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处置火灾的应急疏散预案?

我现在急需作好一份处置火灾的应急疏散预案。。希望大家知道的可以帮个忙。。谢谢大家。

一、工程概况
二、危险源分析
结合本工程现场实际情况,引起火灾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
1、电气设备短路引起的火灾;
2、电焊操作违章引起氧气、乙炔泄漏遇明火爆炸引起火灾;电、气焊引燃周围的易燃物;
3、施工机械用油遇火引起火灾;
4、现场吸烟引起的火灾;
5、生活区使用违章电器引起的火灾;
6、食堂使用的煤气罐引起的火灾。
三、紧急准备和响应预案
1、建立消防应急救援组织机构

2、明确职责
(1)总指挥:负责确定现场潜在火灾隐患,落实各项应急准备工作,并定期组织进行应急演练;在发生火灾时,进行现场紧急情况的评估,组织现场的应急抢险救援,及时向项目部、监理、消防、建委等部门联络和报告事故情况;做好应急救援处理协助工作;组织做好事故现场的保护及善后处理工作。
(2)安全副经理:主要任务是配合总指挥的工作,对日常的防火工作进行监督和指导,发生火灾事故时具体领导现场的报警警戒、通讯联络、疏散引导和救护小组等的工作,尽最大努力抢救受伤人员和财产。
(3)生产副经理:本着“管生产必须管安全”的原则,对在日常生产中发现的火灾隐患,及时消除或通知有关人员处理。发生火灾事故时,具体领导现场的应急抢险小组工作,协调各方面的人力、物力,在最短时间内将火灾控制在最小损失状态,不能扑救时,要安排人员撤离。
(4)工区总工:从技术角度对现场的火灾安全情况进行评估;制定合理可行的施工方案,保证方案中消防通道的畅通。发生火灾事故时,根据现场实际情况提出合理化建议和意见,保证抢险救灾的有效性和可行性,杜绝盲目抢险,造成次生伤害。
(5)应急抢险组:负责火灾现场的应急抢险工作,包括查明事故现场基本情况,制定现场应急抢险救援方案,明确分工,迅速组织灭火,抢救受伤人员和财产,防止事故扩大,减少伤亡损失。
(6)报警警戒组:负责报警设备的配备,根据领导指示及现场情况,及时向项目部、监理及消防、建委等有关部门报警联络,确定警戒范围,设置警戒区域、维护现场秩序、疏通道路,劝说围观群众离开事发现场等警戒工作,引导外部救援进入现场,并负责事故现场的保护工作。
(7)通讯联络组:负责通知各抢险人员迅速赶到现场。
(8)疏散引导组:负责现场疏散逃生路线的确定和标志的的设置,在发生火灾事故时,组织引导现场危险区域人员正确及时撤离、疏散、逃生。
(9)救护组:准备现场医疗器械,负责现场伤亡人员的的现场救护、送往医院救治工作。
(10)物资设备组:负责应急抢险救援物资设备的配备、租赁、购置和维护保养,在发生火灾事故时,及时提供相应物资设备。
3、紧急情况处置流程图
4、应急准备

(1)、按国家规定配置消防设施和器材、根据实际情况配备机械设备车辆(如汽车、吊车、挖掘机、装载机等),应急救援工具和器材(如消火栓、灭火器、灭火砂、水桶、锹、锨、梯子、安全绳、安全带、安全网、救生垫等),防护用具(如绝缘手套、绝缘鞋、防毒面罩、口罩等),医疗器械(如担架、氧气袋、小药箱、消毒液等),并定期组织检查维修,确保设施和器材完好有效。
(2)、保障现场及危险品专用仓库内外的疏散通道、消防通道、安全出口畅通,设置安全标志和疏散标志及报警、通讯设施。
(3)、确定和公布内外部联系确定和公布内外部联系方式及电话号码。
(4)、进行应急培训和演练,确保应急小组成员熟知各种消防器材的性质及火灾现场应急处理方法;熟练掌握各种消防器材的使用方法,保持各小组成员之间的通讯联络畅通。并对预案进行评价和修改完善。
5、抢险救援措施
扑救初起火灾要分析确定起火物品的性质(可燃气体/液体/固体/电器/金属),分析是否有发生爆炸危险,确定灭火办法和器具、需要时报警,灭火扑救和疏散救援,守护邻近建筑,设法隔离火情,无法控制时配合专业消防部门进行扑救。
四、现场伤亡急救
1、创伤止血救护
流血时可用现场物品如毛巾、纱布、工作服等立即采取止血措施。如果创伤部位有异物不在重要器官附近,可以拔出异物,处理好伤口。如无把握就不要随便将异物拔掉,应立即送医院,经医生检查,确定未伤及内脏及较大血管时,再拔出异物,以免发生大出血措手不及。
2、烧伤急救处理
衣服着火时应立即脱去用水浇灭或就地躺下,滚压灭火。冬天身穿棉衣时,有时明火熄灭,暗火仍燃,衣服如有冒烟现象应立即脱下或剪去以免继续烧伤。身上起火不可惊慌奔跑,以免风助火旺,也不要站立呼叫,免得造成呼吸道烧伤。烧伤经过初步处理后,要及时将伤员送往就近医院进一步治疗。
3、吸入毒气窒息急救
火灾发生时,常伴有一氧化碳、浓烟等,能使人吸入后中毒。如发现有人中毒昏迷后,救护者千万不要冒然进入现场施救,否则会导致多人中毒的严重后果。遇有此种情况,救护者一定要保护清醒的头脑,首先对中毒区进行通风,待有害气体降到允许浓度时,方可进入现场抢救。救护者施救时切记,一定要戴上防毒面具。将中毒者抬至空气新鲜的地点后,立即通知救护车送医院救治。
4、骨折急救
遇有骨折类伤害,应做好紧急处理后,再送医院抢救。为了使伤员在运送途中安全,防止断骨刺伤周围的神经和血管组织,加重伤员痛苦,对骨折处理的基本原则是尽量不让骨折肢体活动。因此,要利用一切可利用的条件,及时 、正确的对骨折做好临时固定。
五、内外部报告联络程序
1、报告联络程序及时间要求
火灾发生后由工区负责人报项目部,且立即上报。
2、事故报告应包括以下内容:
(1)事故发生时间、地点;
(2)事故简要经过和现状,(可能)伤亡人数,直接经济损失的初步估计;
(3)事故发生原因初步判断;
(4)事故发生后采取的措施及控制情况。
六、救援组织人员名单、救援器材、设备清单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