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赖不还钱,而是用别人的银行卡和微信,应该怎么办呢?

如题所述

你要搜集到老赖借用别人银行卡和微信的证据,找到借给老赖银行卡和微信的人跟他说明事情的严重性,上报法庭强制性处理,或者是他不要脸你就更不要脸,他老赖那你就无赖!面对这种老赖你除了要控制好自己不杀人的冲动以外,还要做好长时间跟他耗着的心理准备,千万不要觉得人家是老赖那你就彻底拿他没办法了,你的钱可不是大风刮来的,没理由就被大风刮去了,捍卫自己的权利!每个人都有弱点存在,只要找到别人的弱点再进行攻击,真不怕钱会要不回来。

01、搜集老赖转移资产的证据

如果你是已经打完官司并且成功了,可老赖依旧不还钱还故意逃避这件事,你找他要钱他开口闭口就“要钱没有,要命一条”,但是你还是知道他有悄咪咪使用别人的银行卡和微信来消费。这时候你收集他使用别人银行卡的证据,收集他微信转钱记录或是消费流水记录来证明他是有钱故意不还,你完全可以网上去找技术厉害点的人搜集这些证据,花点小钱而已。或者你知道是谁借给他的银行卡和微信,你就直接找到那个人跟他说清楚“助纣为虐”这种行为也是犯法的,一旦被起诉那就面临着也要坐牢的风险,朋友之间关系再好也不可能牺牲掉自己的前途。

02、骚扰老赖生活

面对这种故意转移资产有钱而不还的老赖,你跟他讲道理他只会当你放屁,因为这种老赖已经不要脸面了,他才不管你说什么呢,只要他还有钱就行。对付这种人你就唱衰他的名声,在他住的地方各种锣鼓喧天地宣传他老赖行为,让邻里邻居都不敢跟他来往。如果你觉得这样的力度还不够的话,你也可以适当地做出一些实质性的行为去骚扰他的生活,比如经常跟踪,比如偷偷找人教训他一顿,再比如就赖在他身边不走,让他也享受一下被人不断骚扰的滋味,这种方法其实都还挺实用,就算他报警也没关系,你只要没有做出实质性伤害到他身体的事就没啥事,而且你还可以借由他报警一事跟警察说他是老赖,警察也不会站在他那边的。

03、把老赖家人也牵扯进来

再者就是骚扰老赖的家人,他肯定会有父母、子女或是伴侣的,他不可能一个人活在这个世界上,只要跟他有关联的人你都去骚扰,我就不信老赖还会那么不要脸。子女在上学的你就在校门外宣传他是老赖子女,家中有年迈父母的你就苦口婆心跟他们交流,再去伴侣上班工作的地方曝光她的家丑。虽说家里人是无辜的,可他们多多少少都有用到老赖的钱,与其说是老赖的钱,倒不如说是自己存放在老赖那要不回来的钱,也实在是走投无路了才会想到这些方法啊,不能说因为自己善良就任由老赖那么嘚瑟的,该心狠就心狠一些。

以上方法比较适合用在巨额债务的那种,像几千几百的不至于花那么大精力去对付老赖,有那个时间和心思还不如好好赚钱,几千几百块钱就当是打水漂了呗。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2-11

不主动还钱,还让自己的钱进入别人的银行卡和微信账户,这是典型的转移财产、隐匿财产的行为,而且采取这种行为的目的是为了不执行生效的判决,防止被法院的强制执行查询到自己名下的财产,从形式上看已经构成了拒不执行生效的判决罪。

案件在执行阶段,被执行人需要全面配合执行

许多案件纠纷产生后,经过很长时间的诉讼程序,好不容易走到了执行阶段,这时申请人才有真正实现诉讼目的的机会。而作为被执行人,有的就会想方设法的逃避执行,要么联系不上人,要么早早将自己的财产进行转移,低价处理,让财产线索中断。

根据法律规定,如果对案件的判决结果不服,可以通过上诉或申诉的方式来寻求重判,但是对已经生效的法院判决,被执行人就必须无条件的执行,需要全面的配合执行工作的进行,这是维护法律的权威,履行自己的法定义务的要求。

假如,被执行人不配合执行,其行为就是老赖,法院有权将其纳入失信人员登记系统,限制高消费,列为法律上名符其实的老赖。

使用他人的银行卡和微信是转移财产的行为

正常情况下,一个人的收益往往是存在于自己的账户上的,这样便于自己使用和管理;而有执行案件在身的人,将应该打给自己的钱,转移到了别人的银行卡和微信上,由自己来使用他人的这些信息,是赤裸裸地转移财产行为。

为的是不让执行法官查询到自己名下有财产往来,以免被冻结和扣划。这样的转移行为是对抗执行的行为,同时也是隐匿财产的行为,如果转移的只是小额的生活急需的费用还情有可原,如果转移的是目前的全部收入,那么就是逃避债务的严重行为,摆明了就不想履行生效的判决。

