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朝帝王徐州籍。是哪九个帝王?

如题所述

具体的帝王名单存在争议,按出生地有刘邦、孙权、李昪,按祖居地有刘备、曹丕、刘裕、萧道成、萧衍、钱镠、朱元璋、刘陟。

1、刘邦

刘邦(公元前256年12月28日—公元前195年6月1日),字季,沛郡丰邑中阳里(今江苏丰县中阳里街道)人。

中国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战略家和军事指挥家,汉朝开国皇帝,汉民族和汉文化的伟大开拓者之一,对汉族的发展以及中国的统一有突出贡献。

出身农家,豁达大度,不事生产。初仕秦朝,授沛县泗水亭长,释放刑徒,亡匿于芒砀山中。陈胜起义之后,集合三千子弟响应,攻占沛县,自称沛公,投奔名将项梁,任砀郡长,受封为武安侯,统领砀郡兵马。

率军进驻灞上,接受秦王子婴投降,灭亡秦朝。废除秦朝苛法,约法三章,收买人心。鸿门宴之后,受封为汉王,统治巴蜀及汉中一带。

楚汉战争前期,屡败屡战。能够知人善任,注意虚心纳谏,充分发挥部下的才能,积极整合反对项羽的力量,终于击杀西楚霸王项羽,赢得楚汉之争,统一天下。即位于定陶汜水之阳,后来定都长安,建立西汉。

陆续消灭韩信、彭越、英布、臧荼等异姓诸侯王,分封九个同姓诸侯王。建章立制,休养生息,励精图治。兵员归家,豁免徭役,重农抑商, 恢复社会经济,稳定统治秩序。

安抚人民生活,奠定了汉朝雍容大度的文化基础。对外和亲匈奴,开放边境关市,积极缓和汉匈关系。

公元前195年,讨伐英布叛乱时,伤重不起。制定“白马之盟”后,驾崩于长安,谥号高皇帝,庙号太祖,葬于长陵。

2、孙权

孙权(182年-252年5月21日),字仲谋。吴郡富春县(今浙江省杭州市富阳区)人。三国时代孙吴的建立者(229年-252年在位)。

孙权的父亲孙坚和兄长孙策,在东汉末年群雄割据中打下了江东基业。建安五年(200年),孙策遇刺身亡,孙权继之掌事,成为一方诸侯。

建安十三年(208年),与刘备建立孙刘联盟,并于赤壁之战中击败曹操,奠定三国鼎立的基础。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孙权派吕蒙成功袭取刘备的荆州,使领土面积大大增加。

黄武元年(222年),孙权被魏文帝曹丕册封为吴王,建立吴国。同年,在夷陵之战中大败刘备。黄龙元年(229年),在武昌正式称帝,国号吴,不久后迁都建业。

孙权称帝后,设置农官,实行屯田,设置郡县,并继续剿抚山越,促进了江南经济的发展。在此基础上,他又多次派人出海。黄龙二年(230年),孙权派卫温、诸葛直抵达夷州。

孙权晚年在继承人问题上反复无常,引致群下党争,朝局不稳。太元元年(252年)病逝,享年七十一岁,在位二十四年,谥号大皇帝,庙号太祖,葬于蒋陵。

3、李昪

李昪(889年1月7日-943年3月30日),字正伦,小字彭奴,徐州彭城(今江苏徐州)人,五代十国时期南唐的建立者。

李昪(昪音biàn)原姓李,父亲李荣在战乱中失踪,后随养父徐温改名徐知诰,是五代十国时期吴国大将徐温养子,曾任升州刺史、润州团练使,后掌握南吴朝政,累加至太师、大元帅,封齐王。

937年(天祚三年),李昪称帝,国号齐。939年(升元三年),又改国号为唐,史称南唐。他在位期间,勤于政事,变更旧法,又与吴越和解,保境安民,与民休息。

943年(升元七年),李昪因丹药中毒导致背上生疮,在升元殿去世,是为南唐先主,庙号烈祖,谥号光文肃武孝高皇帝,葬于永陵。

4、刘备

刘备(161年-223年6月10日),即汉昭烈帝(221年—223年在位),字玄德,东汉末年幽州涿郡涿县(今河北省涿州市)人,西汉中山靖王刘胜之后,三国时期蜀汉开国皇帝、政治家。史家多称其为先主。

