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火线中的“气锤”霰弹枪现实中真的有吗?如果有,请给我它的详细资料。谢谢。

如题所述

位于美国新墨西哥州潘科公司(Pancor Industries)的设计师约翰·安德森(John Andersen)在1984年申请了一种新颖独特的自动霰弹枪设计专利,并在1987年推出了基于这种专利而设计的霰弹枪。该枪被命名为Jackhammer(国内经常把该枪的名称音译为“杰克哈默”,或意译为“汽锤”,但这个单词同时也是手提钻、手提式凿岩机和风镐的意思,总之,起这个名称就是指这种自动霰弹枪“就像手提钻或手提式凿岩机一样威力强劲”)。直到1990年代后期,他一直在改进和完善这个设计,最终的型号被命名为Mk3A1。据说该枪尝试参与CAWS(近战突击武器系统)计划,据说也有其他一些国家的政府表现出对该枪的兴趣,但始终未能投入生产。据说由始致终,只造出了两支原型枪,据简氏年鉴在2000年的介绍,虽然研制工作已经完成。但生产却永远不会开始。

虽然“汽锤”自动霰弹枪的火力强大,尺寸也紧凑,但其某些功能的适用性却值得商榷,尤其是预装转轮式弹匣,给携带备用弹药构成麻烦。军队和警察不会对“汽锤”产生兴趣,而由于汽锤是全自动射击,因此按照1934年的国家火器法案(NFA),属于“机枪”的级别,因此又限制了在民间的用途。大概就是这个原因,所以一直没有订单。虽然其科幻的造型让该枪受到一些电影或游戏的青睐,但游戏厂商是不可能下订单。有人试图以35万美元卖出专利、原型枪和生产权,但一直无人问津,后来潘科公司也破了产。

“汽锤”式霰弹枪采用导气式工作原理,转轮式弹匣供弹。由于使用无托结构,因此枪管长有525mm,但全枪长只有787mm。

该枪的导气活塞是一个固定在枪管中部外面的圆环(82号),位于导气孔(86号)的前面。复进簧(32号)也绕在枪管外面,在导气活塞前方。枪管本身可以浮动,枪管外筒(机匣)与枪管之间形成导气室。

发射时,火药燃气通过导气孔进入导气室,推动导气活塞带动整根枪管克服复进簧的压力向前移动。枪管向前移动时,首先与发射后的弹膛分离,然后继续向前移动,带动连接着枪管的驱动杆(138号)也向前移动。驱动杆尾部的柱销扣与转轮式弹匣(22号)外表面的刻槽(174号)相啮合,因为此时驱动杆柱销是啮合在转轮表面刻槽的斜向部分中,因此也就带动着转轮旋转。枪管前驱到位后,转轮中的下一发弹膛转动到12点钟位置,正好对准了枪管位置。枪管在复进簧的作用下开始向后移动,此时驱动杆柱销也对准了转轮刻槽中的纵向部分,因此驱动杆的向后运动并不会驱动转轮转动。当枪管复进到位后,枪管尾端进入转轮中12点钟位置的弹膛前端内,实现气密连接,这样在发射时就不会像传统转轮手枪那样在弹膛与枪管之间泄出火药气体。如果此时仍然扣着扳机,则会击发下一发弹。该枪没有快慢机,只能全自动射击,不过由于该枪的射速非常低,完全可以通过扳机控制来实现单发。

第一发的手动待击是把护木(106号)向前滑动来实现。当护木向前推时,它会带动枪管向前,然后再拉回来,完成上述的循环动作。当需要拆卸转轮时,必须把扳机扣一半再放回去(大概是为了安全),然后再向前推护木,使枪管与弹膛分离,然后再向前推转轮轴,这样转轮就会自己掉出枪外。

该枪采用预装填的转轮式弹膛作为弹匣供弹,这种类似于转轮手枪的旋转弹膛被称之为Ammo Cassette,Cassette这个单词是指录音机的卡带,这个转轮式弹匣采用这样的名称大概就是指它像“卡带”一样装到枪上,工作时也是转动着的。因为汽锤的转轮并不是像转轮手枪那样,装填时是把零散的枪弹装到转轮的弹膛中,而是要更换整个转轮,因此后备弹药的携带并不是携带散装的弹药,而是携带预装了弹药的转轮,然而这个像弹鼓一般大小的转轮,却只能装10发霰弹。

