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题作文怎么写?

如题所述

话题作文是近几年来中考作文的主流题型。它提供一段文字,然后让学生联想展开,发挥各自的语文能力来完成作文。其中,自拟题目,不限定文体,有利于考生的水平发挥,有利于不同思维方式的考生写作,有利于不同地区的考生写作,具有较高的试题公正性,这种类型的作文,因为能较真实地考出考生的作文水平——考生先要读懂提供的材料,理解写作的要求,还要联系生活实际,展开人情合理的想象和由此及彼的联想以及逻辑严密的议事说理,再用语言文字把文章写出来,是语文知识和语文能力的综合测试,所以被公认为是考场作文的最佳方式,为全国越来越多的命题点采用。昆明市中考在这一方面显然是走在了全国的前列:从2000年开始考话题作文起,已经有两年的历史了。如何面对这种新的题型呢?在此我想和考生们谈谈自己的想法。

话题作文是由命题者预先提供一段文字,让考生根据材料展开想象,拓展成文。话题作文不同于供材料的作文,虽然二者在形式上很相似,但话题作文不限文体,便于学生发挥,而供材料作文往往都限定文体:限定内容,学生写作必须由材料生发出来,往往都只能写成扩写、续写,或读后感类等的文章,不利于各类考生的正常发挥。

那么,怎样才能写好话题作文呢?

1.了解材料的限制性即指令性和导向性 。限制性包括对写作内容、中心思想、人称、时空范围、表达方式等方面的限制。要根据提供的材料和写作要求去定向写作。

2.掌握话题作文的步骤:1 读懂材料的内容。2 从材料中提炼出中心思想。3 根据材料给定的内容和由材料中提炼出来的中心,联系生活实际展开由此及彼的联想,借“料”引申和发挥。或记人叙事记叙文 ,或因事因人议理议论文 ,或介绍说明说明文 。4 按照自定的文体安排文章结构,确定符合文体要求的表达方式。5 认真审读写作要求,按要求作文。

3.明确话题作文基本文体——记叙文、议论文、读后感兼有议论文和应用文两种文体特点 、说明文等的写作要点和要求。

4.了解话题的载体有文字,图画两大类。

下面我就举例来具体谈谈话题作文的写作:

例题当你手捧着烫金的毕业证书,想起了即将要离开美丽的校园、熟悉的教室、辛勤的园丁、朝夕相处的同学以及母校的一草一木……心中升起一股强烈的依恋之情。这时你肯定会有许多的感想;或者会有许多的回忆;或者你想把你美丽的学校介绍给大家。请你选取其中的一个话题进行写作,字数不少于500字,题目自拟,文体不限。文中校名、人名必须虚拟。

一 话题记叙文的写作要点和写法。

1 审清题意;2 读懂材料;3 以题意为思路导向,以话题的内容为记叙对象和范围,表现题意或话题内容的中心思想。

如自拟题为“怀念我的母校”。文题揭示了本文的中心是抒发“怀念母校”之情。怀念母校的什么,为什么要怀念,怎样怀念,怀念的背景即本文记叙的对象和涉及的范围 ,都在话题中作了明确的提示。本文的文体是记人叙事为主——即从话题所给定的5个方面——母校的校园、教室、老师、同学和一草一木着笔记叙,或选择其中一个方面繁笔铺写,或几个方面并列对举,写出母校的什么值得我怀念。在此基础上恰当地结合议论和抒情,点明为什么怀念和怎样怀念,以突出“怀念母校之情”这一中心。

综上所述,话题记叙文的写法可归纳为“认真读题,理解材料,明确题意”。具体点说,就是考生应从话题材料显示的情景出发,根据题目的启示和导向,通过合理的想象形象思维 和推断逻辑思维 ,联系切身的生活体验,创造性地再现情景。这就要求考生必须认真揣摩文题和所提供的材料,不能偏离或超越文题的导向和材料的主旨。

这种自拟题目的话题记叙文的写作要点和方法主要有:

1 拟好文题。要遵循三个原则:①题目必须从供料中概括出来,同供料保持一致;②题目必须能揭示本文的内容和中心,起到画龙点睛文眼 的作用;③题目的文字要简明生动,新颖醒目,以小见大。

