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中的味道】大学的味道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7-08
“突然好想吃炸鸡架!”

晚上闲的无聊,刷了刷大学同学群,突然看到有人留了这么一句。

她说的是我们大学门口的小摊子买的炸鸡架。我上大学是差不多二十年前的事了,对于我们这些从毕业后就天南地北再未见过的人来说,那段生活的样子早已模糊不清,就连同学的名字也不记得几个了。现在我们能共同聊起来的话题几乎都和吃的有关,炸鸡架就是其中之一。

我大学是在一个三线小城读的,理工科的专业里阳盛阴衰,全班将近五十个人只有8个女生,刚好都在一个宿舍里。和现在大学宿舍动辄复杂的人际关系不同,我们那个宿舍出奇的和睦,8个女孩子从没闹过别扭,并且几乎干什么都愿意绑在一起,一起上课、一起自习、一起逛街、一起吃饭……还有一起看电影。

我们学校在市郊一座小山的半山腰上,身后的山里是满山浓密的栗子树林,一到秋天栗子花开的时候,整个校园里都飘满了栗子花的味道。也直到这时候你才会知道,原来一整山栗子开花的味道真是……臭臭的难闻死了!学校大门前是一条山上下来的泄洪渠,像条河一样宽,穿过渠上的石桥是一条下山的马路,顺着马路往山下走上十几分钟就是另外一所大学,我们两个大学共用一个电影院。

每到周五的傍晚,我们宿舍8个女孩就一起就会游游逛逛的穿过石桥,背着透过山顶射下来满天夕阳,跟在排成排摇摇摆摆走在路上的鸭子后面,一路笑闹着去那所电影院看电影。电影院门前有一个小铁皮房子,墙上挂着块牌子:炸鸡架 炸串,这里卖的就是我们看电影的固定配餐,炸鸡架。

鸡架是提前入味煮好的,两块五一个。摊主是位干净利落的老板娘,她用一只大夹子夹起鸡架,放到一旁的滚开的油锅里,伴着一股浓郁的香气,只要短短的几分钟,鸡架就会变成诱人红亮的颜色。老板娘把炸好的鸡架夹出来放到一旁的托盘上,拿起把刷子,开始给鸡架里里外外细细的刷上一层酱料——那酱料据说是老板娘的独门配方,看起来红彤彤的,却并不辣,有一种复合的香味,刷到炸过的鸡架上格外的增香解腻——最后,再撒上一层孜然,装袋,就好了。鸡架很大,8个女生买四只就够了。

学校的电影院并不禁止吃东西,所以买好的鸡架就可以直接被拎进去了。入场时灯常常都已经暗下来了,一群人摸黑坐在一排里,忍不住会互相问:“都来了吗?没落下的吧……”却数来数去数不清,这时候大姐就会果断的发令:“别吵了,报数!”于是一群傻姑娘就在黑乎乎的电影院里按宿舍排名报数:“一、二、三……”。等把人数齐了,大家就一起坐下,开吃。

用手直接拽下一块放进嘴里:一入口,先是炸的焦香的表皮,略略有一点酥脆,外层刷的酱被烫的也有些焦焦的,香气却被激发的更加浓厚,带着一点点辣和咸、伴着热腾腾的油香瞬间充满整个口腔;咬下去里层的肉还很厚实,是嫩嫩的,原本入的底味很清鲜,使肉香味格外突出;继续咬就到了骨头,却已经酥烂了,直接可以嚼碎,骨香浓郁。这一口下去满口香,口感扎实丰富,对于吃了一周寡淡食堂菜的胃来说满足感十足,迫不及待想要接着下一口。等到全都吃完了,满嘴留香,还要忍不住把十个手指挨个啃一遍,砸砸舌头,意犹未尽。那些年很多电影,诸如《黑客帝国》、《国家安全》、《泰塔尼克号》……全都是这么就着鸡架看的。等到散场,8个人再一起顶着漫天星光,走在静谧的山间大道上,一路说说笑笑的回宿舍,手上还留有鸡架香。

到了周六,整个宿舍还有个集体活动,集体……去洗澡。(lll¬ω¬)

因为校内的公共浴室人多、设施也不太好,所以我们宿舍的女生都是到周六集体去附近镇上的公共浴室洗澡,从学校周围的居民区胡同里穿行上二十分钟就到了。女孩子们洗澡很费时间,早上九点多钟出发,等到洗完往回走时一般都是午饭时间了,所以胡同里那些小馆子就成了我们的首选,其中点击率最高的是卖豆腐汤和吊炉饼的小店。小店很小,连个招牌都没有,藏在胡同里,在我们往返的必经路上。店里只有三张小方桌,屋子里也暗暗的,只有老板夫妇俩个经营,店里只卖两样东西:豆腐汤和吊炉饼。