另外,这个转轮式弹匣预装的弹药有两种形式,第一种普通的12号70mm霰弹,另一种是像早期的转轮手枪一样,把发射药、底火和弹丸直接封装在弹膛里,再用塑料薄膜密封好,并在转轮上涂上不同的颜色标记以区分弹种。在把弹匣装到枪上前,必须先拆开塑料薄膜。发射完后,要把这个转轮送回工厂才能重新装填弹药。(如果使用普通12号霰弹时,可以携带散装的弹药作为备用,但装填时仍然需要把整个转轮卸出来,再抽出弹壳、装入新弹)

这个转轮式弹匣还有一种特殊的附加功能,只要装上一个绊发引信并埋在地上,就能变成一个反步兵地雷。制造商在广告中称这种功能为“捕熊器”(Beartrap)。不过这个附加功能的实际用处不大。

该枪在枪托内部有一个解脱杆(103号)。当武器待击后,如果不需要发射,可以扣下解脱杆,使击锤解除待击状态而实现保险。另外,在扳机护圈前端的两侧还有手动保险,便于用射击手的食指操作。

该枪的枪管、消焰器、复进簧和枪机采用高强度钢制成,机匣、发射机构、转轮等其他部件都使用杜邦公司研制的一种叫做Rynite SST的玻璃纤维增强塑料,以减轻重量。简易的机械瞄具藏在提把内。前背带环安装在枪口上,能在很少的范围内前后移动。

参考资料:http://bak.gun-world.net/usa/sg/jackhammer/jackhammer.htm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1-06-09
有、
枪是美国潘科(Pancor)公司研制的,设计非常独特,采用了步枪的“无托”结构,借助转轮弹膛供弹,可以进行连发射击。它的自动方式是枪管前冲式,这在轻武器上并不多见。发射时,火药气体压力使枪管前冲,然后靠弹簧作用回复,带动转轮转动并使发射机呈待击状态。这种自动方式使发射时枪管避免与转轮在火药气体作用下紧固在一起,使转轮顺利转动供弹。这是实现高膛压转轮自动化的可靠途径。 该枪全重4.57kg,全长525mm,供弹具容量10发,理论射速240发/分,常用弹药是标准弹等。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2个回答  2011-06-09
找了好久,我也很好奇这把枪的来历,找到了
Pancor Jackhammer Mk3-A2
口径 - 12gaugex70mm
全长 - 787mm
枪管长 -525mm
全重 - 4570g
弹匣容量 - 10

在CAWS(Close Assault Weapons System)发展计划中,Pancor公司是第一家末受政府补助开发经费而独立发展全自动战斗霰弹枪的民间公司。Pancor的工程师们花了将近8年的 时间来设计MK3-A1(原型枪),并在96年度初修改成生产型MK3-A2,预计年底将送入生产线。在这8年当中,Pancor公司遍访了无数身经百战 的军人,从打过越战的绿色贝蕾帽特种部队以至参加过第三世界政变内战的SOF佣兵突击队,为的是搜集近战武器的应用经验。

Pancor公司从这些经验中发现,全自动霰弹枪是最值得他们投资开发的产品,因为从那些老兵的眼中,Pancor公司似乎可以预测到ACS(Auto Combat Shot-gun)的时代已经快要来临了。于是Pancor公司便对外大胆宣称,他们公司将专门制造全自动战斗霰弹枪,绝不生产其它与ACS无关的产品, 而且相当自信地预计MK3-A2上市之后,将会吸收掉70%的战斗霰弹枪市场并将冲锋枪的市场拉过来30%或35%;也许Pancor公司的这些宣称显得 过于自夸,但值得注意的是,什么使得他们如此有信心?

显然,Pancor公司的上上下下在吸收8年间搜集到的特种部队作战经验之后,各个都成为CAWS的忠实信仰者,并确信ACS就是CAWS唯一的、最终的选择,故认为ACS将稳赚不赔。
为 了达到CAWS的理想,枪身尽量缩短越能合乎近战突击武器的要求,因此MK3-A2采用bullpup式设计,其全长仅78.7cm(约一条手臂长),枪 管长度则有52.5cm之长,重量仅4.57kg,虽较其它平均重量约3kg的传统霰弹枪为重,但与一把M14步枪重量相差不多,故对射手之负担不大。 MK3-A2的基本结构是一支套在冷却用护套筒内的12gauge口径枪管,基部连接一左轮枪式轮形弹仓,内可填装10发霰弹。

Jackhammer M3-A1 提把式照门及准星座,护套下方后段是扳机组件及扳机握把,前段则是前护木兼手动pump式操作滑套,枪身前面的防火帽则套接于枪管护套上而非枪管本身,此亦其设计特殊之处。尾端的枪托部上方内含枪机、撞针及撞针簧,下方则容纳清枪工具。

