尤其重要。

很多人说,考研就是打持久战,谁坚持到最后,谁就会取得胜利。这点我很赞成。考研的成败,不在于你熬了几个晚上。事实上,在我考研期间,除了临近考试时,有几天看政治看到凌晨3点外,平时都是12点之前就寝。我觉得,如果能够保证平均每天复习8小时就足够了。这是个什么概念呢?上午2小时(9:00-11:00),下午3小时(2:00-5:00),晚上3小时(7:00-10:00)。看,连睡早觉,午睡,和晚饭后散步的时间都留出来了,而且不用熬夜!每天8小时的时间,对于想考清华的学生而言并不多,关键是能否坚持下来,而且,至少要坚持半年。

整个备考期间,我过的相对比较轻松。我喜欢看电影,于是,差不多每周都去学校礼堂看一两部影片。平时,看书累了,我就看课外书籍,《唐·吉诃德》《西方哲学史》《生命对你意味着什么》就是那段时间看完的。

所有这些,都是缓解情绪的一种方式,而且,都是令人愉快的方式。毕竟,考研不比高考,高考前有很多次模拟考试,通过这些考试可以知道自己所处竞争者中的位置。但是考研则是孤军奋战,每个人都被安置在一座山的脚下,各自沿着不同的路径向山顶攀登,我们不知道有多少竞争者,不知道其他竞争者的实力,我们也不知道在攀登的过程中是否会失足坠落的危险,不清楚自己是否有能力爬到山顶,甚至我们会怀疑自己是否有必要爬这座山。要知道,乖乖的呆在山下乘凉,总比冒着一无所获的危险攀登要好的多……

在我的考研过程中,一直保持着乐观自信的状态,登山对我而言不是一件令人沮丧的事情,而是一个充满好奇的探险。我常常对自己这样说:“我准备的如此充分,学习这么努力,如果我都失败了,那如何才能成功?”当然,这也是一种自我安慰而已,我还没有狂妄到有百分之百把握的地步。

3月初网上查分,396分,这个分数让我兴奋了10分钟。后来,我的一个好朋友说,在她知道这个分数后为我高兴的一夜没合眼。而我在当晚却平静的进入了梦乡。那时候,我有理由平静。

令人无法平静的事情在后面。3月末参加复试,我才知道我是我所在方向的第一名;后来又知道,我所报考的软件理论方向那年只有8个名额,但却有40 个人参与竞争……知道了这些之后,我涌上心头的不是骄傲,而是恐惧——早知道竞争如此激烈,我是无论如何不会胆大妄为到跨校跨专业报考清华计算机的!

回顾整个考研的过程,我仿佛就是一个无所畏惧的攀登者。这种无所畏惧,或者可以解释为“无知者无畏”。我不知道山有多高,也不知道和我竞争的攀登者实力如何……我只是抱着一个看起来自以为是的信念:我相信自己可以,我也没有理由不可以!

幸运的是,我凭借自己的努力攀到了山顶,并看到了超乎我想象的壮丽景色,正如诗中写的那样: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重要的是,我发现从前的自己是那么的渺小,但无论曾经多么渺小,我们都可以做一个毅力坚强的攀登者,攀到自己理想中的高峰,并继续以后的奋斗。

清华计算机系考研经验二:专业课,如何复习?

专业课,如何复习?这是一个很迷人的问题,因为有太多的人关心这个问题的答案。在我考研之初,也困惑于如何复习专业课。因为,对于数学、英语、政治,毕竟有很多考研辅导班,书店里也有往年试题可以参考,更有一些参加过考研的朋友,可以进行有针对的复习。但是对于专业课,可就麻烦了:

1、没有辅导班。清华计算机系不设立考研辅导班,事实上,这也保证了考试的公平。不然,我们总有理由怀疑是否有人得到了内部试题。

2、书店里暂时还难以买到专门出版的、附有答案的清华计算机专业课试题,而各个学校之间题目差异很大,说实话,看哈工大、上海交大或者北大的计算机试题对于考清华而言,参考价值几乎为零,就算有所收获,也是得不偿失。

3、每年考清华计算机的学生虽然有近千人,但是,在我们身边这样的人就少之又少了(考上的已经去了清华,没考上的说不定也想得到这方面的经验呢)。对于已经工作的人,更难接触有过考清华计算机经验的学生;而在一些名校,多数学生又都考本校计算机,毕竟,考清华是一个冒险。

