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平之战秦赵两国的总兵里各是多少?

如题所述

秦国的战略谋划可谓高明,有实力什么事都好办,心想就能事成,我想秦国不直接打上党,而是首先攻下野王这个地方,目的肯定就是觊觎上党地区,野王可谓当时逐步萎缩的韩国唯一通往黄河以北上党地区的咽喉,在秦国看来这里就是七寸了,一刀下去,韩国被一分为二,端的高明。历史记载野王这也是一场大战,可以视为长平之战的序曲,有资料说秦军出动40万大军打的野王。如果这个数字是真实的,那么历史专家推测的秦军进军长平的路线就值得商榷了,专家推测的是秦国兵分两路,一路走渭水入黄河,然后北上再西行直奔长平,一路过潼关、宜阳,攻击韩国的堠氏地区,用以防护上党的侧翼,我觉得这里可能有问题,如果野王有40万秦军,这个推测就全不对,攻击堠氏的秦军也不是防护上党侧翼的作用,而是牵制韩魏两国,并以兵势促进外交,迫使韩魏不敢援赵。后来看资料介绍认真点,发现我的猜测完全正确,因为秦国出兵是在公元前262年,在这一年兵分两路,路线记载清清楚楚,攻堠氏的南路军与上面叙述同,而攻上党的进军路线就是进攻野王的进军路线,并且明确记载公元前261年拿下野王,然后即发生长平之战(公元前260年),可见打野王的确是长平之战的序曲,秦国的最终目的是上党。那么真实的进军路线就是野王的40万秦军北上进军上党,而不是从秦国本土走渭水进军了。但不管从哪里起兵,秦国的这个兵分两路谋划,很是高明,伐谋、伐交、伐兵配合的珠联璧合。
历史学家不想研究军事,所以考证后的推测往往错的很离谱,须知野王不过一个渡口,意义完全在分割韩国,本身并不是秦国想吃的肥肉,秦打野王的目标是上党,历史专家不喜欢想到这层,很喜欢就长平之战考究长平之战。

(这个广为传播的秦军进军路线图,我判断是错的。)正确的进军路线应当是秦军和新秦军互调过来就对了。

上党是个意外软柿子
野王这个地方资料上介绍说是今天河南沁阳,其实我感觉主要应当是沁阳南的黄河渡口,这里一掐,韩国北渡黄河进入上党的最后一个通道就被卡了脖子。感觉这个渡口的对岸应当是汉代的虎牢关,没认真考证,总之位置看着差不多。韩国的决策真可谓胸怀博大,被人家打了,反过来以德报怨把上党地区给了人家。这在全人类的角度不知如何评说,从国家利益角度看,就是被打傻了,谈不上什么谋略了。秦国不费一兵一卒意外得到个软柿子。国王和大臣被打傻了,可下面的人不一定都傻,上党郡守冯亭就没傻,充分发扬民主征求上党上下民众的意见,大家都不愿意归秦,于是研究决定归赵,软柿子一瞬间变成了战争的导火索。
这里还有我个人的理解,秦国兵强马壮,当秦国人应当最安全,可为什么上党地区的民众官员都不愿意归秦呢?我想这可能就像地主资本家不愿意参加共产党是一个道理,秦国靠功勋授予官爵,韩国的士大夫阶层如果归了秦国就失去了士大夫世代的优越等级,民众呢?民众认为归了秦国就要更加辛苦的劳作,男人都要编辑起来一边种地一边操练准备打仗,哪有现在这样好,很可能有这样的因素,以至于不愿意归秦。
从高平市南北望长平古战场:
赵括的最佳选择应当是什么?
也就是说如何做战略部署才能击破秦军?赵括选择的是集中优势兵力中央突破,然后全线跟进,这基本上是个鱼死网破的拼命打法,之所以敢这么干,在赵括看来是他带来的25万援军,历史记载白起先后坑杀赵卒45万,那么就证明原先廉颇对抗秦军的兵力在20万左右。而秦军是多少呢?如果打野王时是40万,那么北上攻上党的差不多应当30万左右,如此看来三年僵持中,赵军的总量再加上原来韩国上党地区冯亭的降赵韩军,双方兵力差不多旗鼓相当,赵括带来的这25万生力军就成了赵括的胆,兵力优势天平倾斜于赵国了,赵括理所当然的想‘我有何不敢和秦军决战’?我想这就是赵括选择中央突破,全线出击的原因。
那么比这个更佳的打法是什么样的呢?其实没有什么再高的高招,看看白起是怎么打的就知道了,以迂为直、后发先至,出奇兵,奇正相合是最佳的打法,白起就是这么打的。战场要有抓住战机的意识,白起鹰一样抓住了战机,赵括就不懂这个道理。正是赵括的全线出击,才给白起出奇兵越过丹河防线以可乘之机。
说原理没用,咱还是说具体的部署,赵括的最佳战略选择这里说还有一些情况没有交代清楚,就在后面的分析阐述中夹叙夹议吧,我相信凡是懂军事的一定能在我这个业余纸上谈兵的写的文字中梳理出赵括最佳。