2 根据材料提示的情景和情节,考生必须据此展开丰富的想象允许在忠实于生活基础上的虚构 和由此及彼的合理联想进行再创造,重现在校的情景,以增强艺术感染力,突现中心。

3 按照材料记人叙事的脉络,安排好写作顺序和主次详略。体现在如何开头和结尾、过渡与照应,重点放在记叙和描述在学校的学习生活上。努力做到既与材料保持一致,又有引申和发挥。

二 话题议论文的写作要点和写法。

话题议论文的目的在于要求学生从材料中提炼出论点,引发思考和推想,并联系社会、生活、思想等实际,从中选择恰当的论据进行条分缕析论证论点。其写作过程大体经历阅读材料、分析材料、评价材料、引出观点、展开论述,得出结论六个阶段。写好话题议论文的要点和方法是:

1.审清供料,把握材料的实质,从中提炼出中心论点,统率全文。

话题的载体多种多样,有议论性或记叙性的文字,有名言警句和数据资料,也有图画等等。无论哪种载体,都要审清读懂 材料的内容和实质,即材料提出了什么问题,问题的内涵本质意义 是什么。这是写作时赖以立论的基础和展开论述的导向,有举足轻重、决定文章优劣成败的关键作用,千万要认真对待,慎之又慎。

怎样审清材料呢?

1 读懂供料,从中概括出中心,据此确立论点。有了中心论点,而且同题意和材料完全一致,便可以围绕论点选择论据进行分析,展开论述。如上面的例题可提炼出“谈敬师而获知”、“环境与成功”等论点。

2 分析材料中事物之间或事理之间 的内在联系,理清它们的相互关系。

3 抓住材料里的关键中心 语句,顺藤摸瓜,提炼出中心论点,总领全文。

2.掌握供料议论文的写作要领。

要领可概括为“引、析、点、联、结”五步法。具体地说,就是:

1 引。文章一开头:就把供料中最能提炼出观点论点 或最能加以引申和发挥的中心语句关键语 引入文中。或全引,或摘引,或意引,使文章内容成为“有源之水”、“有本之木”,做到紧扣供料展开议论。

2 析。对所引用的材料,从不同角度--或正反,或今昔,或中外,或褒贬,进行一分为二的辩证分析,为亮出论点张本。但分析不宜过多、过长,以避免就事论事,喧宾夺主。上述两步都属提出问题引论 部分,应略写。

3 点。在分析所引供料的基础上,水到渠成、瓜熟蒂落地亮出提炼出来的论点。承上启下,过渡到联系社会、生活、思想实际,选用论据对论点加以论证。论点力求鲜明、深刻,语句力求概括,凝练。

4 联。紧扣论点联系实际,运用典型论据,或举实例,或讲道理,通过最佳论证方法,或正反对比,或比喻证明喻证法 ,或层层递进,对论点展开论证。3 4 两步属分析问题本论 部分,是全文的主体,要详写。

5 结。对论证过程的内容加以提纲挈领式的归纳总结,得出结论。做到既符合供料的主旨;又紧扣从供料中提炼出来的论点。属解决问题结论 部分,可略写。

三 话题读后感的写作要点和写法。

读后感属议论文中发感型一类的作文,要求考生读了提供的材料后写出自己的感受或做出评价。

供料可以是一个涵义深刻的语段、一篇短文或一幅漫画;也可以是篇学习过的课文或某本书、某部影视剧 片中的故事梗概。其写作要点体现在简述供料、引出感点、借“感”发挥、展开论述、总结全文等五个环节上,必须环环相扣,节节互应。根据这五个环节,概括出“引、议、联,结”四步写作法:

1 引。就是简洁地引述供料的中心或令你最受感动、最受教育的事或人,从中引出感点,作为开头,统领总起 全文。述,有概要式、评述式、感想式、问题式四种基本方式。

以《愚公移山》的读后感为例:

①概要式引述:“年近90的老愚公苦于两座高山阻塞交通,出入不便,于是动员全家人‘毕力平险’,虽有千难万苦,又遭智叟嘲笑、劝阻,但他矢志不移,挖山不止,终于感动上帝,实现自己愿望。愚公移山之成功,关键在于他的毅力和恒心。”