刘备少年时拜卢植为师,而后参与镇压黄巾起义、讨伐董卓等活动,因为自身实力有限,刘备在诸侯混战过程中屡屡遭受失败,所以先后依附公孙瓒、陶谦、曹操、袁绍、刘表等多个诸侯。

但因其始终坚持以德服人的行为准则,受到了海内外名士的尊敬,至有陶谦、刘表等放弃让自己的儿子继承基业,而是选择将自己的领地徐州、荆州让给刘备统领。

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刘备于赤壁之战后,先后拿下荆州、益州,建立了蜀汉政权。而后因为关羽被东吴所害,刘备不听群臣劝阻,执意发动对吴国的战争,结果兵败夷陵,最终于章武三年(223年)病逝于白帝城,终年六十三岁,谥号昭烈皇帝,庙号烈祖葬惠陵。

5、曹丕

魏文帝曹丕(187年冬—226年6月29日),字子桓,豫州沛国谯县 (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三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曹魏开国皇帝(220年—226年在位)。魏武帝曹操次子,与正室卞夫人的嫡长子 。

曹丕自幼文武双全,博览经传,通晓诸子百家学说。建安二十二年(217年),曹丕击败了其弟曹植,被立为魏王世子。建安二十五年(220年),曹操逝世,曹丕继任丞相、魏王。

同年,受禅登基,以魏代汉,结束了汉朝四百多年的统治,建立了魏国。曹丕在位期间,采纳吏部尚书陈群的意见,于黄初元年 (220年)命其制定九品中正制,成为魏晋南北朝时期主要的选官制度。

而且平定了青州、徐州一带的割据势力,最终完成了北方的统一。对外平定边患,击退鲜卑,和匈奴、氐、羌等外夷修好,恢复在西域的建置。

黄初七年(226年),曹丕病逝于洛阳,时年四十岁。谥号文帝,庙号高祖(《资治通鉴》作世祖),葬于首阳陵。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九朝帝王徐州籍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曹丕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刘备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李昪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孙权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刘邦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2-05-31
徐州所出若干开国皇帝辨析