MK3-A2可行半自动或全自动射击,射击选择钮则位于扳机护弓前缘两侧,整体设计相当简洁利落。

射击原理及机械设计

MK3- A2所采用的射击原理极为特殊,它采用了滑动式枪管的气压前座力(非后座力)操作,配合轮形弹仓的转动来完成自动射击的程序。虽然采用左轮枪式弹仓,将会 使枪身变胖(MK3-A2之最大宽度达12.4cm),但Pancor公司的设计师却认为以下所列之优点,值得牺牲枪身宽度:

凡采Bullpup式设计之枪枝若使用弹匣式弹仓,则须将空弹壳抛出,因此会产生抛壳囗向右而左撇子不能使用的问题。轮形弹仓的于弹射击后既不退壳也不抛壳,因此没有上述困扰,故MK3-A2左右手都能使用,HK公司的CAWS则无法同时适用左右手的射手。
轮形弹仓的每一个弹膛,不但当作子弹储存室也兼作发射室,而且每一弹膛仅发射该膛内所放置的那颗于弹,不像普通自动步枪的弹膛那样重复填入新子弹接连射击,以致吸收了过高热量,造成后来填入的子弹受热自发。因此轮形弹仓不会有自发的危险。
轮形弹仓的自动转动是靠气体操作,若子弹滞发,则无爆炸气体产生,弹仓就不转动,因此滞发弹将保持在枪管内直至发射或危险时限已过,故而不会被换弹至侧面造成弹仓侧面滞发膛炸,其安全性较高。
轮形弹仓的弹膛是与枪管断开的,因此在改装不同规格弹药的便利性方面,轮形弹仓换弹匣式为优。

基 于上述优点而采用的轮形弹仓之自动旋转设计,与南非设计的左轮式榴弹枪及霰弹枪所采用的发条驱动式设计完全不同,Pancor公司从一次大战前英国制 Webley Fosbery自动左轮枪上得到设计灵感,也就是将轮形弹仓的圆周面上割出斜向的沟槽,再利用一根与枪管相接的连杆上之凸柱帽嵌入沟槽内,当连杆受气体作 用而往复运动时,弹仓上的斜向沟槽便会受到该复复动作的侧向分力造成转动,连杆往复一次则弹仓刚好转动一个弹膛的距离。值得注意的是,MK3-A2的枪管 是可以在枪管护套内滑动的,在每一发射击前,复进簧会将枪管压向弹仓上的弹膛囗使之紧密接合,发射后的爆炸气压则会将枪管向前拉开使之离开弹膛口,弹仓遂 能自由转动,枪管的前座力会带动连杆向前,同时驱动弹仓转动并压缩撞针簧使之呈待发状态,当复进簧将枪管再度向后压回新的弹膛口时,同时触发撞针,于是下 一循环又开始,MK3-A2的全自动射击程序便依此类推,这种设计可说是极为少见。也算是Pancor公司独树一格的设计。

材料应用

一 般而言 ,传统霰弹枪的重量约在3kg上下,这是因为其结构未涉及复杂的自动装置,且弹仓容量也仅5发左右。一旦要将其改良成装弹数10发以上的全自动霰弹枪,则 重量往往会高达6kg以上,这是指全部采用金属材料的状况而言;Pancor公司为了减轻ACS的重量,大量采用DuPont所制造的RyniteSST 强化玻璃纤维与特殊热固塑料合成之新复合材料,以塑模射出成型技术来制造重要组件,例如整个弹仓、枪托底板、前护木等,今人感到新材料的优异处是,子弹竟 是在复合材料制成的弹膛内击发。这些新材料的应用使得MK3-A2的重量由6kg降至4kg左右,在装满10发时仅4.57kg,新式复合材料的贡献可谓 不小。

一般霰弹枪射击时之音爆相当大,Pancor公司设计了一种约可使用30次即抛弃的霰弹枪灭音器,装在Mk-3A-2上更可使其近战突击性能提高。

附加装置

另 一项改良装置是位于枪口防火帽后的肩带环,其环状套圈套在枪管上而可自由转动,可做射手操作姿势任意决定肩带悬挂角度,使射手可背可挂,不管采取任何姿势 及任何持枪角度,该肩带皆能令射手在操作上感到极舒适,同时仍使枪身牢靠地倚持于射手。该枪可视需要,加装该公司附加的一种价廉而可自由装卸的灭音器。