上面是考专业课所面临的三大难题。也正是这三大难题,使得我们公平的站在了考研专业课面前,此时,就要看谁更努力,更有技巧,更有“手段”得到最可靠、含金量最大的信息了。

认清了问题,才有解答问题的可能。希望我下面的解答,即便不十分完美,至少也可以给大家以启迪。

1、以教材为主,教材就是圣经。不可否认,教材是枯燥的,尤其像操作系统这样的课程,比较抽象,就算对于那些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学起来有时候也比较头痛。但是别忘了那句话:书读百遍,其意自现。看不懂,那就多看,总有豁然开朗的一刻。也别忘了和身边的同学讨论,思想的碰撞常常产生火花。对于有些课程,比如数据结构,如果有可能,最好能够上机练习一下,一方面加深印象,一方面也获得了乐趣。有时候,也要这么想:这个知识点难,那我更要掌握,因为对于别人而样,它同样的难!

2、参考往年试题、教学讲义,做最后冲刺。这最后的冲刺时间,一两个月足矣。前面的复习时间,还是主要以教材为主,打好理论基础。往年试题尤其重要,从这些试题上,可以看出考试的规律、重视的篇章,每个学校总有一些考试点是比较固定的。真的吗?如果看了清华96-04年的考研试题,你就会发现其中的秘密。

3、还有什么更多可以透漏的吗?我相信很多人都急切的想知道更多的细节。呵呵,可惜我不是命题的教授,不然,就把05年的试题(至少那些重要的的章节)告诉大家了。所以,还是少一些投机取巧的心理,扎实看书、做题、实践、解决问题吧。

坚持,你就离胜利更近了一步。当然,也离我更近了一步。追问

能不能在详细一点,把应该准备的那些考试科目所用的书,和现在应该看的书说一下,我真的是一点底子都没有,也许有点盲目,可是我愿意从盲目上起步,多吃苦也不在意!!谢谢....

追答

计组部分

一、填空题
1. a,b为两个1位2进制数,Carryin为低位进位,Carryout为高位进位,用and,or

写出带进位的1位加法器的Carryout并化简,Carryout=____
2. 5段流水线分别为IF,__,EX,__,WB.
3. 一个串行程序可并行部分占%90,规模不变的情况下,串行程序并行化后加速比

不超过_______
4. 二进制补码1111 1111 1111 1111 1111 1111 1111 1011化为十进制后为

_______

二、判断题
1.CISC计算机比RISC计算机指令多。
2.速度为10MIPS的计算机一定比速度为5MIPS的计算机快。
3.SRAM比DRAM的速度快,成本高。
4.SCSI硬盘与SATA硬盘的速度,价格比较.
5.PCI-Express与AGP都可用于显卡接口
6.SPECCPU 2000基准测试程序可用于测I/O性能。
7.IEEE 754是计算机中的二进制整数算术标准。
8.全相联与直接映象Cache的比较
9.INTEL P4功率小于10w
10.64位CPU一般比32位CPU快一倍
11.增加流水线段数可提高CPU频率
12.VHDL是硬件描述语言。
13.EPIC是VLIW的发展

三、简答题
1.试说明为何编译程序要进行如下优化
for(j=0;j<200;j++)
{for(i=0;i<20;i++)
{
A[j]=A[j]+1;
}
}
编译优化后
for(i=0;i<20;i++)
{for(j=0;j<200;j++)
{
A[j]=A[j]+1;
}
}
2.硬盘平均寻道时间为12ms,传输速率为10MB/s,磁盘控制器延时为2ms,则一个转

速为7200r/min的硬盘写1KB数据时间为多少?
3.为什么要设置二叉分支预测指令?画出2bit转移预测的状态图
数据结构

证明题:
1 证明在一棵满二叉树中分支B与叶子节点n0满足关系 B=2(n0-1)
2.证明,完全无向图中,两个顶点之间简单路径书目为:
1 + A(n-2,1) + A(n-2,2) + ... + A(n-2,n-2)
其中A(m,n)是m取n的排列数。

作图题:
给了一个Dijkstra无向连通图的最小生成树算法描述,要你根据该描述作出最小生

成树及并查集的变化。

程序填空
给了一段排序算法,用静态链表描述的
1 问你这是什么排序算法(里面写着selectsort)
2 把挖去的5个空填上 (发现只有4个)

程序设计题
用链表表示的多项式
1 写类的描述
2 insert算法,如果相同指数合并,没有就插入
3 利用insert,给出多项式乘法的算法
还有些 不能发了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