菜单简单,食物也是简单到极致。豆腐汤就只有豆腐和汤,豆腐是北豆腐,汤是不知什么吊出来的高汤,里面还零星飘着几片葱花,其他什么都没有。可是那味道却足以让我们每个喝过的人爱上它,甚至再也忘不了它。多年以后的今天,我已经不太记得请那碗豆腐汤的摸样了,可是喝下它时的感觉却依然如此清晰:鲜,香,滋润。如同一个在酷热中干渴许久的人突然喝下一碗仙汁琼浆,奇特的鲜香瞬间充盈口腔鼻腔,流向全身,霎时觉得全身的每一个细胞都得到滋润,熨帖无比。而切成片的豆腐也是嫩滑清香,入口轻轻一嚼就裹挟着浓郁的豆香气从嗓子滑下去了。这时再咬一口外焦脆的吊炉饼——那吊炉饼看起来很像现在的手抓饼,一圈圈的那种,但却是用烤炉烤出来的,所以并不油腻,却外酥里嫩,还有一股葱香,与口味清爽的豆腐汤真是绝配!

也不知是不是因为大学食堂实在没什么油水的缘故,就这么一碗简单的豆腐汤、一张吊炉饼,却俘获了不知多少附近学生的味蕾,以至于不管什么时间去,那小小的屋子里都是满满的人,从不冷清。也让我一吃难忘,大学期间几乎每周去吃一次不说,更在大学毕业后念念不忘至今,只可惜到现在我再也没吃到过那个味道。而且十几年的时间过去了,原来大学附近的小镇也经过了好几次改建,估计那个连招牌都没有的小馆子也早就不知去向了吧。

让我念念不忘的另一个美味,却是草莓。现在草莓再平常不过,一年四季都吃的到。但是在十几年前的东北,还是个少见的东西,我在上大学之前从没吃过。当时我上大学的那个城市将草莓种植作为发展经济的重点农业项目,所以我们大学附近的农田里整片整片的都是草莓大棚。到了春季草莓成熟的时候,整个校园连空气里都飘着草莓独有的甜香味儿。

一大早,莓农们采了已经熟透的新鲜草莓,用大竹篓装了背到学校周围来卖,两块钱一斤。因为是熟透的果子,过了中午看起来不如早上那么鲜灵了,就降到一块五一斤,若是到了傍晚还没卖完,农民就在路边把大竹篓一扣,把剩下的草莓就那么倒在路边不要了,自己挑着空篓子回家了。那时候一到傍晚就常常会在一条马路上看见一大排大大小小的草莓堆,都是被农民倒掉的。附近农家养的鸡鸭就很开心的围在一旁吃吃吃。

那草莓和现在的也不太一样,个头小小的,也就一颗栗子大小,都是规矩的小椭圆形,不像现在那些靠激素催起来的硕大无比,还尽是些奇奇怪怪的形状。而且那草莓极香,路边要是有一个卖草莓的,那边隔着半条街都能闻到草莓香。要是宿舍里有谁买了草莓藏在桌子里,用不了一会儿就会被大家发现,因为整个屋子都被熏香了。因为都是在地里长熟了才被摘下来的,跟现在那些半生不熟就拿出来卖的完全不是一种口感。那草莓咬一口就是甜香满口,并且入口即化,几乎不用怎么嚼就整个儿化在嘴里,成了一股清甜的果汁,一点渣滓都没有,连呼出来的空气都是甜的,吃完了更是口颊留香,连拿过草莓的手上都留有甜香,久久不散。

只有一样不好,那草莓太熟了,完全放不住,只能买了就马上吃掉,否则几个小时就会开始烂。而且娇嫩的很,轻轻一碰就会受伤,然后变烂,甚至被水一冲就会表面发白开始烂,味道也会变差。所以我们那个时候最常做的就是买了草莓就直接吃掉,不洗。尤其是上午草莓刚刚被摘下来的时候,带着晨露,格外水灵鲜嫩、清甜多汁,一口气消灭个一两斤毫无压力。就这样,大学几年我被养成了每年春季疯狂吃一两个月草莓的习惯。后来毕业到北京工作,第一次在北京买了一盒草莓,结果差点把自己吃哭了。那半生不熟又艮又柴的口感,水水的毫无香气、酸甜迷一样随机的口味,而且竟然放了三天毫无变化,还是硬硬的像块糠箩卜一样……让我好久都没勇气再尝试一次。

现在每年到吃草莓的季节我就无比怀念大学时光,甚至想着有机会再回那个城市去吃一顿草莓。直到有一年,一位听我唠叨的受不了的朋友给我网购一盒那里的草莓来解馋,结果当我看到那一盒又大又硬、和附近水果店卖的一般无二草莓的时候,我知道,那草莓的味道也只能像炸鸡架、豆腐汤一样,成为我记忆中的味道了。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