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我们的华语电影和好莱坞还有那么大的差距呢?

如题所述

开篇我说两点,其一我们的电影工业化程度和西方尤其是好莱坞还是有不小的差距。《流浪地球》是个很好的开端。其二我们的审查制度,到底对创作者的自由有无限制,这个目前没有定论,留给大家讨论。2010到2020年十年,华语电影十佳送上。
让子弹飞 2010年
距离上一部神片《太阳照常升起》之后三年,姜文开启了他的民国三部曲。野性、想象力和浪漫主义,在这三部电影里随处可见。我倾向于把三部电影连在一起看待,它们代表了一个男人对于那个时代的自我代入。姜文的电影总是在刻意隐去某些东西,将说未说,欲说还休。给人留下巨大的解读空间。这就和他整天挂在嘴上的那句,人和人之间其实有很多的误读。他喜欢这种,甚至是享受来自于各类观众对他电影的误读。然后笑嘻嘻的躲在暗处看着大家,心里不由得泛起一句,怎么样,老子就是牛逼吧。如果是别人拍这样一部电影,大家可能全当爽片看了。但出自姜文之手,大家总觉得不那么简单。他一定是想通过这事说点什么。鹅城这个小地方的几方势力争夺,是不是也有点以小见大的意思呢。这三部曲是姜文在电影上全新的尝试,和他之前的三部有很大区别,是他在电影市场环境变化后,对于艺术和商业平衡的探索。《一步之遥》和《邪不压正》依然都是上乘水准的作品。也许在商业上没有《子弹》成功,但在个人的表达上,姜文又向前进了一大步。
钢的琴 2011年
2011年上映,2017年重映。导演张猛之前的《耳朵大有福》让人印象深刻。这次的《钢的琴》可以说是一次爆发,无论在题材角度的选择,以及对整部电影节奏的把控,完全趋于成熟。另外把这样一部基调悲凉的影片,用黑色幽默的方式处理。既能在商业上降低观影门槛,同时又是一种很高级的讽刺方式。很多人戏称这部电影还可以叫做《杀死那个东北人》。影片的剧情其实很简单,一位钢厂工人在下岗后,面对离家出走的妻子再度回来争夺女儿的抚养权展开。一无所有一事无成的男主,为了把女儿留住,联合厂里的其他工人,准备用钢厂的废旧材料,自己动手做一台钢琴供女儿练习。导演把东北旧工业基地那种破败感捕捉的十分到位,在让人窒息的环境里,底层人民为了自己的生活而产生各种荒诞想法,并付诸于实践。这样的反差让《钢的琴》从一开始就产生了明显的戏剧冲突。小人物在大环境中无力的挣扎是这部电影的底色。这和我们后面要说的《大佛普拉斯》有异曲同工之妙。好在导演给了它一个相对圆满的结局,影片停在了女儿用这台做出来的钢琴演奏的片段,让人在最后产生了一丝欣慰。真的是难得一见的国产现实主义力作。
万箭穿心 2012年
大家可能更熟悉的是导演在13年的作品《大明劫》,而《万箭穿心》这部可以说是迄今为止导演王竞在创作上的最高峰。我经常说,我们其实有很多现实主义的作品,因为商业上的失败而被埋没。这个时代大家更愿意把电影看作一种娱乐化的商品,而深刻反映现实的作品就更显得弥足珍贵。影片讲述了一个苦命女人半生的故事,把生活强加给她的一切,一点一点的剥离给观众看,既心碎又心疼。导演在叙事的过程中,保持了极大冷静与克制。并没有主观的判断谁是谁非。而是把生活中的命运和无力感,恰到好处的表现出来。客观的展示出女主在半生中遇到的各种问题,以及在她认知范围内的自我反抗。生活强加于每个人的劫数,一个也不会少。而你面对这些劫数的方式,其实就组成了你的一生。颜丙燕用她极其出彩的表演撑起了整部电影,完全融入了角色。让观众在共情上更上一个台阶。直到大家明白那句:“万箭穿心,习惯就好”的意思。
狗十三‎ 2013年
曹保平导演的《烈日灼心》和《李米的猜想》都是上乘佳作,尤其前者在15年赚足了口碑。但这个十佳里我仍然愿意给这部13年的作品《狗十三》,它一直被禁到18年才上映。影片的故事围绕着13岁的小女孩和她的爱犬爱因斯坦展开,再放大到女孩所生活的家庭环境。孩子的单纯与执拗,在面对成人世界时所产生的各种摩擦,成为了女孩成长过程中的伤痛。一个人长大成熟的标志是什么。导演把这个问题赤裸裸的揭示给众人。就像影片中的两场饭局,是导演给所有成年人的一记耳光。没有真诚,只有丑陋。拍的实在太过精彩。片尾,一直执着于寻找狗狗的女孩,却对于爱因斯坦视而不见。这样莫大的反讽最终成为女孩长大成熟的标志。这是一部青春片,但又不全是。影片以小见大,把孩子与父辈之间的关系,放大到整个成人世界的规则,那里有各种各样复杂的人际关系和肮脏的潜规则。远不如人和狗的关系那么简单。狗十三一语双关,如此深刻。
一代宗师 2013年
王家卫这十年间唯一的长篇作品,精致如油画般的质感。一以贯之的摄影风格。它很王家卫,但又与以往的王家卫有所不同。相比之前的作品,尤其是同类型的《东邪西毒》,《一代宗师》所表现出的节奏感和故事张力更胜一筹,更加贴近主流化的叙事模式。影片场景的搭建十分考究,服化道做到了高度统一与还原。片中的几场打戏,在剪接上快慢结合。运动转场使用快速灵动的剪切,凸显比武的激烈。特写处运用慢镜,拳拳到肉打击感十足。《一代宗师》并不是关于叶问个人的传记片,更像是对曾经辉煌而又逝去的武林平添的一份追忆。这些追忆包括了名利,意气以及情愫。人呐最怕的就是重温旧梦。若近若离的情感更符合东方人的审美哲学。武侠片的文脉不能断,它是最能代表东方文化和美学特征的表现形式,从徐克到王家卫,从《卧虎藏龙》到《刺客聂隐娘》。再到后面要说的徐浩峰。武侠片不仅仅是古装片,更重要的是对于“武侠”两个字的开掘,其中所包含的逻辑与智慧是我们独有的,它涵盖了我们的思维方式与行事风格。《流浪地球》我们固然要做,但武侠是我们安身立命之本,更要香火延续,生生不息。最后墨镜王《繁花》搞快点。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