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生与牡丹
古代,洛阳书生常大用,爱上了一位名叫葛巾的姑娘,日夜在她家附近彷徨。写诗百余首,倾吐了他对葛巾无限忠贞的爱情。有人劝葛巾说:“纯洁真诚的爱情,是可以接受的,也应该接受。”后来葛巾便与常大用结了婚,并把堂妹玉版介绍给大用的弟弟大器,他俩也成了亲。大家生活很美满,可是婚后,常氏兄弟变了样,无心读书,并怀疑葛巾、玉版的来历,爱情日益淡薄。葛巾、玉版见他们一无真诚爱情、二无事业理想,决心走了。常氏兄弟见她们离开,懊悔不已,仰天大哭。她们从天上丢下两个孩子。孩子落地,变成两株牡丹,一株是葛巾紫,一株是玉版白,让这两株牡丹启示人们,要懂得爱情真谛,才有真正幸福。
还有一个书生谢翱,很有学间,陈郡人,到长安,居升道里,准备应考。那里牡丹特多,一次,他外出赏花,看见一位美丽的姑娘,他一往情深,梦索魂缠,无心学习。一天深夜,他伏案入睡,恍惚中见那位朝思暮想的姑娘翻然而至。对他说她叫牡丹,感谢她的厚爱,但爱情不可勉强,不可一厢情愿,人生应把事业放在第一位。临别时姑娘请书生赋诗,书生写道:
阳台后会已无期,碧树烟深玉漏迟;
半夜香风满庭月,花前竟发楚王悲。
姑娘也以怜惜之情和了一首诗:
相思无路莫相思,风里花开只片时;
惆怅金闺却归处,晓莺啼断绿杨枝。
后来谢翱治学成名,而这个摆脱沉溺于爱情的故事,也随着他的成功而为人所乐道。
将错就错的海棠花
海棠虽红嫩娇妍,但缺少香味。不过,据说海棠原是有天香的,后来不知什么原因就没有了。也有人举证说古昌州和四川一些地方的海棠仍有香味,据说是偷偷放香的。究其原因,原来是这么回事:
说是在玉帝的御花园里有个花神叫玉女。因为嫦娥温柔又漂亮,玉女与嫦娥就成了好朋友,并经常到广寒宫去玩。有一次,玉女看见广寒宫里新种了十盆奇花。 那是一种从未见过的仙花,小花数朵簇生成伞形,甚是奇巧可爱。花蕾是红色的,花朵儿却是娇羞的淡红色。花枝上还结着果实,长长的椭圆形、黄黄的颜色。花儿和果儿都散发出浓郁的香味,实在逗人喜爱。玉女想到玉帝的御花园中什么花儿都有,唯独没有这种花。因此请求嫦娥姐姐送她一盆,好拿回去栽种在御花园里。但是嫦娥却摇摇头说,这是王母娘娘的花,是如来佛特意为庆贺王母娘娘的寿辰,派人从天竺国送到广寒宫来的。因为这花耐寒,所以才种在广寒宫中。玉女连连请求,只说广寒宫中花儿这么多,少一盆也没什么关系,王母娘娘也发现不了的。嫦娥经不住玉女这么“姐姐长”“姐姐短”的直央求,就答应了。
玉女好不容易说服了嫦娥,得到了这盆馨香迷人的奇花,高兴地捧起花盆就往外走,边走边说:“谢谢!谢谢!”不想刚刚走到广寒宫门口,迎头就碰上了王母娘娘。她一见玉女手捧着天竺国送来的仙花,一边嘴里直道谢,便明白嫦娥一定私下将她的花儿拿去送人,因而怒气冲天地训斥嫦娥胆大妄为。而且,她边说边夺过玉兔的石杵,将玉女和她手中的那盆花儿一起打下了凡间。
这盆花正巧落在一个靠种花为生计的老汉的花园中,老汉有个女儿叫海棠,姑娘的面貌也像花儿一样美丽。老汉见一盆花从天而降,种花人自然是爱花惜花,便连忙伸手去接,怕有闪失,又忙叫女儿过来帮一把,口中连叫:“海棠、海棠!” 海棠姑娘听见了,急急地跑过来,看见爹爹手里捧着一盆花儿,连叫“海棠”。便高兴地问:“爹爹,这美丽的花儿也叫海棠吗?”老汉接住了这盆花,只见是一种从未见过的叫不上名儿来的花,听见女儿这么一说,觉得这花儿的确和女儿一样美,就干脆将错就错叫它“海棠花”了。
