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辩论赛材料能够说明医术比医德重要

材料具体能震慑对手,既要有事例也要有叙述

今天我们在这里讨论医术和医德那个重要,并不是要割裂医术和医德相辅相承的关系,我方并不否定,医德对于医疗的重要性,但今天在这里我们要讨论的是:医学究竟是以医术还就医德为基础的。
“医生”这个词语首先就有两层含义:人+医术=具备医术的人=医生
“医术”或“医德”必须建立在“具备了医术的人”的身上,也就是说医术才是这个主体最重要的基础。不具备医术的群体,我们只能称呼这些人“道德高尚的人”或“具有同情心的人”,显而易见,医德也只能是建立在具备了医术的基础上。
作为一个具备医疗技能的人,哪怕是坏人同样可以治好病人;但一个没有医疗技能的好人,即使他是道德的标兵,同样不可能治好任何一个病人。所以只要我们以治疗为目的,那么医术就像地基,没有医术的医德必然是空中楼阁,我们并不能依靠道德高尚来治疗病人,不是吗?爱所有人的“上帝”可以帮忙治病吗?不行,所以星期日我们上教堂,生病了上医院。
医德的实质是要求医生爱病人,用更高的标准来对待医疗这一过程,是个人品德的升华,但并不是必须的要素。因为这世间总有好人坏人,你永远不可能要求这个行业只有好人。评判一个合格的医生应该首先立足于这是一个普通人,不要用天使的标准来衡量,也不要以魔鬼的性格来臆断。
我痛恨这种不了解矛盾实质而煽动和妖魔化医生的辩论。我的空间里有真实的世界,如果想看看象牙塔外的世界就自己看吧。
白衣魔鬼的形象真是深入民心,有没用兴趣听听一个魔鬼的谎言?谎言或许比你认同的现实更加震撼人心。
一个被妖魔化的行业,纠纷此起彼伏,医生需要自我保护。现在不只是医生觉得没把握所以检查,而是需要留下一个客观证据来说明我没犯错误。这是医疗环境畸形的恶果。高昂的医疗检查费用只有病人来买单。
其次:医院需要运行费用98%的费用依靠自己来赚,国家平均投入不到5%,实际不到2%,。工资、奖金、进设备、盖楼,全部需要自己赚。所以最好把医院看成企业,不要看成福利院,这样就可以理解医院了。(附:除了少数“超级赢利”的医院,官方有数据显示,2000年到2007年间,中国医院平均运营利润率水平最高是2002年的4.42%,最低是2006年的0.64%。 2007年,公立医院的利润率是3.02%.)所以医院没你想象的那么好赚,实际上利润流到附着在医疗系统的寄生虫身上了,
我看过的病人当中有没钱治疗,被家人活活饿死的,有被扔在床上烂到生蛆的,这些年我已经习惯了没有最悲惨,只有更悲惨。我从来没打算做天使,我只是一个凡人,想做凭良心做人同时想追求幸福生活的凡人。 把医生当成天使的人注定会失望,因为他们只是和你一样的凡人,你眼中的恶魔很可能就是哪个在非典、地震来临时迸发出人性光辉的“天使”,而在清贫和生活压力面前,他会和光同尘为家人为自己放弃道德的准则。好的制度会让坏的医生没法犯错,错误的制度会诱惑好的医生犯罪。
国人对医德的要求已经贴近神仙,完全不可理喻。何况病人并非唯一的受害者,医生同样也是......医生也是人,也要生活、要发展、要体现价值,当忍辱负重成为一种生活常态是一种悲哀,被妖魔化的医疗行业并不比警察更安全,你听说过几种行业会被人逼迫从高楼跳下,会被人乱刀砍死、、、、、
即使你独善其身,同样难以幸免,相信就算你在这种体制下,同样会随波逐流。我改变不了制度,只能期待多数人能醒来,才有足够力量改变这个制度。
辩论的本质是要看清本质,修炼一双穿透迷雾看事物的眼睛。这个制度下不只病人是牺牲品,医生也是,生物链的顶端是规则制定者和附着于这个系统的寄生虫。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2-11-09
医术是经济基础,医德是上层建筑,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第2个回答  2007-04-20
这个“红包”该不该收(周末沙龙)