②评述式引述:“如果一堆积土,移之或许不难,但太行。王屋二山却‘高万仞’;如果身强力壮,挖山挑土或许不苦,但北山愚公年已90;如果有现代化工具,炸石移山也许不难:但愚公却全凭手挖肩挑抬 ,‘叩土恳壤,畚箕运于渤海之尾’。年老力衰,工具简陋,人力又少,面对的却是两座‘高万仞’的大山。可愚公并未退却,凭着坚韧的毅力和恒心,挖山不止,终于获得成功。可见成功离不开毅力和恒心。”对供料边述边评。弓出感点。

③感想式引述:“读罢《愚公移山》,愚公的形象萦绕在我的脑海里。我仿佛看到白发苍苍的愚公带着才七八岁的孙子等人每天挖山挑土,寒冬酷暑、刮风下雨,从不停止的情景;耳际仿佛回响着愚公驳斥智叟的声音:‘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多么可贵的毅力和恒心啊有了这种脚踏实地的坚韧不拔的毅力和恒心,世界上有什么事不能干成干好呢?”对供料谈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④问题式引述:“每一个同学,谁不希望自己能取得好成绩,将来能有个理想的工作,为父母、为祖国争光呢?但不少同学常常一碰到困难或挫折就灰心丧气,对前途失去了信心和勇气,这是为什么呢?今天我重读了《愚公移山》,我明白了仅有美好的理想却没有坚韧的毅力和恒心是什么事也办不成的。从供料中提出发现的问题,再从问题中引出感点。

2 议。就是围绕“感点”分析供料的内涵,把“感点”移植内化 为论点,揭示论点与供料之间的内在联系,完成由读到感的第二道工序。有许多同学包括老师 把“感点”直接作为论点;在引出感点之后,就把供料丢在一边不作评议,直接联系实际展开论述,这是犯了“越位”的思路错误,有损论点的由来性和客观公正性。

例:紧接上述“概要式开头” “我们应该充分肯定,愚公移山成功靠的正是毅力和恒心。试问:面对两座大山,以年迈的身体、简陋的工具,去挖山运土,没有毅力能坚持下去吗?一锄头一锄头地挖,一畚箕一畚箕地挑,要移掉两座大山,没有恒心行吗?由此可见:任何人要想干成一件事,要想成就大业,都必须有愚公移山的毅力和恒心。”

经过这样一议之后,“感点”自然地内化为“论点”,论点与供料有人情合理的联系,在此基础上展开论述显得更加客观和全面。

3 联。就是联系社会实际对论点展开论述。这是读后感的主体部分,即借“料”发挥的具体体现部分。只有借“料”发挥,才能使“感”有新意和深意;才能使论点有说服力。

联系社会实际要注意:①必须紧扣论点;②同供料保持思路导向的一致;③“发挥”必须以论点和供料的导向为指针。

4 结。就是对全文的归纳与总结,做到紧扣供料和照应开头,强调和深化论点。

四 话题说明文的写作要点和写法。

话题作文同样可以写成说明文。这就要求学生在写作中要注意把握以下几个方面:

1 把握声明对象。例如前面的例题中,在作文要求中说:“或者你想把你美丽的学校介绍给大家”,就说明可以介绍学校,这就是说明对象。

2 找准对象特征。介绍学校的哪些方面呢?可以是学校合理的布局,也可以是学校独特的建筑;可以是美丽的花草树木,也可以是学校有特色的标志,在说明中要注意点面结合,详略得当:使特征突出。

3 综合使用说明方法。在写作中一定要注意说明方法的综合运用,使文章在科学准确的前提下,同样具有形象生动性,在对学校的准确介绍中也具有生动的可读性。

五 话题诗歌的写作要点和写法。

过去的话题作文都不准写诗歌,因为诗歌较难把握,且又不属于初中语文的写作要求。但随着近几年来语文教改的深入完善,昆明市中考从去年起取消了对诗歌写作的限制。但从去年的阅卷情况看,考生和老师很明显还没有适应这一新的变化,没有一篇诗歌的作文。为了适应这一新的形式变化,对考生,尤其是有诗歌才华的考生应注意哪些呢?