徐州人常常引以为豪地说:“徐州地灵人杰,如楚霸王项羽,汉高祖刘邦,皆系道地的徐州历史人物”。尤以接续又有魏文帝曹丕、宋武帝刘裕、南唐国君李昪等等,多个朝代的开国元勋相继称孤道寡,所以有人就说:“徐州是多产皇帝之家乡”,这也并不为过。但是,是否就是这些?抑或究有若干?海峡两岸坊间史籍,尚乏系统之介绍。笔者不惴浅陋,试就此人言言殊的问题辨析之。
“徐州”与“开国皇帝”之两个基本观念
(一) 本文所称之“徐州”
本文所称之“徐州”,其行政区域范围,因其历朝历代政治制度及行政区划之不同,其范围大小亦各异。如最早夏禹划分天下为九州(一兖州、二冀州、三青州、四徐州、五豫州、六荆州、七扬州、八雍州、九梁州。)徐州即其一。当时之岱南淮北皆属之。商制,仍分为九州(一冀州、二豫州、三徐州、四雍州、五荆州、六扬州、七幽州、八兖州、九营州)。虽有增减,徐州仍居其一。周制虽亦九州(一扬州、二荆州、三豫州、四青州、五兖州、六雍州、七幽州、八冀州、九并州。)但徐州则并青州,将今之旧徐州府及邳县、旧兖州府及安徽宿县、泗县等地,皆并入青州。及至汉朝,西汉设十四部(州),东汉设十三部(州),徐州仍皆居其一,(按西汉之徐州,察东海、琅邪、临淮三郡及楚、泗水、广陵三国。而东汉之徐州,治东海郡及彭城、下邳二国。)三国之魏徙治彭城,历代遂以其地称之“徐州”。元朝降改为武安州。明朝复置徐州,清朝且升之为“徐州府”,辖丰、沛、萧、砀、铜、邳、睢、宿八县。民初又废,(1945年)抗龘日胜利,翌年政府又将铜山县第一区之奎山乡等28个乡镇,改设为徐州市,属省辖市之性质,区域又小。1983年2月中龘共实行市管县制,徐州设市,管铜、丰、沛、睢四县及邳州、新沂二市。1993年4月中龘共国务院又批准徐州为“较大市”以迄于兹。
本文所称之“徐州”,既非夏商周历史久远之徐州,亦非民初迄今年代甚近之徐州。而系指两岸人民印象皆深,清代雍正十一年(1733年)徐州设府,辖(丰、沛、萧、砀、邳、睢、宿、铜)八县“徐州府”之“徐州”。此乃第一点必须先予说明者。
(二)本文所称之“开国皇帝”
本文所称之“开国皇帝”,悉为当时,凭本领打天下,改朝换代之开国皇帝。继位为帝朝代依旧者,如父传子传孙者,一概不算。以汉朝为例,西汉由公元前202年(己亥)汉刘邦登基,到公元7年(丁卯)孺子婴被羽所杀,计有12位皇帝;东汉由公元25年(乙酉)光武中兴帝刘秀即位,到公元220年(庚子)献帝刘协下台,亦有12位皇帝,二者合计24位皇帝。除西汉开国之汉刘邦及东汉中兴之刘秀帝外,其余一概不在本文之列。当然其他如追赠追封之皇帝等,更是不在话下。
两岸文献之归纳与分析
迄今两岸著文讨论徐州籍之开国皇帝者,仅仅三位而已。台湾之《江苏文献》载董鼎铭文称有9位(项羽、刘邦、曹操、孙权、刘裕、萧道成、萧衍、朱温、李昪);台湾之《徐州文献》、《今日中国》、《楚汉文化》杂志等载笔者的文章,一以贯之皆说8个半(项羽、刘邦、刘玄、刘秀、曹丕、刘裕、朱全忠、李昪,朱元璋为半个);徐州朱浩熙先说9位,后说11位(刘邦、刘秀、曹丕、刘备、刘裕、萧道成、萧衍、朱全忠、李昪、朱元璋、洪秀全)。三者完全一致认为系开国皇帝者计4位。三者之中有2人主张相同认系开国皇帝者,即算1位计,共有6位。三者仅有一人认为系开国皇帝者共有5位。3种情形合计共15位开国皇帝。分析三者所称15位开国皇帝,又可详细说明如下:
