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区分琵琶文曲武曲

如题所述

文曲的旋律一般较优美动人,表现自然风景或人物的内心情感等,文曲偏向抒情,在演奏过程中以运用揉弦拉弦等左手技法为主。如春江花月夜、月儿高、塞上曲等。
武曲的气势一般较恢宏庞大,曲调激烈,能表现一定的故事或情节,武曲偏向写实,在演奏过程中较多运用扫拂等右手技法。如十面埋伏、霸王卸甲、海青拿天鹅等。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1-06-08
文曲一般曲调比较优美舒缓抒情,表现自然风光和人文情怀等等,如春江花月夜。武曲一般比较激烈,力度比较大,有很多扫弦,例如表现战争场面的十面埋伏、霸王卸甲等等。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2个回答  2020-04-28
文曲—以简朴清晰的旋律表达内心深处的想法,优美动听 。武曲—体裁多写事情和实际情况,情绪激烈雄壮。
第3个回答  2011-06-08
听起来觉得热血沸腾的就是武曲,觉得舒缓放松的是文曲
第4个回答  2011-06-18
古筝曲:
1.《春江花月夜》:描写了春江花月夜的奇丽景色,展示了大自然的美,抒写了相思离别之情,表现了对青春年华的珍惜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诗篇起笔便用景语勾勒出一幅春江月夜的美妙图画,然后以江月为中心,用浓淡相宜的笔触,描绘出一幅幅春江、花林、江月的画卷,诗人即景生情,从江月美景中托出客子离愁的情怀,融情于景。春江花月夜的良辰美景衬出离愁之苦,而离愁又将美景染上了感情色彩。那徘徊在明月楼的月光,成了知人意、通人情的有情体。那月夜扁舟中的游子,楼上镜台前的思妇,月光中飞去的鸿雁,江流里跃水的鱼龙,是景?是情?难以区分。全诗成功地融情于景,摄情入诗,相偕相融,构成了完美的艺术境界。 歌词就是古诗全文...
2.《雪山春晓》:是范上娥女士和格桑达吉先生一起创作的一首描写藏民欢歌的古筝独奏曲,又名《拉萨河畔》。是一首优美动听的经典作品,创作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
3.《高山流水》:史书《吕氏春秋》最早记有古琴曲《高山流水》,引出俞伯牙弹琴觅知音,与钟子期最终结为知心朋友的感人故事。
4.《孔雀东南飞》:讲述的是一个凄美的爱情故事。这首乐曲通过对一双孔雀凄凉的哀鸣、哭泣,最后无可奈何地飞离“借物喻人”的“拟人化”描写,叙述了在封建礼教的压迫与束缚下,焦仲卿和刘兰芝这一对恩爱夫妻不得不离散分别的爱情悲剧。
