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百五的由来以及它真正的意思是什么?

如题所述

1、由来

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83回:“原来他是一个江南不第秀才,捐了个二百五的同知,在外面瞎混。”

2、意思

二百五是指傻头傻脑,不很懂事而又倔强莽撞的人。 作主语、宾语、定语;在各地的口语中都有出现。

需要特别强调的是:二百五用于口语调侃,但绝非粗口或者骂人的话。 

扩展资料:

二百五的近义词:

1、傻头傻脑

形容思想糊涂,愚笨痴呆。出自鲁迅《彷徨·长明灯》:“不要这么傻头傻脑了,还是回去!睡觉去!”

2、半吊子

不通事理、说话随便、举止不沉着的人;知识不丰富或技术不熟练的人;做事不仔细、有始无终的人。


参考资料:二百五_百度百科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9-10-02

1、二百五 是指傻头傻脑,不很懂事而又倔强莽撞的人。 用法: 作主语、宾语、定语;在各地的口语中都有出现。需要特别强调的是:二百五用于口语调侃,但绝非粗口或者骂人的话。

2、出处: 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83回:“原来他是一个江南不第秀才,捐了个二百五的同知,在外面瞎混。”

扩展资料:

传说

据某中学语文书记载,古代人用银子按两划分,一般五百两是个整数单位,用纸包好,当时包五百两是为“一封”,而二百五十两就是“半封”银子,因为跟“半疯”谐音,所以后来人们也把疯疯癫癫的人做“二百五”。

从前有一个傻瓜,家道中落。有一天他去卖传家至宝,宝物上写“卖金二百五十八两”,结果他卖的时候有人和他讨价还价,硬是只给250,他想250就250,于是卖得金子250两,很多人笑话他少要了8两金子,笨蛋一个。从那以后人们就把做事糊涂的人称为二百五。

到了现代,据说有人学唱歌星伍佰的歌,怎么也学不象。别人说他顶多算半个五百。

参考资料:二百五   百度百科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推荐于2019-08-13

二百五是指傻头傻脑,不很懂事而又倔强莽撞的人。 用法: 作主语、宾语、定语;在各地的口语中都有出现。需要特别强调的是:二百五用于口语调侃,但绝非粗口或者骂人的话。

二百五的来历:

1、源于战国时期

战国时期,苏秦一直努力说服六国联合抗秦,史称"六国封相"。但苏秦在齐国的时候被刺客杀了,齐王为了抓出刺客,特贴出告示,声称苏秦为大内奸,刺杀苏秦者赏金千两。

告示一出,立刻有四个上钩,声称是自己所为。齐王正恨刺客牙痒,怒: 千两黄金每人二百五,顺便把这四个二百五推出去砍了。从此民间便留下了二百五的说法,人们常用它来形容傻瓜、笨蛋。

2、源于唐朝故事

唐朝的长安“市长”京兆尹权势很大,出巡时有庞大的仪仗队伍。在最前开路的小吏官名叫“喝道伍佰”,他手拿一根长竿赶开路人。后来,喝道伍佰增为二人,但长安群众并没有以两个伍佰称他们,反而说他们是共称伍佰,于是每人就被称为二百五,又因为他们每人手中持一长竿,所以又称他们为二秆子。

这说明了长安群众对作威作福的官吏的反感。流传至今,二百五与二秆子都成了莽撞、无礼、粗鲁之人的代名词。

3、源于民间传说

从前有一个秀才,为了考取功名废寝忘食、发奋苦读,可是终其一生都不曾中举,连儿子都没有生。到了晚年,老秀才终于心灰意冷淡泊名利了,反而喜得贵子,添得双丁。

秀才回想一生成败,不由得感慨万千,于是给两个儿子起名:一个叫做成事,一个叫做败事。从此秀才在家闭门课子,日子过得其乐融融。一天,秀才吩咐妻子道:“我要去集市上逛逛,你在家督促二子写字,大儿子写三百,小儿子写二百。”

秀才赶集回来之后询问二子在家用功如何,老妻回答道:“写是写了,不过成事不足,败事有余,两个都是二百五!”

4、源于推牌九

牌九系一种赌具,其中有“二板”(四个点)和“么五”(六个点)两张牌,这两张牌配在一起就是十个点,在推牌九这一赌博活动中,被称为“毙十”。

它在牌九里是最小的点,谁都比它大,它什么牌也“吃”不了,所以后来人们就用“二板五”(二板和么五的简称)这个词来戏称什么事也做不好,也管不了的人。时间久了,就把“二板五”叫成了“二百五”。在香港,习惯上又称为“二五仔”。

5、源于银子常识

据某中学语文书记载,古代人用银子按两划分,一般五百两是个整数单位,用纸包好,当时包五百两是为“一封”,而二百五十两就是“半封”银子,因为跟“半疯”谐音,所以后来人们也把疯疯癫癫的人做“二百五”。

扩展资料

二百五的例句:

1、再难再苦,就当自己是二百五,再难再险,就当自己是二皮脸。

2、你干嘛?保护你呀!你少那二百五了,当什么电灯泡呀你!