5、白起的30万能围住赵括的45万吗?
历史学家也质疑这个问题,但他们不是用我这里推断的30万,而是用秦军最后投入长平之战的总兵力60多万来说事的。按照常理,就算60万也围不住45万,古代冷兵器战争,常识是‘十则围之、五则攻之、倍则分之’,秦国的兵力充其量最后是赵国的两倍,只能做到分之,如何能围之?看来这里不是有特殊的因素我们还没有知晓,就是历史记载错了。何况我判断赵括进击秦军时,白起的手里充其量30万兵,这才是最真实的历史数据,后来秦昭襄王听说白起围住了赵军,征全国15岁以上男子组成援军开赴长平,估计援军的数量在25-30万之间,与赵括带来的援军数量差不多。这时秦军的兵力优势才显现。
可历史明明记载着白起围住了赵军,然后秦王援军才到的。这里面到底是怎么回事呢?没有传下来原因的记载,只能推断了,本人的推断尽量减少不切实际的主观想象,而用当时的现实条件为依托,做最符合现实的推测。
赵括的45万大军即使是全线出击,后方起码也会保留10万兵,并且出击的时间一定不能完全实现同一时刻出击,比如百万雄师过长江,就不可能同一天同一时刻出发,毕竟人太多了,这样判断赵括实际用于攻击的兵力最多35万,在几十里的战线上一定是赵括的中军做表率先出击,此时白起的30万如何抵挡赵括的35万?同理白起用于一线作战的军队充其量25万上下,所以实际上就是25对35,

看下图白起的用兵部署: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1-06-07
长平之战发生在战国末期,公元前262-260年,赵国长平,历时3年,秦国与赵国交战,最终以秦国获胜结束,活埋赵军40万
第2个回答  2011-06-07
参战人数赵军45万人,秦军保守估计也在百万以上。从国家战略到具体战术,军事家直到现在都在探讨它的得失。长平之战,对中国历史走向有着深远的影响,它催生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封建集权的大帝国。追问

我靠!!!100多万秦军也太恐怖了把?

