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质,性格,能力,兴趣等对择业的影响

一篇1000左右的文章,急需

一个人选择什么样的职业,常与他(她)本人的兴趣、爱好、性格、气质及能力等有密切关系。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兴趣、性格等是一个人在选择职业时首先要考虑的问题。所以,在择业过程中,应对自己各方面的情况作出客观且全面的自我分析。

  根据兴趣择业在择业过程中,人的兴趣和爱好往往具有一种强大的推动作用。但是,个人的兴趣和爱好只能作为职业选择的重要依据,而不是全部依据。因为,只有把它们建立在一定能力的基础上,并与社会需要相结合,兴趣、爱好才会获得现实的基础,也才有实现的可能。

  因此,应该培养自己多方面的兴趣和爱好,努力发展自己的专长,从而使自己的兴趣爱好有明确的针对性,确保在求职时拥有一个更为广泛的选择余地。

  心理学专家认为,根据性格选择职业,能使自己的行为方式与职业工作相吻合,更好地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和一技之长,从而得心应手地驾驭本职工作。例如:

  1.理智型性格喜欢周密思考,善于权衡利弊得失,故适合于选择管理性、研究性和教育性的职业;

  2.情绪型性格通常表现为情感反应比较强烈和丰富,行为方式带有浓厚的情绪色彩,故适宜于艺术性、服务性的职业;

  3.意志型性格通常表现为行为目标明确,行为方式积极主动,坚决果断,故多适应于经营性或决策性的职业。  

  根据气质择业生活中,我们不难发现这样的现象:有人选择了教师的职业,可是性情暴烈缺乏耐心;有人选择了记者的职业,但生性沉稳、反应迟缓。于是,原先理想的职业失去了原有的色彩。究其原因,并不是这些人能力低下,而是因为他们的气质与所从事的职业不相适应。可见,气质不同不仅会影响一个人职业的选择,而且可能直接影响到具体工作的成败。所以,应根据自己的气质类型,有针对性地选择适合自己的职业。

  根据能力择业随着社会生产力的日益提高,社会分工愈来愈精细,各种职业都对人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在选择职业时,必须了解自己的优势所在,了解自己能力的大小、自己的能力在哪方面表现得更突出之后,再做出选择。这有助于择业的成功,并保证在今后的工作中做到扬长避短,取得较大的成就。

---来源百度分享 574191515朋友的分享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1-06-06
  分析的理论内容
  在这阶段,择业者需要花时间去思考、观察、研究,从而更充分了解差距,了解自己有效地做出反应的能力。好的生涯决策者阻止用冲动行事来减小在沟通阶段所体验的压力或痛苦,因为他们知道,这是无效的,甚至可能令问题恶化。他们弄清楚,要解决这个问题我需要了解自己的哪些方面,了解环境的哪些方面,需要做些什么才能解决问题,为什么我有这样的感受,家庭会怎样看待我的选择等等问题。这是了解我自己和我的各种选择的阶段。在这一阶段,生涯问题解决者通常会改善自我知识,不断了解职业世界和家庭需要。简单说,在分析阶段,生涯决策者应尽可能了解造成在第一阶段发现的差距的原因。
  分析,是通过思考、观察和研究,对兴趣、能力、价值观和人格等自我知识以及各种环境知识进行分析,从而更好地理解现存状态和理想状态之间的差距。在分析阶段主要运用的是认识自我和认识职业环境中的方法。
  这一阶段是了解我自己和我的选择。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在沟通阶段了解职业生涯必要性的基础上,了解关于价值观,人生,人职匹配,职业锚,需要层次,气质类型,兴趣,能力,经验等知识对我决策非常重要。我意识到做职业生涯规划应该择己所爱,择机所能,择己所需,以利润最大化为原则,根据自身特点去做职业选择和定位而不是试图强加在个人身上并不具备的品德和能力。
  任务太艰巨,我肚子里也就这么多墨水了。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2个回答  2011-06-06
这四个方面我觉得能力是最重要的,无论你进入公司前是什么状态,过了面试之后便是展示自己能力的时候了,能力不足,你就不容易得到更好的机会,择业是双向的,你可以选择公司,公司也在思考是否要选择你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