这类情况下,老赖的行为一经发现需要及时向执行法院报告,及时追回转移的财产,并对老赖进行严厉打击,包括罚款,拘留等措施。

老赖总是转移财产要寻求刑事打击

当欠债还钱不天经地义的事情,那么良好的经济秩序必然遭到破坏。对故意转移,隐匿财产,想逃避债务的老赖,不能手软,努力寻求刑事打击,逼迫他积极的应对债务。

一个人成为被执行人不可耻,但是不用正确的态度去对待,与申请执行人达成和解,保持良好沟通,就是真正的老赖。而总是转移财产的人,就没想过先用小额的还款去争取和解的机会,取得分期还款的可能。

对这类人就不能手软,要积极地收集相关证据,及时报案,配合执行法官手上的线索,形成完整的证据,移送公安机关以拒不执行生效的判决罪进行打击,以引导社会上不良的老赖作风。

结语

在目前的信息网络时代,要查询到一个人的财产转移行为其实也不太难,因为许多资金的往来都是通过银行和其他转账形式产生。

而一个人没有任何劳动却又有收益,那么就涉及洗钱,帮老赖洗钱,对老赖说就是转移财产,需要严格一并进行查处,以振良风。

具体到本案,老赖不还钱,用别人的银行卡和别人的微信,显然属于故意隐藏、转移财产,拒绝报告财产的行为,应当以拒执罪追究其刑事责任。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21-02-27

对付“老赖”应该从道德层面和法律层面来惩罚他们,如果有证据证明他确实这样做了,那么还可以通过法律手段来惩罚他们,前提是必须要证据确凿,其实有时候取证是比较难的,尤其是再有人配合他作弊,那么就更不容易,所以还要从道德层面去约束他们,让他的生活处于透明状态,让更多的人了解他的这种丑行。

可能很多人觉得“老赖”行为是一种占便宜的事情,其实从长远看,这是用短期利益换取长期痛苦的行为,一个人一旦征信出问题,影响的不止是自己,既能让祖先蒙羞,也能让后代羞愧,中国历史上最有名的段子:“人从宋后羞名桧,我到坟前愧姓秦”就很能说明问题。

其实教育上应该多宣传“人过留名,雁过留声”的重要性让大家学会像鸟爱护羽毛一样爱惜自己的名声,因为鸟的羽毛一旦出了问题,它将失去振翅高飞的机会,让大家明白被写在历史耻辱柱上是一件非常丢人的事情,而且要从娃娃抓起,明白遵守“契约精神”的重要性。

国外有破产法,一旦无法承担债务,那么是可以申请破产,这是一种非常好的保护,但是这样的人是不能进行高消费的,说明他们是真的没有钱还债,而不是“赖账”,中国有一些人是单纯地“赖账”,其并不是没有钱,而且把自己的钱转移到其他人的账户,然后供自己消费,其实这与监督机制不严有关系。

现在是大数据时代,这种资金的转移,还有往来消费的行为,其实是不难被监控到的,只是还没有一个完善的机制而已,国家也不会放任这样的行为,他们是属于钻监管和法律的空子,但是肯定是不会长久的,随着这样例子越来越多,自然就会有相应的政策和监管机制出现,最终“吃大亏”的一定还是“老赖”们。

对于进入“老赖”名单的人群,国家目前还只是限制他们进行高消费,比如不能乘坐飞机、高铁出行,不能住高档酒店等,因此他们算是钻了空子而已,但是肯定不会长久,因为大数据时代,一旦他的通信工具、视讯工具、出行数据被监控,他们将无处遁形,而发动更多的人监督他们和与他们相关的人员,这种现象还是很容易发现和取证的。

如果不出意外,后续会有更为严厉的措施针对这样的“老赖”人群,让他们的“赖账”行为,后果非常严重,影响的不止是他自己,应该还有他的亲属和后代,让他们主动协助监督“老赖”还钱,总之一定要让他们感觉到痛,最后连他的亲朋好友都恨他,让他最终走到“众叛亲离”的位置,后悔终生,对于后人来说,起到警示的作用。

当然,如果这样的行为,一旦让其得逞,就会有更多的“老赖”来效仿,因此,一旦发现,一定要齐心协力,把他们的行为曝光出来,让那些有能力还钱,却准备“赖账”的人望而却步。

不管怎么说,“老赖”的行为都是一种小聪明,想要在社会上光明正大地存在,征信就是一个人的羽毛,如果不爱惜,那么将失去翱翔的机会。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21-02-25

出借银行卡给“老赖”朋友使用

法院:一起领刑

我被法院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了,被限制高消费,银行卡也被冻结了。我想借用你的手机号、微信号以及银行卡进行资金流转……