追答

可能有些夸大 但战后秦军大将白起一举坑杀赵国降卒40万人这是真的吧,说明他手下的兵要远远超过40万这个数了,没百万也差不离了

第3个回答  2011-06-07
赵国四十余万主力大军,被五十余万秦军困在了长平河谷山塬里!消息传开,天下各国始则惊骇莫名,继则啧啧称奇——华夏自有战事以来,何曾有过五十万大军围住五十万大军这等战例?等而围之,分明便是千古奇迹!想都不敢想的事,竟生生让这白起做成了,如何不令人乍舌变色!一时间天下议论蜂起,纷纷揣测秦军究竟能否吃掉赵军?等而围之难,等而吞之更难!无论如何,秦军毕竟已经完成了等而围之,难则难矣,却是无须揣测了。最后坑杀二十余万人,堪称奇迹,白起不愧为第一将才!
第4个回答  2011-06-07
秦军参战兵力:
首先,《史记·白起王翦列传》记载的很清楚:“秦王闻赵食道绝,王自之河内,赐民爵各一级,发年十五以上悉诣长平,遮绝赵救及粮食。”秦王在得到赵军已被切断的报告后,为了确保战役的胜利,亲自来到河内地区(注:河内地区在长平的南面,与之相邻),发动当地年纪十五岁以上的男丁全部开往长平前线,以保证切断赵军的援军和粮食补给。因此,魏晋时期的何晏把秦王发动河内地区十五岁以上误解为发动秦全国十五岁以上,是很奇怪的,因为一个河内地区的人口与秦国全国人口根本不能相比,而仅发动一个郡的人民增援长平,也证明人数并可能太多。因此,以为长平之战秦国是动员全国兵力参战,是没有根据的。
同时,秦军之所以战斗力极强,纵横天下,并不是由随手招来的百姓组成的,而是经过严格军事训练,加之长期征战积累的实战经验以及拥有比较先进、精良的武器装备,才能够形成如此著名的秦军。而那些秦王在河内临时征召的老弱百姓,根本不可能马上变成称为精锐的秦军士兵,最多是进行一些后勤运输、修建工事之类的辅助工作。
其次,对长平之战的过程有所了解的人,都可以发现这样一个情况,这个战役自始至终都是秦军占有优势,一开始是秦军连战连捷,中间是双方相持,最后是赵军被切断,猛攻秦军坚固防御阵地而不能成功,最后全军覆没。因此可以确定在双方实际交战中,一定是秦军的阵亡人数少于赵军。但是,白起却说这次战役“秦卒死者过半”(见《史记·白起王翦列传》),有学者据此认为秦军阵亡人数在五十万左右,这简直是完全不合情理。我们从赵军的数字看,总兵力四十五万,投降四十万,则作战阵亡约五万,即使秦赵双方战斗力相当,秦军的阵亡人数也应不超过五万才对。否则,占据各方面优势的秦军在杀死赵军五万的同时,自己战死五十万,是对手阵亡人数的十倍,简直是在开国际玩笑,只有不懂军事的人才会得出这样的结论。
因此,即使从最差情况考虑,占据战场优势的秦军的阵亡人数最多只会与赵军相当也为五万人,则根据白起所言“秦卒死者过半”,秦军参战总兵力不过十万人而已。这样一来,问题就出现了,难道十万秦军就可能消灭四十五万赵军?我们后面会解答这个疑问。
第三,学者们对秦军总兵力的推论错误,还有一个因素,就是人们认为既然秦军可以包围赵军,则必然兵力大大超过赵军。其实这是由于不了解军事地理的原因造成的。如果我们去看一下卫星地图,就很容易发现:长平之战的地理态势,是双方在一个很长的河谷里进行的,这个河谷就是丹水河谷。这个丹水河谷,从高平向西北走,到长平,再向北,转东北方向直到今长治一带。在这个河谷的两侧,则是大军难以机动的高山。所以,实际上并不是秦军四面包围了赵军,而是派出少量快速部队,迂回到赵军侧后,切断了赵军在河谷里的后路。
《史记·白起王翦列传》记载:“而秦奇兵二万五千人绝赵军后,又一军五千骑绝赵壁间,赵军分而为二,粮道绝。”从这里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秦军以二万五千人切断了整个赵军部队,这样即使赵国再派援军也不能与赵括的部队联系,同时也防止赵军突围;秦军又以五千骑兵切断了“赵壁间”,所谓“赵壁间”,应当是指赵军整体防御阵地的中间,也就是说秦军把赵军的前军与后军也切断开来了。这个结果才导致了“赵军分而为二,粮道绝”战果。我们知道大军作战,一般都是精锐在前,而辎重粮草在后,秦军切断赵军的前、后军,自然就把赵军前军精锐的粮草给切断了。
有人会问:五千秦军就能把四十五万赵军切断为两节,赵军不是太差劲了?这就是我前面说的河谷问题,赵军全军位于丹水河谷内,两侧并不能机动。因此,秦军只要选择狭窄的河谷中间某处,切断赵军,而后筑垒坚守,则赵军无法突破。因此,秦军并不是依靠超过对手多少的兵力四面包围赵军的,而是依靠丹水河谷有利的地形,从两头堵死赵军的。
第四,自然有人要问,这赵括也不是傻子,难道看不出丹水河谷的不利地形?还要把全军都带入死地?这就是白起等人的高明之处了。我们知道,在廉颇为赵军统帅时,虽然也连吃败仗,但是秦军并不能取得决定性的胜利,为什么?因为廉颇占据的地理位置比较好,秦军只能正面突击,而无法迂回包围。
所以秦国才要实行反间计,使赵国用赵括换掉了廉颇,随后,秦国又派来了最优秀的大将白起,并加以保密,第三步则是佯装失败,诱使赵括把部队带进了丹水河谷这个死地。《史记·白起王翦列传》记载如下:
——“而秦相应侯又使人行千金于赵为反问,曰:‘秦之所恶,独畏马服子赵括将耳,廉颇易与,且降矣。’赵王既怒廉颇军多失亡,军数败,又反坚壁不敢战,而又闻秦反间之言,因使赵括代廉颇将以击秦。”
——“秦闻马服子将,乃阴使武安君白起为上将军,而王龁为尉裨将,令军中有敢泄武安君将者斩。”
——“赵括至,则出兵击秦军。秦军详败而走,张二奇兵以劫之。赵军逐胜,追造秦壁。”
秦军在丹水河谷的出口预先修筑了坚壁(也就是异常坚固的防御工事),而后假装战败后撤,诱使赵括率军追击。同时预先埋伏两军在河谷两侧山里,等待赵军过后突出切断其后路。赵军以为在新统帅带领下取得大胜,毫无防备地全军杀入丹水河谷,最后被彻底切断而全军覆没。当然,实际上赵军只有五万人阵亡,还有大部分军队没有被消灭,却为何全军投降了呢?两个因素:第一,赵军前军主力和后军辎重被断开,前军主力的粮草很快消耗完了,只能拼命对秦军的坚壁发起自杀性攻击,如果攻击成功,则可以与后军会合,取得粮草补给,当可继续坚持若干时间。而遗憾的是,赵军的自杀性突击没有成功,赵军主力就此断粮,无奈之下只有投降一途。第二,是在这次自杀性突击中,赵军统帅赵括战死,三军失去统帅,军心大乱,士气全无,也无法再战。
因此,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可以发现,秦军以非常优秀的战略战术以及异常优秀的战斗力,再利用极为有利的地形,才彻底消灭了这支赵国大军。实际上,秦军并没有多少能够造成重大伤亡的攻坚作战,反而是赵军多次猛攻秦军坚壁,死伤惨重。在这种情况下,赵军不过阵亡五万人,秦军的战死人数无论如何是不大可能超过五万的。因此,根据白起所言“秦卒死者过半”,可知秦军参战总兵力应当在十万人左右。