3、一直有人说你二百五,说你没心没肺,甚至很长时间里你都一直觉得你自己是真的傻,但后来的你会告诉现在的自己:其实你并不傻,你只是没把自己看得那么重要。

4、那个知道你是二百五的人,那个你愿意在他面前二百五的人,此刻,还记得都有谁吗?

5、狭路相逢勇者胜,勇者相逢智者胜,实力差不多了比脸皮,脸皮也差不多就看谁二百五了,偶尔耍耍流氓也无妨。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二百五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07-06-06
“二百五”的由来

日常生活中,人们常把傻瓜或说话不正经、办事不认真、处事随便、好出洋相的人叫做“二百五”。

一说来源于战国故事。苏秦是战国时的一个说客,他身佩六国相印,一时很是威风,但也结下了很多仇人。后来,他终于在齐国被人杀了,齐王很恼怒,要为苏秦报仇。可一时拿不到凶手,于是,他想了一条计策,让人把苏泰的头从尸体上割下来,悬挂在城门上,旁边贴着一道榜文说:“苏秦是个内奸,杀了他黄金千两,望来领赏。”榜文一贴出,就有四个人声称是自己杀了苏秦。齐王说:“这可不许冒充呀!”四个人又都咬定说自己干的。齐王说:“一千两黄金,你们四个人各分得多少?”四个齐声回答:“一人二百五。”齐王拍案大怒道:“来人,把这四个‘二百五’推出去斩了!”“二百五”一词就这样流传下来。

还有另一种说法,与推牌九有点关系。

原来,牌九(旧时一种赌具)中有“二板”(四个点)和“么五”(六个点)两张牌,这两张牌配在一起就是十个点,在推牌九这一赌博活动中,被称为“毙十”。它在牌九里是最小的点,谁都比它大,它什么牌也“吃”不了,所以人们就用“二板五”(二板和么五的简称)这个词来戏称什么事也做不好也管不了的人。时间久了,就把“二板五”叫成了“二百五”。在香港,习惯上又称为“二五仔”。

参考资料: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270994.html?si=1

第4个回答  2007-06-06
说法的一种:源于战国故事^_^ 战国时有一说客,名叫苏秦,身佩六国相印,一时很是威风,但也结下了很多仇人,后来终于在齐国被杀。齐王很恼怒,要为苏秦报仇,可一时拿不到凶手,于是,他想了一条计策,让人把苏秦的头从尸体上割下来,悬挂在城门上,旁边贴着一道榜文说:“苏秦是个内奸,杀了他黄金千两,望来领赏。”榜文一贴 出,就有4个人声称是自己杀了苏秦。齐王说:“这可不许冒充呀!”4个人又都咬定说是自己干的。齐王说:“1000两黄金,你们4个人各分得多少?”4人齐声回答:“一人二百五。”齐王拍案大怒道:“来人,把这4个‘二百五’推出去斩了!”“二百五”一词就这样流传下来。还有另一种:二百五的由来^_^从前有一个秀才,为了考取功名废寝忘食发奋苦读,可是终其一生都不曾中举,连儿子都没有生。到了晚年,老秀才终于心灰意冷淡泊名利了,于是喜得贵子,晚年膝下添得双丁。 秀才回想一生成败,不由得感慨万千,于是给两个儿子起名:一个叫做成事,一个叫做败事。 从此秀才在家闭门课子,日子过得和乐融融。 一天,秀才吩咐妻子道:“我要去集市上逛逛,你在家督促二子写字,大的写三百,小的写二百。” 秀才赶集回来之后询问二子在家用功如何,老婆回答道:“写是写了,不过成事不足,败事有余,两个都是二百五!” 还有~^_^唐朝的长安“市长”京兆尹权势很大,出巡时有庞大的仪仗队伍。在最前开路的小吏原为一名,官名叫喝道伍佰,他手里拿着一根长竿赶开路人。后来,喝道伍佰增为两名,但长安群众并没有以两个伍佰称他们,反而将他们共称为伍佰,于是单个伍佰就被戏称为二百五,又因为他们每人手中持一长竿,所以又称他们为二竿子。今天,二百五与二竿子都是莽撞、无礼、粗鲁之人的代名词。有科学根据的一种~比较有根据的说法来自中国的货币计量单位。过去的银子10两为一锭,500两为一封,250两即为“半封”,谐音“半疯”。时间长了,民间渐渐用“二百五”(半疯)来形容那些愚蠢、莽撞之人。

参考资料:www.google.com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