只是海棠花儿虽被爱花的老汉接住了,并且从此培植在人间,但它的香魂却随风飘去了。这就是为什么有人传说海棠花原有天香,如今却没有了香味的缘由。
虞美人
项羽的爱姬虞美人常年跟随项羽征战南北。项羽被刘邦围困陔下,半夜起来饮酒,在军帐里慷慨悲歌,虞美人也以歌相和,她唱道:"汉兵以略地,四面楚歌。大王意气尽,贱妾何以聊生?"一边歌唱,一边起舞。舞罢,抽剑自刎。虞美人死后被埋葬,后来坟墓上长出一种草来,形状象鸡冠花,叶野相对。只要有人唱《虞美人曲》,这种草就合着拍子起舞,因此民间成为"虞美人草"。
兰花--燕梦兰
燕梦兰
春秋时,郑文公的姬妾燕姞有一天梦一位天使送给她兰花,并对她说:"我叫伯鯈,是你的祖先.送你这兰,作你的儿子.兰花有国香之称,佩戴它,人家一定会喜欢你的."不久,郑文公见了燕姞,赠给她兰花,两人十分恩爱.过了一些日子,燕姞怀孕,生下一子,取名为兰,就是后来的郑穆公.后因称兰花为"国香",并以"梦兰"比喻怀孕.
荷花
荷花是我国的传统名花。花叶清秀,花香四溢,泌人肺腑。有迎骄阳而不惧,出淤泥而不染的气质。所以荷花在人们心目中是真善美的化身,吉祥丰兴的预兆,是佛教中神圣净洁的名物,也是友谊的种子。
荷花相传是王母娘娘身边的一个美貌侍女—玉姬的化身。当初玉姬看见人间双双对对,男耕女织,十分羡慕,因此,动了凡心,在河神女儿的陪伴下偷出天宫,来到杭州的西子湖畔。西湖秀丽的风光更使玉姬流连往返,忘情地在湖中嬉戏,到天亮也舍不得离开,王母娘娘知道后用莲花宝座把玉姬打入湖中,并让她“打入淤泥,永世不得再登南天”。从此,天宫中少了一位美貌的侍女,而人间多了一种玉肌水灵的鲜花。
石竹花的传说
不知是哪朝哪代,在东北的一座大山中住着一户普通人家,姓石。老两口只有一个儿子名叫石竹。家里没有财产没有土地,全靠石老汉进山挖药为生。不幸的是石竹还刚呀呀学语的时候,石老汉在一次进山挖药时摔死了。从此,母子二人相依为命,日子过得更艰难。石竹妈一人挑起了抚养儿子的重担,她每天进山挖山货去换点粮食,掺和着野菜一起熬粥吃。就这样一晃十多年过去了,石竹妈历尽千辛万苦,好不容易将石竹拉扯长大成一个十七八岁的大小伙子。
穷人家的孩子懂事早。石竹这孩子样样都好,里里外外帮衬着妈妈。只是打小吃苦受穷,身子骨十分瘦弱,不但不能像别的小伙子一样独当一面地养活这个家,让年迈的妈妈歇息歇息,而且从小就得了个见不得人的病——尿炕。十七八岁的大 小伙于了,却不敢提娶媳妇的事。唉,又穷又有病,谁肯来作这家的媳妇呢,儿子懂事不说,做娘的却是看在眼里疼在心里。石竹妈从此进山就不挖山货了,她学着石老汉挖起了草药。可年纪大了,哪爬得了那丛山峻岭,钻得了那深山老林?再说,草药千千万万,哪一味能治好儿子的病呢?可石竹妈不畏山高路险,每天都去挖药,每次发现了新草药,她就自己先用口尝尝:辛的、苦的、麻的、涩的,做妈的先尝尽人间甘苦。有好几次,她被草药毒着了,肿了脸,红了眼,但她赶快吃些清热解毒的草药,终于又化险为夷。就这样寻寻找找一年过去了,两年过去了,三年过去 了,可能治好儿子病的草药还是没找到。