(一)三者主张相同者:即三者共同认为系徐州历代开国之皇帝者仅有:1.汉高祖刘邦;2.宋武帝刘裕,3.梁太祖朱温,4.南唐国君李昪等4位。
(二)三者有其二主张相同者:即三者有两位认为系徐州历代开国之皇帝者,计有:1.西楚霸王项羽(董、苗),2.汉光武帝刘秀(苗、朱),3.魏文帝曹丕(苗、朱),4.南齐高帝萧道成(董、朱),5.南梁武帝萧衍(董、朱),6.明太祖朱元璋(苗、朱)等6位。
(三)三者仅有其一者:即三者之中,只有一人认为系徐州历代开国皇帝者计有:1.更始皇帝刘玄(苗),2.魏武帝曹操(董),3.蜀昭烈帝刘备(朱),4.吴大帝孙权(董),5.太平天国天王洪秀全(朱)等5位。
就上述3种情形,笔者以执简驭繁,分作下列两种情形处理:
(一) 三者主张相同,而一致认为徐州历代开国之皇帝者计4位如上,即不再评述。
(二) 对于第二第三两种情形,计有11位,既不采多数决之决定,也不主张任何人有否决权,笔者依次分析详述, 供学者专家乡亲参考:
1. 西楚霸王项羽
西楚霸王姓项名籍、字羽。乃徐州宿迁梧桐巷人。生于公元前232年,卒于公元前202年。
史载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不满秦二世之暴政,在苏皖边区蕲县(今皖之宿县)揭竿而起。嗣陈胜到陈(河南淮阳县)自立为王,建国号张楚、吴广副之(见傅乐成著中国通史上册118页)。项羽则随其叔父项梁在吴中响应抗秦,翌年公元前208年陈胜在亳战死,项梁采范增建议,拥楚怀王孙心为楚王,仍号怀王,都盱眙。同年项梁又阵亡于定陶,项羽乃续将其军,与秦军遭遇九战皆胜。尤以钜鹿之大捷,消灭了秦军之主力后,项羽一方面迅将楚怀王由盱眙迁来彭城并定之为国都。一方面即乘胜率40万大军西进,经临潼宴刘邦后,进入咸阳。时是公元前206年12月。项羽杀二世之继帝子婴,焚阿房宫,屠咸阳,秦亡。项羽乘胜遂重划疆土分封其功臣刘邦等及秦之降将章邯等共计18个王。并将义帝楚怀王迁往湖南郴县,嗣又杀之江中,自己乃返彭城,自立为西楚霸王,仍都彭城。领有梁楚等九郡。辖今湖北、湖南、安徽、山东、陕西、河南、河北、江苏等地。威胜一时。惜有刘邦与之争霸,被困垓下,突围失败,自刎乌江,楚亡。时是公元前202年。至今国人对其勋业,犹有“霸业五载,雄风千秋”之美颂。
根据上述史实,董、苗皆认定楚霸王项羽,为徐州籍亡秦建楚改朝换代之开国皇帝。但朱则以项羽亡秦并派人杀了其义帝楚怀王后并自立为西楚霸王,但并未称孤道寡,而不愿承认为楚之开国皇帝。此后楚汉相争,刘邦击败项羽,即位为汉高祖,并将国号由楚改汉。因之秦汉之间,历史没留空白,事实上,有楚之存在。尤以当时之楚国:一有土地——除其直辖之梁楚九郡外其余土地均按功行赏分封18个王,合为楚之疆域。二有人民——当时全楚人民根据各家史载,平均亦有七八千万人口。三有主龘权——项羽建楚自立为西楚霸王,确属楚之最高统治者,曾分封其功臣及降将等18个王。汉之开国元勋刘邦,当时即受其封为汉中王。后人虽说刘邦当时受封并不满意,但他当时慑于国王之威权而敬谨接受其封号为汉中王之事实。此外有国号为楚,有国都为彭城,历史上有其统治之期间等等,就事实而言,就政治学上国家构成之要素言,吾人岂能因为他自称“西楚霸王”而不称“皇”、不称“帝”,就不承认“楚”之存在,不承认“楚霸王”是楚之开国皇帝?那是说不过去的!
