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发挥政府审计在纪委巡视工作中的作用

如题所述

一、审计机关能为纪委巡视工作提供基础性信息
当前,审计机关全面依法履行审计监督的职责,在纪委巡视服务惩治、发现线索、促进预防、协作办案等方面起到有效积极作用,促进纪委巡视深入开展。纪委巡视着力发现领导干部是否存在权钱交易、以权谋私、贪污贿赂、腐化堕落等违纪违法问题,着力发现是否存在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等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问题,着力发现是否存在违反党的政治纪律问题,着力发现是否存在选人用人上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而审计机关能及时给巡视组提供被巡视地区和被巡视单位近几年来的审计情况,如领导干部履行经济责任审计的情况、财政预算和决算审计以及其他财政财务收支审计的情况、重大投资项目审计的情况、其他专项审计或审计调查情况、巡视组需要深入了解的审计事项等。
审计机关需加强与巡视组的沟通联系,共同完善协调配合机制、成果共享机制,抓好联络员对接制度及案件移送配合等,加强办案协作,在审计阶段若有重大隐患或相关问题,需及时与纪委部门沟通,及时将审计线索转化成案件线索;加强专项检查,对联合专项检查不断支持参与,确保专项检查顺利开展。通过审计监督与巡视监督的有效结合,共同促进审计成果的充分运用,更好地为党管干部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审计机关应坚持独立性、专业性、公正性及法定性原则,在反腐倡廉发挥独特优势,如预防腐败、发现线索及突破案件等。利用审计手段,与纪委巡视紧密配合,查实问题。围绕发现线索、规范权力、履职督促及促进整改等展开监督,加大对重点项目的审计,包括财经政策权、经济决策权、政府扶持、经济管理权、民生资金及经费使用等,狠抓审计成果、报告、建议整改及落实。审计机关也应加强自身的建设,作为权利监督性机关,有必要打造过硬专业队伍,加强内部自我监督,落实八项精神,并狠抓作风建设。
二、审计人员能在巡视组发挥骨干作用
各级纪委机关已开始从本级或下级审计机关抽调人员加入党委巡视工作,发挥审计人员梳理群众举报线索、明确举报问题的特长和优势,进而提高巡视成效。审计人员要保持审计公正性、审计权威性与审计独立性,应对可能发生的违法行为进行充分、重点关注;检查违法行为时,应对被审计单位及人员违法行为性质、实施动机、违法构成、后果等进行评估;以判断是否存在违法行为,即群众举报及相关部门线索,经济活动异常事项,非财务数据及财务数据中异常变化,媒体或公众报道、反映和其他情况。近年来,审计系统培养了一批审计专业领军人才和骨干人才,在发现违法违规问题线索后,这些精兵强将可协同纪委巡视一起攻坚克难。
三、审计成果能为纪委巡视工作提供助推力
审计成果主要表现为审计机关向被审计单位或者党委政府报送的审计决定书、移送处理书、综合报告、专题调研报告和通过媒体向外发布的审计结果公告和反映审计事项的新闻信息等。审计成果是审计工作的核心,审计成果利用,是评估审计工作成败优劣的主要依据,如果审计成果被纪委巡视工作充分利用,管理监督主体实现信息共享,就能促使被审计单位高度重视审计结果,从而发挥出审计最大成效。审计机关向巡视组提供审计情况必须遵循谨慎性原则、重要性原则、客观性原则和保密性原则,审计成果的可靠性与科学性,是纪检工作顺利进行的重要保障。推进审计成果公开制度,引入社会监督和舆论监督。审计报告中公布的具体数据和暴露出的问题一直备受媒体和网民关注。审计监督承载了公众对反腐败的殷切期望,审计成果在反腐败工作中发挥的巨大作用。
四、加大审计机关与纪委巡视的配合力度
审计机关担负着维护国家财政经济秩序的重任,而纪检部门是监管党员干部、国家公务员履行职责的专门监督机关。随着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不断深入,审计机关肩负着发现和协查大要案的重要职责。如今,审计人员的知识结构和技术方法都在不断更新,纪委巡视工作对审计人员寄予了较高期望,而审计力量却明显不足,所以要补充审计机关力量,加大与纪委的配合力度,组建形式灵活、运转高效的巡视组,形成反腐败工作合力,统一调配,互补优势,深化不同专业人才的融合,发挥各自的特长,从而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时,纪委要做好审计的坚强后盾,帮助审计排除审计阻力和干涉,防范和制止审计中不适当的政府行为,确保依法独立行使审计监督权,实现统一的巡视监督目标,维护党纪、政纪、财经纪律秩序,促进党风廉政建设健康发展,提高从严治党、依法行政的效能。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7-07-20
一般就是审查审计报告,从中发现线索,再深入下去。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