转眼到了第三年的五六月间,这天,石竹拦住又要出门的妈妈,哭着说:“妈,别去了,我不治病,不娶媳妇了。您辛辛苦苦把我拉扯大,我不但没能报答您,反而拖累您,做儿子的实在对不起母亲啊。”石竹妈也含着热泪,摸着石竹的头说,儿啊,做娘的知道你孝顺,但是,天下做母亲的哪能眼看儿子被病痛折磨而不去拯救呢?再说,如果找到了能治好你病的药,那就不但能治好你的病,也能治好天下有这病的其他人,不但了却我这个做妈的心事,也帮了其他做妈的人。”说完,她 就毅然出门了。
这一次她走得更远,爬得更高。可是奔波一天,还是没有什么新的发现。眼看天色已晚,山风阵阵,寒气袭人。石竹妈不免叹口气,坐在一块山石上歇歇脚。心想今天走远了,今晚是赶不回去了。心里惦记着生病的儿子,更想到自己年岁越来越老了,到时候别说爬山,连路也走不动了,怎么能再去找药呢?她越想越急越伤心,禁不住老泪纵横,两串热滚滚的泪珠一直落到山石缝里。但没想到奇迹在这时发生了,只见热泪淌过的山缝缝里,忽然长出一株花儿来。这花株只有一尺来高, 细条条的叶,枝顶生花。花朵不大,几朵小花聚合在一起像一把伞,粉红色的小花 在山风吹拂下微微摆动,仿佛在向她问好。石竹妈赶紧揉揉眼睛,心想莫不是年纪大了,老眼昏花,在这山野里过去怎么没有见过这么漂亮的花?可睁眼一看,那花还在那里点头微笑。石竹妈正惊讶之余, 又听见一个甜甜的姑娘的声音在说话:“老妈妈,把这花全棵拔去,回家煎水给儿子喝,它可以治好你儿子的病。”石竹妈只听见声音不见人,山野之中只有那花儿在微笑。石竹妈顿时明白了,这是花仙在帮助她,为她儿子治病呢。石竹妈一高兴,人也来了精神,抬眼一看,啊,山野中星星点点长满了这美丽的花儿呢。她赶紧拔了许多,抱着就往山下跑。
回到家,石竹正在着急,不知到哪儿去找妈妈。石竹妈高兴地一五一十把山上的奇遇告诉了石竹,并按照花仙的指点把采来的花连根煎水给石竹喝。药一煎好,只觉草屋里清香阵阵,石竹连服了三日,不但尿床的毛病治好了,人也变得精神多了,总觉得浑身有使不完的力气一样。石竹本来就是孝顺孩子,病一好,他就再也不要妈妈上山挖药去奔波劳累了。不久,他就娶了一房媳妇,一家人从此过着幸福的生活。
此后,石竹妈采药遇见花仙,并用这花草治好了儿子石竹毛病的消息不径而走,很快传开了,凡得了类似那种毛病的穷人,都来找石竹妈要这花草去治病,没有不灵的。人们感激花仙,更明白花仙也是被石竹妈的一片爱心所打动,才主动帮忙的。 每次人们要找寻这花草时,都叫不出它的名儿,只知道是石竹妈找的花能治病,便顺口叫它“石竹妈的花”,叫来叫去,就干脆叫“石竹花”了。
杜鹃花
相传,古代有一位蜀国的皇帝杜宇,很爱他的百姓。死后,他的灵魂变为一只杜鹃鸟。每年春季,杜鹃鸟飞来唤醒老百姓“快快布谷! 快快布谷!”嘴巴啼得流出了血,滴滴鲜血洒在地上,染红了漫山的杜鹃花。这就是成语“子规啼血”的来历。
茉莉花
传说茉莉花原来没有香味,它的香味与一个叫“真娘” 的女子之死有关,她死后其魂魄附于花上,从此茉莉花就带有了香味,所以叫茉莉花又称香魂,茉莉花茶又称为香魂茶。虎丘周边的花农以此窨茶制成茉莉花茶。