面对交情深厚的多年好友,童某答应了汪某的请求。此后,汪某使用童某的银行卡、微信账号等累计收款数十万元。

此次“义气”的代价就是:“老赖”汪某被判处有期徒刑一年二个月,而童某被判有期徒刑一年,缓刑一年。


出借“老赖”银行卡获刑,将牵连家人

需要注意的是,虽然童某被判处缓刑,但由于我国没有前科消除制度,所以案底会伴随他终身,并且家人都将受到影响:

刑事前科会被录入档案,直接导致难以就业

很多工作要求无犯罪记录,有前科的人将永远没有资格从事

家人,子女也会因为刑事记录受到诸多限制

如果家长有案底,将会影响到子女从军或者从政政审。

即:子女若要报考公务员,政审很有可能无法通过。

发现新的案件,有刑事记录的人是首先被怀疑对象

如果构成新的犯罪,会从重处罚。

很多人可能会有疑惑:童某此前从未涉及任何诉讼案件,并不是被执行人,只是把自己的手机号、微信号、银行卡借给好朋友汪某使用,为什么会构成犯罪?

严抓执行难,包庇“老赖”也是犯罪

对此,法官解释到:汪某对人民法院的判决、裁定有能力执行而拒不执行,情节严重,构成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

童某虽非被执行人,但明知汪某为规避法院执行,仍将自己名下的银行卡及手机号码、微信号提供给汪某使用,帮助汪某逃避法院执行,与汪某是共同犯罪,他起到了起辅助作用,是从犯。

即:童某精准地帮助了汪某实施犯罪,达成了转移财产,逃避执行的目的,所以一起判刑。

“老赖”被限制后,继续使用亲戚、朋友的卡消费已经是一个公开的“秘密”。

但让人意外的是,这些人好像并没有意识到自己正在犯罪。

加大“从犯”惩戒力度是最好的方法

一方面,是因为大家对限制“老赖”措施的不重视,而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对“从犯”的惩戒不够严厉。

想要限制此类情况再次发生,也应该从这两个方面入手。

1

明确冻结“老赖”银行卡、限制消费的意义

对“老赖”的种种限制是为了监督、核实“老赖”的财产,知道其是否有能力还款。

只要有不符合规定的消费或操作,无论是“老赖”本人还是旁人,一律视为违法。

2

增加对“从犯”的惩戒

协助有履行能力的失信人逃避债务,从情感上讲,比拒不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的人更可恨,因为有了他们的帮助,“老赖”就有了不还钱的理由和方法。

加大对他们的惩戒,让其在帮助“老赖”之前进行衡量:真的要为了“老赖”而吃上牢饭,留下案底吗?

另一方面,也能提醒大家警惕陷阱:如果有人突然找你借银行卡,要小心了!对方很有可能是“老赖”!

在执行过程中,曾见识到“老赖”各种投机取巧的操作,其中不乏有“烂好人”出现,但最后还是要奉劝大家一句:

无论如何都不要逃避执行,更不要助纣为虐,帮助“老赖”逃避法定义务,将会与逃避履行义务者携手共同犯罪。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4个回答  2021-02-26

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是指当事人对人民法院的判决、裁定有能力执行而拒不执行,情节严重的行为。有能力执行而拒不执行该如何定义呢?全国人大常委会及最高法已经作出了详尽的解释,主要有包括12种情形。司法实践中存在大量的这些现象,被执行人在执行程序中,其名下无任何的可供执行财产,但一直使用或支配他人的银行账户、微信、支付宝账户等用于收款和消费,逃避法院的执行。被执行人虽然提供了其部分财产用于偿还债务,但其有能力清偿剩余部分生效裁判文书确定的义务却未清偿,致使部分判决内容无法执行的,仍然构成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

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现在有不少有钱不还的老赖,因为银行账号被法院冻结为了规避执行,他们就想出了一个办法,借用别人的银行卡进行转账认为这样法院就拿他没辙,日子照样过得逍遥自在。殊不知,这同样行不通家住永定区的王某就用了这种办法,结果不但没有逃避掉执行还被法院判了刑。情节严重,其行为己构成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梅列法院对被告人郑某拒不执行判决裁定案进行一审公开宣判,判处郑某有期徒刑二年。

该院执行局接到线索称郑某多次利用其女儿的账户转款!执行局干警马上行动起来落实情况。经调查,在民事判决书生效甚至执行案件立案后,被告人郑某前后十余次使用其本人银行账户或其女儿的银行账户进行大额转款、偿还其他债权人的借款,金额累计高达43万余元!原来郑某在外还有尚未收回的货款,当他人要向她支付货款的时候,她特地用女儿的银行账户接收货款,避免被法院查到。对人民法院的判决有能力执行而拒不执行,在民事判决书生效后多次转移财产致使判决无法执行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