1 诗歌的形象性。诗歌是要有形象的,无论是古诗词还是现代诗歌,没有形象就不可能有好的诗歌。回忆我们学过的《沁园春·雪》《登楼》《给乌兰诺娃》《致黄浦江》等,都有鲜明的形象。

2 诗歌的情感性。诗歌的重要特征就是以情动人,非常讲究感情基调。如《周总理,你在哪里》《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等,情感不同,内容不同。有时诗歌内容相同,但感情基调却不同,同是送别,《送元二使安西》《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等中诗人表达出的情感各不一样。

3 诗歌的字数。这是写诗歌的同学最关心的问题,在考场上唯恐字数不够500字以上而被扣分。其实考生大可不必为此担心,在放开文体限制的同时,命题教师就考虑到诗歌的字数问题,所以在评卷中规定诗歌每行以20字计。

另外,由于不受文体的限制,也可以写成戏剧等形式。总而言之,话题作文就在于充分发掘每一个考生的实际语文能力,这的确是一种公平的作文考试形式。当然,如何考好这种形式的作文,对于今年的考生来说,仍需要下苦功积累训练,才能使自己在中考作文中超前一步。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1-05-29
“话题”,就是指谈话的中心;以所给的话题为中心,并围绕这个中心内容而进行选材写出的文章就是“话题”作文。这类作文题表面上一般不含有观点,内容上不予限制,形式上往往也是体裁不限。“话题”作文其实只是提供了一个话题,即规定了表达的中心内容,而不限制取材范围和表达方式的作文形式。以话题为内容的开放式命题与以往的命题作文相比较,它的好处是给考生写作的空间更大.发挥的余地更大。

