潭柘寺和戒台寺在哪?

如题所述

在北京,寺庙建筑是非常多的,但提到潭柘寺和戒台寺则很少有人不知道。潭柘寺以其年代久远,建筑规模宏大而居北京现存寺庙之冠,素有“先有潭柘寺,后有北京城”之说。戒台寺不仅历史悠久而且规制高,规模宏大居全国之冠。由此,潭柘寺和戒台寺久负盛名。

?潭柘寺位于京西门头沟区风景优雅的潭柘山腰,为九峰环抱,距北京城有45千米。该寺始建于晋代,原名嘉福寺,自始建至今已有1700多年的历史了。在唐代更名龙泉寺;金代称大万寿寺;明代则又复改名为嘉福寺;清代康熙三十一年(1692年)则改名为岫云寺。潭柘寺乃该寺之俗称,因寺后有龙泉,山间有柘树而得名,并流传最广。潭柘寺历经诸多朝代,历代对其都有重修和扩建,现有建筑则多为明清两代的遗存。该寺占地6.8公顷,殿宇雄伟,环境幽雅,景色秀丽,使游者流连忘返。

潭柘寺的建筑可分为中路、东路、西路三部分。其中路由南向北为牌楼、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三圣殿、毗卢阁;东路有方丈院、延清阁、流杯厅、舍利塔、地藏殿、元通殿、竹林院、万岁宫、太后宫。这一部分由庭院式建筑组成,万岁宫和太后宫为清代皇帝的行宫;西路为楞严坛、戒坛、观音殿、龙王殿、祖师殿、大悲坛和写经室,均为寺院式建筑。在潭柘寺的后山上则有龙潭,在寺外还有安乐延寿堂、明王殿、歇心殿、西观音洞和上下塔院分布。

潭柘寺以潭和柘树闻名,但现在在山上的柘树数量并不多,在寺门前的牌楼西侧有几株柘树,是保留下来供游人观赏的。柘树属桑树科,树叶可养蚕,夏季开花,雌雄异株,果实可食,亦可酿酒,皮及根可入药,其木质坚硬,为珍贵的木材。过去潭柘山上柘树很多,现已基本绝迹。主要景点介绍如下:

山门:门额刻有康熙皇帝御笔“敕建岫云禅寺”六字。

天王殿:为入山门后第一殿。殿正中为弥勒佛,两侧为四大金刚,身后为韦驮菩萨。弥勒是古梵文的译音,意为慈氏,弥勒为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的弟子。

大雄宝殿:为寺内最大的殿堂,连两侧的建筑也上覆黄琉璃瓦绿剪边。殿前挂两块匾额,上匾额为赵朴初手书“大雄宝殿”,下匾额则为乾隆皇帝手迹“福海珠轮”。大雄宝殿大脊两端各有一大型琉璃鸱吻,鸱吻上各系黄色鎏金鸱带,据传乃康熙皇帝所赐。

毗卢阁:是中轴线上最高的建筑,两层,两侧有扶梯通往楼上。高15米,登上可俯瞰全寺远眺群山,毗卢阁下层供五方神:右手第一尊为西方阿弥陀佛,为智慧之神;第二尊为北方不空成就佛,为主宰事业之神;正中为法身佛,名毗卢遮那,是大日如来之意;第四尊为东方阿閦(chǔ)佛,为觉性之神;第五尊为南生佛,主福德。现殿内展有关于潭柘寺历史的有关史料、碑帖及出土的一些文物。

流杯亭:位于寺内东路行宫院中,为一组别致的古建筑。又名猗玕亭。其亭之横匾“猗玕亭”乃乾隆手书。亭的台基中是汉白玉雕刻的水道,北看似虎头,南看似龙首。水道宽约10厘米,引泉水入槽后,水从曲折的水槽流出,若将酒杯放于槽内,酒杯随水漂流使人不管坐在哪个位置都可取杯饮酒。这种饮酒的方法沿袭汉魏“曲水流觞”的习俗演变而来。流杯亭在北京共有四处,除潭柘寺外,中南海的中海岸,名叫流水音,恭王府的萃锦园、故宫宁寿宫花园内碧螺亭还各有一处。

戒坛:是出家的佛教徒受戒之地,又称戒台。该寺内戒坛为汉白玉制成的品字形坛,其上置一尊木刻释迦牟尼塑像,该塑像为寺内唯一的一尊木质塑像。该寺戒坛主要是比丘(又称和尚)受戒的地方。

观音殿:是西路建筑之一,为全寺建筑的最高点。殿内供奉一尊观音菩萨像(观音原为观世音,因避唐朝皇帝李世民讳,故称观音)。殿前有清乾隆皇帝手书“莲界慈航”横匾,殿内有元世祖忽必烈之女妙严公主的拜砖。妙严公主笃信佛教在此出家,每日进殿顶礼膜拜,时日既久,所站之处一块砖被站出了深30厘米的脚印。1592年,明万历孝定太后曾将此砖带回宫中玩赏,后送回寺中。因原砖已毁,现展出的为复制品。

帝王树:毗卢阁前有两株高大的银杏树,东为帝王树,西为配王树,高约30米,需6人合抱,传为辽代所栽,至今已逾千年。相传帝王树之名是乾隆皇帝命名的。后来在西面与帝王树相对又植了一棵配王树,传说清代每有一位皇帝即位,此树就从根部长出一新干,故名配王树。