另有学者也有以西楚霸王直接统治之土地仅及梁楚九郡,而不承认“为国”“为帝”之说。果如此,岂不更笑话了吗?试问楚项羽进入咸阳杀了子婴,亡秦后,遂即重新划分疆土分封其18个王外,并自立为西楚霸王,直接统治梁楚九郡,这与当今一般民龘主国家之设省设州,并设置直辖区之意义岂不相同吗?怎能只见其直辖之梁楚九郡,而不见其分封18个王之广大疆土,而不承认楚之“为国”,项羽之“为帝”呢?事实胜于雄辩,学理愈辩愈明,未知学者专家以为如何?
2. 东汉光武中兴皇帝刘秀
东汉光武中兴皇帝,姓刘,名秀。徐州沛郡人。公元前6年生,公元57年卒。
朱以秀乃汉高祖刘邦之九世孙,刘演之弟,奉更始帝之命经营河北。得谋士邓禹之策划,延揽各路英雄,获得民众支持,收复甚多州郡。趁势摆脱了刘玄,自立为帝。初都于鄗(河北高邑),后迁洛阳,改元建武,是为东汉光武中兴皇帝,时是公元25年。董文并未提及中兴皇帝。但刘秀帝领导中兴,史籍记载甚多,去年11月,笔者返徐州专访徐州八县开国皇帝故里,在丰县承该县县委副书记史亚林及对台办孙主任艳玲等之协助与引导,至中阳里金刘寨参拜刘邦皇林之后,还特别到皇林西北隅刘秀庙故址凭吊一番。因之,笔者以为刘秀为我国徐州开国皇帝之一,当无争议。未悉学者专家意下如何?
3. 魏文帝曹丕
魏文帝姓曹,名丕,字子桓。徐州沛郡人。生于公元187年,公元226年卒。
丕为曹操之长子,性好文学,博闻强记。公元196年汉献帝自长安跑回洛阳,曹操奉帝之召勤王为相,嗣病逝,丕乃继父为相,遂即篡位称帝,改国号为魏,仍都洛阳,是为三国时期之魏文帝。苗朱二位均同意丕为三国时魏之开国皇帝,但董文未曾提及,未悉学者专家意下如何?
4. 南齐高帝萧道成
南齐高帝姓萧,名道成,字绍伯,别号鬦将。董朱皆称南齐高帝为汉萧何之廿四代孙。但查史书高帝又东海郡之兰陵人,乘南朝宋武帝酒醉而弑之,遂篡位称帝,改国号为齐,是为南齐高帝。
萧道成弑南宋武帝篡位,改国号为齐,就齐而言,萧乃当然之开国皇帝,唯就东海郡兰陵而言,在汉虽曾设县,但非清朝徐州设府所辖之县份,是故齐高帝萧道成究应否为我徐州之开国皇帝?尚祈方家指正。
5. 梁武帝萧衍
梁武帝姓萧,名衍,字叔达。董朱亦皆称为汉萧何之后裔,史籍更称之为南兰陵(今之武进)人。初仕齐为雍州刺史,都督军事,镇襄阳。为其兄遭嬖臣谗构处死,乃起兵围建康(京城)杀齐王遂篡位称帝,改国号为梁。就梁言,改朝换代当然乃一开国皇帝。唯就其籍贯而言,南兰陵恐更非我徐州八县之范围,是否可为我徐州之开国皇帝,愿遵学者专家之决定。
6. 明太祖朱元璋
明太祖姓朱,名元璋,孺名重八,字国瑞。徐州沛郡丰邑人,一说是安徽濠县(今凤阳)人。生于公元1328年,卒于公元1398年。
元璋幼年家贫,17岁曾入皇觉寺为僧。后乃出走,父卒无以为葬,乡里为其募棺葬后,反为其咀骂多事。乡人逐之乃投入郭子兴麾下,时年25岁。郭奇其像貌,收为亲兵,配以义女(马氏),很为得宠。朱亦勇敢善战,立功甚丰。1355年郭子兴卒,众将乃于1361年拥为吴国公,1364年旋称吴王,嗣接连与陈友谅、张士诚、方国珍作战皆胜,声威大振,乃乘胜追讨元兵,1368年北克燕京(北京),元亡。朱乃班师返应天(南京),即帝位,建都城,改国号为明,建元洪武,是为明太祖。