5.《汉宫秋月》:此曲为五声宫调式,速度缓慢,细腻多变。此曲为回旋奏鸣曲式,一唱三叹,哀婉凄绝,激发听者无尽遐思。曲始引子音调由高到低,仿如女子幽怨中一声无可奈何的长叹,使人的视野中凸显出一幅清冷宫中,残阳斜照里,长门幽影独自徘徊的情境。紧接着,拉出曲子的主部,旋律中经常出现短促的休止和顿音,如女子在忧郁徘徊中忽然地想到了什么,骤然屏息凝思,及愁绪涌溢心头,不自禁涕泪俱下倾诉身世的悲凉与生命的寂寞。短暂的休止引发了听者对其生命的思索,给人以心灵的震撼,勾起了对其悲凉身世的同情与对封建强权下压制人命运的统治的憎恨。继而副部则展示了一种寂寥清冷的生命意境,细聆听时,可清晰感受到宫女在悲痛欲绝、倾尽苦衷后面对镜中靓丽面影,一点朱唇,万缕青丝,却无人欣赏时静静的哀思和怨愤。此后,回旋曲式的主部多次再现,副部也紧跟其后。主副交叉辉映,如泣如诉,哀绝断肠,将曲折心绪表现的淋漓尽致。
6.《渔舟唱晚》:是一首颇具古典风格的河南筝曲。乐曲描绘了夕阳映照万顷碧波,渔民悠然自得,渔船随波渐远的优美景象。这首乐曲是20世纪30年代以来,在中国流传最广、影响最大的一首筝独奏曲。
7.《昭君怨》:《昭君怨》是潮州弦诗乐十大名曲之一,为潮州乐人最推崇之名曲,以“重六调”(是“重三六调”之简称)流行于海内外潮籍乐人中。相传汉元帝时,单于兴兵南侵,朝廷在不敌外患的紧急关头用毛延寿计使自己的爱妃昭君适单于以求和。《昭君怨》就是描写昭君于不得已而出塞的悲哀情绪。
8.《蕉窗夜雨》:是我国广东客家筝艺流派中的优秀代表曲目之一。客家筝曲的形成,源于公元4世纪左右,当时中原地区人口南迁,“音乐随人”,于是中原的古筝艺术被带到了广州客家地区。经过历年来与当地人民的文化、语言、习俗等的融合,形成了既保留中州古乐庄严肃穆的余韵,又富有浓郁的南国地方色彩的独特风格。《蕉窗夜雨》是以客家“丝弦音乐”的合奏形式(由古筝、琵琶、椰胡、洞箫组成),经过历代客家筝人的发展、提炼而形成的古筝独奏曲。20 世纪30年代,经过客家筝曲大家何育斋先生来上海传艺,以及50、60年代,被誉为客家筝派代表的罗九香先生(何育斋的高足)在北方艺术院校的进一步推广,使《蕉窗夜雨》成为我国音乐艺术院校专业教学及国内外舞台上的重要独奏曲目。国内外出版的不少古筝独奏专辑录音盒带以及唱片、激光唱片都选录了《蕉窗夜雨》一曲。
《9.寒鸦戏水》:是潮州弦诗《软套》十大曲中最富诗意的一首。全曲以别致幽雅的旋律、清新的格调、独特的韵味,明快跌宕,演绎了寒鸦(又名鸥鸟)在水中悠闲自得,互相追逐嬉戏的情景。
10.《秦桑曲》:是曲作者借用诗中“秦桑”一词,运用流行在陕西关中一带的戏曲音乐“碗碗腔”素材,加工提炼后创作而成的。乐曲通过委婉、缠绵、激情的旋律变化,描述了深情的女子思念家乡、思念亲人,盼望早日与家人团聚的迫切心情。
<古曲的话,要不是没词,要不就是古诗古文。诗、歌不分家。>
琵琶曲:
1.《十面埋伏》:是一首著名的大型琵琶曲,堪称曲中经典。乐曲内容的壮丽辉煌,风格的雄伟奇特,在古典音乐中是罕见的。 此曲最早见于1818年出版的华秋萍《琵琶谱》,1895年出版的李芳园编订的《南北派十三套大曲琵琶新谱》中将它改名为《淮阴平楚》。乐曲是根据公元前202年楚、汉两军在垓下(今安徽省灵壁县东南)进行决战时,汉军设下十面埋伏的阵法,从而彻底击败楚军,迫使项羽自刎乌江这一历史事实加以集中概括谱写而成。垓下决战是我国历史上一次有名的战役。琵琶曲《十面埋伏》出色地运用音乐手段表现了这场古代战争的激烈战况,向世人展现了一幅生动感人的古战场画面。