真娘,本名胡瑞珍,唐代苏州歌妓。出身京都长安一书香门第。从小聪慧、娇丽,擅长歌舞,工于琴棋,精于书画。为了逃避安史之乱,随父母南逃,路上与家人失散,流落苏州,被诱骗到山塘街“乐云楼”妓院。因真娘才貌双全,很快名噪一时,但她只卖艺,不卖身,守身如玉。其时,苏城有一富家子弟叫王荫祥,人品端正,还有几份才气。偏偏爱上青楼中的真娘,想娶她为妻,真娘因幼年已由父母作主,有了婚配,只得婉言拒绝。王荫祥还是不罢休,用重金买通老鸨,想留宿于真娘处。真娘觉得已难以违抗,为保贞洁,悬梁自尽。王荫祥得知后,懊丧不已,悲痛至极。斥资厚葬真娘于名胜虎丘,并刻碑纪念,载花种树于墓上,人称“花冢”,并发誓永不再娶。文人雅士每过真娘墓,对绝代红颜不免怜香惜玉,纷纷题诗于墓上。
真娘的墓建在苏卅虎丘上,据说此墓与黑水青冢、燕郊香冢为国内三大名冢,同传千古,然 此乃为题外之事。
格桑花
藏族有一个美丽的传说:不管是谁,只要找到了八瓣格桑花,就找到了幸福。“格桑”为藏语,即好时光之意,它是说,在春夏之交雪域高原有一个璀璨的好季节,风姿绰约的格桑花儿就会如约来到草原上,为青春亮丽的姑娘们带来好时光,也带来幸福。
水仙花
那是唐代武则天女皇要百花同时开放于她的御花园,天上司花神不敢违旨,福建的水仙花六姐妹当然也不例外,被迫西上长安。小妹妹不愿独为女皇一人开花,只行经长江口,见江心有块净土,就悄悄溜下在崇明岛。所以,福建水仙五朵花一株开,崇明水仙一朵怒放。
玉簪花
相传王母娘娘对女儿的管教非常严,小女儿性格刚烈,自小喜欢自由,向往人世间无拘无束的生活。一次,她趁赴瑶池为幕后祝寿之机,她想乘机下凡到人间走一遭。不想王母娘娘早就看透她的心事,使她不得脱身。她便将头上的白玉簪子拔下,对它说:“你代我到人间去吧。”
一年后,在玉簪落下的地方长出了象玉簪一样的花,散发出清淡幽雅的香味。人们喜欢它花形的脱俗,称它为“江南第一花”。宋代诗人黄庭坚有诗道:“宴罢瑶池阿母家,嫩惊飞上紫云车。玉簪落地无人拾,化作江南第一花。”
并蒂莲
并蒂莲:传说很早以前有这么个村庄,村中有一口大水塘,塘里年年长满荷花,人们都叫它荷花塘。这塘东住着一个姓洪的员外,家里很有钱,可四十多岁了,还没有儿女。这一年,员外妻子怀了孕,洪员外日夜烧香敬神,求菩萨保佑他生个儿子,可是生下来的却是一个女孩。洪员外闷闷不乐。他妻子为了安慰员外,便和员外商量,把这个女孩当儿子来养,对外人就说生了个男孩子,并给孩子取名叫“赛郎”。
后来赛郎慢慢长大了,装束打扮就一直象男孩子一样。十二岁时,洪员外在荷花塘前面立了个书馆,请塾师教赛郎读书。外面人都以为赛郎是男孩子。 再说这塘西住着一户姓白的人家,老夫妻俩生活还过得去,就是没有儿子。他老婆曾生过三个儿子,都没活过周岁便死了。为这事老白曾经几次找人算过命,都说他俩是“命里无儿”。这一年,他妻子又有了孕。老白心想:生女儿还能活,若生下个男孩来怕又保不住。他妻子想了个办法:“若生下儿子,只把他当女儿养,就不会再死了。”后来,真的又生了个儿子,夫妻俩便给这孩子戴上了耳环,取名叫“贞娘”。
贞娘长到十三岁,穿戴打扮起来比女孩子还标致。老夫妻疼儿子,想尽办法要供贞娘读书,听说东村洪员外家立了书馆,便求人说情,每月供先生二斗米,把贞娘送去读书。外面人都以为贞娘是女孩子。 贞娘到了学堂,和十几个孩子在一起很合得来,特别和赛郎更要好,每天上学在一个书桌上读书,下学时两个人要在荷花塘边玩一阵子才分手回家。同学们看他俩那样亲近,有一天趁老师不在,就闹着玩,要赛郎、贞娘拜花堂,直到老师回来了,才跑回桌去读书。谁也不知道赛郎是女,贞娘是男;赛郎也以为贞娘真的是女孩,贞娘也以为赛郎真的是男孩。