文殊殿:位于观音殿东,殿内供一尊千手千眼佛。佛像有4头10脸(正面4个,左右各3个)40条胳膊,正面6条大臂,两肋各16条小臂,每只手都持有法器,并在手心中都刻有眼,十分精美。

玉竹林:潭柘寺玉竹林非常奇特,其竹由下而上每隔一节即有一道黄和绿色垂直线条,人们称绿杆黄线为“碧玉镶金”;黄杆绿线为“金镶玉”,也有人称为“金丝挂绿”。

龙王殿:该殿位于观音殿西,在殿的廊檐下悬挂一条石鱼,长1.5米,重约75千克,制于清康熙年间。原品在“文革”中被称为“四旧”毁掉,现存为复制品。

塔院:在寺前分为上下两处,有自金至清各代所建和尚塔共72座,时代不同,风格各异,既具观赏价值更具研究价值。

龙潭:龙潭位于寺后集云峰下,距寺约1千米。旧时潭里泉水清澈透底,流水不止,现已干涸。由潭柘寺至龙潭,沿途还有观音阁、歇心亭、海蟾石、烟霞庵等景点。

万岁宫:位于流杯亭东部,亭南为太后宫。乾隆皇帝每到该寺都住在这里。现还保存有乾隆宝座。

?戒台寺戒台寺坐落于京西门头沟区马鞍山麓,占地面积4.3 公顷,距北京市区35千米,是京西又一座闻名全国的寺庙建筑。

名为戒台,这肯定与受戒有关。不错,戒台寺中有我国规模最大的戒台。和该戒台齐名的还有杭州昭庆寺和福建泉州开元寺中的戒台,被称为中国三大戒台。所谓戒台是指佛教寺院向佛教徒传授戒律的地方,戒律是佛教徒的生活准则,一旦受戒其戒律是不容许违犯的。佛教徒受戒称为“三坛大戒”,有沙弥戒、比丘戒和菩萨戒之分,表示三种规格和等级,沙弥戒律共有10条;比丘(又称和尚)戒律有250条;菩萨戒律则分为10重48轻。戒台寺有我国最大的戒台,是我国佛教界受最高等级戒律——菩萨戒的地方。

戒台寺现存戒台高3.5米,呈正方形,由汉白玉雕刻而成。台座共分三层。戒台上为莲花座,释迦牟尼坐像和10把沉香木椅。戒台四周原有数百戒神,现存戒台为明代遗物,四周雕有莲花花瓣、祥云等图案,台上10把沉香木椅为当时受戒时三师七证的座位。

北京京西戒台寺始建于唐高祖武德五年(622年),时称聚慧寺,距今已有1400年的历史。辽咸雍五年(1069年)高僧法钧来此开坛讲授戒律,在寺内建了一座大戒台,故有戒台寺或戒坛寺之名。在五代时该寺曾被毁,明正统年间重修,改名为万寿禅寺。明英宗时曾敕令如幻大师在此说戒,所以寺之原名被人所淡忘,戒坛或戒台寺之名得以流传下来。清代的康熙、乾隆年间曾多次对该寺进行修缮扩建,现存建筑大多是那时修建的。

戒台寺整体建筑布局为坐西朝东,其南轴线上有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千佛阁、三仙殿和九仙殿,大雄宝殿为正殿。北轴线上有明王殿、戒台殿、五百罗汉及财神殿等。其主要景点有:

大雄宝殿:内供奉释迦牟尼佛像和十八罗汉塑像。

千佛阁:原有上下两层大小像千余座,故称千佛阁。现仅存殿基。“文革”期间,戒台寺内神像作为“四旧”均遭破坏,20世纪80年代戒台寺重新修缮时又重塑了神像。千佛阁经北京市领导批准,因其危险决定将其拆除,那是1964年的事了。所以重塑神像时千佛阁不在其内。

观音殿:殿前白玉石栏杆上有十分生动的石狮。

墓塔:戒台寺大雄宝殿北有两座辽代砖塔,为法钧和尚的衣钵塔和墓塔;寺内还有月泉和尚墓塔,此塔原在寺外,因月泉和尚曾在寺内任过方丈,清末时,寺内方丈将塔移至寺内。出寺门向西,在极乐峰下有明代马鞍山护国宝塔;另有建于明代的鹅头禅师塔。

和尚墓地:位于寺之东面,碑冢行列,松林幽静。

牡丹院:位于千佛阁与戒台之间,为江南风格的庭院式建筑,乾隆曾带后妃避暑于此。

极乐峰:位于戒台寺后方,有太古洞、化阳洞、庞涓洞等,为岩溶(喀斯特)洞穴,古人称此为“一峰耸奇秀,树里诱人行。”

戒台五松:对潭柘寺和戒台寺的评论,古人曾有:“潭柘以泉胜,戒台以松名”的说法。戒台寺以松名,有什么特点呢?这就是:“一树是一态,巧与造物争”。寺内之松有活动松、自在松、卧龙松、九龙松和抱塔松,被称为戒台五松。各松各具特色,以活动松为例,此松高9米,“牵一枝而动全冠”,如受风袭,天籁有声,故名活动松。此处如你游历,不妨亲临目睹戒台五松的风姿。曹雪芹的祖父曹寅曾写过一首《马上望戒坛》的七言诗:“白云满山谁打钟,马首西来路不逢。即此相看如一梦,固缘还欠戒台松。”由此可知戒台五松已闻名久远了(见照片8)。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