朱元璋一生丰功伟业,改朝换代,当然系我国一位伟大的开国皇帝,此乃勿庸置疑,但是,是否属于徐州籍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至于他究系徐州之一个开国皇帝抑或半个?上一问题解决,则自然就迎刃而解了。
现在首先请探讨一下,朱元璋究竟系何处之人?根据明史太祖记所说:朱元璋先世家沛,后迁句容,再迁泗州,乃至其父朱五四始迁皖省凤阳。徐州朱浩熙著《古今徐州》,亦称太祖先世家沛。亦有人说明太祖乃沛郡丰邑人,丰邑今已设县,但以前属于沛郡,称沛郡人自有其道理。但商务印书馆出版臧励和编《中国人名大辞典》则称朱元璋为皖濠州(今凤阳)人。吴晗著朱元璋大传亦称明太祖生于濠州。霍必烈著朱元璋传称朱元璋生于盱眙。但不论朱系生于濠州抑或盱眙,都不足以论定朱就是濠州或盱眙籍贯之人。盖我国户籍法系采属人主义,非属地主义,应依其父之籍贯为籍贯才是。复以笔者研究根据商务印书馆《辞源》第859页泗水条释称:“泗水乃郡名,秦置。汉则改为沛郡。前徐州、濠州(凤阳)、宿州、泗州、淮安、邳州皆其境。”又盱眙条称:“清属安徽泗州。泗州曾属沛郡,故曰盱眙即属沛郡也。”因之推称明太祖为沛人,似否也有其道理?!
尤以至今,安徽省凤阳龙兴寺(即前之皇觉寺),在朱元璋之画像两侧,仍有着非常耀眼的这么一幅对联:
生于沛,学于泗,长于濠。凤郡昔钟天子气。
始于僧,继为王,终为帝。龙兴今仰圣人容。
这座寺庙,即朱元璋17岁入庙为僧入皇觉寺。后人为纪念本庙小僧朱元璋已当上了明朝开国之大皇帝,而改称为龙兴寺。复以这座寺庙为表彰朱元璋之传奇人生,特撰此联,挂像两侧,纵非法典,洵可信赖。未悉学者专家以为然否?
前边我们曾提到朱元璋,推翻元朝建立大明,并即位为明太祖,当然系我国一位赫赫的开国皇帝。如今系徐州沛人,当然也就是徐州历代所出之一位开国皇帝。然而朱到凤阳一帆风顺,当上皇帝后,有人为之立传,朱则因其耻于做乞做僧之前段而自称皖人,徐州人乃以其数典忘祖,即称为徐州之半个开国皇帝。
7. 更始皇帝刘玄
更始皇帝姓刘,名玄,字圣公,光武皇帝刘秀之族兄,徐州沛人。其出生年月不详,卒于公元25年。
汉武帝以来,外戚窃权,元帝成帝之时益甚。成帝在位26年(公元前32年至公元前7年),政事全由王太后之兄弟侄辈们所掌握,最后大权落入王太后侄王莽之手。哀帝立,王莽曾罢职。哀帝崩,王莽再行执政,并迎9岁之平帝即位,平帝死,王莽立年仅两岁之孺子刘婴为帝。嗣即篡位称帝,国号由汉改新,史称新莽。
王莽晚年天灾人祸四起,北方之赤眉兵与南方之绿林兵,极为不满。汉室军民更是恨之入骨,南阳之刘演刘秀兄弟乘势首先发难于春陵(湖北枣阳),绿林兵立即响应,嗣并共推绿林兵之更始大将军刘玄为领袖抗新。公元23年赤眉兵攻入长安,莽降被杀,刘玄乃在淯阳(今河南新野县北,靠近湖北)即位称帝,并改元更始定都长安,是为灭莽复汉之更始皇帝。
王莽篡汉建国为新,历15年,再为更始皇帝刘玄所推翻,并又恢复称汉,后虽时间甚短(公元23年至公元25年),总是具有改朝换代之史实,因之,拟认定为徐州之一个开国皇帝,但董朱二文并未提及。是否如此?端赖方家指正。
8. 魏武帝曹操,曹孟德:
魏武帝姓曹,名操,字孟德,小名阿瞒。沛国谯人。生于公元155年,卒于公元220年。