话题作文是一种用一段导引材料启发思考,激发想象,用话题限定写作范围的作文题型。“话题”,就是指谈话的中心;以所给的话题为中心,并围绕这个中心内容而进行选材写出的文章就是“话题”作文。这类作文题表面上一般不含有观点,内容上不予限制,形式上往往也是体裁不限。“话题”作文其实只是提供了一个话题,即规定了表达的中心内容,而不限制取材范围和表达方式的作文形式。以话题为内容的开放式命题与以往的命题作文相比较,它的好处是给考生写作的空间更大,发挥的余地更大。
自1999年“假如记忆可以移植”、2000年“答案是丰富多彩的”这样的以“话题”形式为内容的高考作文出现以来,“话题”式作文就作为一种全新的考查模式,越来越受到学生、老师、家长和社会的关注。(《应用写作》(月刊)2001年第6期第52页)考生可以根据材料所提供的内容,或联系实际,或发挥想象,说自己想说的话,写自己想写的事;可以自主选择文体,或议论,或记叙,叙谈自己对事物的认识,表达自己真实的感情,使考生在写作上有了自由驰骋的空间。
一、把握文体 话题作文往往不限文体,允许考生自由发挥。但是,不限文体并不等于 不要文体。话题作文的“文体不限”其实是指不限于一种文体,让学生有选择文体的自由。 当你选定了一种文体时,还得按照这种文体的特点来谋篇布局进行写作。有的同学观察能力 强,生活积累丰富,不妨将生活中精彩的片断撷取出来写成一篇生动感人的记叙文;有的同 学想象丰富,擅长编写故事,不妨写写童话、寓言或科幻小说;有的同学逻辑思维能力强, 擅长推理,不妨写成一篇理据充分的议论文;有的同学感情细腻丰富,不妨写成一篇优美抒 情的散文,肯定会非常出色。 二、缩小范围 话题作文只提供写作的话题,而没有中心、材料、结构、文体、语言等 等的限制;给了考生一个比较开放的构思空间,使考生能最大限度地发挥想象力和创造 力。但是,如果不注意把握话题,缩小写作的口子,就会出现“下笔千言,离题万里”的毛 病。因此,不管所给的话题多么宽泛,我们都要善于缩小“包围圈”,要选择一个小小的切 入口,如一件事、一个人、一样物品、一种感受、一点看法等等,集中笔力加以突破,把你 所选择的话题角度写细写深写透,做到“以小见大”。 三、拟好题目 标题是文章的“眼睛”。俗话说:“题好文一半”。话题作文允许自己 拟题目,因此,我们要努力提高拟题水平,力争使自己拟的题目准确、凝炼、含蓄、新奇, 使阅卷老师“一见钟情”。 四、善于联想 话题作文是一种开放性的作文形式,要求考生放开手脚,尽情地驰骋在 想象的空间,善于多方位地展开联想,这样,才能生发出丰富多彩的思路来。比如话题 “风”,你可以联想到自然界的风:微风、大风、狂风、飓风、龙卷风等等;你还可以联想 到社会风气:拍马风、送礼风等等;你可以联想到一种像风一样的流行时尚:金庸热、韩寒 热等等;你甚至可以联想到假如你是风,假如你遇到风等等。 五、写出新意 话题作文既然是应试作文,总得给评卷老师一个好的感觉,得—个好的分 数。因此,写出特色、写出新意是十分重要的。我们在写作时,要善于“独辟蹊径”,也就 是要求我们在立意上要有独特的感悟,不人云亦云;选材上要有独到的眼光,不陈题旧话;构 思上要独具匠心,不四平八稳,波澜不惊语气上要有独到的魅力,不平铺直叙泛泛而谈。 拟题技巧 。 近几年,给材料自拟题作文,成为高、中考的一种重要的命题方式。可是有许多同学由于平 时缺乏锻炼,考场上拟不出也拟不好作文题目,因而就写不出成功的文章。 那么,怎样才能拟好考试作文题呢?除平时多读多练外,掌握一定自拟作文题目的技巧技 法,也是很重要的。现介绍五种简便易行的方法:借、仿、拼、抽、代。 “借”,就是从古今中外名文佳作或身边生活中借现成的题目,巧妙地运用到符合自己要求 的文章上来。如高尔基的《母亲》,鲁迅的《故乡》,他们前后都有人用。你“借”我也 “借”,越“借”越好,真可谓同题不同文,神韵别具。在考场思绪紧张时用此法最好。 “仿”,就是按别人用过的文题的格式,仿造一个符合自己所需要的作文题目。例如:《回 忆我的母亲》可仿写成《回忆我的初中生活》,《想和做》可仿写成《学与思》等。 “拼”,就是把相关的几个题目中的有效成分,拼凑起来产生一个新的作文题目。有的 “拼”意义,有的“拼”词语,有的“拼”用法。如1990年高考作文题有人拟为《花与 刺》,而又有人在此基础上“拼”上“联想”二宇,拟为《花与刺的联想》,可谓锦上添 花。 “抽”,就是从所给材料中,抽取关键的词语或短句作为作文题。如1990年高考作文中,就 有人从所给材料中抽取了“花”“刺”“姑娘”三个词语而拟成一个极有文采和吸引力的作 文题《花·刺·姑娘》。 “代”,就是在时间紧,拟不出满意的题目的情况下,可先拟一个代替,待全文写完后再确 定,或者在写作过程中因灵感触发而突然想出一个好题目。如“谈……”“记……”“介 绍……”等。 当然,以上五种方法在考场上往往不是单独使用,而常常是综合运用,那样会拟得更 快,拟得更好。
