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进国企就是端铁饭碗吗?

如题所述

不认同!疫情的3年,就业市场环境相当不景气了,大学毕业生很难找到好的工作,即使找到工作了,也随时随地有失业风险。

这种情况下,公务员、事业编、国企、央企这类拥有编制和合同保护的岗位,就成为人人争抢的香饽饽,被称为铁饭碗。

从这两年各大铁饭碗的招聘名单来看,能成功上岸的不是名校本科生,就是重本研究生,学历要求非常高,连二本生都没机会进入,更别说大专生了。大专生非常珍惜能端起铁饭碗的机会,但铁饭碗可不是那么轻轻松松端起来的。

在跟一位大学同学小聚喝酒时他分享自己的工作经验,学校跟很多国企、央企都有校企合作,自己也参加了校招,很幸运最终应聘成功,进入了沈阳地铁工作,成为了国企的一名员工。

当时成功应聘上国企,周围人都是羡慕的目光,家里的亲戚朋友也纷纷夸赞,毕竟只是专科学历,能进国企让人感到意外,一时风光无限,自己也开始沾沾自喜起来。但工作了一年后,发现跟自己想得完全不一样,这份工作表面风光无限,其中的心酸只有自己知道。工作非常累:地铁工作两班倒,每天一站就是10多个小时,对于体力是极大的考验,遇上节假日的人流高峰期,更是忙不过来。

其次,是岗位中最低等的工人:因为学历的限制,在地铁中也是做着最基本的工作,在岗位上没有话语权,没有地位,更没有上升空间。

最后,到手工资太少了:大专生在地铁工作实习期工资只有千八百块钱,过了实习期工资也不高,去掉五险一金到手工资在2800块钱左右,这个数额会持续很长一段时间,据说10年不会有涨幅。

10年不涨工资,任何一个人都接受不了,上述大学生在地铁工作三年,果断选择辞职了。但工资低却是事实。

当同龄人在工厂都挣七八千块钱了,你还拿着3000多块钱的月薪,每个月自己的生活费都不够,还要跟父母要钱。

除了国企、地铁两个标签听上去高大上,再无好处了,随着年龄的增长,慢慢也开始不在乎这种虚名了,所以很多人选择辞职。

而且,大专生进入地铁工作,大多是劳务派遣,也就是合同工,虽然这类人群也有合同保护,但是随时随地有失业风险,只要犯错误就可能被解聘。

所以,大专进入地铁这种国企,确实只是表面光鲜亮丽,实则里面的心酸只有自己知道。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