一晃三年,赛郎和贞娘的年龄都大了,在一起读书、玩耍也越来越亲近。老师看不过去了,劝他俩以后不要再手拉手地跑出去玩,免得人家说闲话。他两个表面上都答应了,心里却不愿听。贞娘想:先生不知我和赛郎两个都是男子,两个男子在一起有什么关系?赛郎也想:先生不知我和贞娘都是女子,别人笑怕什么!洪员外虽说常见他俩在一起玩,心里反觉得女儿和贞娘在一起倒好,免得她和男同学在一起惹事生非。老白夫妻当然也是同样的心思。 这时候赛郎已十五岁了,贞娘是十六岁,两个人时常想起刚入学时玩拜花堂的事来。赛郎心想:贞娘这个人又聪明又和气,才学又好,将来谁要娶她做老婆,真是幸福。贞娘也这样想:自己若真是女子,一定要嫁给赛郎。
转眼又过了三年,学生们都要分手了。赛郎对贞娘说:“学业期满,从今以后你、我恐怕不能常见面了。”说着流下泪来。贞娘说:“赛郎弟弟,不要难过,我家离你那儿不远,可以经常来往。”可赛郎心里晓得:自己年纪大了,从今后就要被父母关到绣房里不能出门了;再说自己和贞娘都要嫁人,谁晓得嫁到哪里去呢?好对贞娘说:“我俩结拜做姊妹吧!”贞娘想:两个男子拜姊妹,岂不笑话?连连摇手:“不、不、不,还是结拜做兄弟吧!”争了半天,最后都说:“算了,就是结拜好了!”就这样,两个人糊糊涂涂地在荷花塘边结拜了。
赛郎回家后便换了女装,整天呆在绣房里,时常想念贞娘。贞娘在家,也总想着赛郎。贞娘的爹老白得病死了,母亲就让贞娘摘掉耳环,换上男装,要他给老白穿孝打灵幡,送老白入土。直到这时,全村人才晓得贞娘原来是男的。消息传到洪员外家里,赛郎听了又惊又喜。惊的是,同窗多年竟不晓得他是男子;喜的是,遇见了贞娘这样可亲的人。可是洪员外听了这个消息竟大发脾气,叫人把贞娘的母亲喊来,当面骂了她一顿:“你家养了儿子,谁还会抢了你的?为什么男扮女装送到我家书馆来读书?整天与赛郎在一起,败坏了我家门风!”贞娘的母亲听得糊涂了:“我家贞娘与赛郎在一起,有什么败坏门风的哪?”员外老婆在旁一说,她才晓得赛马郎原来是个女的,也免不了吃了一惊。又一想:洪家真是不讲道理。便也气愤地说:“你家女孩子可以扮男装去读书,为什么我家男孩子就不能扮女装去读书呢?”洪员外无言可答,命人把贞娘的母亲赶出了大门。 贞娘听母亲说赛郎是女子,高兴极了,立志要娶她。母亲晓得洪家不会答应,不肯找媒人。于是贞娘整天闷闷不乐。 过了几天,忽然洪家丫环送来一封信,打开一看,是赛郎写来的。信上说她被父母关在绣房里,如何想念贞娘;又说她知道了贞娘是男的,心里如何高兴。贞娘看了信,知道赛郎待他有心有意,高兴得不得了,忙写了封回信,叫丫环带回去。从此后,两个人便你来我往地通起信来。 一天晚上,贞娘又要母亲托媒去提亲,母亲心疼儿子,答应试试。没想到媒人未进洪家大门就被赶了出来。媒人对贞娘说:“死了心吧!员外说了,一则嫌你家穷,养不起他女儿,二则你俩原是同学,如今嫁给你就是‘无私有弊’,玷辱了人家的好门风。”贞娘见事情不能成功,忧愁成病;他母亲急得在一旁日夜啼哭。