A、树,与人类相生相伴的树,各种各样的树;有形的树,无形的树。有人栽树,有人毁树。人们为树而礼赞,又为树而叹息。树,寄托着人类热切的希望;树,蕴涵着人类丰富的感悟。提起树,会有说不完的话题,会有自由飞翔的遐思…… 请以"树"为话题,自拟题目,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可记叙,可描写,可议论,可抒情;除诗歌外,文体不限。在上述例题中,"树"就是谈话的中心,谈话的内容,谈话的由头,只要考生所写作文与"树"有关,都算切题。 B、有一则寓言,在文学家、科学家、企业家和哲学家聚会时有人提出用一句话描述、赞美世界。 文学家赞叹说:这世界真是太美了! 科学家认真地说:这世界最珍贵的是探索。 企业家兴奋地说:这世界充满了商机。 哲学家没说话,沉思后在纸上画了个"?"和"!"。 请以上面的寓言或其中某个人的话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C、以"申奥"为话题,写一篇文章。以上二例也是话题作文
相关性
话题作文必须与话题相关,一般情况下,话题作文的要求只规定话题的范围,而不限定作文的主旨。
自由性
这是话题作文最大的特点。考生在题目、选材、文体、想象空间上有极大的自由性和自主性。 具体表现为以下几点: (1) 题目自由。所给话题可以不作题目,考生可以自拟题目。但所拟之题最好能体现文体的特点。 (2) 选材自由。只要是选择与话题相关的写,都有效。 (3) 文体自由。话题作文大都要求除了诗歌外,考生可自由选择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或戏剧等文体。 (4) 想象自由。话题作文在题目、选材、文体等所赋予考生广泛的自由度也使考生有了更广阔的想象空间。但要注意想象深度。总之,话题作文缩小了对考生的限制,提供了更多的选择余地和想象空间。考生可以在作文中最大限度发扬自己的长处,写出自己的个性,体现出自己的创造力。
形象性
“话题”式作文就是要让学生驰骋于形象思维的空间,表现中学生丰富的联想与想象能力。因为“话题”式作文更有利于形象思维的涌动,学生尽可以放开手脚,海阔天空,任意翱翔。他们可以充分展示自己的想象的空间,也可以任意展开联想的翅膀,“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应用写作》(月刊)2001年第6期)
审题
,把握好题目的关键所在于审清话题的限制,确定什么能写什么不能写.其次要审内涵,搞清话题的引申义.最后要审提示语,因为提示语是引出话题的材料.
编辑本段和命题作文的区别
①话题作文提供一个写作范围,所供题目仅仅起提示内容指向的作用。而命题作文一般提供的是写作内容的中心(当然命题本身是话题的除外) ②话题要求所写内容与之相关即可,而命题作文一般要求紧扣标题。 ③话题作文的写作范围一般来说远远大于某些命题作文。 ④话题作文作者可以自拟文题,而命题作文作者当然不能另命文题。
转变写作观念
话题作文比命题作文和命意作文带有更多的创造性,关键是对话题要有深刻的洞察力、敏锐的反映力、流畅的表达力。这就需要“深挖洞”“广积粮”。“深挖洞”即提高自己的思想认识水平,砥砺自己的思维品质。思想的获得需要用生命去体验,需要用阅读去滋养。“广积粮”即广泛地储备写作素材,培养深厚的文化底蕴。考察近年的高考满分作文,除了有独到的见解、独特的表达,就是有丰富的材料,阅卷的感觉真像品海味大餐、满汉全席。为此,在书山题海中蹒跚的高三学生要 多搞活动。如时事短评,引导学生关注现实,关注社会,把握时代的脉搏;搞“无理辩三分 (钟)”的活动,以锻炼学生的辩证分析能力;开办读书(文)长廊,让学生饱读诗书。高三复习要多给学生提供些思考的话题,如交友、奉献、宽容、机遇、磨难、风度、青春、自由、财富、竞争等,或师生共同搜寻话题,引导学生去捕捉触摸扫瞄探究,以提高认识,积累感受。
加强针对性训练和指导
①引导学生观察社会,关注时代,开启作文的源头活水。 现在仍有一些学生进入高三之后,“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教辅书”。其实,国事家事窗外事已经事事入题,物质文明、精神文明、人口、环保、资源、网络……都应纳入自己的视野,应该真实、真切、真挚地关注感受和体验生活,有了生活的源头活水,才能纵横捭阖,才能左右逢源,才能游刃有余,才能写出文质兼美的文章,才能在众多的考生中一花独秀,出类拔萃。况且,近年的高考鼓励创新,创新从何而来?创新从对生活的细心观察来,从对生活的认真思考来。 对此,章熊先生早就指出“作文的创新来源于观察分析能力和求新意识”。在书山题海中蹒跚的高三学生,仍需多一分激情,关注时代,多一分理智,感悟生活。 ②加强拟题方法的指导。 标题是文章的眼睛,是文章内容和读者情感心理之间的第一个接触点,是让人一见钟情的因子,也提供给读者窥视文章内容的独特视角。文不对题,眼睛无神,总是缺憾。为此在阅读复习中宜集中展示1—6册课文标题,让学生从 直观的展示中吸纳营养;作文训练中集中罗列作文选尤其是高考佳作的好标题,让学生自己领悟模仿;师生共同总结归纳各种文体的拟题方法,如:公式式、联想式、论点式、论题式、论辩式、关系式、比喻式、借代式、引用式、拟人式、仿用式、回环式、呼告式、故事式、应用文式、对联式等。 ③强化多角度立意。立意即确立写作意向,是表述自己的思想认识,是展示自己的情感意向。“意”是文章的灵魂,意胜则文胜。作文立意的四字诀为:准,切题不跑题;深,深刻不肤浅;稳,稳妥不走险;新,新颖不俗套。为此,要启动开放思维:多向思维、多角度思维、辐射思维、发散思维。引导学生多想,沿着话题的顺向逆向侧向作发散思考;围绕话题作类(是什么)、因(为什么)、果(会怎么样)、法(怎样才能)的揣摩;对于话题进行情理的联想。尽可能把应想到的角度都想到,以期寻求更多更新的角度,多中选稳,稳中选优,优中选深,深中选新。 ④加强对联想、想象能力的开掘。“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科学家的这句名言,对于作文更为适用。想象力丰富的考生面对话题“一而能多”,写起文章放得开 ,内容充实富于文采;想象力贫乏的考生,面对话题“一”就是一,写起文章文思枯竭、平 淡无奇。因此高三备考要加强学生联想想象力的开掘。例如围绕话题“路”想到“一条充满舐犊 之情的夜归路”“爱心滋润我的求学路”“充满温馨的家乡小路”“羞愧与希望交织 的复读之路”“榜上无名的脚下之路”,由“迷路”阐发“人生需要指引”的道理,由“ 人生岔路”想到“人生岔路关键的仅有几步”,由“路的变化”展示“时代的发展”,由“ 再就业之路”表达“放下架子调整心态,再就业并不难”的道理,由“掌声响起来的成功” 发表“汗水铺就”的感慨,由“平路泥泞路坎坷路”阐发“平路脚印浅,泥泞路脚印深”的 人 生感悟,由“一段上坡路”寄寓“走出人生的困境”,由“跌过脚的一段路”比喻“走出人 生挫折”,想到高速公路作高速的畅想……引导学生围绕话题事物作相同、相近、相关、类比、对比、因果等联想;围绕话题作思前想后的追想,作虚拟性的设想,作前因后果的推 想,如由鲜花推想到种子推想到果实,作一厢情愿的幻想等。
练平常也要练非常
①要努力做到思想内容深刻透彻。凡事往高处站一站,往深里想一想,带些哲理性和思辩性,行文力避第一思路。引导学生多思多想多疑,让学生的思维“发岔” ,将事物联系起来加以考察,由表及里(由外在深入其内在),由浅及深(从细微处发现深刻思想),由近及远(由眼前到久远),由点及面(从一点发散开),由实到虚(由现象到本质),由大到小(由一时到一世,由微观到宏观),由此及彼(由此物认识彼物)。将话题向纵深开掘,探索说理的内核。素材的选择要有一定的深度、广度和力度。用延宕思维多中选优,优中择深。古人戴师初曾说:“凡作文发意,第一番来者,陈言也,扫去不用;第二番来者,正语也,停止不用;第三番来者,精语也,方可用之。”这种避开第一思路的做法可资借鉴。 ②要追求生动形象有文采。生动形象有文采来自文化底蕴,来自知识,来自视野,来自善于联想,来自巧于借鉴,来自精选的材料,来自深刻的思考,来自句式的选择,来自修辞的运用。为此要引导学生多品味精短诗文,把学生置于新奇活泼美妙创新的语言环境之中,在精彩文、精彩段、精彩句的熏染及对其模仿借鉴学习中提高自己的语言功夫。如从《散文诗》《杂文报》《散文选刊》《青年博览》等中选精美篇章。对精彩诗文含其英咀其华,久而久之,口有余香,可治“假大空”,亦可增加文情辞采。引导学生将仿例造句练着用、用着练,引入文章写作。1999年一位考生在作文开头写道:“我羡慕李清照的婉约清丽,辛弃疾的豪放雄奇;我崇尚曹雪芹的博大精深,鲁迅的沉郁典雅;我喜欢赵树理的朴素自然,张一弓的淋漓尽致。”起笔几句很精彩很抓人,其实他就是仿用了现成的句子。我们曾听过一节关于“人生关怀”的话题作文课,老师要求学生用练过的仿句写开头,不少作文文采斐然。如:“关怀是飘扬在空中的小夜曲,使孤苦无依的人获得心灵的慰藉;关怀是照射在冬日里的暖阳,使饥寒交迫的人感到生活的温馨。”“失去关怀的人生就像失去控制的船只,摇摇晃晃没有依托;失去关怀的人生就像断了线的风筝,飘飘摇摇不知归宿;失去关怀的人生就像漫漫长夜,昏昏暗暗,没有光明。”“同踏一方土,共顶一片天,我们能够感受到关怀的暖意在心底流淌,关怀是一种心灵的抚慰,是一种友谊的闪烁;关怀又是春风流动的一丝花讯,炎炎夏日的一片绿荫。” ③要有“新”的意识。构思往“独”里想一想,力图吃“独食”,想象奇特又合情理,夸张、渲染、虚拟、联想到位而不过头,反弹琵琶要自圆其说;材料要保持一定的“鲜”度,见解也才能别具慧眼,才能给阅卷人以新知,才能让在文山题海中遨游的阅卷人兴奋起来;体式要注意嫁接、衍生、翻转、脱胎,显示“新”意。创新离不开借鉴 ,古人强调“善偷”,那是立意的学习,体式的借鉴,语句的移用和模仿,是化而用之,“偷”后要“移赃”——有犯有避,推陈出新,显现自己的个性与真情;而不是生吞活剥,更不是照抄照搬,“全盘西化”则全盘皆输——据悉各省对抄袭之作均重拳出击——判不及格甚至10分以下。不少投机取巧者,偷鸡不成反蚀一把米。
希望采纳,O(∩_∩)O谢谢
第2个回答  2011-06-09
1.了解材料的限制性即指令性和导向性 。限制性包括对写作内容、中心思想、人称、时空范围、表达方式等方面的限制。要根据提供的材料和写作要求去定向写作。