2.《阳春白雪》:亦名《阳春古曲》,简称《阳春》,是一首广泛流传的优秀琵琶古曲。它经过历代名人的删改,音乐结构更集中、更严谨、更富有层次,音乐形象也更加鲜明,并以其对音乐形象精炼的概括,质朴而丰富的音乐语言,表现了人们积极进取,乐观向上,对大自然充满无限感情的精神气质。全曲呈现出一种明亮的色调,以清新流畅的旋律,活泼轻快而具有推动力的节奏,描绘了万物生机,春意盎然的景象。听来使人感觉耳目一新,成为一首雅俗共赏的优秀传统乐曲。
3.《夕阳箫鼓》:又名《浔阳月夜》、《浔阳琵琶》或《浔阳曲》,这是一首著名的琵琶传统大套文曲,明清时期就已流传。《夕阳箫鼓》的曲名最早见于清代姚燮(1805年—1864年)《今乐考证》。
《塞上曲》:是一首传统琵琶大套文曲,乐曲通过描写王昭君对故国的思念,表达了哀怨悲切之情。此曲曲谱最早见于《南北派十三套大曲琵琶新谱》,是李芳园将华秋萍《琵琶谱》浙江派西板四十九曲中的五首独立小曲《思春》、《昭君怨》、《泣颜回》、《傍妆台》、《诉怨》加以综合而成一曲,并将乐曲原有的小标题依次改名为《宫苑思春》、《昭君怨》、《湘妃滴泪》、《妆台秋思》、《思汉》,总称为《塞上曲》,且伪托是王昭君所作。在华氏谱卷中首页有“武林逸韵”的题字。武林即杭州,可见这些小曲当时曾流传于江浙一带。
4.《霸王卸甲》:是一首著名的琵琶传统大套武曲。这首曲子取材与《十面埋伏》一样,也是描述垓下之战,同样是采用章回式结构,但立意不同。《十面埋伏》的主角是刘邦,所以乐曲高昂,气势磅礴;而《霸王卸甲》的主角是项羽,所以乐曲沉闷悲壮。
5.《彝族舞曲》:是王惠然创作于1960年的一首琵琶独奏曲,取材于云南彝族《海菜腔》、《烟盒舞》。乐曲以优美抒情的旋律,粗犷强悍的节奏,生动地描绘了彝族山寨迷人的夜色风光,男女青年们热情舞蹈的欢乐场面。
6.《花木兰》:是顾冠仁创作于1979年的一首琵琶协奏曲。乐曲以我国南北朝时的一首乐府叙事诗《木兰辞》为背景,根据辛亥革命时期白宗巍创作的乐府原词歌曲的曲调为素材,讲述了“花木兰替父从军”的历史故事,热情歌颂了这位巾帼英雄的勇敢坚强和爱国主义情操。
7.《大浪淘沙》:是华彦钧创作的一首琵琶独奏曲,乐曲表现了作者对不平人世的无限感慨及对命运的态度。此曲经杨荫浏、曹安和二位先生录音并记谱才得以保存下来。据阿炳生前所言,这曲原是道家的《梵音》合奏曲牌,是他在琵琶上弹奏而成。
8.《静夜思》是肖江创作的琵琶协奏曲。“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这是唐代伟大诗人李白写的著名诗句,此曲试图表现诗人忧国思乡的复杂情思。方锦龙在1987年北京举行的“首届中国艺术节”中以演奏此曲荣获“金杯奖”。
9. 琵琶协奏曲《琵琶行》由张晓峰作曲,乐曲表达的内容与白居易诗《琵琶行》一致。引子由琵琶和箫奏出自由的散板旋律,筝则以流水般的琶音衬托,描绘了“枫叶获花秋瑟瑟”的意境。
10.《草原小姐妹》是一首琵琶协奏曲,由吴祖强、王燕樵、刘德海创作于1973年。1977年中央乐团首演,由刘德海琵琶独奏,管弦乐队协奏,开创了琵琶协奏曲之先河。乐曲描写了蒙古族少女龙梅、玉荣为保护集体羊群与暴风雪搏斗的事迹,表现了新中国少年儿童热爱集体,不畏风暴的高尚风格和勇敢的精神。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