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高向日葵赏析少于500字

一定要少于500.但要大于350

思路:根据梵高《向日葵》这幅画的画风、用料等展开,并结合自己的观点加以说明。

《向日葵》打破陈规,强烈的对比颜色和厚重的色块结合得天衣无缝,更创造出新的对比色系,对往后的艺术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此画以黄色和橙色为主调,用绿色和蓝色的细腻笔触勾勒出花瓣和花茎,签名和一朵花的中心也使用了蓝色。籽粒上的浓重色点具有醒目的效果,纤细的笔触力图表现花盘的饱满和纹理的婀娜感觉。



在黄色背景前面的一幅十五朵花,好像我以前所画的一样。不同之处是这幅画更大一些,它有一种相当特殊的效果,我认为这一幅是以更加简练的手法画出来的。

在我的黄颜色房间里——带紫色圆环的向日葵突出在一片黄颜色的背景之前,花梗浸在一只黄颜色的壶中,壶放在一张黄颜色的桌上。黄颜色的太阳透过我房间里的黄颜色窗帘,一派生气沐浴在一片金色之中。早晨,我在床上醒来,想象这一切必定是芳香扑鼻。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3-12-12
梵高是19世纪后期印象画派代表人物,他特别擅长处理阳光下明快的的色彩,他似乎就是为了追求阳光而生的艺术家,在其代表作品<<向日葵>>上这种对于阳光的理解和热烈追求充分表现了出来梵高曾经在纪念其表兄的画作上写道:"只要活人还活着,死去的人总还是活着",面对阳光而茁壮开放的粗大花朵,这种“大地的太阳”,正是他一种含着象征意味的自己对于生命的热爱和追求。画面上的向日葵不单描绘充满了阳光下夺目的鲜艳色彩,连笔触也似乎透着宛如燃烧着一般的生命力和艺术情感,那是一种通透的、灿烂的、蓬勃的生命本质。在此之前的,没有一个画家能仍人在画面中让人感受到生命如此的热烈与有力,在画家的创作意识下向日葵的枝叶也刻意的扭曲变形,充满了力量感,使整体画面非常具有感染力,值得一提的是:从历史的角度上来说,<<向日葵>>这作品的意识是相当超前的在当时的欧洲,由于宗教关系,(出卖耶酥的犹大喜穿黄色衣服),黄色调子被视作低贱的色调,难登大雅之堂,而梵高则在整张画面中大量使用了这种色彩,并运用了少量暗红,绿色来对比衬托出那明黄的主色调,使画面更加夺目灿烂,因而这副作品也成了印象派的经典之作品,被后世的印象派画家所带来巨大的影响.
第2个回答  2020-06-02
。。,,。。。。。。??????????????????!!!!
第3个回答  2013-12-12
16朵形态各异的向日葵,或绚烂或枯委,或隐或现,以淡黄色为背景,以深黄色为向日葵的主色调,另有几朵含苞未放以淡黑色点缀花蕊,颜色上给人一种强烈的对比,画面总体上给人一种明亮而又强烈的生命力,让人感到生活充满希望,阳光是那样的明媚,天空是那样的广阔。凡高许多以向日葵作为主题的作品一直在冲击着我的思想,一个如此热爱向日葵的画家为何却为如此轻视生命,自己选择走向生命的尽头。
向日葵是太阳之光,是光和热的象征,是内心翻腾的感情烈火的写照,亦是热爱生命选择生活的表现,但为何却成了凡高苦难生命的缩影!他自己则成了向日葵的背叛者,如此看来热爱生命与选择灭亡并不矛盾。凡高身为一个画家,成就了艺术却蔑视了生命。《向日葵》在国际上的拍卖价越来越来高,1987年,在伦敦拍卖会上,凡高的一幅《向日葵》以3990万美元的天价被日本人买走,这个消息震惊了全世界。商业上的巨大价值,无论是有钱人的附庸风雅还是《向日葵》真的找到了会欣赏它的人。但是商业上的巨大利益, 与凡高生前卖画所比,的确是一种巨大的讽刺。
凡高的代表作《向日葵》历来是为人称颂的名画之一。如今,这幅《向日葵》又获得一项殊荣引来蜜蜂驻足花蕊。据英国《泰晤士报》15日报道,最近,英国伦敦大学玛丽女王学院做了一个有趣的研究:让一群从来没见过真花的蜜蜂“欣赏”四幅色彩绚烂的名画复制品,看看蜜蜂反应如何。结果发现,凡高的油画《向日葵》特别受蜜蜂青睐。蜜蜂多次停落在“向日葵”上,想品尝其中的“花蜜”。四幅名画复制品中,有两幅“花朵类”油画凡高的《向日葵》、保罗�6�1高更的《一瓶花》;还有两幅虽非花朵却极富色彩的油画帕特里克�6�1考尔菲尔德的《陶器》、费尔南�6�1莱热的《宁静生活与啤酒杯》。研究发现,在同一时间内,蜂群飞向《向日葵》146次,在上面停落15次;飞向《一瓶花》81次,停落11次。但很少在另两幅画上停落。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