[::艾泽拉斯国家地理 BBS.NGACN.CC::]

赵军参战兵力。
在明确了秦军参战兵力之后,我们再来分析赵军实际参战兵力。有人一定会说,赵军兵力史书有明确记载,还需要你来分析吗?我以为还是很有必要的。
如果秦军兵力只有十万,而赵军兵力四十五万,则很明显是以少胜多的著名战例,不过,并没有任何记载表明双方兵力有明显的多寡之分。但是史书明确说赵卒“卒四十万人降武安君”,“前后斩首虏四十五万人”那又是怎么回事呢?
个人以为应当有两个原因:
其一,赵军的所谓四十万人,应当是包括后勤民夫在内总数量,也就是说:赵军在长平被包围的人是由:
赵国正规野战军+赵国后勤民夫
根据史料记载的古代军队与随军配属民夫的一般比例,是1比3,也就是一个士兵配3名民夫。按照这样的比例,我们可以计算出长平地区的赵军实际应当是112500名士兵和337500名民夫。这样一来,赵军的实际参战兵力112500人,就与我们前面所言的秦军参战兵力100000人比较接近了,或者说是兵力相当。
其二,就是当时的文笔,应是在记载战果时,不大区分真正的士兵和配属的民夫(或者说是民兵),因为民夫虽然一般情况下主要从事后勤运输、修筑工事等辅助工作,但也不排除必要时拿起武器上阵拼杀,因为一旦陷入生死境地,民兵当士兵使用也是必然的。
不过,这种情况对于一直处于优势地位的秦军而言可能并不会出现,秦军的民夫还是在从事他们正常的后勤工作。这也就是为什么秦军在统计阵亡比例时并未计算民夫的总数,而赵军被全歼的人数会包括这些民夫了。
实际上,赵国并不是倾国而出打长平之战,但是参加长平之战的确实是赵国在内地的精锐主力。而在赵国,还有其他部队,这至少还包括国内首都的留守部队,各地的地方部队,以及不得不特别提及的驻守在赵国北部边疆的精锐部队。
关于赵国在北部的精锐部队,《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记载:“李牧至,如故约。匈奴数岁无所得。终以为怯。边士日得赏赐而不用,皆原一战。于是乃具选车得千三百乘,选骑得万三千匹,百金之士五万人,彀者十万人,悉勒习战。”也就是说,赵国大将李牧在北部至少还有十五万以上的精锐士兵以及一万三千骑兵,这还没有计算车兵。同时,赵国在长平之战不久后据守首都邯郸,其兵力也不下十万之众。
按照人口学学者们的意见,当时赵国在战国各国中不过属于中等人口国家,全国人口大体在300—400万左右。而能够服兵役和徭役的男丁,大致占总人口的1/3,而考虑到大量的农活等也需要人力资源,因此,一个国家的总兵力一般维持在总人口的1/10左右。如果按照赵国总人口350万计算,其总兵力约在35万左右,因此,在国内留守10万兵力,争夺上党出动10余万兵力,以及北部边疆对付匈奴的15万左右兵力,才是赵国兵力的正确基本构成。
因此,战国时期著名的长平之战,如果把两国的随军民夫人数分开计算,则秦、赵两国分别投入的实际参战兵力约为:
秦国:精锐部队十万人,民夫约三十万。
赵国:精锐部队十一万人,民夫约三十四万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