2.掌握话题作文的步骤:1 读懂材料的内容。2 从材料中提炼出中心思想。3 根据材料给定的内容和由材料中提炼出来的中心,联系生活实际展开由此及彼的联想,借“料”引申和发挥。或记人叙事记叙文 ,或因事因人议理议论文 ,或介绍说明说明文 。4 按照自定的文体安排文章结构,确定符合文体要求的表达方式。5 认真审读写作要求,按要求作文。

3.明确话题作文基本文体——记叙文、议论文、读后感兼有议论文和应用文两种文体特点 、说明文等的写作要点和要求。

4.了解话题的载体有文字,图画两大类。

下面我就举例来具体谈谈话题作文的写作:

例题当你手捧着烫金的毕业证书,想起了即将要离开美丽的校园、熟悉的教室、辛勤的园丁、朝夕相处的同学以及母校的一草一木……心中升起一股强烈的依恋之情。这时你肯定会有许多的感想;或者会有许多的回忆;或者你想把你美丽的学校介绍给大家。请你选取其中的一个话题进行写作,字数不少于500字,题目自拟,文体不限。文中校名、人名必须虚拟。
第3个回答  2011-05-28
1.了解材料的限制性即指令性和导向性 。限制性包括对写作内容、中心思想、人称、时空范围、表达方式等方面的限制。要根据提供的材料和写作要求去定向写作。

2.掌握话题作文的步骤:1 读懂材料的内容。2 从材料中提炼出中心思想。3 根据材料给定的内容和由材料中提炼出来的中心,联系生活实际展开由此及彼的联想,借“料”引申和发挥。或记人叙事记叙文 ,或因事因人议理议论文 ,或介绍说明说明文 。4 按照自定的文体安排文章结构,确定符合文体要求的表达方式。5 认真审读写作要求,按要求作文。

3.明确话题作文基本文体——记叙文、议论文、读后感兼有议论文和应用文两种文体特点 、说明文等的写作要点和要求。

4.了解话题的载体有文字,图画两大类。

参考资料:http://iask.sina.com.cn/b/5937572.html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4个回答  2011-05-28
1.了解材料的限制性即指令性和导向性 。限制性包括对写作内容、中心思想、人称、时空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