董文以根据卢弼集解谓:“献帝建安十八年五月,魏建国,特立谯郡,以比丰沛耳。”笔者以此与开国皇帝何干?次查曹操于公元192年(献帝初平三年)拥有兖州(山东省西部),雄霸一方。东汉董卓乱后,曹与孙权、刘备形成鼎立三角之局势。公元196年汉献帝自长安跑回洛阳,曹操奉召勤王,掌军政大权,治国绩效亦著,不意曹操忽然病逝。其子曹丕乃继父执政为相,封为魏王,公元220年也即建安廿五年,丕乃篡位称帝,改国号为魏,都咸阳,是为三国时开国之魏文帝。于是乃追封其父曹操为魏武帝。因之,笔者认为是诚不可错为徐州籍开国皇帝。是否如此?请方家指正。
9. 蜀昭烈帝刘备
蜀昭烈帝姓刘,名备,字玄德,生于公元160年,卒于公元223年。吾人先行研究刘备是否开国皇帝?三国志蜀志载:玄德少有大志,接交关羽、张飞等,图谋天下,曹丕篡汉称魏文帝之后备亦在成都称帝是为蜀帝。后为吴将陆逊所败,亡于白帝城,谥昭烈皇帝。基于是,认刘备为三国时蜀汉之开国皇帝,似无不可。
惟刘备是否徐州籍?朱文未指明昭烈帝系徐州八县何处之人,但称系“汉景帝之子中山靖王之后,孝景皇帝孝文之中子也。孝文皇帝者,高祖(刘邦)之中子也”。意指沛县,谅系无什么错误。惟考诸其他史籍,多认其为河北涿县人。如三国志蜀志先主备传。臧励和等编《中国人名大辞典》第1324页。王云五等编商务印书馆印行《辞源》第885页涿县条等是。
刘备是中山靖王之后,没错!但中山靖王有120个儿子,这个血缘关系传至东汉末期,已逾300多年,刘备皇叔血统早已稀释得低于一千两百分之一。皇室血统早已无什份量。况且刘备远离徐沛太久,岂能还算徐州籍之人?是以三国志称“刘备乃河北涿县人,汉景帝子中山靖王胜之后”,已是非常明白了!未稔方家意下如何?
10. 吴大帝孙权
吴大帝姓孙,名权,字仲谋,生于公元182年。董文称“孙权系其父孙坚于汉灵帝元和五年(公元182年)任下邳丞时生权。”复以江表传亦称:“坚为下邳丞时生权”。因之,即认是吴大帝孙权为徐州下邳之人。但史册则多称系吴郡富春人。
孙权乃孙坚之子,孙坚吴郡富春人氏,任上邳丞。孙策乃一将相之才,出猎为怨家所射杀。孙权承其后,据有江东,破曹操于赤壁。西和蜀汉,北挡强魏,遂三分天下,称帝建业。国号为吴。是为三国时东吴之开国皇帝,无疑。
但孙权籍贯是否为徐州下邳,仍在未定之天。当然孙权生于徐州下邳,依属地主义之户籍法规定,当然就是徐州下邳之籍贯。所可惜者,乃我国户籍法,均系采属人主义者。其父为富春之人,其子当然为富春之人,如吾徐州之人,1949年来台之后,所生子女亦仍系徐州之籍贯。因之,孙权虽系徐州下邳所生之人,仍不算徐州下邳之籍贯。虽系三国东吴之开国大帝,仍不属徐州籍贯之开国皇帝。吾人可否从宽不依户籍法之规定?尚请法家指正。
11. 太平天国天王洪秀全
太平天国天王姓洪,名秀全,小名火秀。朱文以汉魏之前,洪氏居住彭城下邳,即认为洪为徐州籍贯之人。而史册多认其为广东花县人。洪生于公元1814年,卒于公元1864年。
洪秀全广东花县(今花都)人,幼读村学,18岁受聘本村塾师,目睹鸦片战争之后,外侮日甚,清廷腐败,迄无善政,朝无起色。遂萌推翻满清政府之壮志。
秀全信奉耶稣教,以耶稣之弟自居。1849年秘谋起义,与杨秀清、冯云山、萧朝贵、韦昌辉、石达开结为异姓兄弟,成为其领导革龘命之核心。1851年1月(道光三十年)时机成熟,乃在广西省桂平县金田村起义,揭太平天国大旗北上与清对抗。1853年太平军攻入南京,改称天京,并定之为国都,惜以未能一鼓作气而停止北上,且1856年发生严重内讧,1864年6月天王一病呜呼,7月天京沦陷,太平天国遂亡。
