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时期是历史上一段乱世,这段乱世持续了将近一百年的时间,在这样的时期中,造成了大量的百姓流离失所,没有太平日子可以过的百姓,无疑是三国中最为悲惨的人物。不过,乱世出英雄,正是因为这样的乱世出现,才造就了之后王朝的大一统,更是出现了数不胜数的人才。这些人才中,很多都是名留青史的。
比如说人们熟悉的诸葛亮就是其中之一,在三国这样的乱世中,人才是接连不断的出现,即使是三国后期,同样如此。诸葛亮在蜀汉的前期和后期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当初的刘备在白帝城托孤,此后蜀后主刘禅即位,诸葛亮就成为了托孤大臣,这时候的蜀汉是由诸葛亮做主。后来,诸葛亮病逝之后,刘禅仍然将蜀汉延续了40年的时间。
单单从这一点来说,刘禅还是有一些本事的,诸葛亮病逝后,刘禅没有立刻就将蜀汉整的灭亡。诸葛亮病逝后,诸葛亮的亲传弟子姜维没有掌管大权,当时掌权的是蒋琬和费祎。公元253年春,费祎因遇刺而不幸身亡。费祎死后,姜维出人头地的时刻到了。费祎死后,姜维开始主持大局,这时候的姜维终于能够一展身手了。
由于姜维是诸葛亮的亲传弟子,那么姜维肯定是继承了诸葛亮的志向,这就是北伐。姜维掌管大权后,仍然实施北伐。姜维的北伐与诸葛亮相比,肯定是有所不同的。诸葛亮的北伐是为了一统天下的理想,而姜维的北伐是任务,就是诸葛亮留下来的任务。东吴太傅诸葛恪决定再次兴师攻魏,此次征战,诸葛恪出动东吴二十万大军进攻淮南。
姜维得知这个消息后,乘机率数万人出石营,他经董亭包围南安。曹魏也没有闲着,魏国雍州刺史陈泰得知姜维北伐的消息后,当即率军前往阻击,当陈泰率军进至洛时,姜维因为粮草的问题被困。没有粮草的姜维只好选择了退兵,此次出战,才算是姜维真正意义上的北伐。直到公元262年,姜维再次出兵北伐,当时姜维与邓艾战于侯和,然而魏军强势,姜维被邓艾击败。
无奈之下,姜维只好前往沓中。由于此时蜀汉朝堂已经被黄皓所掌控,当时姜维与黄皓不和,同时黄皓是刘禅的亲信,此时的刘禅相信宦官,导致了蜀汉灭亡。姜维因为厌恶黄皓擅权,他曾向刘禅请求诛杀黄皓,但后主刘禅没有接受姜维的请求,为了中和两人的关系,刘禅采取了让黄皓道歉的方式,由此黄皓记恨在心。
姜维察觉到后,他为了避祸便避居沓中屯田,姜维的北伐时代就此告终。姜维的北伐彻底结束,与诸葛亮的北伐相比,两人都是没有什么作为的,在北伐的过程中,姜维和诸葛亮的北伐都是损兵折将,同时让蜀汉损失惨重。在姜维最后一次北伐时,大将廖化称“连年征伐,军民不宁”,建议姜维不要“强欲行难为之事”。
现如今看来,无论是诸葛亮的北伐还是姜维的北伐,都是不值得称赞的。原因就是,诸葛亮和姜维的北伐,都是让蜀汉损失惨重,更是损兵折将的。早在诸葛亮时期,蜀汉与曹魏之间的国力差距就非常巨大了,到了后来,昔日追随刘备入川的各地豪强也逐渐凋零,这时候的蜀汉已经是没有什么人才了。这就有了人们说的“蜀中无大将,廖化作先锋”。
诸葛亮病逝后,姜维仍然继续北伐,为的就是完成诸葛亮留下来的任务。姜维没有相信天命,选择坐以待毙,他倾尽了自己的平生所学,所希望的不过是为了创造一个意外。只不过,诸葛亮这样的人物都没办法改变的事,姜维又有什么办法呢?要知道姜维面对的敌人,均是当时的名将,他们是陈泰、邓艾、钟会、诸葛绪等人,同时姜维还要时刻提防蜀汉内部专权的黄皓等人的谋害。
姜维虽然没有北伐成功,但是蜀汉当时的局面错综复杂,与诸葛亮时期相比,姜维的环境更加恶劣,在这种情况下,姜维成功的概率要比诸葛亮还低。姜维的计划是富有创造力,他假意依附钟会,不断的唆使钟会谋反,并在这样的情况下,火中取栗,希望借此机会复国。只不过当时的蜀汉气数已尽,只能够走向灭亡。
诸葛亮时期的蜀汉其实就已经出现了衰败之势,当时的蜀汉环境不好,刘备病逝后,蜀汉再也没有新加入的人才,这对蜀汉来说无疑是致命打击。无论是诸葛亮还是姜维,北伐的初衷是正确的,但是北伐给蜀汉带来了很大的影响,就是让蜀汉损兵折将。由此来说,诸葛亮和姜维的北伐变得得不偿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