主持人 木木

2005年06月10日 【字号 大 中 小】【留言】【论坛】【打印】【关闭】

前天,南京某医院一名医生因为收取红包被举报,这位医生不禁叫屈说:“受朋友委托,我帮病人做了阑尾切除手术,收费160元,朋友主动给个红包,我不肯拿。最后碍于情面,收了300元‘香烟钱’。附近发廊的理发师给女孩烫个发,收费还400元,究竟谁的技术含量高?我拿人家300元‘红包’尽管不对,但谁知道我们主刀医师的困惑?”另一家医院的主刀医师称,手术不仅是一个高技术含量的活,而且是人命关天的活。现行的手术费用太低,与医生付出的技术含量以及劳动量极不相符。本期《周末沙龙》的嘉宾是南京市某医院张医生、南京市民王女士、南京医科大学周老师。
主持人:医生收取红包应该重罚,这是每个医务工作者应该遵守的职业操守。但这位医生收取熟人的酬谢,是不是和院规打了“擦边球”?
张医生:无论是谁的钱,收了就不应该。我们医院对这一块抓得非常严。曾经有位被处理的医生,降薪降职,最后主动辞职远走高飞,连在这个城市呆下去的勇气都没了。这就是行规,没有办法,谁让他触了“雷区”呢?
王女士:即使是熟人,这个钱也不能收。上次我孩子生病住院,也曾经考虑过要给医生送红包,但最终还是没送。并不是舍不得钱,我想,表达感谢的方式有很多,并不一定要用金钱来衡量。也许,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方案就是最好的感谢。如果送了,就反而害了医生了。
周老师:医生收受红包,也是医学界一个不争的事实。不少患者或是家人在做手术前,恨不得把钱多塞一点给你,为的就是买个安心。可一旦手术做完或是危险期一过,就有可能举报。
主持人:其实,从这件事上也能看出医生的不易。是不是提高了医生的待遇,就能较好地杜绝“红包现象”呢?
张医生:医生这个职业存在着很高的风险,到现在为止,还没有哪家保险公司愿意给医生上保险的。90%的医生都不愿意让自己的孩子再干这个职业。医生的高风险并没有带来高回报。我们医生的工作环境很差,像我们都没有更衣室,没有洗澡的地方,连厕所都是和病人合用的。我们有时候还开玩笑说:“即使膀胱将要爆炸,还要要让病人先上。”
王女士:社会上不公平的事太多了。有人吃亏就一定有人占便宜。其实,能够得到尊重,就是对医生最好的奖励,这是不能用金钱来衡量的。既然你选择了这个职业,你就要安于现状,精通业务,把那些俗事都抛到脑后。
周老师:医生也是人呀,他们同样要养家糊口,所以我认为,医生同样不能免俗。最关键的就是提高医务人员的待遇,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才是上策。最好是让他们用高技术的劳动挣来高收入的回报,这样才会让他们心无旁骛,专心技术,更好地为病人服务,为社会服务。
主持人:作为医生来说,医德重要还是医术重要?
张医生:其实,当个医生真的不容易。升个职称很难,要打拼多少年才行。有时候,即使你有这个能量,还要在单位里“排排坐”,还要有无数次的论文和鉴定,才能得到医术界的肯定。所以我认为,医术比医德重要。没有高超的医术根本就谈不上什么医德。
王女士:医务工作者被称为“白衣天使”,他们的职责就是救死扶伤。在我心目中,医生都是很神圣,很高大的。白求恩不远万里从加拿大来到中国,一直是医学界的楷模。虽然我们不能要求每个人都有这样的境界,但最起码不要那么世俗吧。所以我认为,医德远比医术重要。
周老师:我们一直都说,培养人才都是先成人再成才。在我看来,一个没有道德的医生哪怕医术再高明也不会被我们的主流社会所接纳。但是话又说回来,一个没有技术的医生光有道德又管什么用呢?这个问题讨论下去是不会有结果的,就好像我们讨论是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问题一样。
主持人:要想杜绝医生收受红包,最关键的应该解决什么问题?
张医生:对于医生收受红包,一定要严惩不贷,杀一儆百。只有这样才能杜绝这种不良风气的蔓延,在社会上树立医务人员的良好形象。与此同时,一定要保障医务人员的待遇,让他们在工作和收入上体现出应有的价值,才能让他们心理平衡,遵守医德。
王女士:只有体制稳定,待遇优惠,才能稳定人心。还有不要光罚,还要对医德好、技术高的医生实行嘉奖。
周老师:不少市民都觉得看病难、看病贵。打个比方,有一位患者做肿瘤切除手术,假使费用为10000元,那么其中的药费就要高达8000元,而手术收费才不过800元。按照正常的分配方案,手术费应该是6000至8000元之间才算合理。这种收费的“倒挂”就会让付出劳动的医生心理不平衡,因为他们的劳动没有受到尊重。付出了高技术的劳动,却得不到相应的价值体现,是医师们心理失去平衡的重要原因。

《江南时报》 (2005年06月10日 第二版)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