郡县制和行省制分别是在哪个朝代时建立的

如题所述

郡县制春秋战国时期,行省制元朝
郡县制,中国古代继宗法血缘分封制度之后出现的以郡统县的两级地方行政制度。
县制起源于春秋时期的楚国,楚武王熊通;郡制起源于秦国,秦穆公嬴任好;经过历代法家代表的改革,最终成型于秦汉时期。
郡县制是古代中央集权制在地方政权上的体现,它发起于春秋战国时期,再经过秦始皇的改革,正式成为了秦汉以后的地方政治体制。唐乾元元年(758)年,改郡为州,郡县制废。
行省制是13世纪以来中国的主要行政模式,起源于元朝,明清两朝得到发展,最终影响了现代中国的行政体制。
蒙古族在大蒙古国时期,燕京、别失八里、阿母河三断事官及归降的金朝官吏、军阀等,也称为行尚书省或行省。不过,这些都算不上严格意义上的行省。忽必烈建元朝后,正式在朝廷设置中书省总领全国政务,时称“都省”。元朝在全国共设10个行省,即岭北、辽阳、河南江北、陕西、四川、甘肃、云南、江浙省、江西、湖广。而山东、山西、河北和内蒙古等地则称为“腹里”,由中书省直辖。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8-01-28
秦朝统一六国后开始废除分封诸侯制度转而实行利于中央集权的郡县制度,所以郡县制是起源于春秋战国,正式于秦设立,于唐废弃。行省制度则是起源于元朝,经元明清三代完善。
第2个回答  2019-06-08
前者:秦
后者: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