Pancor 公司已委托一家专门制潜水衣装备的公司,发展一专为MK3-A2霰弹枪设计的防水式可浮性枪套。该种封闭性枪套是以合成橡胶泡沫材料为主体,内外层表面皆 披附防水尼龙布料,枪套封闭处是防水式拉炼。一旦枪枝放人封闭后,该枪套可以充气膨胀产生浮力,以利任何渡海渡河之战斗部队涉水携行。

结 论

Pancor 公司的JackhammerMK3-A2目前仍在HP White枪械测试实验中心作最后的测试,但已离正式生产的日期不远了。Pancor公司的野心及魄力的确相当今人瞩目,他们的销售市场目标列在全世界。 他们宣称将世界各军需市场按洲际区分六大区,每一区都派公司代表团作365天全天24小时的接受咨询服务,达成交易后,该公司将选派训练小组为买主作操作 及保养上的训练及服务。由Pancor公司的大手笔,我们似乎可以感到ACS旋风的震撼力已悄悄迫进,至于JackhammerMK3-A2或所谓的 ACS是否真的会在军需市场及战场上刮起一阵旋风?且让我们拭目以待。
找了好久,求加分++++++++

参考资料:http://iask.sina.com.cn/b/17405444.html

第3个回答  2011-06-09
美国“汽锤”(Jackhammer)A2战斗霰弹枪
该枪是美国潘科(Pancor)公司研制的,设计非常独特,采用了步枪的“无托”结构,借助转轮弹膛供弹,可以进行连发射击。它的自动方式是枪管前冲式,这在轻武器上并不多见。发射时,火药气体压力使枪管前冲,然后靠弹簧作用回复,带动转轮转动并使发射机呈待击状态。这种自动方式使发射时枪管避免与转轮在火药气体作用下紧固在一起,使转轮顺利转动供弹。这是实现高膛压转轮自动化的可靠途径。   该枪既为供弹具又为弹膛的转轮,外壁上有条状凸起,与枪管组件中的自动操纵杆凸头配合,枪管回复运动时,使转轮能够转动。转轮事先装好弹并密封,涂有不同颜色以区分弹种,转轮用过后可废弃。   枪管与消焰器、复进簧和“自动枪机”均由高强度钢制造,机匣、发射机、转轮由塑料制成。护木同时充当拉机柄,装好转轮后,拉动护木便可使发射机处于待击状态。枪托部位有一个解除待击杆、当膛内有弹时可解除待击,便于安全携行和运输。提把兼做轨道式(桥式)瞄准具。   “汽锤”A2能发射任何12号标准弹药。目前潘科公司正研究新原理弹药,旨在开发专用于此枪的弹药系列,其中一种已研制出来,这种弹用塑料做弹壳,可野外装填穿甲弹、箭弹、化学药剂、火箭增程弹等,威力很大,射击时须锁住枪管,以防损坏自动机构,只能手动单发射击。   该枪全重4.57kg,全长525mm,供弹具容量10发,理论射速240发/分,常用弹药是标准弹等。
第4个回答  2011-06-09
该枪是美国潘科(Pancor)公司研制的,设计非常独特,采用了步枪的“无托”结构,借助转轮弹膛供弹,可以进行连发射击。它的自动方式是枪管前冲式,这在轻武器上并不多见。发射时,火药气体压力使枪管前冲,然后靠弹簧作用回复,带动转轮转动并使发射机呈待击状态。这种自动方式使发射时枪管避免与转轮在火药气体作用下紧固在一起,使转轮顺利转动供弹。这是实现高膛压转轮自动化的可靠途径。   该枪既为供弹具又为弹膛的转轮,外壁上有条状凸起,与枪管组件中的自动操纵杆凸头配合,枪管回复运动时,使转轮能够转动。转轮事先装好弹并密封,涂有不同颜色以区分弹种,转轮用过后可废弃。   枪管与消焰器、复进簧和“自动枪机”均由高强度钢制造,机匣、发射机、转轮由塑料制成。护木同时充当拉机柄,装好转轮后,拉动护木便可使发射机处于待击状态。枪托部位有一个解除待击杆、当膛内有弹时可解除待击,便于安全携行和运输。提把兼做轨道式(桥式)瞄准具。   “汽锤”A2能发射任何12号标准弹药。目前潘科公司正研究新原理弹药,旨在开发专用于此枪的弹药系列,其中一种已研制出来,这种弹用塑料做弹壳,可野外装填穿甲弹、箭弹、化学药剂、火箭增程弹等,威力很大,射击时须锁住枪管,以防损坏自动机构,只能手动单发射击。   该枪全重4.57千克,全长525毫米,供弹具容量10发,理论射速240发/分,常用弹药是标准鹿弹等。

给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