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为何无法接纳自己?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6-20
对自己的应该思维是对自我的“暴政”,让我们在压迫中找不到自己。

一个男生去咨询一位心理咨询师:“我常常为了达成一个很重要的目标,不得不做一些自己并不愿意做的事情,比如准备一场很重要的考试。可是我的身体好像不听使唤,经常拖延。怎样才能让自己有持续的动力做事呢?”

心理咨询师摇头回答:“我可不能帮你出这个主意。你这样问我,就好像你的身体里有两个自我,一个是压迫的自我,一个是无奈的自我,前者在逼后者做他不喜欢的事情。无奈的自我没有发言权,只能偶尔通过拖延表达一下不满和反抗。现在你想让我帮压迫的自我彻底闭嘴,我可不能这么做,我通常是站在弱者这一边的。“

几乎所有的自我的烦恼背后,都有一个”应该自我“存在。这个男生背后的应该自我是什么呢?是我应该全力以赴、心无旁骛——哪怕这不是我愿意做的事情。没有什么是应该的,关于自己应该是怎么样的设想,本身就是偏见。

有人就会问:”难道我就不应该对自己的人生提出更高标准的要求吗?“我们当然要追求更好的自己,但必须搞清楚”更好“的标准来自哪里——是来自我们的内心,还是来自外在的设定?

有些人在人生某一刻忽然醒悟了,觉得自己应该努力,所以每天只睡6个小时,周六,周日都不休息,女努力学习。每次学习的时候他都很开心,可是一旦效率变低,他就觉得沮丧,觉得自己在浪费生命。怎么理解这种心态呢?

我觉得这个心态存在着一种自我强迫,这种自我强迫,就来自“我应该努力”的应该思维。我们先想一下,身边那些真正努力的人是怎样做的。他们心里往往有一个想实现的目标,但他们并不那么关心自己努力不努力这件事。他们会把所有注意力放在做事上,真想把事情做成。这时候,努力是一种自主自发的状态,是创造活动产生的副产品。

可是当一个人没有这样的目标,却觉得自己“应该努力”,会怎么样呢?他会想,虽然我不知道自己要做什么,可是成功的人都很努力。于是,他开始遵循内心的应该规则行事,读书、听讲座、学习。他并不知道目标在哪里,只是想要努力这种状态本身,因为应该自我的规则是——努力总是对的。

“我应该如此”的思维,本质上用“社会规则”,“他人的期待”或者“文化习俗”代替我们自发的行动。所以,关于自我的应该思维,完整的句式是: 既然别人觉得应该这样,那我就应该这样,既然别人期待我这样,那我就应该这样。

也许你会有点困惑,前文故事里的主人公,想努力、想改变自己看起来都是自主自愿的,没有人逼迫他们,这难道不是自发的行动吗?其实不是,这只是模仿。

那个想努力的年轻人告诉我,后来,他感到自己懈怠了,为了鼓舞自己,买了很多书,但很少去翻;办了健身卡,但从来不去锻炼;做过很多计划,但从来没有认真执行。这时的他更像在表演一场叫做“努力”的行为艺术。他并不真的想要继续努力,只是希望通过摆出努力的姿势,来满足心里“应该要努力”的想法。

一旦某个行为不是出自自发的,而是产生自某个“我应该如此”的观点,他就可能变成一种强迫性质的自我要求,就会逐渐偏离事情本身。努力会变成对努力的模仿,爱情会变成对爱情的模仿,感动也会变沉感动的模仿。

这种模仿并不是简单的“我知道自己的想法不是这样,就把自己隐藏起来,表现出别人期待的想法”的那种模仿。甚至在我们形成自己的想法之前,这种影响就已经产生了。也就是说,“自我”甚至来不及形成,就已经被外在的应该规则给替代了。自我成了应该规则的工具,而我们还以为自己是这么想、这么感受的。

可是,当你不认同某种规则,但迫于某些看不见的压力时,你的内心会产生一种分裂。这种分裂不是让你觉得自己被压抑了,而是让你看不清自己,不知道自己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自己想要的究竟是什么。这是很多人在不停寻找自己的原因。

应该思维不仅会阻碍我们形成和表达真实情感,让我们的行为偏离事情本身,变成一种模仿;他还会影响我们的思维,造成思维上的非黑即白。

心理学家卡伦·霍妮有一个理论,她认为,人会陷入应该思维,是因为人们不断在外在世界中寻找被别人喜欢的“自我”标签,妄图创造一个理想的自我。

这些理想不是来自真实的自我经验,只是由很多“我应该努力”的规则堆起来的。为了保护这个幻想中理想自我,人们会变得非常死板,会排斥内心跟应该自我不同的情绪感受和体验。这样一来,人们就被这些应该规则支配了,成了他们的提线木偶。

想要跳出应该思维,我们要能够意识到外力的规则时如何影响我们的,并作出自己的选择。自己的感觉虽然模糊,但它是真实的。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