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样进清华北大,竞赛第一名保送和高考第一名,谁的实力更强

如题所述



同样是清华北大的高飞生,也有鄙视链。


走过竞赛的可以说是“奇才”“专业人士”,但高考总分过关的是“全才”。


比如最近全网最火的北大副教授魏东义,被称为“通过一次数学竞赛被保送进北大”的沈伟。


怎样才能保送清华北大?


目前基本只有一条路,就是参加全国奥赛,包括数学、理化、生物等学科,语文、英语都没有。


魏东毅在第49届和第50届国际数学奥林匹克(IMO)上获得满分和首枚金牌,其他数学奖项都比较软:


2013年大学生数学竞赛华奖、奖、周伟良银奖、奖、奖。


这些奖项是他被保送北大的关键。魏东义介绍,他是高中数学联赛山东第一,国际数学奥林匹克金牌获得者.


每一个重奖都是很多其他人即使努力几辈子也拿不到的!


所以,那个通过比赛走到清华北大的,真的是大牛和大神!


我身边就有这样的例子。我当时才高二。我被保送到北京大学,因为我在信息技术竞赛(NOIP)中获得了全国一等奖.


这样的大神真的是遇不到的!


而在清华通过高考考上北大的,也都是学习大神。他们想要总分700分左右,也就是说每一科都不能差。任何一科偏科,都不会有希望。比如2020年广西南宁高考状元,总分730,数学英语满分,语文140,英语290!啧啧,我无语了!


同样,2020年重庆高考状元谢欣颖来自重庆八中,语文136分,数学149分,外语148分,综合理科293分,总分726。这个分数不仅是2020年重庆高考理科第一,也是全国同卷(卷二)理科第一。


两种不同的进清华北大的方式,谁更强?通过以上分析,我们不难看出,通过竞赛走进清华北大的人,一定是在某一学科上特别优秀,可以说是“奇才”。例如,沈伟是数学学科中的特别牛。除了在比赛中获奖,进入北大后,北大教授是这样介绍给其他同学的:


当时我们教授曾经说过:“有什么不懂的问题可以问我。如果我不会,你可以问助教(指沈伟)。”如果连他都不会,估计题目就错了."


这种大神已经超出了一般人的认知。他们不仅继承了前人对该学科的知识,而且更具建设性,将该学科的学术研究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发展了全人类都可以研究并产生巨大价值的学科。


但是,那些通过高考,在清华被北大录取的人,无论是学习方法、个人能力、自律、坚持、智商,都是超出常人的。但如果只谈某一门学科的成就,往往达不到进入清北的人。


当然,实力是怎么定义的?


生生可能是未来的科学家;而裸考进清华北大的,将来可能是超级厉害的工程师,金融家,各种大师.


其实他们的实力很强!没有直接竞争的可能!


你怎么想呢?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