弱视是单眼或者双眼最佳视力低于正常,但没有发现与该视力减退相对应的眼球器质性改变的疾病。在我国该病的发生率为2%~4%。临床上,弱视常表现为最佳矫正视力低于正常、斜视、屈光不正、立体视觉欠缺等。
防治弱视的关键在哪里呢?
首先,要明确一个概念――视觉发育关键期。通常认为视觉系统在3岁左右成熟,3~8岁之间视觉的发育仍具有一定的可塑性,甚至还会有一定程度的延长。因此,防治弱视要从娃娃抓起,早发现,早治疗,大多数弱视儿童的视力还是可以恢复到正常的。
由于幼儿天生顽皮,注意力不容易集中,给视力的准确评估造成了困难。在这里给家长介绍几种检测方法。
彩球测试法:若患儿较小不能查视力表,可以用彩色球在眼前晃动,看小儿的眼睛是否随着球的运动而移动,两个眼运动的幅度是否一致;若一眼被吸引,另一眼看着别处或者两眼运动的幅度不一样,就需要就诊了,看是否有斜视或屈光不正等导致两眼视力的不平衡。
单眼遮盖法:可交替遮盖患儿眼睛,看小儿的反应。如果遮盖小儿左眼,小儿没有什么反应,仍照常玩耍;而遮盖右眼时,出现明显的抵触情绪,哭闹或用手抓遮盖物等,则预示着右眼视力好为主视眼,左眼可能存在着弱视。
视力表法:幼儿到3岁左右要教他看懂视力表。可利用儿童愿意得到表扬的天性,在查视力的过程中多给予鼓励,表扬,以使得他们能配合视力检查。对怀疑有弱视的患儿,要进行全面的眼科检查,排除先天性白内障、玻璃体积血、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等器质性病变,以及最容易被忽略的轻度视神经发育不全、轻度视神经萎缩和轻微的黄斑异常等。
在这里特别要强调的是:视力发展的关键是视觉刺激。中枢神经系统内的视觉通路发育要求大脑接受来自双眼的同等清晰、聚焦的图像。任何严重干扰大脑视觉通路发育的病变均可导致弱视的发生。比如,小儿眼睑被蚊蝇叮咬长期水肿不能睁开,或者眼外伤眼内手术后长期用纱布遮盖包扎患眼都有可能引起该眼的弱视。对于先天性白内障或者先天性重度上睑下垂等患儿,做了手术之后绝不能万事大吉,而要进行弱视治疗。
治疗弱视的方法很多,但总的目标只有一个:使患者获得最好的视力。治疗的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是使清晰的图像投射在黄斑区中心凹上。对于剥夺性弱视的患儿,要寻找到确切的病因,并给予去除。对于屈光不正性弱视,患儿必须戴眼镜以矫正明显的屈光不正。在此基础上鼓励患儿使用弱视眼,可以使用遮盖疗法、压抑疗法等进行治疗。
影响疗效的因素很多,归纳起来有:
治疗的年龄:治疗的年龄越早,视力恢复的可能性越大,学龄前开始治疗大多数效果较好,10岁之后效果较差。
弱视的严重程度:根据患儿的最佳矫正视力可以将其分为轻、中、重三种情况:最佳矫正视力在0.6~0.8为轻度弱视;0.2~0.5者为中度弱视;小于或等于0.1者为重度弱视。其中,轻度弱视疗效好,中度次之,重度最差。
患儿家长的配合和儿童的依从性:首先,家长要理解医生所采用的治疗方法,积极配合,对患儿多鼓励,增加患儿的依从性。如在遮盖疗法过程中,家长不理解或患儿经常取下或揭开眼罩从镜片上窥视,这些做法会导致遮盖治疗的效果降低,甚至完全无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