再说赛郎听得白家托媒提亲被父母回绝一事,也急得闹起病来。洪员外为了让女儿死了这条心,偷着叫人把白家母子赶出村去。赛郎听到此消息,气得索性连饭也不吃了,从此病情一天重似一天。 再说贞娘母子被洪家赶出村,搬到四十里外的城里去住。过了不久,贞娘的病稍好些了,谁知母亲又病了,身体一天不如一天,贞娘只好靠每日做些小生意维持生活。过了几个月,母亲死了,贞娘安葬了母亲,决心回村去找赛郎。他把家里破烂东西卖掉,办了一些花线等货物,打成包袱,扮成“卖货郎”,回到村中,住在破庙里。 一天,他摇着手中的拨郎鼓,偷偷地绕到洪家后园门前。赛郎的丫环听到鼓声出来买花线,一见是贞娘,惊喜万分,急忙跑进去告诉赛郎。赛郎随即写了封信,让丫环交给贞娘,叫他快些离开这里。贞娘跑回庙里,打开信一看,原来赛郎约他今夜三更在荷花塘相会。贞娘高兴啊,眼睁睁地盼着天黑。 三更时分,荷花塘边,赛郎和贞娘一见面就抱头大哭起来。哭症哭着,赛郎对贞娘说:“爹爹心狠,我俩今生难成夫妻。望你保重身体,不要再挂记我了。”说完就往水里跳。贞娘一步上前拖住她,哭着说:“我俩生不能在一起,情愿死在一起。”说完,抱起赛郎一同跳入水中。
丫环等到鸡叫还不见赛郎回来,知道还了事,也不敢声张。第二天,洪家上下各处寻找,找到荷花塘边,见有赛郎的一只绣鞋,知是跳了水。洪员外急忙命人打捞上来,只见贞娘、赛郎两个人紧抱在一起,几个人用力拉也拉不开,洪员外便命人将他俩埋在荷花塘边。 当晚只听得响雷打闪,下了一夜大雨。等到天明,只见荷花塘水一直涨到赛郎、贞娘坟前,将坟围了起来;坟上长着的荷花,花茎比人的大拇指还粗,顶上开了两朵花,一红一白紧紧地靠在一起,人们便叫它“并贴莲”,以后便叫成了“并蒂莲”。
桂花与桂花酒
传说古时候两英山下,住着一个卖山葡萄酒的寡妇,她为人豪爽善良,酿出的酒,味醇甘美,人们尊敬她,称她仙酒娘子。 一年冬天,天寒地冻。清晨,仙酒娘子刚开大门,忽见门外躺着一个骨瘦如柴、衣不遮体的汉子,看样子是个乞丐。酒仙娘子摸摸那人的鼻口,还有点气息,就把他背回家里,先灌热汤,又喂了半杯酒,那汉子慢慢苏醒过来,激动地说,"谢谢娘子救命之恩。我是个瘫痪人,出去不是冻死,也得饿死,你行行好,再收留我几天吧。”仙酒嫂子为难了,常言说,"寡妇门而是非多”,像这样的汉子住在家里,别人会说闲话的。可是再想想,总不能看着他活活冻死,饿死啊!终于点头答应,留他暂住。
果不出所料,关干仙酒娘子的闲话很快传开,大家对她疏远了,到酒店来买酒的一天比一天少了。但仙酒娘子忍着痛苦,尽心尽力照顾那汉子。后来,人家都不来买酒,她实在无法维持,那汉子也就不辞而别不知所往。仙酒娘子放心不下,到处去找,在山坡遇一白发老人,挑着一担干柴,吃力地走着。仙酒娘子正想去帮忙,那老人突然跌倒,干柴散落满地,老人闭着双日,嘴唇颤动,微弱地喊着:“水、水、……”荒山坡上那来水呢?仙酒娘子咬破中指,顿时,鲜血直流,她把手指伸到老人嘴边,老人忽然不见了。一阵清风,天上飞来一个黄布袋,袋中贮满许许多多小黄纸包,另有一张黄纸条,上面写着: 月宫赐桂子,奖赏善人家。 福高桂树碧,寿高满树花。 采花酿桂酒,先送爹和妈。 吴刚助善者,降灾奸诈滑。 仙酒娘子这才明白,原这瘫汉子和担柴老人,都是吴刚变的。
这事一传开,远近都来索桂子。善良的人把桂子种下,很快长出桂树,开出桂花,满院香甜,无限荣光。心术不正的人,种下的桂子就是不生根发芽,便他感到难堪,从此洗心向善。大家都很感激仙酒娘子,是她的善行,感动了月宫里管理桂树的吴刚大仙,才把桂子酒向人间,从此人间才有了桂花与桂花酒。
参考资料:http://tieba.baidu.com/f?kz=4587502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