至于天王算不算徐州籍贯问题,史册多不予承认。如李云汉之中国近代史,黄大受之中国通史,郭廷以之中国近代史纲以及中国人名大辞典,商务印书馆辞源等,一致认为系广东省花县之人。朱根据日本小岛晋治教授归还中国之洪氏族谱,以洪氏住过徐州下邳,即认定天王为徐州下邳籍贯一点,恕笔者手头资料不多,迄仍不敢贸然苟同。未悉学者专家以及徐州乡亲以为然否?
结论
研究“徐州历代所出之开国皇帝”,至少一些历史学家及徐州八县乡亲,确实是焚膏继晷不遗余力。他们一致认为徐州早在4000多年前,唐尧大帝即因篯铿(彭祖)所呈美味鸡汤,龙心大悦而封邑于彭城(徐州)。彭城(徐州)即因之名传千里。至夏商周三代,禹分天下为九州,徐州即其一。商时仍分天下为九州,徐州仍然居其一,周时虽因故将之并入青州,但到秦末楚汉之时,因有亡秦必楚之西楚霸王项羽及我国第一位平民革龘命建国的汉高祖刘邦,二者皆祖籍徐州,基业皆奠之于徐州,尤以所谓人杰地灵,从此陆续又出了中兴皇帝刘秀,魏文帝曹丕,宋武帝刘裕,明太祖朱元璋等等,历史学者地舆大师,多又一致认定徐州由人杰而地灵,到地灵而人杰,延续了4000多年历史,楚汉文化光芒四射,产出了无数的英雄人物,国人同感与有荣焉!
有人亦说:“徐州是古来战场,英雄故乡。”秦汉迄今,发生在徐州地区之著名战争,已不下200余次。英雄固然无数,但胜者为王改朝换代徐州籍开国之皇帝,历史必有记载,诚应向国人交代清楚。除两岸文献,迄今有专文介绍者,“董九”、“苗八个半”、“朱十一”,亟待有个统一的说法外,前节笔者也曾提及如去年终,台湾逢甲大学退休睢宁籍胡康山先生还说:“徐州出了9个半开国皇帝”,但9个都是谁和谁?半个又是何许人也?均未备载。又如台湾丰县同乡会亦说:“徐州曾出了7个半开国皇帝,朱温就是那半个”。但是那7个?亦未备载。至于半个就是朱温一点,当时,笔者曾非常有兴趣地请教丰县与会之两岸人士:“道理何在?”两岸丰县同乡结果皆说:“下去查查再说吧”,虽然这都不是专文介绍,但确实散见有关文章,因之,特补充详予说明,祈并请方家讨论与指正。
(作者系中国楚汉文化研究会理事长,本文为其同主题论文的节选)文.苗永序
第2个回答  推荐于2017-11-24
九朝帝王徐州籍:项羽定都彭城、刘邦丰生沛长,孙权生于徐州下邳,南朝宋武帝彭城人,南唐烈祖徐州人,南朝齐高帝萧道成祖籍徐州兰陵,南朝梁武帝萧衍祖籍徐州兰陵,后梁太祖原徐州砀山人,明太祖朱元璋世家徐州沛县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3个回答  2020-08-30
九朝帝王徐州籍:楚霸王项羽原徐州下相人(定都徐州彭城)、汉高祖刘邦徐州沛丰邑人、东吴大帝孙权出生于徐州下邳人、南朝宋武帝刘裕徐州彭城人、南朝齐高帝萧道成祖籍徐州兰陵人、南朝梁武帝萧衍祖籍徐州兰陵人、后梁太祖朱全忠原徐州砀山人、南唐列祖李昪徐州彭城人、明太祖朱元璋世家徐州沛县等。尚不包括汉朝开国皇帝刘邦的后世子孙东汉开国皇帝刘秀、蜀汉开国皇帝刘备、太平天国天王洪秀全等。
第4个回答  2011-05-27
刘邦自不必细说,南朝宋武帝刘裕,南唐烈祖李,南沛县歌风台朝齐高帝萧道成,梁武帝萧衍,后梁太祖朱全忠,萧何、曹参、樊哙等都是徐州籍。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